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用塑料普通話自我介紹,班長:你能不說日語嗎?他回懟絕了

2020-12-21 月月說名人

點擊右上角「關注」,帶你解讀名人情感。

俞敏洪被人譽為「留學教父」「中國最具魅力的校長」,他創辦的「新東方」是中國目前最大的英語培訓機構,中國70%的留學生都出自這裡。

2019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公布,俞敏洪更是以226.3億元財富值排名第101位。

很多人說,俞敏洪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就,離不開他在教育中的好口才,或者說是他教學中的煽情能力。然而,剛考上北大那會,俞敏洪連普通話都不會說,還被班長王強深深地鄙視。

01

1962年,俞敏洪出生在江蘇江陰的一戶農村家庭。

從1978年開始,他先後參加了3次高考,前面2次都落榜了,到第三年,終於靠死記硬背考上北京大學英語系。

1980年的夏末,俞敏洪挑著老家的被子到北大報到,渾身散發著一種「土鱉」的氣息,還說一口流利的「江陰普通話」,除了「俞敏洪」三個字,沒人聽得懂在說什麼。

第一次開班會,他磕磕絆絆地進行自我介紹,班長直接聽火了,打斷他說:

同學,你能不能不要說日語!

這位班長名叫王強,是當時北大藝術團的團長、學校廣播站站長,女生們都把他當偶像。通過這次的班會,俞敏洪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差距,從此以後,把王強當作目標暗自努力。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他一個人在北大的小樹林裡聽廣播,模仿播音員講話。功夫不負有心人,俞敏洪最終練出一口流利的,能讓別人聽懂的普通話。

後來,俞敏洪在北大畢業典禮上,還風趣幽默地調侃起了各方面都不夠優秀的自己,給當初嘲笑他的同學有力地「反擊」:

同學們請放心,你們五年幹成的事我幹十年,你們十年幹成的我幹二十年,你們二十年幹成的我幹四十年。如果實在不行,我會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到八十歲以後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

02

這種俞式的「風趣幽默」,還被他用到了畢業後創辦的新東方英語培訓中,為機構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學生。

畢業後不久,俞敏洪辭去了北大英語系老師的工作,創辦了新東方英語培訓班。剛開始沒學生報名,俞敏洪就站在一個汽油桶上開免費講座。他機智幽默的談吐總是能讓現場的氣氛活躍起來:

人的智商是有差別的,但是你可以持續努力。我進北大的時候,普通話不會說,英語更不會,運動文藝活動都不會。我唯一會的就是遊泳。遊了一個來回之後,體育老師哈哈大笑說從未見過一個人狗刨這麼快......

這種自嘲的方式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剛給人燉完雞湯,又給人打上雞血。學生聽得熱血澎湃,掌聲歡笑不斷,毫不猶豫掏錢報名。

俞敏洪還善於用生動的故事代替枯燥的大道理。為了鼓勵學生多讀書,他又把曾經的偶像王強搬出來調侃一番:

我在北大的班長王強是一個書癖,他每次買書我就跟著他去。當時北大給我們每個月發二十多塊錢生活費,王強有個癖好就是把生活費一分為二,一半用來買書,一半用來買飯菜票。買書的錢絕不動用來買飯票,如果他沒有飯菜票了就到處借。後來,我也把我的生活費一分為二,一半用來買書,一半用來買飯菜票,飯票吃完了我就「偷」他的.....

這種講故事的方式,往往會讓語言更富有感染力和說服性,在場的學生聽得樂不可支。

03

後來,為了讓新東方更上一個臺階,俞敏洪又再一次利用了自己的好口才,把徐小平、王強等一系列的海歸派招攬到了新東方。

俞敏洪當初專程趕到美國,找到北大的同窗好友王強,當對方問:「新東方有多小?」

俞敏洪正色道:「我知道你在美國的年薪有7萬美元,我付不起你的工資。」然後作義憤填膺狀:「但我希望你不要忘記,我們是很好的朋友,是一起生活過的哥們兒,我們還是知識分子,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都視金錢如糞土,我要是給你發了薪水,就侮辱了你的人格。

我做噩夢都沒想到你還能辦學校,你怎麼看都像培訓學校辦的對象。」最終王強被俞敏洪說服,和他回國窩在北京西北角一所十幾平方米的違章建築裡,開始了新東方的創業。

他們的創業故事還被拍成了電影《中國合伙人》,電影裡「成東青」的原型就是俞敏洪,一個比較「窩囊」的角色,最後卻憑藉自己的能說會道,成為實力強勁的徐小平和王強的領袖。

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5%取決於知識和技能,85%取決於溝通——發表自己意見的能力和激發他人熱忱的能力。

