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還是下午做脊柱畸形手術?| Spine Deformity

2020-12-27 科學網
上午還是下午做脊柱畸形手術?| Spine Deformity

上午還是下午做脊柱畸形手術?| Spine Deformity

期刊:Spine Deformity

微信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微信文章

既往已有報告調查了不同外科學科中手術開始時間(SST)對手術結局、住院時間(LOS)和費用的影響。但迄今為止,尚未在脊柱畸形外科中對此進行過相關研究。本研究基於SST比較了接受脊柱畸形手術的患者的預後情況。

研究將2008年至2016年間在一所學術機構中接受擇期脊柱畸形手術(定義為脊柱融合≥7個節段)的患者,按照SST在下午2點之前和之後進行分組。複合主要終點為住院時間與直接費用,次要終點包括拔管延遲、ICU停留、併發症、再次手術、非家庭出院和再入院率。

研究結果顯示,有373例手術在下午2點之前開始,79例在下午2點之後開始。兩組患者具有相似的人口統計學特徵,包括年齡、性別、合併症負擔和融合節段。其中,較晚開始手術組患者的手術持續時間較短(P= 0.0007)。多變量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兩組在住院時間(估計值為0.4天,可信區間:1.2 ~2.0天,P = 0.64)或直接費用(估計值為3652美元,95%可信區間:1449~8755美元,P=0.16)方面無差異。多變量邏輯回歸分析顯示,較晚開始手術組患者更可能延遲拔管(比值比為2.6,95%可信區間:1.4~4.9,P=0.004)和非家庭出院(比值比2.2,95%可信區間:1.1~4.2,P=0.03)。此外,所有其他次要終點均無顯著差異。

下午2點前與2點後接受脊柱畸形手術的患者的住院時間與護理成本相似。但是,較晚開始手術的患者拔管延遲和非家庭出院的可能性增加,因而增加了捆綁支付模式的成本。這些發現可用於手術室安排,以優化結局並將成本降至最低。

關於Spine Deformity

Spine Deformity 是脊柱側凸研究學會的官方期刊,是一本同行評議期刊,旨在出版和傳播各種類型脊柱畸形的病因、生物力學、治療方法和療效方面的基礎醫學和臨床研究信息。編委會的國際成員為該雜誌的關注領域提供了全球視角。

該期刊將繼續強化學會的使命,即促進全球範圍內的所有脊柱畸形患者獲得最佳護理。發表在Spine Deformity 上的文章都會在PubMed中被Medline索引。

Spine Deformity 發表臨床和基礎研究的原創性論文。該雜誌僅發表經過機構審查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IRB)或其他類似的倫理委員會批准,並嚴格執行倫理準則的人體和動物研究。臨床隨訪研究的最短隨訪期為24個月。

