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張魯一、段奕宏等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秦賦》熱播,該劇講述了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等人的輔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秦孝文王在位時間雖然極短,但在任內大赦罪人、善待前朝的功臣、厚賜宗室親戚,並開放苑囿以供百姓遊樂,還是表現出有為之君的作風,頗受時人稱讚。
秦孝文王,嬴姓,名柱,他是秦昭襄王的次子,秦昭襄王在位的時候,嬴柱被封安國君。孝文王贏柱在位僅僅3天,有什麼施政舉措呢?
在司馬光的《史記》中記載:
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襃厚親戚,弛苑囿。
01立為太子
按「有嫡立嫡」的傳承制,本來國君之位是輪不到嬴柱的,他的哥哥嬴倬早年被立為太子後,被送往魏國做質子,不曾想,因為打小身體孱弱,嬴倬竟在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病死於魏國。
太子之位空缺後,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傳承制度,那就該輪到嬴柱了。可是他的弟弟嬴煇,卻打起了太子之位的主意。
嬴柱的身體和贏悼一樣,也是體弱多病之身,從小就藥不離口。但嬴煇卻不一樣,他自幼身體健碩,英勇好武。
由於秦國一向崇尚武藝,再加上嬴煇綜合能力比嬴柱要強,因此秦昭襄王頗費躊躇,遲遲未立太子。
然而在爭奪太子之位時,嬴煇卻犯了大錯,導致秦昭襄王把他流放到了蜀郡。後來秦昭襄王消了氣,才把嬴煇封為蜀侯,讓他治理蜀郡。
嬴煇卻在蜀郡魚肉百姓,過著欺上壓下的生活。結果由於他不作為,導致蜀郡水患成災,百姓流離失所。
秦昭襄王聽聞後,派人暗中查訪。為了躲避罪行,嬴煇竟一不做二不休,在給秦昭襄王的貢肉中下毒。事情敗露後,秦昭襄王處死了這個狠毒的兒子。
已退出政治舞臺的宣太后看到這一切,考慮到嬴柱頗有仁名,再加上他的正妻華陽夫人,又是親弟弟羋戎的孫女,因此幫秦昭襄王便作主,立了嬴柱為太子。
秦昭襄王因為自己以前的經歷,讓他變得善於猜忌。
秦昭襄王就把安國君當作威脅他地位的敵人,時不時暗中調查安國君,安國君為了躲過調查,變得老實本分。儘量不讓父親懷疑自己有謀逆不軌的行為,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太子的位子。
《史記·秦本紀第五》記載:「孝文王除喪,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莊襄王立。」
02施政舉措
《史記·秦本紀第五》記載: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親戚,馳苑囿。
第一個貢獻:赦罪人
中國古代帝王一般都會在皇帝登基、更換年號、立皇后、立太子或者遭遇天災的時候,經常赦免罪人。秦昭襄王晚年,大興牢獄。秦孝文王登基以後,便赦免了大批罪犯,可見他的厚道、仁慈。
第二個貢獻:修先王功臣,褒厚親戚
在長平之戰,白起重創趙國主力。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白起功高震主,接連貶官,最後被秦昭襄王賜死。秦昭襄王對宗族的人冷淡,秦孝文王通過獎勵功臣,褒獎親戚,加強統治階級內部的穩定團結。
第三個貢獻:弛苑囿
所謂「弛苑囿」,就是把勞民傷財的狩獵圍場拆除,體現了秦孝文王愛護老百姓,體察民情。同時也表明他要勵精圖治,不沉迷於圍獵等活動,可見秦孝文王幹勁十足。
第四個貢獻:選對了繼承人
秦孝文王選擇一人作為繼承人,這無疑是秦孝文王最大的成功。異人就是秦始皇的父親,秦始皇完成了先輩們沒有完成的統一大業。在史冊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筆墨,因此留下了「千古一帝」的美名。
03離奇去世
正式即位3天就駕崩,秦孝文王似乎成為了秦國國君中的一個笑話,那麼秦孝文王為何會親政短短3天就死亡呢,其中是否蘊含著什麼陰謀,關於秦孝文王的死因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種,自然死亡,秦昭襄王活得實在是太長了,在古代所有的帝王中,70多歲也是屈指可數的高壽,而在秦昭襄王死時,秦孝文王已經50多歲了,縱觀秦國這六代國君,只有秦昭襄王出奇的長壽,所以秦孝文王自然死亡的概率也很大。
第二種,縱慾過度身體早就垮了,根據《史記》的記載,秦孝文王有許多子女,除了受寵愛的華陽夫人沒有子嗣,其餘小妾共為他生了20多個成年兒子,至於女兒與幼子不能成婚的數目,尚不清楚,但應該是相當可觀的,秦孝文王年輕時一定是個好色之徒,很少為女子操勞,也不懂得節制。
秦孝文王既然縱慾過多,便難免會有後悔莫及,即便是在晚年有所悔悟,悉心調理,恐怕也難以康復。所以,當年過半百的秦孝文王登基時,恐怕自己的生命已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加上即位前後國事紛繁,更是使他身不由己。因此,秦孝文王隨時都有離開的可能,加冕僅3天便咽氣也並非意外。
第三種,太過興奮而猝死,秦孝文王活了幾十年,終於等到了自己的老爹一命嗚呼,也終於問鼎了秦國國君的寶座,更是不用活在自己父親的陰影之下,秦孝文王在親政之後的興奮之情,那是自然不用說的,所以親政之後,因為興奮過度而猝死也有可能。
第四種,呂不韋等人的毒殺,呂不韋作為精明的大商人,他的終極買賣就是把秦孝文王的兒子嬴異人送上國君之位,因為只有如此,他的算盤才能如意,而此時的呂不韋在秦國已經具備了一定權勢,要完成這一步雖然比較困難,不過也有些許可能。
雖然嬴柱在位時間很短,還不到一年,但還是頗有作為的。繼位之後,嬴柱宣布大赦天下,並大力提拔前朝被貶功臣,後世也據此給予其「孝文王」的稱號。
嬴政即位後「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語出《過秦論》),經過26年的辛苦經營,終於吞滅山東六國,實現中國史上首次大一統局面,並建立大秦帝國,完成秦國歷任君主期盼數百年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