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馮世林脊柱後凸達到90度。
術後馮世林終於能再次挺直腰杆。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平躺著好好睡一覺,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對馮世林(化名)來說卻是一種奢求。20年前,他因患上強直性脊柱炎未及時治療,身體逐漸前屈,最後脊柱後凸達到90度。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抬頭挺胸,甚至連呼吸都逐漸變得困難……近日,青大附院脊柱外科教授西永明反覆斟酌,為他「量身打造」精準手術方案,馮世林也終於打開了20年的「摺疊人生」。
脊柱變形身體90度摺疊
「感謝西主任,感謝青大附院,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現在感到呼吸很爽快,20年了,終於能再次挺直腰杆。」11月16日,被強直性脊柱炎折磨了整整20年的馮世林手術成功,順利從青大附院出院。
今年53歲的馮世林說,患上強直性脊柱炎後脊柱變形,身體呈90度摺疊,幾乎不能抬頭見人,連簡單的平躺睡覺都成為一種奢望。多年來,他無論見到誰,總是一副給人鞠躬的樣子。回憶起自己患病的經歷,他感到非常痛苦,他不是天生就身體摺疊,而是經歷了一個緩慢變化的過程。
「33歲,正值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身體突然開始出現異樣,不時腰痛、關節痛,慢慢地脊柱稍微往後凸,僵硬且略微畸形,當時選擇了吃藥保守治療,病就這麼拖下來了。」馮世林說,後來,他的背越來越駝,因為身體的彎曲,導致出現心肺功能差、呼吸困難、骨質疏鬆、營養不良等問題。2015年,他前往北京301醫院進行檢查,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醫生建議手術或藥物治療,當時他還是不敢手術,選擇了保守治療,就這樣漸漸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20年來一直在求醫問藥
20年來,馮世林和家人一直奔波在求醫問藥的路上。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病或自身炎症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現在關節和腱的炎症,尤其在骨盆和脊柱的部位,並伴隨水腫和骨髓的損傷,導致骨髓骨質化。這種情況下,脊柱會逐漸失去靈活性,患病的人由於日常行走動作僵硬,活動受限制,也被稱作「活著的殭屍」。尤其近3年來,馮世林每走幾百米就深感體力不支,無法平躺睡覺也讓他休息不好,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這時,我產生了強烈改變現狀的意願,我決定背水一戰,找個靠譜的專家幫我做手術,即使失敗了,我也不想這麼痛苦地活著。」馮世林說。
可是,哪家醫院,哪個醫生有這麼高的技術呢?多年來,馮世林不敢手術的原因就是害怕失敗,他結識的一些病友,很多人因手術質量不高,留下了後遺症。「後來,我從別人那打聽到青大附院西永明專家,治療脊椎方面的疾病相當有經驗,我從網上了解了下他的鑽研方向和成就之後,覺得自己有救了。」為此,他多次來青島找西永明面診、檢查,並最終決定在青大附院做手術。
精準手術打開「摺疊人生」
「他的腰背就像一塊硬板,完全不能動,髖關節也完全融合不能活動,手術確實是唯一出路,但不可控因素太多了。」青大附院脊柱外科嶗山病區主任西永明介紹,患者脊柱後凸畸形達到90度,無論是省內還是全國,病例都非常罕見。「脊柱是周圍神經與腦之間的通路,稍有牽拉或壓迫就可能造成患者截癱,況且這是一個嚴重變形的身體,對於手術精準度的要求可想而知。」
一個月前,經過充分評估,西永明帶領團隊一起給馮世林做了經椎弓根截骨術。這是一場涉及多學科協作的手術,包括脊柱外科、感染科、麻醉科、放射科等。手術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科室來支持。手術採用胸腰椎後路L1-2椎板切除、L2經椎弓根截骨後凸矯形融合……一共進行了三個半小時才順利完成手術。
西永明介紹,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如沒能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致殘率會非常高。因此,對於強直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及早預防,及早診斷,及早治療,要注意做到合理用藥,長期管理才可避免發生類似案例。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