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患病20年脊柱後凸90度 手術幫他打開「摺疊人生」

2020-11-20 半島網官網

術前馮世林脊柱後凸達到90度。

術後馮世林終於能再次挺直腰杆。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平躺著好好睡一覺,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對馮世林(化名)來說卻是一種奢求。20年前,他因患上強直性脊柱炎未及時治療,身體逐漸前屈,最後脊柱後凸達到90度。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抬頭挺胸,甚至連呼吸都逐漸變得困難……近日,青大附院脊柱外科教授西永明反覆斟酌,為他「量身打造」精準手術方案,馮世林也終於打開了20年的「摺疊人生」。

脊柱變形身體90度摺疊

「感謝西主任,感謝青大附院,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現在感到呼吸很爽快,20年了,終於能再次挺直腰杆。」11月16日,被強直性脊柱炎折磨了整整20年的馮世林手術成功,順利從青大附院出院。

今年53歲的馮世林說,患上強直性脊柱炎後脊柱變形,身體呈90度摺疊,幾乎不能抬頭見人,連簡單的平躺睡覺都成為一種奢望。多年來,他無論見到誰,總是一副給人鞠躬的樣子。回憶起自己患病的經歷,他感到非常痛苦,他不是天生就身體摺疊,而是經歷了一個緩慢變化的過程。

「33歲,正值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身體突然開始出現異樣,不時腰痛、關節痛,慢慢地脊柱稍微往後凸,僵硬且略微畸形,當時選擇了吃藥保守治療,病就這麼拖下來了。」馮世林說,後來,他的背越來越駝,因為身體的彎曲,導致出現心肺功能差、呼吸困難、骨質疏鬆、營養不良等問題。2015年,他前往北京301醫院進行檢查,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醫生建議手術或藥物治療,當時他還是不敢手術,選擇了保守治療,就這樣漸漸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20年來一直在求醫問藥

20年來,馮世林和家人一直奔波在求醫問藥的路上。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病或自身炎症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現在關節和腱的炎症,尤其在骨盆和脊柱的部位,並伴隨水腫和骨髓的損傷,導致骨髓骨質化。這種情況下,脊柱會逐漸失去靈活性,患病的人由於日常行走動作僵硬,活動受限制,也被稱作「活著的殭屍」。尤其近3年來,馮世林每走幾百米就深感體力不支,無法平躺睡覺也讓他休息不好,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這時,我產生了強烈改變現狀的意願,我決定背水一戰,找個靠譜的專家幫我做手術,即使失敗了,我也不想這麼痛苦地活著。」馮世林說。

可是,哪家醫院,哪個醫生有這麼高的技術呢?多年來,馮世林不敢手術的原因就是害怕失敗,他結識的一些病友,很多人因手術質量不高,留下了後遺症。「後來,我從別人那打聽到青大附院西永明專家,治療脊椎方面的疾病相當有經驗,我從網上了解了下他的鑽研方向和成就之後,覺得自己有救了。」為此,他多次來青島找西永明面診、檢查,並最終決定在青大附院做手術。

精準手術打開「摺疊人生」

「他的腰背就像一塊硬板,完全不能動,髖關節也完全融合不能活動,手術確實是唯一出路,但不可控因素太多了。」青大附院脊柱外科嶗山病區主任西永明介紹,患者脊柱後凸畸形達到90度,無論是省內還是全國,病例都非常罕見。「脊柱是周圍神經與腦之間的通路,稍有牽拉或壓迫就可能造成患者截癱,況且這是一個嚴重變形的身體,對於手術精準度的要求可想而知。」

一個月前,經過充分評估,西永明帶領團隊一起給馮世林做了經椎弓根截骨術。這是一場涉及多學科協作的手術,包括脊柱外科、感染科、麻醉科、放射科等。手術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科室來支持。手術採用胸腰椎後路L1-2椎板切除、L2經椎弓根截骨後凸矯形融合……一共進行了三個半小時才順利完成手術。

