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水滸中的「張良」「範蠡」

2021-02-08 騰訊網

中華五千年文明浩如煙海,風流人物層出不窮,然而能運籌帷幄、指點江山,功成名就之後又能急流勇退,明哲保身,避免兔死狗烹下場的寥寥無幾。張良,範蠡就是其中典範,這兩個人出身低微,憑藉不世之材,輔佐帝王成就霸業,居功至偉,又不貪戀權勢急流勇退,歸隱山水,安度晚年可謂千古之智者!

範蠡經文種引薦輔佐剛繼位的越王勾踐,幫助越王恢復重建越國,復仇吳王夫差。張良策劃刺殺秦始皇失敗,輔佐劉邦擊敗項羽、六國復闢勢力,建立大漢王朝。功成名就範蠡毅然辭職而去,與美女西施,泛舟西湖,過起了閒雲野鶴的神仙日子。而同為重臣文種,雖依然忠心耿耿,卻遭勾踐猜疑迫害,羞憤自殺;

張良深諳兔死狗烹的道理,退卻掉黃金萬兩,萬戶侯的地位,急流勇退,雲遊天下,而同為漢初三傑的韓信,迷戀功名,被劉邦猜疑,被呂雉害死。

水滸一百零八人魚龍混雜,後期被宋江綁到了一條戰船上,赴湯蹈火,反而做了點於國家有利的事情,倖存下來的寥寥無幾。反而有了那麼點悲壯的味道。而倖存下來的中間也有像宋江、李逵、吳用這樣惡魔沒逃過政府的制裁,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而倖存者中的倖存者就值得我們去品味了,能在那樣複雜的形勢下活下來可謂人傑。其中就有神機軍師朱武。

地魁星神機軍師朱武,安徽定遠人氏,能使雙刀,精通陣法,很有謀略。水滸中的詩這樣描寫朱武:道服裁棕葉,雲冠剪鹿皮。臉紅雙眼俊,面白細髯垂。陣法方諸葛,陰謀勝範蠡。華山誰第一,朱武號神機。

梁山上有兩個軍師,吳用的名頭,權勢都比朱武大的多,我們細細看吳用是如何從一個教書先生混到梁山三把手的。

說他是梁山第一軍師,軍師才能幾乎看不到,全是陰謀詭計。比如為了讓把李應逼上梁山,燒了李應的家,斷了後路李應不得不就犯;朱仝為了掩護雷橫被發配,知府看重朱仝的為人讓他看護小衙內,又是吳用指使李逵殺了小衙內斷了朱仝後路,朱仝被逼上梁山;盧俊義上梁山也是吳用設的計讓盧俊義家破人亡,沒錯,還是斷了盧俊義後路。徵方臘戰爭中,吳用宋江一路,盧俊義朱武一路,兩軍對陣吳用基本沒出啥有用的計謀了,基本靠頭領和小嘍囉拼殺。最後,吳用自己也沒什麼好下場,在宋江墳前自殺,吳用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不是當一把手的料,沒了宋江估計他也就在沒啥前途了。

朱武出場是少華山的大寨主,水滸中出場最早的頭領之一,手下是跳澗虎陳達和白花蛇楊春,還有五七百個小嘍囉,人多是好事,可消費也大呀,陳達下山搶糧食被史進捉了,朱武是個講義氣的人,得知自己的兄弟被抓,馬上要想法子把他救出來,知道憑自己和楊春肯定打不過史進,他看出史進是個有江湖夢的熱血小青年,決定用苦肉計感動史進,他和楊春自縛跪在史進面前說,我們兄弟三人結義誓要效仿劉關張,今天特地來和他一塊送死,請將我們一塊解官請賞。這一下就喚醒了史進的江湖夢,被朱武他們的義氣感染了,釋放了他們並成了好兄弟。可見朱武的義氣智慧和謀略,能伸能屈的大丈夫行為。吳用是怎麼對待兄弟的呢,晁蓋是他的第一個大哥,可是當吳用遇到了宋江果斷背叛了晁蓋投到了宋江的陣營。

在梁山泊,朱武副軍師,但是幾乎沒有表現的機會,但有意思的是,朱武下了梁山,卻突然大放異彩,因為沒有了吳用的打壓展現了驚人的才華,朝廷招安後,梁山一伙人開始了南徵北戰的歷程。攻打玉田縣時,朱武識破耶律得重五虎靠山陣、以鯤化為鵬陣對仗,冷靜迎敵,等到救兵,最終擊敗遼兵。吳用在排兵布陣指揮作戰方面幾乎沒有大作為,大戰幽州形成鮮明的對比,吳用朱武在軍中,與兀顏延壽小將軍對峙時,敵方一個小小陣勢就讓吳用束手無策,一句話都沒有。最終破解太乙混像陣、河洛四象陣、循環八卦陣陣勢的就是朱武,朱武又識破武侯八陣圖,在與兀顏延壽鬥陣中完勝,公勝先生藉機作法,虎軍大將雙鞭呼延灼將其生擒。吳用的表現卻是「急切不知他陣內虛實,如何便去打得?」朱武在軍事對陣中的表現完勝吳用。徵王慶戰爭中,朱武制定好計劃盧俊義指揮,派楊志、孫安、卞祥率軍按照計劃出兵擊破統軍奚勝的六花陣法,奪了龍門關,斬級萬餘,可以說功勳卓著。徵方臘得勝歸朝,作為活著的偏將,朱武被朝廷授予武奕郎,諸路都統制。朱武看出那個時代重文輕武的大形勢,還有自身曾經為寇的弱點,果斷選擇放棄官職,遠離政治傾軋,去投靠範瑞道法,兩個做了全真先生,雲遊江湖,隨公孫先生一起尋道去了,過起了閒雲野鶴的日子,梁山有幾個人得善終?