而俞敏洪正是憑藉著好口才,開啟了自己的反擊與逆襲。美國《時代》周刊這樣描述俞敏洪:這個一手打造了新東方品牌的中國人被稱為「偶像級的」,就像小熊維尼或米奇之於迪士尼。

如今,無論是接受採訪或者到校園演講,俞敏洪都能將這種風趣幽默融於其中,燃爆全場,讓人聽了熱血沸騰。

他還將自己說話的本領,寫成《俞敏洪的說話之道》,讓更多的不善言辭的人,也能掌握一些說話的技巧,練就一副好口才,贏得更多成功逆襲的機會。

這本書善於用生動的故事,代替枯燥的大道理。融入到生活方方面面,如職場演講匯報、與同事客戶溝通,與家人舒服相處中,告訴大家怎麼說話更能激勵人心、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人聽著舒服。

如果你也想要提升自己口才與情商,在各種複雜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可以買一本來學習,或者是送給家裡孩子當禮物,也非常有意義。原價38元,現在只需32.8元,點下面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俞敏洪被25個女生拒絕後,用一句話表白校花,反而成功了!
    1980年的夏末,俞敏洪挑著老家的被子到北大報到,渾身散發著一種「土鱉」的氣息,連普通話都帶著一股濃濃的「江陰味」。第一次開班會,他磕磕絆絆地進行自我介紹,班長直接聽火了,打斷他說:同學,你能不能不要說日語!
  • 如何優雅的用日語懟人??
    但是,生活就是會猝不及防的往你腳下扔石子,煞風景的讓你時不時磕兩下。不和諧的風景可以晚到,但絕不會缺席。       遇到糟心的人和事,先別迷茫只顧著難過,有理我就要站到底!剛起來,懟回去才是成年人的選擇!       But,千篇一律的懟人手法已經用膩了?想來點新花樣不落俗套?       別擔心!
  • 俞敏洪宣布將退休,他的心裡有多苦?
    她高興地把家裡的豬、羊、雞、鴨全部宰掉,大宴全村三天,然後租了一輛5噸大卡車,把俞敏洪送到了常州火車站。1980年9月,俞敏洪拎著兩麻袋行李,從常州上火車,站了36個小時,來到了北京。這一年,俞敏洪18歲,他滿懷憧憬,開始了大學生活。同學們大多來自城裡,一個個光鮮亮麗。而江陰縣的天之驕子、葫橋村的插秧冠軍、手扶拖拉機能手俞敏洪,在北京大學,就是一個被人嘲笑的土鱉。
  • 俞敏洪宣布將退休,他的心裡有多苦?
    1980年9月,俞敏洪拎著兩麻袋行李,從常州上火車,站了36個小時,來到了北京。這一年,俞敏洪18歲,他滿懷憧憬,開始了大學生活。同學們大多來自城裡,一個個光鮮亮麗。而江陰縣的天之驕子、葫橋村的插秧冠軍、手扶拖拉機能手俞敏洪,在北京大學,就是一個被人嘲笑的土鱉。在開學的班會上,不會說普通話的俞敏洪用江陰土話介紹完自己,班長調侃道,「這位同學,你能不能不要講日語?」
  • "給你1分鐘,用日語來做個自我介紹.」|∑(O_O;)???
    >●刷了N年日劇/日漫,但離開字幕,卻還在靠猜;●明明N1/N2都過了,但真遇到日本人卻只能左右比劃;●自信滿滿地去日本自由行,點個菜卻被問得啞口無言;●去日企面試,背誦完準備好的自我介紹你記住了1w+單詞、將語法倒背如流、成績、證書一大摞。但你口語差,看見日本人張不了口,說話吞吞吐吐、詞不達意,沒有人會認為你的日語好,升職加薪永遠沒有你的份。如果你的口語很好,即使你從小成績吊車尾、沒有任何證書,別人也會羨慕地看著你說:「哇!你的日語可真好!是不是留學回來的?」
  • 新東方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俞敏洪
    俞敏洪坦然地說,「任何一個人辦了新東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諒。因為我在同學眼裡是最沒出息的人。真是這樣,你可以去問他們。所以我用事實告訴那些在國外的大學同學,我的成功給他們帶來了信心,結果他們就回來了。」現在他自詡他像「一隻土鱉帶著一群海龜在奮鬥。」 俞敏洪的高三補習班同學、現在北大新東方校長周成剛調侃地說,苦苦奮鬥了20幾年,想不到竟要受他制裁!
  • 對於假面騎士時王,你喜歡看日語版,還是普通話版?
    而《假面騎士時王》這部動漫,更是有兩種語言,分別是日語和普通話。那麼你比較喜歡哪一種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目前《假面騎士時王》已經更新到了第25集,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接觸過了。細心的小夥伴也會發現,日語版的《假面騎士時王》是在周日更新,而普通話版的要晚上一天,所以小夥伴們基本都會在周日這一天把這部作品看完。
