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文王:秦國歷史最沒存在感的君王,苦熬14年,在位僅3天

2020-12-27 歷史滄瀾

01引子

電視劇《大秦賦》中多位老戲骨的演技毋庸置疑,和電視劇演的情節差不多,秦始皇的爺爺——秦孝文王,即位僅三天就駕崩了,發揚了精神,沒讓兒子像他一樣在太子之位上苦熬。他老爹開創了秦國君主在位時間最長的記錄,他就跟他老爹反著來,開創秦國君主在位時間最短的記錄。不知道這父子倆見面的對話是啥樣的。

02正式登基僅三天就停機的悲催秦王

秦孝文王,嬴柱 ,是秦昭襄王的次子,母親為唐太后,祖母為宣太后羋八子。秦昭襄王在位時,受封為安國君。本來,嬴柱和王位是沒啥大關係的,因為太子是他哥哥公子悼,他就做個逍遙王爺挺好。但他老爹在位時間實在是超超超長待機,愣是把自己的太子熬死了: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安國君的哥哥悼太子去世。兩年後,變成長子的嬴柱被他老爹立為了太子。太子之位,風光無限,也危險無限,歷史上死在太子之位的未來儲君實在是多如牛毛。

嬴柱當上太子的這一年也將近40歲了。幸福來得太突然,不過,煎熬來得也很漫長,嬴柱沒想打老爹會立自己為太子,更沒有想到,他老爹的壽命那麼長,他在太子之位上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地苦熬了14年,他老爹才捨得撒手人寰。

這十多年,嬴柱可是太難了,朝政問題不敢太優秀,也不敢太含糊,唯一能隨心所欲的,恐怕就是和妻妾們生孩子了,嬴柱一共有二十多個兒子,女兒忽略不計。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已經步入老年人行列的秦孝文王服喪期滿正式即位,正準備大展宏圖,好好幹一把的時候,突然就永久停機了,滿打滿算當,正式的秦王只當了三天,終年54歲。

03嬴柱(秦孝文王)的艱難太子之旅

嬴柱出生時,正值祖母宣太后(羋八子)執政初期。他這祖母可是歷史上第一個稱太后的女人,也是女主專政的先行者,執掌政權36年(也有一說41年),大肆分封自己的弟弟和兒子,胞弟羋戎為華陽君,異父弟魏冉為丞相、穰侯,愛子嬴悝為高陵君,嬴巿為涇陽君,人稱「四貴」,他們的權勢滔天,以至於天下人皆知道有「四貴」,而不知道有秦王。

「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為此四貴者下,乃所謂無王也。——《史記·卷七十九》)。

我們知道,嬴柱老爹秦昭襄王是個隱忍腹黑的主,也是個猜忌心很重的人。前期權力被親媽和舅舅、弟弟架空,只能隱忍,逐漸養成一種極度壓抑、猜忌心極強的性格,最終在範雎的幫助和謀劃下,即位後的41年(前266年)成功地發動政變,將「四貴」驅逐出朝廷,並解除母親的權力,正式獨掌大權,成為秦國真正的主人。

嬴稷劇照 《羋月傳》

而在此前一年,在魏國做人質的悼太子薨逝,這便給了嬴柱爭奪儲位的機會。由於嬴柱次序較長,所以昭襄王便按照長幼相承的原則,最終在前265年立他為太子。

昭襄王嬴稷親政後,拼命地呵護著手中來之不易的最高權力,提防一切有能力分享他權力的人,並把將來要接替他的太子視為潛在的敵人,為此時不時地就會敲打敲打嬴柱,時刻提防兒子奪權,因為這在春秋戰國,為了權力,子弒父,父殺子的現象時有發生。

嬴稷劇照 《大秦帝國》

在這種情況下,嬴柱只能更加低調、隱忍,以防止被父王抓住把柄,不僅會丟掉太子之位,甚至連身家性命都會不保。所以這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在國家政事上,不能太出彩,又不能太無能,得讓父王感受不到威脅,還得讓父王不認為太子是個廢材,這個度的把握,就是個耗費心神的苦差事。

如此極度壓抑的生活,嬴柱又熬了14年時間,終於在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75歲的昭襄王駕崩,超長待機的嬴稷終於永久停機了。太子嬴柱即位,是為孝文王,嬴柱也終於可以放飛自我了。

由於新王在正式加冕前要為先王守喪,所以孝文王的登基大典定在當年的十月(秦國採用顓頊曆,以十月為歲首)。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才剛剛放飛自我的孝文王在加冕後的第三天便駕崩了,轉眼間喜事變喪事。

