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之秦孝文王:苦熬54年,僅在位3天,卻做了4大貢獻

2020-12-27 網易

2020-12-24 10:17:45 來源: 故人志

舉報

  賈誼在《過秦論》中提到「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意思是包括秦始皇在內,秦國通過「六世」的努力,終於「滅二周而亡諸侯」。這裡的「六世」,其實指的是六代人共七位君王,他們分別是: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駟)、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子楚)和秦始皇(嬴政)。其中,秦武王和秦昭襄王是兄弟關係,所以是六代人。


  最近熱播的大型歷史劇《大秦賦》,給觀眾重現了後四位秦國君王的風採,然而,這4位秦國君王中,有一個人最為「悲催」,他苦等了54年,終於登上了秦王之位,但卻僅在位3天就去世了。此人就是秦始皇的祖父秦孝文王嬴柱。秦孝文王雖然只在位3天,卻為秦國做出了4大貢獻。本文,筆者為大家說說秦孝文王嬴柱的故事。


  說嬴柱,就要從他的父親嬴稷說起。當年,一代雄主秦惠文王嬴駟去世,他的嫡子秦武王嬴蕩繼位。嬴蕩力大無窮,要到周天子那裡去舉鼎,結果不幸被鼎砸死。消息傳來,震驚了整個秦國,最終,在宣太后和趙武靈王的支持下,在燕國為人質的嬴稷被推上皇位,嬴稷,是秦惠文王的庶子,也是秦武王的異母弟,同時,他的母親就是大名鼎鼎的羋八子(宣太后,《羋月傳》中的羋月)。


  嬴稷即秦昭襄王,他登基時才18歲,當時他的母親羋太后權力欲望極強,羋太后有四位親信,分別是魏冉、羋戎、嬴悝、嬴巿,當時合稱「四貴」。嬴稷的王權被母親和四貴架空,幾十年帝王生涯都鬱郁不得志。60歲之前,他遇到一位牛人,此人就是範雎。範雎幫嬴稷出謀劃策,最終驅逐四貴,架空羋太后,嬴稷這時才真正成為秦國的主人。需要說明的是,嬴稷親政,和多年後的「康熙除鰲拜」不同,康熙除掉鰲拜後年僅14歲,而嬴稷驅逐四貴時,已經59歲,他已經繼位了41年。也就是說,秦昭襄王一共在位56年,前41年都很憋屈。秦昭襄王的憋屈,直接影響了他的兒子們。這其中,有兩個兒子非常重要,一個是他的長子嬴倬,另一個是他的次子嬴柱


  嬴倬是秦昭襄王的長子,早年被立為太子,但也很不得志,因為被羋太后派到魏國做人質。在秦昭襄王親政的前一年,嬴倬死在了魏國。

  嬴柱是秦昭襄王的次子,被封為安國君,他從小目睹了父親的小心翼翼,這造就了他低調內斂的性格。


  嬴稷親政後的第二年,因為長子已死兩年,按序齒,他冊封次子安國君嬴柱為太子,這一年(公元前265年),嬴柱38歲,雖然成為太子,他更加如履薄冰了。因為其父秦昭襄王嬴稷好不容易得到了王權,肯定要抓在手裡,避免任何人的覬覦之心。而離王權最近的太子嬴柱,則成了嬴稷防範的對象。


  為了防止兒子奪走了自己的最高權力,秦昭襄王多次敲打太子嬴柱,甚至利用丞相範雎等人打壓太子。在這種情形下,太子嬴柱只能更加低調和壓抑,以免被父親抓到把柄。這一階段,他的妻子華陽夫人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當上了第15年的「煎熬」太子,公元前251年,一代雄主秦昭襄王嬴稷去世,因為是年初,太子嬴柱要為父守喪,以太子之位暫攝國事。要等到當年十月(當時以十月為歲末)才能繼位為秦王。在這10個月內,嬴柱休養生息,攘外安內,避免了秦國因先王去世而動蕩。公元前250年十月,嬴柱又熬了10個月,終於正式繼位為秦王。


