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原來太歲、本命年的說法來源於木星運行!

2020-12-23 宸裕說易

太歲,這個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名詞,在今天似乎已經淪為了算命先生的主要說辭之一,而對其背後的原理,卻鮮有人知,數千年來的封建思想,又為它披上了一層迷信的色彩。那麼,它究竟如何產生?又發展成了什麼樣的文化呢?本文將分為兩個主題,帶大家了解太歲產生的文化背景與發展、運用。

太歲是假想的木星軌道

殷商至西周時期,先民們想要紀年,依靠的是某帝王在位的年數,但是這種紀年方式,需要中央統治機構的號召能力足夠強大,而當出現斷層的時候,這種紀年就會變得不夠可靠,尤其是到春秋時代,周天子已經成了一個「吉祥物」,各諸侯國的統治者,都使用的自己在位年數來紀年。因為缺乏了共同參照物,就產生了差異,使得民眾交流起來非常混亂。而在這種環境下,為了實際所需,歲星紀年法便誕生了。

何為歲星紀年法?簡單來說,就是木星的運動規律,木星的視星等為-2.5~-1.4(視星等即肉眼所看到的星體亮度,數字越小越亮),要知道,這個數值的亮度是非常高的,在夜晚以肉眼很容易就可以看見,甚至在太陽位置很低時,偶爾白天也能見到,並且它每年都會停留在一個區間,可以靠背景的恆星來記錄其位置。通過長期的觀測,人們發現每過12年,歲星(木星)就會又回到原來的位置,所以就將它的運行軌道,劃成12等份,如此一來,只要歲星每走完一個等份,就進入了下一年。

十二星次

用現代人的理解,其實是將黃道帶均勻地分成了12個等份。什麼是黃道帶呢?我們知道八大行星都在圍繞著太陽公轉,所以站在地球上看,其它的行星和太陽都在一條軌道上運行,立足於整個一年來看,就會發現太陽在恆星背景上緩慢移動,背後的恆星是順時針旋轉,這指明了太陽的運動是逆時針的旋轉,一年後就會回到了原點,太陽走過的這條路線,就稱之為黃道,而坐落在黃道上的恆星,按照連線出來的圖案,希臘天文學家將其命名成十二星座,即黃道十二宮。而古代中國,則是以十二星次來命名,分別為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用以記錄歲星運行。如此一來,歲星在十二星次的任意一處,就以其紀年,比如歲星停留在鶉火,就稱之為「歲在鶉火」。

《國語》:「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此為《國語》記載周景王的樂官伶州鳩所說的話,是著名的牧野之戰,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決戰。

從動圖上可以看見同一時刻的太陽,背後的星座呈現順時針的流轉,實際是因為地球公轉導致(註:動圖需要等待片刻才會顯示)

但是木星圍繞太陽公轉的時長,卻並不是12年的整數,而是11.86年,這樣一來,實際每過不到11.86年,木星就已經走到上一輪出發的原點,等真正走到12年整數的時候,就會多走一小段距離,累積到第86年的時候,歲星的位置就會超出一個星次,漢代劉歆命名為「超辰」。

這每年小小的一段距離,就無法紀年了,這要咋搞呢?可實在是難為了先民們,但要說這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就是無窮的,既然歲星靠不住,那就假想一個更加符合運行規律的「歲星」吧,這顆歲星不會超辰,每一年就走一個星次,十二年走十二個星次,不會遲到,也不會早到,簡直完美啊!為了避免稱謂重複了,我們就叫它「太歲」吧!