04孝文王(嬴柱)的死因分析

新王加冕僅僅三天便駕崩,讓時人無比震驚,在後世也引發爭議。對於孝文王暴崩的原因,史料並沒有過多記載,歷史學家通過分析,得出的結論大致有如下幾種,老病而死(自然死亡)說、興奮致死、縱慾過度而死,被人謀害說四種。

一 老病而死,瑣事過多猝死身亡

嬴柱死的時候已經五十四歲,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這已經是高齡了。而且前任君王去世後,大操大辦的葬禮繁瑣且麻煩,作為新帝,秦孝文帝自然需要全程參與的,對於一個老人來說,可能身體也會吃不消。擔任太子的這些年秦孝文帝日子過得並不好,甚至以太子身份代理朝政之時,費心費力,多年積勞成疾,導致他身體長年處於疲憊勞累狀態。加上年紀大了,先王的喪禮又繁瑣,加之成為新帝後,霎時間的輕鬆,讓他的身體繃不住,猝死身亡。

二 興奮致死

考慮到嬴柱在做王子、太子時經常縱情酒色之中,可以猜想身體素質不會太好,加上性格壓抑,一旦榮登王位,難免會因情緒波動過大而猝死,這就是「興奮致死」。但嬴柱守喪期是一年,守喪時興奮是可能的,不過時間這麼長,應該也過了興奮勁了,所以,這一說法有待商榷

三.縱慾過度而死

說秦孝文王縱慾過度,這也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他一生留下了幾十個兒女,可以說在生兒育女這方面確實比較勤奮。秦孝文王晚年的身體狀況一直都不太好,可能有這方面的原因。

四,被謀殺而亡。

涉及最高權力,總是難免有各種陰謀詭計,這似乎也是眾吃瓜群眾心理默認的。雖然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嬴柱繼位已成事實,但君主之位就一個,想要的人卻不止一人,人人覬覦王位,保不準就有人下毒將其害死。

嬴柱被謀害的嫌疑人中呂不韋是焦點,因為這樣呂不韋就可以控制對他萬般信任的嬴異人(嬴子楚),來達到他封侯拜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目的,這個說法被記載在小說中,但其實可信度不高。

對於呂不韋和秦異人來說,他們需要的只是等待。如果呂不為真的害死了安國君,就存在消息洩露的風險,那麼等待他們的就只能是死。害死秦孝文王,對呂不韋來說風險大於收益,一點也不划算。

綜上所述,秦孝文王的死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但史書上並沒有過多記載,現在的分析也是僅是猜測。

05總結:

孝文王在位時間雖然極短,但在任內大赦罪人、善待前朝的功臣、厚賜宗室親戚,並開放苑囿以供百姓遊樂,還是表現出有為之君的作風,頗受時人稱讚

「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襃厚親戚,弛苑囿。」——《史記·卷五·秦本紀》。

孝文王駕崩後,太子嬴子楚繼位為王,是為莊襄王,就是秦始皇嬴政的老爹了。嬴子楚在位期間,秉承先父的遺志,宣布大赦天下,施德布惠於百姓,並屢屢向韓趙魏三國用兵,為兒子嬴政將來滅六國夯實了基礎。

而且,也不知道是秦昭襄王佔用了自己兒子和孫子的君王時間,還是嬴子楚也向他老爹學習風格,不忍心讓兒子在太子之位上煎熬太長時間,在位僅三年時間便駕崩了,王位由兒子嬴政,未來的秦始皇繼承。

嬴政即位後「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語出《過秦論》),經過26年的辛苦經營,終於吞滅山東六國,實現中國史上首次大一統局面,並建立大秦帝國,完成秦國歷任君主期盼數百年的夢想。相信無論是他長壽的太爺爺,還是在位三天的爺爺,和短壽的爹,都可以含笑九泉了。

史料來源:

