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塔斯社等多家媒體5月15日報導,近期美國空軍的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在進入弗拉姆海峽時,突然遭遇了隸屬於俄羅斯海軍的7艘軍艦。有媒體指出,俄羅斯海軍在發現美方的異動之後,就火速派遣7艘軍艦迅速出港來迎擊。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弗拉姆海峽,此前還有傳言稱,美軍B-1B轟炸機在直布羅陀海峽遭到了一艘歸航的俄艦火控雷達照射,導致B-1B轟炸機機艙內警報聲大作。
為了挽救在困境在的B-1B轟炸機,白宮隨後緊急派出數架F-35隱身戰機千裡馳援,加強了在地中海附近的美軍隱身戰機數量,以力壓俄軍。有分析指出,F-35隱身戰機可搭載最新的防區外隱身滑翔飛彈,其最大射程可達560公裡,命中精度可達1.3米內,可搭載483千克侵徹高爆戰鬥部,可從敵軍艦艇防空飛彈系統的最大射程外直接投放並迅速撤離,在提升F-35戰機的戰場生存力的同時,也增大了敵軍艦艇防空系統攔截該類武器難度。毫無疑問,F-35+此類飛彈無疑會對俄羅斯海軍艦艇構成極大威脅。
當然,俄羅斯海軍此番行為也令B-1B飛行員感到心驚肉跳,他們擔心會再度上演與巴倫支海手術刀類似的事件。眾所周知,1987年9月13日,一架挪威空軍的P-3B反潛巡邏機在蘇聯沿岸的巴倫支海上空執行偵察任務時,遭遇一架蘇聯新式戰機的攔截。這架蘇軍戰機在第3次逼近P-3B時,從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用垂直尾翼在P-3B的右側的一號發動機上劃開了一個大口子,導致P-3B差點墜毀,而蘇聯戰機則因垂尾損壞很快返航。這就是冷戰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上空手術刀」事件,那架神秘的蘇聯戰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蘇-27。
事實上,美軍轟炸機近期頻繁的飛行只是「美軍在全球範圍內出動B-52,B-2和B-1B戰略轟炸機進行模擬全球打擊行動」的一個縮影。其中,B-1B、B-52戰略轟炸機具有載彈量大、航程遠等優勢,而B-2可利用其隱身特性突入敵方防區作戰。除此之外,針對一些國家的所謂「反進入」和「區域拒止」威脅,美國也提出了「遠程打擊系統族」概念,強調以「系統族」思路發展未來遠程打擊能力。目前,美國已經啟動下一代轟炸機研製,積極探索全球快速打擊武器的關鍵技術,發展艦載無人攻擊機等。毫無疑問,美國發展未來「遠程打擊系統族」,無疑會對美軍「空海一體戰」能力發展和未來作戰樣式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