十二星次與十二辰方向相反

OK,記錄木星運行的十二次,是自西向東逆時針劃分的(古人將恆星看為不動的天,行星看成相對的「地」,那麼就是天左行地右旋,當我們坐北朝南的站在地面上觀測,恆星是從左旋轉到右的,而木星則從右旋轉到左,這是因為地球公轉的緣故,不影響文章閱讀,所以不再贅述),那我們假想的這個太歲,就從左到右,跟隨恆星朝一樣的運動方向(實際特指北鬥七星),而命名方式,就用十二地支(可以簡單理解成類似阿拉伯數字的序數,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當然,戰國時期用的是另外一套更加晦澀的名詞,十二地支是後來簡化的。而這種用假想太歲來紀年的方法,即太歲紀年法。

而民間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即在太歲紀年法的基礎上,誕生出了一種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使用的方法——十二生肖紀年法,而每十二年一輪的屬相重複,則稱之為本命年。

延伸小知識:其實這種假想計時方式,並非只有太歲紀年法,現代時間其實也會用到假想的方法,比如真太陽時,即太陽視圓面中心連續兩次上中天的時間間隔叫做真太陽日。

通俗一點兒說,就是你站在陽臺上看,太陽從正南邊的某一個位置出發,第二天回到同一個位置,這個時間間隔就是真太陽日,而1真太陽日分為24真太陽時。但是因為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其實是橢圓形的,因為距離太陽的遠近和引力原因,地球運動的速度是不等速的,所以真太陽時就不穩定的,所以也需要一個不會偏差的假想時間,所以創造了平太陽時的概念,它是真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平均速度,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用時。

太歲的發展與影響

太歲雖然是假想的完美木星,但不代表它就完全是唯心主義下的文化產物,東漢經學家鄭玄:「太歲,歲星與日同次之月,鬥所建之辰。」啥意思呢?就是這個假想的太歲,實際和木星、太陽、北鬥七星的鬥柄,也是有關係的,當某一年中,木星有個月會和太陽匯合在同一個星次,而這個時候,北鬥七星鬥柄所指,即太歲所在。其實也就是說,雖然太歲不是真實木星了,但又因為是按照恆星的旋轉方向,所以和北鬥七星鬥柄產生了一種對應,也有天文意義。

太歲被當成兇煞、兇星,和它總管一年之歲功,存在一定的聯繫,簡單來說,雖然它其實是一個假想的完美木星,但是它管每一年的變化,所以就是老大,你不能和老大對著來啊。所以,《淵海子平》說:「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兇」,《協紀辯方書》也說:「太歲,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簡單來說,就是太歲是貴神,但是平民百姓小身板兒太弱啦,承受不起。當然,嚴格來說,這種來自封建王朝的尊卑思想,也應當融合一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與時偕行。

而當用十二生肖來置換太歲紀年法以後,每十二年就必然會輪迴一次,比如今年庚子年,就是鼠年了,按傳統民俗來講,屬鼠的在今年,就是坐太歲頭上,這可是本命年啊,可怕,於是地主家的傻兒子就繫上了紅腰帶,穿上了紅內褲,去拜太歲,求靈符,然後心裡開心了,認為做到了趨吉避兇,萬事大吉啦!(笑~)

圖片來自網絡

而不光是坐在太歲頭上不好,還有和太歲對衝的屬相也不好,比如今年子鼠年,則對應午馬年出生的人也不佳,進而又有刑太歲、破太歲、害太歲之說。而當其與宗教產生關聯以後,就被賦予了神秘色彩,比如道教就將其看作「太歲星君」,衝犯太歲生肖的人,就要祭祀太歲星君一年,才能保佑自己平安,且逐漸發展出了六十甲子的不同太歲星君,輪流當值。光化解太歲這一點,就養活了不知道多少兜售靈符的道士,以及販賣改運用品的算命先生了。

但是流傳下來的民俗就一定有其道理嗎?其實仔細思索一下,就知曉其背後的理論是站不住腳的,主要的問題在於,單純的屬相必然是不能決定吉兇禍福的,否則八字預測術也沒必要發展成年月日時了。一年內出生的人實在太多了,縱使他們之中有相同運勢,也必然不可能都差,更何況,還發展出來了害太歲、破太歲、衝太歲、刑太歲,豈不是每一年至少五個屬相倒黴咯?所以吧,吉兇禍福還是需要綜合四柱八字來看的。民國命理大師袁樹珊老爺子在書中說:「夫太歲,至尊,非煞也,若順命亦吉」,即是用綜合的、辯證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

