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足壇炒作最熱的就是限薪的話題,國內球員要限薪,外援也要限薪。背後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很多俱樂部已經在國內球員越來越高的身價面前,顯得力不從心。身處中超的俱樂部,每個賽季燒個大幾億都不敢說肯定能保級,想要爭冠都得是幾十億的燒才有機會。這其中球員的薪金是這個巨大泡沫背後的最主要推手,如果說國內職業足球的工資水平沒有泡沫,鬼才會相信。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工資水平的巨大泡沫?我們都知道市場裡面決定價格的,其實就是供求關係。我們之前長期的國內足球人才出現斷層,因此現在各個俱樂部能夠選擇的優秀的國內球員屈指可數,哪怕是湊湊活活能用的也不在多數。這種巨大的供求之間差異,必定造成球員的薪金水平水漲船高。客觀上說,中國球員上千萬的年薪有人說不正常,我想說的是在這種供求關係下,這個薪資水平不正常。如果非要說不正常,其實不正常的是中國足壇這個市場,中國足協治下的中國足壇的機制是一切不合理的根源。
再來說說外援,外援為什麼年薪水漲船高?因為足協人為的限制了外援的出場數量,不管是3+1還是4外援,外援的出場人數限制決定了各個俱樂部,必然要儘可能提升每一名登場外援的個人實力。而有時候頂尖水平的外援,越往上其實薪金是成倍增長的,越到頂尖越是價格出奇的昂貴!你看蘇牙的工資,但你再看C羅,實力可能高的也就一點點,但工資又高出一大塊。中超外援也是如此,就那麼幾個外援,真正能放在鋒線上的名額頂天也就2個,因為你畢竟還要考慮攻守均衡。這樣,鋒線外援的價碼高得離譜。
那麼,問題我們都看得很清楚了,就是足協的政策限制。包括對國內球員的所謂保護,其實讓更多球員缺少了狼性和競爭。對外援名額的限制,也是助長了外援的高工資。其實解決的方案也很簡單,堵不是辦法,你再怎麼限薪,你沒有改變供求關係,都是扯淡!根本的解決方法就是改變供求關係!
你不是國內優秀球員少麼?OK!那我就少讓你上不就完事。我把國內球員的登場名額控制在三人以上,也就是說只要每場比賽有三個國內球員登場就可以。這樣國內球員之間的競爭就會加劇,自然價格就下來了。而對於外援,則是不多於八人登場比賽,也就說每場比賽外援最多不能多於八人。這樣,俱樂部可以同時上八個外援。這樣,窮俱樂部完全可以上非洲淘換八個埃弗拉、費爾南迪尼奧這樣的外援,有錢的俱樂部則可以淘換八個C羅、梅西這樣的,但真踢起來還真不一定誰輸誰贏!
外援的數量放開,一方面外援間的競爭加劇,每個外援在球隊的作用就被弱化了。不會出現過於依賴於某幾個外援的情況,這樣工資也好談!單價就下來了!另一方面,過個五年左右,我們有一堆的可供歸化的球員可以選擇。此外,第三方面好處就是,登場的那三個國內球員等於變相的「留洋」了,旁邊八個老外陪你練球,你還不提升水平,那你還賴得了誰!其實外援並不貴,現在這市場行情,張稀哲、徐新之流的工資夠買幾個非洲高水平外援的!俱樂部的負擔也下來了,聯賽也好看了,比賽節奏也上去了,國內球員也得到了鍛鍊,而且緊迫感也來了!年輕球員自然也不敢懈怠,該留洋的留洋,該練級的練級!
這樣,整個中國足球才會進入到一個良性循環之中。我發出這篇文章之後,肯定會有一堆的噴子向我襲來,這些都是目前的既得利益者,是中國足壇的寄生蟲!就和噴姚明的那幫人是一丘之貉,不過是自己的舒服日子,讓我給說破了氣急敗壞而已。行了,我痛快了,噴子們抄傢伙,輪到你們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