  在父親未親政之前,嬴柱是熬了38年的「苦難王孫」,父親親政後,他又當了15年的「煎熬太子」,父親去世後,他又苦等了10個月,終於坐上了秦王之位。為了這一時刻,他苦等了54年之久。坐上王位的那一刻,嬴柱終於釋懷了,他終於可以挺直腰板,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王」了。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他僅僅繼位3天就去世了。關於秦孝文王嬴柱的死因,歷史上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54歲繼位,本就身體不好,是病逝。有人說,他是因為太過興奮致死,更有人說他是被呂不韋害死的,因為呂不韋想儘快讓嬴子楚(秦莊襄王)繼位。不管怎麼說,秦孝文王繼位3日而亡,成為秦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


  秦孝文王雖然只當了3天的秦王,但是他以太子身份執政時間卻有10個月,在這短短的10個月零3天的時間內,嬴柱為秦國做出了4大貢獻。《史記》云:

  

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襃厚親戚,弛苑囿。

  第一,赦罪人。秦孝文王的父親秦昭襄王是一位非常霸道的君王,他晚年大興牢獄,秦孝文王嬴柱雖然被壓抑多年,但他仁厚心慈。他以太子身份執政後,立即宣布赦免了大批罪犯。

  第二,修先王功臣,襃厚親戚。秦昭襄王誅殺白起,對親近的宗族親眷也十分疏離。秦孝文王繼位後,安撫先王的功臣,並且拉攏宗室成員,讓秦國上下更加團結。


  第三,弛苑囿。秦孝文王愛護秦國百姓,體察民情,不沉迷於圍獵等娛樂項目,下令把勞民傷財的獵苑拆除。

  第四,選對了繼承人。這一點《史記》中雖然沒說,但毫無疑問,秦孝文王聽取華陽夫人的建議,把質趙多年的庶子嬴異人立為嫡子,並冊立為太子,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嬴異人即秦莊襄王嬴子楚,他的兒子就是統一六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因此,筆者認為,秦孝文王嬴柱雖然執政時間不長,但他所做的四大貢獻,對於發展秦國國力、維護秦國團結有重大貢獻,對秦國統一六國,也有最直接的影響。三日之王,足以影響千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之秦孝文王:苦熬54年,在位僅3天,卻是一位明君!
    《大秦賦》中,安國君正式即位僅三天就突然崩逝,得到消息的呂不韋難以抑制激動之情,這一情節自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縱觀整個古代歷史,在位三天就去世的君主,都是比較罕見的。
  • 秦孝文王:秦始皇的爺爺,苦熬54年,僅在位3天,卻做了4大貢獻
    最近熱播的大型歷史劇《大秦賦》,給觀眾重現了後四位秦國君王的風採,然而,這4位秦國君王中,有一個人最為「悲催」,他苦等了54年,終於登上了秦王之位,但卻僅在位3天就去世了。此人就是秦始皇的祖父秦孝文王嬴柱。秦孝文王雖然只在位3天,卻為秦國做出了4大貢獻。本文,筆者為大家說說秦孝文王嬴柱的故事。
  • 秦孝文王為何繼位3天而死?《大秦賦》雖沒明說,但劇情符合邏輯
    有縱慾過度、老病而死說;有未繼位前精神壓抑、繼位後興奮而死說;有呂不韋為當丞相、將其謀害而死說;而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似乎也暗示其死於陰謀。 公元前303年,秦孝文王嬴柱出生於鹹陽,是秦昭襄王嬴稷與唐太后所生。嬴稷從秦武王嬴蕩手裡繼任秦王之位後,封嬴柱為安國君,後來立其為太子。
  • 《大秦賦》:秦孝文王苦熬14年才登基,為何加冕僅3天後便死去?