《史記》、《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秦孝文王:秦始皇的爺爺,苦熬54年,僅在位3天,卻做了4大貢獻
    賈誼在《過秦論》中提到「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意思是包括秦始皇在內,秦國通過「六世」的努力,終於「滅二周而亡諸侯」。這裡的「六世」,其實指的是六代人共七位君王,他們分別是: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駟)、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子楚)和秦始皇(嬴政)。其中,秦武王和秦昭襄王是兄弟關係,所以是六代人。
  • 《大秦賦》之秦孝文王:苦熬54年,在位僅3天,卻是一位明君!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儘管苦熬54年,在位3天就去世了,但是,秦孝文王卻是一位明君,特別是對於秦國,他仍然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 首先,秦孝文王嬴柱(公元前303年―公元前251年11月14日),嬴姓,趙氏,名柱,又名式。戰國時期秦國國君,秦昭襄王次子,生母是唐太后。
  • 苦熬14年當了3天國君就駕崩,兒子在位僅3年,孫子卻是千古一帝!
    而最短的是秦孝文王,他正式即位僅3天就離奇死了,那麼他為何還是六世餘烈之一呢?我們本篇就來聊聊苦熬14年當了3天國君就駕崩,兒子在位僅3年,孫子卻是千古一帝的秦孝文王。太子位上苦熬14年。在古代壽命普遍不太長的大背景下,秦昭襄王60歲已經是高齡了,所以安國君的想法也沒有錯,但是接下來的事情,讓安國君很苦惱,因為秦昭襄王身體很好,一點病態都沒有,而安國君這一等就是14年。當了3天國君就駕崩。
  • 《大秦賦》之秦孝文王:苦熬54年,僅在位3天,卻做了4大貢獻
    最近熱播的大型歷史劇《大秦賦》,給觀眾重現了後四位秦國君王的風採,然而,這4位秦國君王中,有一個人最為「悲催」,他苦等了54年,終於登上了秦王之位,但卻僅在位3天就去世了。範雎幫嬴稷出謀劃策,最終驅逐四貴,架空羋太后,嬴稷這時才真正成為秦國的主人。需要說明的是,嬴稷親政,和多年後的「康熙除鰲拜」不同,康熙除掉鰲拜後年僅14歲,而嬴稷驅逐四貴時,已經59歲,他已經繼位了41年。也就是說,秦昭襄王一共在位56年,前41年都很憋屈。秦昭襄王的憋屈,直接影響了他的兒子們。
  • 《大秦賦》:秦孝文王苦熬14年才登基,為何加冕僅3天後便死去?
    歷史大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作為劇中的關鍵人物之一,秦孝文王嬴柱的結局令人感慨萬千,此公在太子之位上苦熬了14年才「修成正果」,不料卻在加冕3天後突然崩塌,留給後人難以解開的千年之謎。為什麼嬴柱的秦王生涯如此短暫?是不是他在短短的任期內,就取得了令後世稱道的成就?
  • 秦孝文王苦熬繼位秦王,為何繼位3天後就去世了?死因是什麼?
    秦孝文王在位期間雖然沒有對秦國變強起到什麼重大推動作用,但卻有一個秦國之最。因秦孝文王在位時間太短,嬴柱正式繼位三天後便駕崩了,還沒來得及對秦國進行重大建設便撒手人寰,因此成為了秦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
  • 古代「最」憋屈皇帝,苦熬14年坐上龍椅,結果第四天就激動得駕崩
    01 說起先秦時期,無論春秋還是戰國中,人們都能看到秦國的身影,許多歷史事件中秦國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方勢力。最後在秦始皇嬴政的帶領下秦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大秦帝國,更是將與秦國相關事件的影響力無限放大了,仿佛秦國始終是東周時期的一方霸主,如天命加身一般的存在。
  • 《大秦賦》之秦莊襄王:在位只有3年,卻奠定秦國統一基礎!
    在秦昭襄王去世後,太子安國君即位,是為秦孝文王。不過,對於秦孝文王來說,在位時間卻只有三天。等到秦孝文王去世後,呂不韋扶持的嬴子楚,自然登上了秦國君主的寶座。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辛柏青飾演的秦莊襄王,同樣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是逃離趙國都城邯鄲的情節,還是華陽夫人發動宮廷之變的過程,都引起了觀眾的熱議。
  • 《大秦賦》之秦莊襄王:在位只有3年,卻奠定秦國統一的基礎
    在秦昭襄王去世後,太子安國君即位,是為秦孝文王。不過,對於秦孝文王來說,在位時間卻只有三天。等到秦孝文王去世後,呂不韋扶持的嬴子楚,自然登上了秦國君主的寶座。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辛柏青飾演的秦莊襄王,同樣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是逃離趙國都城邯鄲的情節,還是華陽夫人發動宮廷之變的過程,都引起了觀眾的熱議。
  • 《大秦帝國4》:秦孝文王歷史原型,縱情聲色,疑死於心血管疾病
    不過,這位倒黴的君王僅僅在王位上待了三天,就猝然辭世了。嫡庶之爭驟起,呂不韋、異人、趙姬、華陽夫人、嬴奚等人粉墨登場,大戲的帷幕緩緩拉開。不出意外的話,秦孝文王嬴柱之死,將會是劇情展開期間的一個重要節點和高潮。
  • 秦國的羋月與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嬴政是什麼關係?