那麼為什麼大眾會覺得本命年運勢差呢?其實是因為大部分人就知道一個本命年,其它什麼年,不了解的也壓根兒不知道啊,所以必然會造成大家過度關注本命年,但是真要論大數據,恐怕本命年差的,與本命年好的,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這也和人的心理有關,一是大部分人是覺得自己運勢壞多於好的,二是如果過度在意一個年份的好壞,也必然會導致這一年心態產生變化,本來一般般的事情,因為自己的害怕,直接就放大了,甚至錯失了一個本來不錯的機會。

不過就筆者多年從業的經驗來講,風水中的太歲方,確實需要謹慎,簡單來說,就是謹防在「太歲頭上動土」,今年太歲在正北方,不論是整個房屋中心來定位的正北,還是某個小區域的正北,都不適合動土。其次,就是太歲所對應的方位,即「歲破」,歲破是從太歲這個概念延伸出來的,太歲所對之方,無所不催,故而為「破」,不過古人行軍打仗倒有「坐太歲擊歲破」的論述,也是追求其無所不破的寓意。而歲破之方,即正南方,尤其不適合修建庫房、放置保險柜等財物,否則就容易被「破」,帶來損失了。

好啦,關於太歲的論述就簡單說到這裡,其實在漫漫長河中,圍繞太歲的詩詞歌賦、星佔術數實在是不勝枚舉,因太歲而生的神煞還有很多,我也會在後來的文章中繼續給大家闡述,也希望大家能夠站在足夠的高度,科學的、有保留的、不迷信的看待術佔文化,這樣才能避免被有心人欺騙,從而發揮其該有的積極作用,為生活帶來助益。同時,也希望「犯太歲」的朋友們,都能順順利利,健健康康。