蒼天饒過誰,吳用宋江獐頭鼠目,宋江被賜死,吳用不活了,這並不是不是吳用講義氣。吳用的聰明,多用在幫助宋江拉好人下水剷除異己,陰狠毒辣,劣跡斑斑,本就在朝廷的黑名單中,為了高官厚祿還要硬著頭皮上。惡人自有惡人磨,大小魔頭宋江吳用自有更惡的高俅來制裁他們。而朱武的智慧,卻實打實的表現在軍事謀略、軍事鬥爭中。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朱武深藏功與名,這不正是軍師謀士的最好歸宿嗎。

相關焦點

  • 老祖宗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它出自明代的《增廣賢文》, 但是這句話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呢?但行好事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好眼前的事情,不要去看結果,這個好事並不是指的好人好事的意思,而是讓你專注眼前事情,專注於實現目標的過程,而不是目標的本身。
  • 古人為什麼說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是不是太消極了?
    摘自心上蓮花次第開問:師兄您好!您說能影響命運的三個要素「福、力、戒」,其中的「力」你能仔細說說嗎?怎麼運用這個「力」才恰當好處?您又是如何看待「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句話的呢?謝謝師兄!答:1、這個力,指個人能力、包括積極向上的心態、強大的心力、自信力、技術、人際溝通能力、勤奮、專注、領導能力,及種種別的能力……2、力有不同的方向,不一定非得有領導力才能成功。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想清楚這四句話,難得糊塗過日子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增廣賢文》裡就說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人有的時候,想的太多,想的太長久了,並不是啥好事。我還記得以前,我們有個同事,想去創業了,但是一直猶豫不決。所以,前程事業這種事情,還是不要想得太多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接下來就看,老天爺的安排了。和有緣人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這句話是活佛倉央嘉措,在《我問佛》裡說的,「和有緣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 叢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雖然吃了不少苦,但叢飛一直心存感激。他一直記得,在自己茫然無措的時候,是很多好心的人給了自己上臺的機會,自己才有了今天。生活變富裕的叢飛沒有想著享受人生,而是希望儘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有的人感情炙熱,有的人感情淡薄,有的人心靈脆弱,有的人內心堅韌,有的人品行端正,有的人品行惡劣。不同的心態,成就不同的人生。春去冬來,花謝花開,四季輪迴,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定律,大自然賦予的生命,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而我們人類的這場人生,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也是一場不斷適應和磨合的修行。
  • 郭德綱寫的家訓,結尾處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究竟是什麼意思了
    其中有命有運,要知因果、懂善惡,我兒且記,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家訓作為中國文化傳統的一部分,是一個家庭對其子孫後輩為人處世、持家傳業的教誨。我們的一生要經歷很多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心態也會改變。郭老師在家訓結尾處說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句出自《增廣賢文》的語句何意了?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最早出自哪裡?作者為何很少被文學家提起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這樣一個很洋氣的名句,它被廣泛用在各類畢業典禮上,它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如此文藝風的句子,很多人可能都會認為是現代人寫的,其實不然。它最早是出自五代時期的宰相詞人馮道。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這首詩從文學水平上,顯然是無法與唐代的詩壇高手相提並論的。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出自何處?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現在有一句特別流行的口頭語:「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其實這句口頭語的出處,是一句大家並不熟悉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概意思是平時只管多做好事,千萬不要問或別計較有任何回報。「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是一種非常偉大的博愛,因為這種不求回報的愛,又有幾人可以做到呢!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第一、俗語出處及意義這句俗語出自唐代詩人馮道,創作的詩歌《天道》詩云:「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
  • 《增廣賢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怎麼理解呢
    《增廣賢文》是明朝時期編寫的警世恆言,其中有一句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怎麼理解這句話呢?下面就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下。1、接觸僧道極易放棄家庭與功名,與光宗耀祖不符。《水滸傳》裡,有四句話形容佛家出家人:一個字便是僧,兩個字是和尚,三個字鬼樂官,四字色中餓鬼。並且在書中有和尚裴如海與潘巧雲偷情的描寫。2.《喻世明言》之中,王尼姑故意安排陳太尉家的小姐與阮三在尼姑庵裡偷情,結果導致阮三因縱慾過度而身死。3.