西永明介紹,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如沒能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致殘率會非常高。因此,對於強直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及早預防,及早診斷,及早治療,要注意做到合理用藥,長期管理才可避免發生類似案例。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手術打開20年的「摺疊人生」!男子患病脊柱後凸90度,平躺睡覺是...
    20年前,他因患上強直性脊柱炎未及時治療,身體逐漸前屈,最後脊柱後凸達到90度,身上猶如壓著一幅重重的「羅鍋」。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抬頭挺胸,甚至連呼吸都逐漸變得困難。馮世林術前脊柱彎曲達90度最終,53歲馮世林下決心接受一場極為複雜且高難度的手術。
  • 男子患病脊柱後凸90度,平躺睡覺是一生的願望
    20年前,他因患上強直性脊柱炎未及時治療,身體逐漸前屈,最後脊柱後凸達到90度,身上猶如壓著一幅重重的「羅鍋」。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抬頭挺胸,甚至連呼吸都逐漸變得困難。馮世林術前脊柱彎曲達90度最終,53歲馮世林下決心接受一場極為複雜且高難度的手術。
  • 閩侯五旬男子脊柱後凸達90度,30多年沒有平躺睡過覺,高難度手術幫...
    家住福州閩侯青口鎮青布嶺村的林聰錦因患強直性脊柱炎未及時治療,脊柱嚴重畸形彎曲達90度,讓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抬頭。特殊的身體曲度,嚴重壓迫心肺,甚至危及生命。去年底,51歲的老林,下決心通過手術給自己一個機會。
  • 歷經四次手術後,曾讓全網關注的「摺疊人」現在怎麼樣了?
    二十餘年的摺疊人生 也不放棄對生的渴望 李華,今年47歲,生於湖南永州的農村家庭。曾經的他,會穿著當時流行的喇叭褲,上身搭配著白襯衫,再戴頂漁夫帽,劉海打理成「三七分」。但在18歲那年,潛藏在他體內的病魔悄悄地露出了獠牙。 28年的時間裡,身體漸漸「石化」,病變的關節時常伴隨著難以忍受的疼痛,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摺疊起來,再不能打開。
  • 從誤診到高難度手術,摺疊人恢復直立背後,是一個疾病的生態變遷
    儘管此前已看過照片,但在病房見到本人時,深圳大學總醫院脊柱病科主任陶惠人還是有些吃驚。「脊柱後凸畸形嚴重的有,但一般頭都在背的上方,像他這樣頭在背下方的,幾乎沒見過。」
  • 臉貼大腿走路,身體彎曲150度的「摺疊人」重新挺起脊梁
    這樣的「摺疊人」生活,49歲的他已經過了20年。「摺疊人」的辛酸生活史30年前,家住鄭州城郊的朱建華是個挺拔帥氣的小夥子。因為雙膝莫名疼痛,他到當地醫院看病,得知自己不幸患上了一種被稱為「不死癌症」的疾病——強直性脊柱炎。由於當時醫療條件限制,沒有及時治療。就這樣,朱建華的背一年比一年彎得厲害,到現在脊柱向前彎曲約90度左右,脖子、背、腰僵直,髖關節也強直。身高只剩110釐米。
  • 從頭到腳被「打斷」後重塑 他身體摺疊28年終直立
    李華是全世界有公開報導後凸畸形最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像李華這樣連頭都已經摺疊到緊貼大腿的病例,國內外都極其罕見」。陶惠人說, 迄今為止,國外有文獻記錄最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後凸畸形病例,是一個頭部摺疊到距離大腿尚有20多釐米距離的韓國小夥子。「都無法用現有的醫學名詞來定義了。」
  • 患強直性脊柱炎 男子駝背畸形 手術後彎了17年的腰直了
    17年來,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的小張飽受病痛折磨,後凸畸形使他的背越來越駝,走路越來越吃力,無法挺直腰杆的他甚至快忘了天空是什麼樣子的。小張在父母的陪同下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簡稱「福醫二院」)就診。
  • 成人脊柱畸形翻修手術後再翻修率較高