相關焦點

  • 犯太歲是什麼意思?本命年如何破解太歲?
    也有幾個生肖會出現犯太歲的現象。太歲又叫做太歲星君,每十二年繞太陽運行一周,所以每年的太歲都會出現在不同的方位。古人也稱木星為太歲,作為民間信奉的神,太歲星君掌管著人們一年的禍福旦夕。犯太歲又分為值、衝、刑、害、破五種。一般當自己的本命生肖與值年太歲相同的時候就稱為值太歲。還有一種生肖犯太歲、八字犯太歲以及風水犯太歲的情況。
  • 你覺得本命年犯太歲是迷信嗎?
    比如,本命年犯太歲這事,很多人提到「太歲」,就會聞虎色變,而江湖術士對「太歲」也是過度渲染、誇大其詞甚至危言聳聽,以增加更多普通老百姓的擔憂,而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恫嚇、製造焦慮和恐慌而兜售解決方案——化太歲錦囊或者所謂的開光法事活動。
  • 怎樣算是犯太歲,2018年生肖狗的人本命年如何度過
    習俗認為,每一年都有神祗作主管監察人間之事,這個主管的職位就被稱為太歲,太歲共有六十位,每一年由一個太歲主管。如何化解太歲太歲,是天上的木星磁場所影響的磁力波。每十二年遊走一周天,按十二地支的方位就可以找出太歲位了,太歲位可坐不可向,宜靜不宜動,今年的太歲方在西北方,凡在西北方開門或動土,皆會犯到太歲;太歲也有自己的生肖屬性的,每一年,都有部分生肖會犯到太歲,需要化解。
  • 太歲是什麼 犯太歲又是什麼意思?
    太歲是什麼太歲是什麼,太歲又稱太歲星君,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間奉祀的神祗。在以前的民間,「太歲」向來被人們看作是一種神秘莫測的力量,能夠在冥冥中支配和影響人們命運(其實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
  • 本命年為什麼要穿紅內衣?除了道士外,其他人可以化解太歲嗎?
    每到年底,拜太歲便是很多信眾關注的話題,同正月初五請財神一樣,拜太歲也是典型的道教信仰與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形成的民風民俗之一,影響深遠。道教文化中,拜太歲關乎每個人在這一年裡的福禍榮辱,所以歷史上,一直備受人們推崇。
  • 太歲頭上坐,無災恐有禍!犯太歲是什麼意思?犯太歲有哪些表現?
    我的黃曆田園老師為大家解答犯太歲是什麼意思:「太歲」中的「太」就是「太陽」和「太陰」,就是「陰陽」總稱。而「歲」來源於戰國時代的紀年法——「歲星紀年法」,指的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也被稱為「歲星」。因此 「太歲」就是指木星上的陰陽能量對地球的影響。
  • 關於2017年太歲的一些事項
    立春後要進入2017年丁酉年了,最近陸續有朋友問我本命年一些事,我這裡總結下幾點給關注我的朋友們一點參考意見吧。先來了解下太歲。中國幾千年的民俗中有犯太歲一說,何為太歲呢?木星在我國的古代稱為「歲星」,運行的周期恰好是大概十二年繞太陽一圈,而我們的生肖又恰好是十二個,周期相同,這樣的話就會每年恰與一個生肖相伴隨走過,每到木星運行到特定位置的時候,肯定會與曆法上的某個生肖相同,這就對這個生肖不利。太歲亦稱歲神,又名歲星,順星,為道教神名。我國古代記歷用六十甲子,由天幹地支循環,六十年為一周,每年由一位太歲輪值,為值年太歲,俗稱為歲君也。
  • 2019,太歲會影響你什麼?
    似乎人們談起「太歲」都有那麼幾分畏懼。「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 民間也一直都有本命年穿紅的習慣,用來避開不吉利。講究的,還要去做場法事,拜太歲化解一下。那麼,太歲真的是「災星」的代言人麼?我看其實不見得。我收集了一些資料,為大家講解一下。
  • 2020本命年犯太歲屬相有哪些,本年太歲星君是誰
    本命年即60年一本命年,現指是十二年一遇的農曆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在傳統習俗中,本命年通常都是穿紅戴紅,象徵紅紅火火,用喜慶衝散黴運。讓我們一起看下2020本命年吧!2020本命年太歲星君庚子年太歲星君,也就是庚子年太歲大將軍往往也被稱為庚子年太歲,我們常說的犯太歲,其實就是冒犯流年值班太歲神君的意思。我們常說的太歲大將軍其實就是太歲星君,太歲星君是主管這一年的所有人間禍福的大將軍。
  • 什麼本命年犯太歲?如何化解?
    文/龍吟師傅 什麼是本命年? 本命年最初為五行數命回歸之年,即60年一本命年,目前主要是十二年一遇的農曆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在漢族傳統習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份。
  • 犯太歲是迷信?其實這是中國最早的科學!
    每到歲末年初,總有人會問到底什麼是「犯太歲」。本命年的更是擔心,「太歲當頭坐,無災恐有禍」。太歲是啥還不知道,但是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已經成為共識。 在早期的天文觀察中,他們發現天空有一顆星星,亮度僅次於太陽和月亮,它的運行很有規律,差不多12年就會走完一輪迴,回到最初的位置。 用它記錄時間最好不過。 這顆星,就是木星,古人管叫它歲星。