點擊獲取投稿指南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成人脊柱畸形翻修手術後再翻修率較高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來臨,因成人脊柱畸形所致的不適而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與青少年脊柱畸形的研究相比,成人脊柱畸形診斷治療的相關研究還在不斷完善。成人脊柱畸形的手術治療需要牢固的融合,多為從胸椎到腰骶椎的長節段融合。
  • 智善公益基金會脊柱畸形患者順利完成手術並獲贈善款5萬元
    3月15日下午,智善公益基金會志願者君君、姚玲、朱永健一起探望了剛剛手術完的貧困脊柱畸形患者小燦並將5萬元善款送到了的小燦手上。
  • 傳承發揚 砥礪前行:脊柱中心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系列...
    科室以脊柱畸形為優勢專業方向,臨床診治範圍涵蓋脊柱退變性疾病、脊柱創傷、脊柱微創、脊柱腫瘤等脊柱外科的全部分支領域,逐漸形成以外科手術治療脊柱畸形、脊柱腫瘤、脊柱微創及脊柱退變性疾病為特色的專業科室。學科規模脊柱中心含成人脊柱和兒童脊柱兩個病區,2020年學科帶頭人楊軍林教授牽頭成立上海交通大學兒科學院脊柱側彎臨床研究中心,科室以脊柱畸形為優勢學科方向,年脊柱畸形手術量超過150+臺,在優勢專業帶動下,全面開展脊柱外科常規技術,目前脊柱中心已成為全國疑難重症脊柱畸形診治中心和脊柱畸形誘發電位監護國家級培訓平臺。
  • 花季少女脊柱側彎身體扭曲,上海長徵錢明教授高難度手術成功矯正
    擅長各型頸椎病、頸椎管狹窄症、上頸椎畸形、後縱韌帶骨化、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脊柱骨折、骨質疏鬆骨折、脊柱結核感染、脊柱側彎畸形等的微創及手術治療、個性化定製手術方案;尤其擅長脊柱疑難病、脊柱手術復發翻修病例等的鑑別診治。
  • 小兒手燒傷後瘢痕攣縮畸形的手術方式選擇
    4598.2019.05.007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燒傷整形科,北京 100048通信作者:李峰,Email: lifeng5586@163.com【摘要】 目的 探討小兒手部燒傷後瘢痕攣縮畸形手術方式的選擇
  • 「做手術會很痛,但我不怕……」脊柱側彎女孩將手術
    唐晶 攝脊柱側彎從45°變60°一個月前,樂清市殘聯在走訪樂清市困難殘疾人家庭時,發現了小美的身體狀況。6月24日,省殘聯、樂清市殘聯又一次來到小美家慰問,詳細了解小美的病情,將其X光片帶到浙江康復醫療中心給專家會診,診斷結果是小美脊柱側彎45°,治療手段首選矯形手術,次選佩戴支具。
  • 【同濟•新聞】由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承辦的AO Spine手術演示...
    由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承辦的AO Spine手術演示高級課程——脊柱脊髓損傷與微創修復策略於10月17日在上海成功舉辦,這也是AO Spine Hospital Based Course系列課程首次在滬舉辦。
  • 手術打開20年的「摺疊人生」!男子患病脊柱後凸90度,平躺睡覺是...
    馮世林始終無法正常平躺一月前,經過充分評估,青大附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嶗山病區主任西永明帶領團隊一起給馮世林做了經椎弓根截骨術。這是一場涉及多學科協作的手術,包括脊柱外科、感染科、麻醉科、放射科等。手術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科室來支持。
  • 男子患病20年脊柱後凸90度 手術幫他打開「摺疊人生」
    20年前,他因患上強直性脊柱炎未及時治療,身體逐漸前屈,最後脊柱後凸達到90度。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抬頭挺胸,甚至連呼吸都逐漸變得困難……近日,青大附院脊柱外科教授西永明反覆斟酌,為他「量身打造」精準手術方案,馮世林也終於打開了20年的「摺疊人生」。
  • 患強直性脊柱炎 男子駝背畸形 手術後彎了17年的腰直了