    歷史大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作為劇中的關鍵人物之一,秦孝文王嬴柱的結局令人感慨萬千,此公在太子之位上苦熬了14年才「修成正果」,不料卻在加冕3天後突然崩塌,留給後人難以解開的千年之謎。為什麼嬴柱的秦王生涯如此短暫?是不是他在短短的任期內,就取得了令後世稱道的成就?
  • 苦熬14年當了3天國君就駕崩,兒子在位僅3年,孫子卻是千古一帝!
    而最短的是秦孝文王,他正式即位僅3天就離奇死了,那麼他為何還是六世餘烈之一呢?我們本篇就來聊聊苦熬14年當了3天國君就駕崩,兒子在位僅3年,孫子卻是千古一帝的秦孝文王。太子位上苦熬14年。而秦孝文王的這些「功績」,全部都是在3天之內完成的,因為3天之後,秦孝文王緊隨著秦昭襄王的腳步去閻王那裡報到去了,然後嬴異人繼位,是為秦莊襄王,不過他也不是一個長命的主,在位3年之後也去世了,再之後即位的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了。秦孝文王為何離奇去世?
  • 大秦賦:孝文王為何在位3天就離奇暴斃?或與這一利益集團有關
    有好事者曾對在位時間最短的歷代帝王進行過統計,本來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不足1月的記錄,已經佔據了正常死亡榜的首位。然而後來發現,秦朝建立前夕,還存在著一位在位三天的帝王,這便是秦孝文王嬴柱。《大秦賦》的熱播,向我們揭露了這段歷史,然而很多謎團也隨之而來。01究竟當了幾天?根據《史記》記載,秦孝文王「除喪,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
  • 《大秦賦》講述戰國波瀾壯闊史詩:秦孝文王在位3天,受時人稱讚
    最近由張魯一、段奕宏等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秦賦》熱播,該劇講述了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等人的輔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秦孝文王在位時間雖然極短,但在任內大赦罪人、善待前朝的功臣、厚賜宗室親戚,並開放苑囿以供百姓遊樂,還是表現出有為之君的作風,頗受時人稱讚。
  • 秦孝文王:秦國歷史最沒存在感的君王,苦熬14年,在位僅3天
    01引子電視劇《大秦賦》中多位老戲骨的演技毋庸置疑,和電視劇演的情節差不多,秦始皇的爺爺——秦孝文王,即位僅三天就駕崩了,>發揚了精神,沒讓兒子像他一樣在太子之位上苦熬。秦昭襄王在位時,受封為安國君。本來,嬴柱和王位是沒啥大關係的,因為太子是他哥哥公子悼,他就做個逍遙王爺挺好。但他老爹在位時間實在是超超超長待機,愣是把自己的太子熬死了: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安國君的哥哥悼太子去世。兩年後,變成長子的嬴柱被他老爹立為了太子。太子之位,風光無限,也危險無限,歷史上死在太子之位的未來儲君實在是多如牛毛。
  • 秦孝文王的太子整整當了15年,為什么正式繼位3天後就病死了?
    正如電視劇《大秦賦》中的電視情節一樣,秦孝文王正式接班三天就死了。秦孝文王嬴柱於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後繼位。
  • 大秦賦:秦孝文王崩逝無預兆,真實死因有三大說辭,他是真正贏家
    《大秦賦》劇情僅播出一半,便已經讓眾多歷史迷過足一把秦史癮,劇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劇情,同時作為秦史最後一部,眾粉絲恨不得將這部劇播出的劇情,再去多追幾遍,絲毫不放過劇中任何細節。除去子楚、嬴政等關鍵人物外,作為秦始皇爺爺的秦孝文王,更是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秦孝文王是一個令人覺得十分矛盾的角色,很多人認為他的一生輝煌無比,但也有人覺得他的晚年悽涼,他一生為太子輔佐皇帝,終於熬到上位時卻在登基第三天突然崩逝。