  • 犯太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下犯太歲的問題,犯太歲是怎麼一回事又應該如何化解?太歲是我們很多人都比較熟的。那麼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卻是很多朋友所不知道的。我們可以來一個簡單的比喻。古人說太歲管一年禍福,什麼意思?我們可以把太歲比作一年當中時空裡面最重要的皇帝,它是管轄這一年的一切禍福。
  • 本命年結婚為何瑣碎
    諸位慈悲,今天這篇文章中,小道來給大家解答一下本命年結婚為何瑣碎(民間說法)。本命年,一般是指,人的地支十二輪值到了自己,也叫行運,是木星影響人們11.86年的體現。因為人們經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很多時候,本命年結婚會非常不順利,從玄學角度來說是歸功於地支太歲,從磁場角度來說是木星的影響,從民間百姓的角度來說就是神喜相衝。所以本命年結婚一般都很不順利。那麼細入之處是哪裡呢?其實就是我們的心念磁場與外再的一種分而不合的排斥所產生。
  • 「太歲神」在所有「神」中,影響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
    每到了年底,看到鋪天蓋地的來年運勢分析,總有那麼些人會問:為什麼別人都順順利利,自己的屬相卻會連著幾年犯太歲,每到歲末年初,總有人會問到底什麼是「犯太歲」。本命年的更是擔心,「太歲當頭坐,無災恐有禍」。太歲是啥還不知道,但是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已經成為共識。
  • 2020犯太歲的生肖,化太歲的法子在這裡了!
    俗話說「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逢到犯太歲的年份,個人的運程可能有意想不到的變化,對個人的事業、財運、感情、婚姻、人際等各方面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太歲又稱太歲星君,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古人觀測到木星十二年繞太陽運行一周,所以木星每年都出現在不同的方位,對地球會產生重大磁場影響,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又稱歲神,古人以天幹地支紀年,天幹、地支兩兩相配,甲子起至癸亥,共六十年為一循環。
  • 根據呂氏自然科學理論 淺談「太歲.犯太歲.化太歲」之說
    在天體運行中,木星圍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是12年,土星圍繞太陽轉一周的時間是30年,而地球則是一年轉一圈。為了記錄時間,古人把木星運行的軌跡設定為12個地支符號,把土星運行的軌跡設定為10個天幹符號,這就是我們現在用的天幹地支,比如今年是庚子年,庚就是天幹,子就是地支。從甲子年開始,依次往後,六十年為一個輪迴,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六十甲子。
  • 什麼是太歲 犯太歲是什麼意思?
    18歲、30歲、42歲……木星正好走到對面星座形成對衝。此外,土星的周期則約29年一周,天王星繞行一周約莫48年……木星土星天王星的規律在此形成有趣的架構,可藉此觀察到:青春期、本命年、前中年期、中年危機、更年期、高峰期、退休期等,還有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等,呼應前後皆巧妙關聯,也是東西方立論相通的最好證明。
  • 本命年為何要穿紅色衣物?「犯太歲」又是啥意思?看完你可能不信
    導讀:生活中,我們會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本命年是倒黴的一年,本命年會犯太歲。而有些老一輩的人也有這麼一個說法,「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所以,很多人一到了本命年,就會不由自主地穿紅色衣物,一些喜歡送禮的人也會在本命年送紅色衣物給好友,以此來表達對好友的祝福。
  • 2018狗年犯太歲化解全解密,太歲秘法!了解太歲,化解太歲.
    大家好我是霍毅迅老師,2018年是戊戌狗年,今年你是否犯了太歲,你家裡的陽宅有沒有犯太歲,你的名字有沒有犯太歲,你的生辰八字有沒有犯太歲,如果犯了太歲那麼2018年一整年你的運勢勢必會打折扣,輕者傷官破財,遭遇小人;重者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太歲其害極其深遠,所以請大家相互奔走廣而告之,讓更多人因為你的一個轉發而趨吉避兇,功德無量的善舉請在此接受霍老師給你的祝福!
  • 太歲源流考
    原始太歲最初,太歲是木星的反軌道運行假象體,而歲星是古代對於木星的稱呼,戰國初期我國對於五星名稱並非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而是辰星、太白、熒惑、歲星、鎮星。《史記》:「熒惑為孛,外則理兵,內則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