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是繼孝公、惠文王之後秦國又一位偉大的君王。
秦昭襄王在政治以及軍事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位期間也是秦國對外徵戰最頻繁的一個時期,對山東六國發動了多達二十餘次戰役,使大秦銳士的威名盛傳於世。
而且,秦昭襄王的在位時間是秦國歷代君王中最長的,足足長達五十六年。在先秦時期,人的壽命較短,那時候能活到五十歲就已經是長壽之人了,而秦昭襄王活了七十五歲,在他統治期間各國君主之位換代頻繁,秦昭襄王憑著長壽熬死了一個又一個老對手,堪稱是戰國時期的長壽之星。
據統計,在秦昭襄王統治時期,六國的君王被他熬死了十五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被他熬死的各國君主。
楚國兩位,楚懷王、楚頃襄王
秦昭襄王繼位時,楚國的君主還是楚懷王,楚懷王是秦惠文王的老對手,他曾被張儀戲耍而發兵攻打秦國,卻喪兵辱國被打回老家。後來秦楚武關會盟時楚懷王被秦昭襄王強行扣押,最後客死在鹹陽。楚懷王在位時間約三十餘年,若不是被秦國幽禁,他應該還能再多活幾年。
楚懷王死後,其子熊橫繼位,也就是楚頃襄王。楚頃襄王即位時楚國已經開始走向衰落,他在位期間既無大功也無大過,算是一個平庸的君主,在位時間約三十六年,死後其子熊完繼位,是為楚考烈王。
秦昭襄王時期,楚國的幾位君王在位時間也是比較久的,秦昭襄王熬死了兩位楚王,尤其是楚懷王的死使楚國徹底走向下坡路。
韓國兩位,韓襄王、韓釐王
韓襄王在位期間推行改革,使弱小的韓國暫時恢復了些生機,曾與齊、魏合縱伐秦,但以失敗告終,韓襄王在位十六年,死後韓釐王繼位。
韓釐王在位期間,與魏、周聯合攻打秦國,秦軍在伊闕大敗聯軍,斬首二十四萬,使韓國國力大傷。後參與了著名的五國伐齊戰役,在楚國攻韓時去世,在位時間二十三年,其子韓恆惠王繼位。
秦昭襄王時期韓國輪換了三位君主,秦昭襄王熬死了兩位,因為韓國實力弱小又緊鄰秦國,韓釐王的孫子韓王安在位時,秦國消滅了韓國,成為了山東六國第一個滅亡的國家。
趙國兩位,趙武靈王、趙惠文王
趙武靈王是一代雄主,他在位期間大力推行胡服騎射制,使趙國軍力強盛,躋身一流強國行列。而且秦昭襄王在燕國做質子的時候,是在趙武靈王的鼎力支持下才能夠安全回國繼承王位,趙武靈王也可以說是秦昭襄王的恩人。
但趙武靈王一世英名,最後竟然活活餓死於沙丘,年不過四十五歲。趙武靈王在趙國鼎盛的時候,就將王位禪讓給了兒子趙惠文王,真實在位時間應該三十一年左右。
趙惠文王也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時間,重用廉頗、藺相如、趙奢等能臣猛將,曾多次以一國之力與秦國正面交戰互有勝負,使趙國被奉為山東六國之首,與秦國爭霸天下。公元前266年去世,在位三十三年,其子趙丹繼位,是為趙孝成王。
秦昭襄王在位期間,趙國共歷三王,其中武靈王、惠文王都是一代名主,但在趙孝成王時期,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大敗於秦國,損失了四十五萬精銳,元氣大傷的趙國從此再無爭霸之資。
魏國兩位、魏襄王、魏昭王
秦昭襄王繼位時,魏國當時在位的是魏襄王,魏襄王是魏惠王之子,他即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合縱五國攻秦,但還沒打幾仗就撤兵了,此後魏國在他的統治下是一天不如一天。公元前296年,魏襄去世,魏昭王繼位。
魏昭王在位時,秦國多次進犯三晉,在伊闕之戰斬首魏韓聯軍二十四萬,秦國奪走魏國十餘城,魏國更加衰退。公元前277年,魏昭王去世,在位時間約十九年,其子魏圉繼位,是為魏安釐王。
魏國在秦昭襄王時期共歷三王,而且皆是平庸之君,致使魏國再無復興霸業之望。
齊國三位、齊宣王、齊湣王、齊襄王
秦昭襄王初期,齊國君主為齊宣王,齊宣王在位十九年,在位期間曾吞併燕國全境,後在六國脅迫下退兵,死後由齊湣王繼位。
齊湣王在位期間,接連擊敗楚、秦兩大強國,後又吞併宋國,齊國的強大引起公憤,樂毅率領五國聯軍攻齊,齊國險些滅國,齊湣王在逃亡的路上被殺,在位十七年。
後齊將田單攻破燕軍,齊國復興,齊人擁立齊湣王之子田法章為齊王,也就是齊襄王。齊襄王在位期間,趙、秦多次攻打齊國,齊國國力衰退,公元前265年,齊襄王去世,在位共十九年,其子田建繼位。
在秦昭襄王統治時期,齊國共歷了四位齊王,在齊湣王當政時期,齊國遭遇了毀滅性打擊,險些被滅國。就算田單復國之後,齊國的國力也大不如前,從此齊國偏安一隅,再無爭霸之心。
燕國三位、燕昭王、燕惠王、燕孝王
秦昭襄王初期,燕國的統治者是燕昭王。燕昭王是燕國歷代最傑出的君王,他禮賢下士,勵精圖治,在統治期間燕國進入了鼎盛時期,曾險些滅掉強大的齊國。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在位三十三年,其子燕惠王繼位。
燕惠王即位後,因中了齊國反間計,臨戰更換主帥,逼走燕國名將樂毅,導致燕軍大敗,進而失去了佔據的大部分齊地。公元前272年,燕惠王去世,在位時間不過短短七年,燕武成王繼位。
燕武成王統治期間毫無建樹,在位十四年去世,其子燕孝王繼位。
燕國在秦昭襄王時期共歷四王,其中燕昭王將燕國帶入了短暫的巔峰時期,而燕惠王卻因為聽信謠言導致滿盤皆輸,從此燕國困於北方苦寒之地,再想南下稱霸談何容易。
在秦昭襄王統治秦國的歲月,是戰國紛爭最激烈的時期,秦昭襄王憑著長壽熬死了趙武靈王、燕昭王等亂世雄主,在諸國王位頻繁更替的時候,異常長壽的秦昭襄王可謂是「一枝獨秀」。但秦昭襄王除了長壽之外,他對秦國所做出的貢獻也是非同凡響的,尤其是軍事方面。
伊闕之戰斬殺韓魏二十四萬聯軍,使韓魏俯首稱臣。合縱五國討伐齊國,使強齊險些滅國。鄢郢之戰攻破楚國都城郢都,使楚國元氣大傷。最重要的是長平之戰的勝利,使趙國舉國男子喪盡,再無能力單獨對抗秦國。
秦昭襄王在軍事方面的成就,甚至不亞於之後的秦始皇嬴政,他大幅度削弱了山東六國的實力,為秦國一統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