  • 說多錯多,做人要低調,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要是領導人品不好,就趁早遠離,不要在裡面再待了,對誰都不好工作中是要有專業能力,但是你不一定就是專業的。就算是專業的,說了也得聽啊。特別是在特定的情況下。不然還是會得罪人「有好的機會怎麼做老闆才能看到」,怎麼做?又怎麼證明你是那個能力拔尖的人?在工作中有什麼優勢?顯示什麼特長或者才能?「關於領導喜歡什麼樣的人就需要你的積極主動...」是個什麼樣的意思?怎麼突出你的積極主動?
  • 2020運輸人影響力互助獎渠勝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每當在這種時候,總有一群平凡的人挺身而出,他們不為名利,只希望能給疫情中的人施以援手。來自河北張家口的渠勝華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英雄,在疫情中,他不顧被感染的風險,為武漢疫區運送了一車又一車急需物資,不僅如此,渠師傅還向愛心基金會和收治患者的醫院捐出了愛心捐款。
  • 清代兩則奇事,完美詮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句老話的真諦!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而弟婦之子,卻死中得活,逐漸有了精神,先是可以開口說話,接著能下地走動。
  • 《見字如面》郭德綱寫給十八歲郭麒麟的信: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得天天吃餃子才行啊!可你有那麼多的面和餡兒嗎?所以,要多下功夫,並且要保持一個好心態。很多人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太尊重自己了。」應該是同一個道理。紅起來容易,難的是接住自己。此時我要問的是:孩子,你怎麼下去?人要有個性,但不能飄了、膨脹了。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說到我國的古代文化,想必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唐詩宋詞吧,筆者今天跟大家講的也是一種文化形式,只是它現在沒有過去那樣流行,人們不像以前那樣重視了。接下來,筆者跟大家分享的這條俗語,說的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這句俗語說的是但凡是做了好事,不要去計較這叫事情會給自己帶來多少回報,也不要糾結自己人生的道路會變得怎樣,既然是在行善事,便不要只看重回報。要是做一件好事還向別人索要好處,這就稱不上是做好事了,只能說是在做交易。既然這樣,做與不做又有什麼區別呢?
  • 奇妙博物館: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最近看了《奇妙博物館》《人類博物館》兩部短劇,看完後的就是非常爽,《奇妙博物館》是比較容易令人細思恐極的一部,諷刺意味比較濃,總結了一下80集(除19集),大概是旨在告訴世人不該佔的便宜莫要佔、不該做的事情莫要幹、是你的責任就好好擔,一句話解釋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世間是真的有因果報應的,你別不信。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德佑新人的快速成長之路
    南京德佑寧工新寓店部分經紀人03「姚傑在不在啦?」「姚傑在不在啦?」「叔叔有時候會跟我嘮家常,還有房屋交接流程中的一些難題,我都會耐心傾聽和解答。這次服務周期比較長,也花了很多精力,但我還挺開心的。」姚傑說。04「從細節出發,用心服務客戶」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如今的姚傑,已經成長為寧工新寓店的租賃組組長,帶領門店新人衝向未來高峰。他總結快速成長的秘訣說:「門店氛圍很好,大家親密無間互幫互助,有事一起衝!
  • 朋友圈32條感悟說說:往後餘生隨遇而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往後餘生,隨遇而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12. 兜兜轉轉才明白這淺顯的道理: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13. 能接受你所有負面情緒的愛人,才是你生命中最值得信任的依賴。14. 繁花錦簇碩果纍纍都需要過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做好當下。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這幾天無意中看到一條微博,鄧超在微博上回應了一位叫小琴的素人,稱自己在節目裡是第一次開出租,過於緊張,忘記了打表了,為表達歉意,自己可以報銷小琴一次的打車費,不限時間地點和金額。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郭德綱家書背後一個父親的偉岸與堅韌
    得天天吃餃子才行啊,可你有那麼多的面和餡兒嗎?所以,要多下功夫,並且要保持一個好心態。很多人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太尊重自己了。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不信但看杯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從古至今,這個鐵定律一直就沒變過,哪怕是如今經濟高度發達的時代,依然如此。人在落魄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數落你。郭德綱初入江湖,都是教訓他的人。他的家書,字字珠璣,像一部血淚史,用語言傳遞給郭麒麟這個世道的光明與黑暗,黑暗居多。夜路居多。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成為一個發光的人。
  • 告別練習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周夢靜
    走進床頭牆上的畫,畫中的你低著頭說話。你仍感嘆於世界之大,也沉醉於入學情話,不剩真假不做掙扎無謂笑話。你終將青春還給了她,連同指尖彈出的盛夏,四年行思就隨風去了。以愛之名 你還願意嗎?刑司新聞中心將對話一群優秀刑事司法學院2014級的畢業生們,確切的說是準畢業生們,告別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