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播撒真理的火種,點亮長夜把希望啟蒙你挺拔紅色的信仰,前赴後繼血染黎明你燃燒紅燭的深情薪火相傳讓基因鮮紅……」
水母網11月8日訊 近日,由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齊魯文化名家、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詞,魯東大學傑出校友、藝術學院特聘院長曲波作詞,山東樂壇青年一代領軍人物、山東省音樂家協會秘書長吳可畏作曲的歌曲《紅色魯東》MV正式發布。
《紅色魯東》歌詞時代感強、深入淺出、易記易懂、朗朗上口、形象生動,鮮明彰顯了「紅色魯東」這一核心要素。歌曲旋律大氣磅礴、激動人心,傳統交響樂隊與時尚迷笛音樂有機圓融,非常適合大學師生傳唱。
校黨委書記徐東升與歌曲《紅色魯東》詞作者曲波共同為歌曲《紅色魯東》專輯揭幕
MV畫面時空交錯,展示了學校的紅色記憶和新時代蓬勃發展,50餘個場景展現了學校傳薪火、育棟梁的光輝歷程,精彩畫面配以及激昂的歌聲祝福九秩魯大再譜新篇,更鑄輝煌。
曲波在歌曲首發式上致辭
魯東大學90周年校慶日當天,曲波以此歌曲獻禮母校90華誕。學校黨委書記徐東升與曲波共同為歌曲《紅色魯東》專輯揭幕。曲波表示,「創作歌曲《紅色魯東》,就是要通過歌曲的形式,讓出生在和平年代的學子,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高揚紅色精神,再創紅色佳績,用實際行動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九十載春秋堅持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紅色基因、文學基因相融而生走過了波瀾壯闊的風雨歷程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自強崛起……
二鄉師時期名師薈萃革命基因鮮紅1930年秋,山東省立第二鄉村師範學校成立,開創了膠東中等師範教育的先河。中共黨員、時任教務主任王哲等愛國教師在這裡播下紅色火種,中共黨員姜宗泰組織成立二鄉師黨支部,引領一大批青年學子走上革命道路。1937年底,日寇侵佔山東,二鄉師的師生們奔赴抗日戰場。
膠東公學1946年校徽
膠東公學時期教學樓
1938年,中共膠東特委在黃縣創辦膠東公學,是山東抗日根據地創辦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培養學生最多的一所紅色學校,書寫了戰爭年代發展新型革命教育的歷史,成就了一段火線辦學的傳奇。學校先後培養了6200多名革命幹部和中小學教師,被譽為「培養革命幹部的搖籃」和「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人才基地」。
1946年,膠東公學在其師範部的基礎上建立膠東師範學校。1950年,更名為萊陽師範學校。1958年,學校升格為萊陽師範專科學校,開啟了高等師範專科教育的新時期。
煙臺師範學院校門
1961年,學校遷往煙臺,更名為煙臺師範專科學校。1984年,煙臺師專升格為煙臺師範學院,開啟了本科師範教育的新篇章,步入了改革發展的快車道,為煙臺市建設全國首個教育改革試驗區作出了重要貢獻。
2006年2月,教育部致函山東省人民政府,同意煙臺師範學院更名為魯東大學。
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高揚紅色精神,再創紅色佳績伴隨著時代的鏗鏘步伐深耕教育沃土魯東大學走過了90年的辦學歷程
2012年
成為首批「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單位。
2014年
獲批教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17年
獲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和「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2019年
在省屬公辦本科高校績效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
原文化部部長、著名作家王蒙評價魯東大學「人傑校靈」。
九秩春秋傳承育才之志,芳華百年心念學子前程「厚德博學日新篤行」「求是至善尚實致用」融匯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成為學校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動力之源
濱海廣場魯東大學90華誕燈光展示
萬名學子祝福魯大90華誕
一曲《紅色魯東》講述九十載歲月如歌,久久迴響震蕩心田。未來,魯東大學將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紮根膠東大地,努力辦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大學,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續寫華章,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