「生下孩子,就自然成為母親了嗎?」——日本電影《小偷家族》
01兩個唇顎裂女孩
在口腔科住院期間,我遇到了兩個唇顎裂的女孩。
一個是七個月大的女寶寶,唇裂伴牙槽骨部分缺失。陪她住院的媽媽說,孩子的唇裂在六個月產檢的時候就被發現了。當時醫生讓她考慮要不要這個孩子,她們夫妻倆幾乎沒有猶豫就決定:
生下來,陪著孩子面對疾病,而且從來沒有後悔過。
另一個女孩已經三歲了,鼻子塌陷,重度唇顎裂。從人中到喉嚨,整個上顎都裂開了,往上傾斜的牙列讓她牙齒一顆顆地歪著長到了人中的唇裂缺口位置。整個人看起來,幾乎可以說是……有點可怕。
我沒有見到這個女孩的媽媽,因為,她是來自福利院的孤女。
照顧她住院的是福利院請來的護工,護工說這孩子出生就被扔在街上了,是好心人把她送到了福利院。
福利院最近為她申請到了嫣然基金,她才被送到這邊來做唇顎裂修復手術。
兩個女孩同天入院,同在第二天先後接受了科主任的修復手術。
在醫生的妙手之下,兩個女孩同時恢復了正常的容貌,卻依然有著截然不同的遭遇。
七個月大的女寶寶,術後的她被媽媽悉心呵護照顧著,疼痛哭鬧的時候,媽媽就在她身邊溫柔地擁抱、安撫著她。
而三歲的孤女,從手術室回來後,自始至終一個人躺在床上,護工定時定點餵奶餵水,哭鬧久了,護工便會大聲斥責。
聽著孤女的哭聲,我的心一陣一陣地疼:
同為女孩,同樣的疾病,卻因為遇到了不同的父母,命運截然不同。
02父母,何為之父母?
電影《小偷家族》裡,飽受父母虐待的小女孩百合,五歲才與女主人公信代相遇,兩個人並沒有血緣關係,卻因為愛和關懷,建立了勝似母女的親密關係。
信代收留了百合,給她洗澡、撫摸傷痕、給她換上偷來的新衣服。
信代緊緊地擁抱著百合說:「打你不代表愛你,真正愛你的人,會像我這樣,緊緊抱著你。」
五歲的百合,這時候才真正感受到了「父母」應有的溫暖和愛。
何為之父母?
受精、懷孕、分娩的生理過程,讓男人和女人成為了新生命在血緣關係上的父母。
但父母子女的親情紐帶,並非僅靠血緣來建立和延續的。
父母,之所以成為父母,並不是因為血緣關係賦予的,而是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愛、責任和陪伴所掙來的。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有得到父母的愛和陪伴,孩子才能學會愛自己、愛這個世界。進而在父母的幫助下學習各項生存的技能、受教育,才能最終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那個唇裂寶寶,活潑愛笑,在醫院的走廊裡溜達的時候,她都會學著媽媽的樣子,友好地朝每一個來往的身影招手微笑。寶寶的眼神總是明亮的,燦爛的笑容裡寫滿了她對這個世界的愛和安全感,這都是在媽媽的愛和陪伴中學會的。
那天早上,住院醫生查看完孤女的傷口後,在走廊上看到隔壁床的唇裂女寶寶被媽媽抱著,哼著溫柔的兒歌在安撫。
醫生感慨道:「這才是媽媽啊。」
唇顎裂孤女已經三歲了,仍然沒有學會說話。在醫院的時候,她只願意像在孤兒院一樣躺在防護床上,疼了餓了,在護工的斥責中哭嚎幾聲。
我幾次過去看她,她的眼神都是空洞的,沒有害怕也不是防備,就是眼神渙散地看著接近她的人,呆呆地張著嘴,既不笑,也毫無反應。
這個被父母放棄的孩子,將要比普通孩子花上千百倍的時間和精力,才能習得愛的能力。
有的孤兒,甚至終生有著情感障礙。
目前在我國現行的法律中,棄嬰行為是會根據刑法規定的遺棄罪進行量刑處罰的。唇顎裂孤女父母的遺棄行為一旦事發,他們將面臨法律的制裁。
但再嚴厲的制裁或懲罰,也彌補不了他們帶給孤女的傷痛和缺失的愛。
03用愛和陪伴去善待新生命
孤女在醫院裡哭鬧的時候,唯一能安撫她的話是:
「等你好了,帶你回去找媽媽啊。」
一句話都不會說的孤女,每次聽到這話,都會笨拙地張著嘴巴,說出一個字:「好!」
也只有這時候,孤女那茫然的臉上才露出一絲由衷的微笑。
孤女口中的「媽媽」,護工說其實是福利院裡一位照顧她的老師。
不幸的孤女,還好幸運地遇到了送她入福利院的好心人,遇到了福利院的「媽媽」,如今還得到了很好的治療。
雖然這些都不比父母的關愛,但希望這些來自社會的關懷和善待,能讓這個孩子慢慢健康地成長起來。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而選擇孕育一個新生命,但請每一位即將當父母的人,做好產前檢查。
而當新生命已然來臨,請擔負起父母的責任和義務,不論疾病還是困難,請勇敢地陪著孩子一同面對。
請用愛和陪伴,去善待新生命。
04結語
在孩子們的心裡,其實都有一個情感銀行。
父母每次給孩子用心的陪伴和關愛,就會往這個情感銀行裡存入一點親密基金。
只有不斷地投入,父母的角色才會逐漸掙得真正的意義,才能真正成為父母。
惟願世上的每一位父母,都能珍惜、善待新的生命,用愛和溫暖陪伴孩子去面對人生。
@莎子沙沙
我是莎子,愛生活、愛閱讀,
拿起筆能寫字說文,抱起吉他能彈小曲兒的職場文藝中年老母親。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