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營銷做產品,中級營銷做品牌,高級營銷做文化,超級營銷做宗教。
宗教是最賺錢的事業!——奧修
古往今來,生生不息流傳下來,最具生命力的是宗教和醫學,宗教解決心靈精神層面的問題,醫學解決肉體層面的問題,兩者缺一不可!
每年的數碼新品發布會,更像是是一場粉絲膜拜的宗教儀式
筆者是一名零售業營銷從業者,同時也是中國民俗學會會員,根據多年的營銷經驗發現,除了蘋果、小米這類大牌的宗教營銷外,迷信營銷和民俗營銷也是眾多品牌和商家屢試不爽的營銷模式,消費者們值得注意。
2021年辛丑年快要到了,配圖是很多公眾號轉發的值年太歲眾神塑像。
在營銷傳播學中,有一種迷信營銷,這是一種接近宗教營銷的難以證偽的心理學營銷模式。
迷信營銷的特質在於其神秘性、疏離感和非理性崇拜。
比如,本命年犯太歲這事,很多人提到「太歲」,就會聞虎色變,而江湖術士對「太歲」也是過度渲染、誇大其詞甚至危言聳聽,以增加更多普通老百姓的擔憂,而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恫嚇、製造焦慮和恐慌而兜售解決方案——化太歲錦囊或者所謂的開光法事活動。
看一下古代的犯太歲文案:
《淵海子平》說,「太歲乃年中天子,犯之則兇。」《神樞經》曰:「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斡運時序,總歲成功」。《三命通會》說:「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
民諺說,「太歲當頭坐,無福便有過,無喜便有禍」。
這些都反映了古代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封建性迷思。
誠然,民俗文化傳統需要尊重,但轉變為營銷文案就值得理性對待了。
事實上,太歲並不神秘,太歲一說源自「歲星」,也就是太陽系中的「木星」!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我們知道天體運行對地球環境、生物乃至人類情緒的影響,作為太陽系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之一的「木星」,體積最大,導致其磁場能量較強。
月亮的陰晴圓缺都能導致地球的潮漲潮落,而歲星——木星,是地球質量的318倍,其對地球的磁場能量顯然是有一定影響的。
而且,《三命通會》說:
「真太歲,又名轉趾煞(甲溝炎的一種),要大運日主與太歲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衝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兇。」
由此可見,即使是民俗學論著也並非認定太歲是兇星。
清末民初的星命大家袁樹珊直接就說:
「夫太歲,至尊,非煞也。」。
他認為太歲是尊貴的,直接否認了太歲的煞氣。
從傳統民俗學來看,太歲五行屬木,化解太歲的方式用五行平衡理論,適合宣洩,不宜強攻,木生火,火可以消耗太歲木星的能量,所以五行火對應的紅色、紫色正是克制太歲,趨吉避兇的幸運色,這也是本命年穿紅色的由來依據。
2021年太歲運行到東北方,九紫吉慶方位,五行火,正好可以化解太歲木性,天佑中華!
您怎麼看待本命年犯太歲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