    成人脊柱畸形矯形術後併發症遠多於青少年,包括假關節形成、遠近端結合部後凸成角和矯往過正。因此,成人脊柱畸形初次融合手術的翻修率較高,據文獻報導為9%至45%之間。研究發現,初次翻修手術後患者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量表(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L)評分改善並不明顯,且術後併發症較多,翻修效果較差,因此常需要二次翻修。
  • 「摺疊人」 李華 28 年來終於看到天空
    01人生 「摺疊」20 餘年2019 年 6 月份的深圳大學總醫院,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他坐在輪椅上,整個身體就像藏在角落的報紙一樣被摺疊在一起。他叫李華,來自湖南永州農村,是世界罕見的 「3-on 摺疊人」(意思是下頜緊貼胸骨、胸骨緊貼恥骨、面部緊貼股骨)。「這是極端的強直性脊柱炎後凸畸形病人」——脊柱骨病科的主任醫師陶惠人做出了判斷。
  • 他駝背32年,手術後站直身體長高7釐米
    32歲的H先生,患有先天性脊柱側後凸畸形,從小背上猶如背了一口鍋。因為擔心手術愈後不佳,H先生一直未進行手術治療,不僅生活質量大打折扣,而且還耽誤了終身大事。 近日,H先生在中山市火炬開發區醫院骨二科完成了先天性脊柱側後凸畸形截骨矯形術,在不傷脊髓和神經的情況下,取出兩節脊柱骨頭。
  • 脊柱甘露語林•2020年合集
    剪接體RNA突變與癌症·第135期公益愛心榜支出情況(2019.9.11-20)03/14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手術後椎管延長的三維CT分析03/18小孩身上的增高穴•第136期公益愛心榜(2019.9.21-30)03/21AIS前路矯形術後5年肺功能進行性下降03/25學術應用之三:人體電離輻射標準與評估系統
  • 男子上半身摺疊在腿上,身體被「打斷」四次,26年後終於站直了
    現年47歲的李華,是湖南永州人,因年輕時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後來上半身完全與下肢摺疊在一起,所幸經過多次手術,李華終於站了起來。 李華18歲那年,突然出現腿疼,走路時有些瘸,因為家裡經濟條件較差,李華沒有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便一拖再拖。
  • 身體被敲斷4次的「摺疊人」出院了
    經過四次「粉身碎骨」的手術,先後被敲斷大腿、脖子、脊椎,再換掉髖關節,他終於站了起來,抬頭見到了天空和大海。2019年6月13日入院,2020年6月13日出院,足足一年。《打開摺疊人生》,每看一次,都哭成淚人。四次手術難度猶如珠穆朗瑪峰常年臥床,求醫無果。李華本來已經打算放棄了。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病友qq群了聽說了一個人:深圳大學總醫院的陶惠人教授。
  • 74歲大伯駝背10多年,做了這個手術後,終於昂首挺胸
    最近他在寧波市杭州灣醫院接受了外科手術,彎了10多年的背竟然被拉直了。手術前後馬大伯因「發現脊柱後凸畸形10年,進行性加重伴腰背部疼痛1年」入院,他平時無法久站久坐,更沒有辦法直立行走,行走活動困難,平時只能依靠雙手支撐大腿才能勉強行走,夜間平臥時常因腰痛難忍而影響睡眠。
  • 醫學奇蹟:「摺疊人」身體被敲斷4次,粉身碎骨只為成為普通人
    到了2004年,也就是李華30歲那年,他的身體徹底彎成了180度,眼睛能看到的視野只有無法對焦的大腿以及身體的兩側。 漫漫求醫路 從18歲到46歲,28年裡,李華的起居、一日三餐都只能靠母親照顧。
  • 花季少女脊柱側彎身體扭曲,上海長徵錢明教授高難度手術成功矯正
    擅長各型頸椎病、頸椎管狹窄症、上頸椎畸形、後縱韌帶骨化、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脊柱骨折、骨質疏鬆骨折、脊柱結核感染、脊柱側彎畸形等的微創及手術治療、個性化定製手術方案;尤其擅長脊柱疑難病、脊柱手術復發翻修病例等的鑑別診治。
  • 背背佳、坐姿矯正器可以矯正脊柱側彎嗎?
    背背佳對於身體是一種軟性控制,用於調控肩背部肌肉的姿勢;而脊柱側彎的支具對身體是一種硬性的控制。因此,背背佳不能替代支具。按醫生建議佩戴支具如果脊柱側彎的孩子處於危險的年齡段(月經開始的前後兩年內),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彎曲角度還在不斷加大,每年可進展5~1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