    談秦說漢(333)秦國的羋月與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嬴政是什麼關係?羋月是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歷史上第一個太后,也就是宣太后。利用與義渠王私通之機,將義渠王誘到秦國誅國,讓秦國吞併了義渠國,其殺伐果斷,不為情所困。反過來說,她就是個鐵石心腸的狠角色。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其子嬴柱繼位,也就是秦孝文王。秦孝文王雖有兒子二十多人,但最寵愛的卻是楚國人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生出兒子,於是讓嬴柱與夏姬之子嬴異人認華陽夫人為嫡母。嬴異人改名為子楚,被嬴柱立為嫡子。
  • 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竟然熬死了六國14位君王
    秦昭襄王,是繼孝公、惠文王之後秦國又一位偉大的君王。秦昭襄王在政治以及軍事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位期間也是秦國對外徵戰最頻繁的一個時期,對山東六國發動了多達二十餘次戰役,使大秦銳士的威名盛傳於世。
  • 秦孝文王:為何即位僅三天就突然去世,真的是被呂不韋害死的嗎
    秦孝文王是秦國歷史上在位最短的秦王,正式在位僅有三天。因此有人懷疑呂不韋為了讓秦莊襄王早些即位,於是毒死了秦孝文王。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秦國王子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四十年(前267年),在魏國做人質的悼太子去世,嬴柱有了繼位的可能。秦昭襄王只有兩個兒子:悼太子與安國君嬴柱,所以悼太子無子而亡,嬴柱就成為太子的唯一人選。
  • 《大秦賦》講述戰國波瀾壯闊史詩:秦孝文王在位3天,受時人稱讚
    最近由張魯一、段奕宏等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秦賦》熱播,該劇講述了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等人的輔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秦孝文王在位時間雖然極短,但在任內大赦罪人、善待前朝的功臣、厚賜宗室親戚,並開放苑囿以供百姓遊樂,還是表現出有為之君的作風,頗受時人稱讚。
  • 37代秦國君王的努力,換來了15年的大一統,秦始皇對得起先祖嗎?
    秦始皇是秦國王室裡的第37代傳人,在他這裡秦國歷經60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統一天下的夢想。正是因為如此,秦始皇才把自己稱之為千古一帝的。他覺得他的功績,歷史上的任何人都比不了。所以,他才應該叫皇帝。但是,秦始皇嬴政能夠統一天下,絕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是這37代秦國國君共同努力的結果,尤其值得表揚的是秦國最有作為的這三位君王。秦襄公、秦穆公和秦孝公!為何是他們呢?
  • 秦國歷史上,嬴駟、嬴稷和嬴政哪個團隊更強?從秦國崛起得出答案
    秦國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為附庸國開始算起,贏駟是秦國第33位國君,是為秦惠文王,在位27年;嬴稷是秦國第35位國君,是為秦昭襄王,在位56年;嬴政是秦國第38位國君,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朝,開創「皇帝」稱號,嬴政始稱皇帝,是為秦始皇帝。要說贏駟時期、嬴稷時期以及嬴政時期,哪個團隊更強?
  • 秦莊襄王真的是庸君嗎,他做的這些事,無愧於自己的諡號
    他的父親秦莊襄王,在秦國也是非常重要的國君。不過很多人都認為秦莊襄王是窩囊廢,認為他全靠呂不韋扶持起來的。如果沒有呂不韋就不會有他。事實上,秦始皇的父親還是比較厲害的。之所以說秦始皇的父親是呂不韋扶持起來的,也是有根據的。秦昭襄王后期,安國君是秦國的太子。而秦始皇的父親異人是安國君的兒子。雖然他是太子的兒子,不過並不受重視,因為太子有20多個兒子,所以並不待見異人。
  • 秦孝文王為什麼繼位3天後就病死了?這裡面有蹊蹺嗎?
    超長待機的秦昭襄王與秦孝文王的繼位之路公元前267年,秦國的太子嬴倬在魏國當人質期間,因為不明原因死了。兩年之後,熬過了喪子之痛的秦昭襄王於公元前265年,立次子安國君嬴柱為太子,他就是後來的秦孝文王,此時他已經是39歲了。秦昭襄王,可是中國歷史上超長待機的君王之一,從公元前325年出生,到公元前251年去世,活了75歲,在位時間就有56年。
  • 大秦賦:秦孝文王在位僅僅三天就崩逝,死因卻至今爭論不休!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蕩舉鼎而亡,年僅23歲,並無子嗣,當時在燕國為人質的武王的異母弟嬴稷在老媽宣太后及魏冉的支持下,最終繼位,是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嬴柱就是秦昭襄王的次子,
  • 非也,在位僅3年,卻做4件大事
    一個諸侯國出一個明君很是正常,但是如果連續好幾代都不出昏君,那就很難了,但秦國卻做到了,所以秦國的強大崛起、兼併六國已具不可阻擋之勢。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打斷我,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秦始皇的先祖中好似還有一個人總被人恥笑的存在,他就是秦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