  • 《大秦賦》之秦莊襄王:在位只有3年,卻奠定秦國統一基礎!
    大型歷史劇《大秦賦》上線後,好評不斷,該劇雖然是以秦始皇嬴政為主線,但卻橫跨秦國四大君王,他們分別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對於《大秦賦》來說,前四集以宏大的戰爭場景和典型的士兵服飾拉開了序幕,秦昭襄王嬴稷的的晚年也隨之登場。
  • 《大秦賦》之秦莊襄王:在位只有3年,卻奠定秦國統一的基礎
    大型歷史劇《大秦賦》上線後,好評不斷,該劇雖然是以秦始皇嬴政為主線,但卻橫跨秦國四大君王,他們分別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
  • 秦孝文王為何只做了三天的秦王,就突然離世?
    由於有趙王趙武靈王的支持,又加上母親宣太后和舅舅魏冉的助力,嬴稷這才能戰勝其他公子,登上秦王之位,是為秦昭襄王。而秦孝文王嬴柱能夠成為秦王,同他的父親一樣,也是意料之外的。秦昭襄王本來是立長子嬴倬為太子的。但在公元前267年,嬴倬在魏國充當人質期間死於魏國。
  • 《大秦賦》中,為何秦始皇的父親、祖父,在位時間都比較短暫呢?
    在《大秦賦》中,張魯一飾演的秦始皇,最終一統六國,建立了秦朝,而他的父親莊襄王和祖父秦孝文王,也是不容忽略的角色。辛柏青飾演的秦莊襄王和馮暉飾演的秦孝文王,同樣給人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那麼,問題來了,《大秦賦》中,為何秦始皇的父親、祖父,在位時間都比較短暫呢?
  • 秦孝文王在位僅三天算明君嗎?是自然死亡還是被呂不韋謀殺?
    要說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帝王,秦孝文王一定是名列前茅,因為他從即位到駕崩一共只在位三天。雖然在位時間確實有點短,僅僅72小時,連自己老爹的葬禮還沒處理完就被老爹帶走了,但歷史上依舊把他算在了明君的行列裡,那麼秦孝文王到底算不算的上是一位明君呢?
  • 秦孝文王為什麼繼位3天後就病死了?這裡面有蹊蹺嗎?
    說起秦孝文王能坐上秦國的王位,他要感謝三個人。第一個非舉鼎而死的秦武王嬴蕩莫屬,嬴蕩是秦孝文王的伯伯。要不是嬴蕩覬覦周王室的那尊雍州鼎,非要和孟說比試誰的力量大被雍州鼎砸死,秦孝文王的父親,也就是秦昭襄王嬴稷也沒有可能繼位當上秦王,因為嬴蕩沒有子嗣,讓嬴稷拾了個便宜。第二個要感謝的人,自然是他的哥哥,秦國悼太子嬴倬了。
  • 秦孝文王嬴柱只當了三天秦王,毫無功績,為何美諡為孝文?
    存在感很低的秦孝文王嬴柱在位僅三天,但他獲得了孝文美諡:「孝」展示了嬴柱孝順父母;「文」體現了嬴柱文治煊煊!秦孝文王公元前267年,秦昭襄王的長子,悼太子在魏國死去,秦昭襄王十分傷心。戰時立賢不立嫡,立長不立幼,因此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立二兒子嬴柱為太子,並封為安國君。
  • 《大秦賦》之蒙驁,戰功赫赫,輔佐四位秦國君主!
    《大秦賦》之蒙驁,戰功赫赫,輔佐四位秦國君主!
  • 《大秦賦》之蒙驁,戰功赫赫,輔佐四位秦國君主
    大型歷史劇《大秦賦》上線後,好評不斷,該劇雖然是以秦始皇嬴政為主線,但卻橫跨秦國四大君王,他們分別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
  • 《大秦賦》之王齕:輔佐四位秦王,卻經常被人們忽略
    該劇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秦朝的故事。對於《大秦賦》這部歷史大劇,開篇便是以酣暢淋漓的戰爭場景拉開了整部劇的帷幕,秦軍在王齕的帶領下,向趙國的都城邯鄲發起攻擊,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邯鄲之戰」。邯鄲之戰是長平之戰的後續,是秦昭襄王對趙國發動的滅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