    3月26日,該院脊柱外科醫生與麻醉醫生、神經監護技師、手術室護理團隊等密切配合,克服矮小症、強直性脊柱炎、氣道狹窄、頸椎活動受限等難題,在「天璣」機器人、脊髓神經監護等高精尖設備的輔助下,順利完成高難度的脊柱截骨矯形手術。術後,小張嚴重的駝背畸形獲得完美矯形,近十年來第一次可以平躺睡覺。手術前,小張後凸畸形嚴重無法挺直腰杆,眼睛只能看向地面。
  • 醫療| 健康扶貧 上海援疆醫療專家主持一例特殊類型脊柱側彎矯形手術
    蔡斌主任與喀什二院脊柱外科艾尼·米吉提副主任醫師相視一笑。這讓手術室內凝固的氣氛瞬間鬆弛了下來。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一臺複雜的脊柱側彎手術已經順利結束了。十多天前,艾尼·米吉提副主任在當天的門診中收治了一位病人,讓他感到很棘手。儘管近年來他陸續開展了很多例脊柱畸形手術,特別是在南疆地區率先開展脊柱結核後凸畸形以及脊柱側彎矯正。
  • 省一院成功為12歲患者施行胸腰椎脊柱側彎矯形手術
    掌上春城訊9月17日,記者從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獲悉:一周前,該院骨科為一名不能行走、大便失禁的半癱瘓小患者,成功施行胸腰椎脊柱側彎截骨矯形內固定手術。晨晨的父母懷著最後一線希望來到省一院曲靖義診現場,陸聲認真查看患者病情體格,檢查並閱讀相關影像學資料後,作為一名資深脊柱外科專家,當他面對未成年患者、重度脊柱畸形、大角度側彎、神經纖維瘤病、貧困家庭的孩子等等,也躊躇起來。
  • 巫山貧困群眾脊柱爆裂骨折,煙臺山醫院援渝醫生為其緊急手術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7月11日訊 (通訊員 欒秀玲 張國傑) 7月11日,煙臺山醫院援渝醫生王靜傑與巫山縣中醫院骨科團隊共同為當地的一位摔傷的貧困群眾完成了急診脊柱外科手術,及時避免了患者因傷癱瘓、因病返貧。
  • 閩侯五旬男子脊柱後凸達90度,30多年沒有平躺睡過覺,高難度手術幫...
    家住福州閩侯青口鎮青布嶺村的林聰錦因患強直性脊柱炎未及時治療,脊柱嚴重畸形彎曲達90度,讓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抬頭。特殊的身體曲度,嚴重壓迫心肺,甚至危及生命。去年底,51歲的老林,下決心通過手術給自己一個機會。
  • 74歲大伯駝背10多年,做了這個手術後,終於昂首挺胸
    最近他在寧波市杭州灣醫院接受了外科手術,彎了10多年的背竟然被拉直了。手術前後馬大伯因「發現脊柱後凸畸形10年,進行性加重伴腰背部疼痛1年」入院,他平時無法久站久坐,更沒有辦法直立行走,行走活動困難,平時只能依靠雙手支撐大腿才能勉強行走,夜間平臥時常因腰痛難忍而影響睡眠。
  • 一場脊柱重建手術讓駝背男孩挺起胸膛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14歲的廣西男孩聰聰,從小患有脊柱側彎,到了14歲,背越來越駝,走路都費勁,彎曲的脊柱還壓迫到了心肺,非常危險。最近,聰聰在江蘇省人民醫院接受手術。
  • 成都附大脊柱側彎矯正中心回答手術能不能矯正脊柱側彎
    手術治療是中重度脊柱側彎治療的重要方式,那麼脊柱側彎手術有風險嗎?通過手術能完全矯正脊柱側彎嗎?這些問題一直是脊柱側彎患者及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專業的問題找專業的人解答,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成都附大脊柱側彎矯正中心的專家來解答這個問題。
  • 可能是半椎體畸形在作祟
    無奈之下,家人帶著她到當地醫院進行了專業檢查,發現原來女兒胸椎具有發育性的畸形:T2半椎體畸形。如果不及時處理,將影響小張的正常發育。經親友介紹,小張在母親的陪伴下找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脊柱外科張文財主任,最終在3D列印技術的助力下,成功進行了T2半椎體切除+脊柱畸形矯形術。
  • 16歲女生脊柱向一側彎曲 矯正後身高增加了10釐米
    小張12歲時就有明顯的高低肩,醫生確診她有胸椎「S」型畸形,建議用支具固定和矯正,但家人不重視,沒給她治療。隨著青春期到來,小張的脊柱側彎越來越嚴重,家人帶她到市人民醫院治療。該院骨科萬江二區主任黎松波介紹,小張的脊柱側彎角度接近60度,屬於非常嚴重的脊柱畸形。若是側彎進一步加重,可能會影響到心肺等功能,外觀畸形也會對其造成心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