  • 學不會日語有多好笑?光塑料日語就夠我笑一年了
    像日本人發不了「ri」這個音,但你會發,甚至還可以當他們面念「日日寫日記記日日發生的事」嘲諷他們。p.s.浙江人也平翹不分,說方言常被誤以為在說日語,所以浙江人學日語更簡單3、學會了有好處學會一門語言,有什麼好處還用多說嗎?當然是能打開一個新世界!最直觀的,就是你的快樂翻倍了。
  • 中國哪裡的塑料普通話最燙嘴?不服來戰!
    或許是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舌頭構造,或許是對家鄉的語言愛的太深沉,普通話與方言因緣際會,孕育出了「塑普」這個愛恨糾葛的結晶。塑普不是方言,更不是普通話,它是人民在與生活抗爭的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出的新的語言。它的要義是:你不要逼我講普通話,如果你逼我,我就努力講塑普給你聽。
  • 你會自我介紹嗎?
    我們在不管是參加藝考,還是參加比賽,又或是面試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需要自我介紹。這裡我們分成兩種情況來進行討論。    ● 如果在考試或比賽中並沒有自我介紹這一項目,但要求你在展示自己之前進行一個簡短自我介紹的時候,一定要言簡意賅,直奔主題。下面以小明同學為例:各位評委老師好,我是1號選手小明,我帶來的才藝展示是樂器獨奏。
  • 俞敏洪的女性墮落論惹爭議:為什麼說女性的平權之路還很漫長?
    近日俞敏洪一句「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的墮落而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把自己送到了風口浪尖。這句話引起了不少媒體和名人大咖的怒懟,明星張雨綺氣憤之餘,直接在微博上艾特了俞敏洪,diss他不懂兩性平等。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在力挺俞敏洪,認為其說的沒錯。
  • 黃子韜、林更新,誰懟粉絲更勝一籌,網友:懟得快,粉絲就追不上
    這麼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真的讓人自愧不如。粉絲與愛豆之間的相愛相殺系列,真的讓人捧腹大笑。粉絲講土味情話,他回,「膩不膩就說。」真太多了,難以統計。但能與「少管我」齊名的一次是演唱會上,正準備開唱,一個咆哮的女聲傳上來,「周深娶我!」愣住,捋了捋袖子,「你是快遞嗎,我取你?」
  • 黃子韜、林更新,誰懟粉絲更勝一籌,網友:只要我懟的夠快,粉絲就追...
    這麼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真的讓人自愧不如。 粉絲與愛豆之間的相愛相殺系列,真的讓人捧腹大笑。粉絲講土味情話,他回,「膩不膩就說。」 真太多了,難以統計。但能與「少管我」齊名的一次是演唱會上,正準備開唱,一個咆哮的女聲傳上來,「周深娶我!」愣住,捋了捋袖子,「你是快遞嗎,我取你?」
  • 日語好學嗎? 給還在猶豫學不學日語的你
    日語好學嗎?這是不少人都會問的問題。只看字面,懂中文的人理所當然能理解,這是在問日語學習是否容易,但是對於日本人來說,很容易誤解為「喜歡學習日語嗎(日本語の學習は好きですか)」。但是如果把這句話寫成「學習日語容易乎?」,相信大多數日本人都能準確理解其意了。
  • 日語好學嗎?給還在猶豫學不學日語的你
    日語好學嗎?這是不少人都會問的問題。只看字面,懂中文的人理所當然能理解,這是在問日語學習是否容易,但是對於日本人來說,很容易誤解為「喜歡學習日語嗎(日本語の學習は好きですか)」。但是如果把這句話寫成「學習日語容易乎?」,相信大多數日本人都能準確理解其意了。
  • 如何用日語做自我介紹?這些基本用語必看
    對於初次見面的人,自我介紹是不可或缺的。特別是在面試的時候,出彩的自我介紹更是為我們大大加分。那麼問題來了,怎樣用日語進行自我介紹呢?今天我們來看一下~一般自我介紹有下面幾項內容。面試時表示「請允許我做一下自我介紹」をさせてください。個人信息說明:表明年齡,籍貫,家庭,可以說「~です。~で、~です。」
  • 高考模範生俞敏洪,才是你我該有的樣子
    俞敏洪並非天生的企業家,當他第二年高考失敗時自己要認了當農民了;可俞敏洪母親不認,找了市裡的培訓班讓他努力學習,考上北大,成為俞敏洪進化的第一步;通過不斷的學習,將新東方從家族式經營到引入職業經理人、到股改、再到上市,再到成立洪泰基金;他的一生,是從農民到企業家逆襲的一生,實現了真正的逆轉,完成了真正的進化;這都是農民俞敏洪做的,
  • 普通話讀b、p、f的字在日語中原來是這樣讀的,你知道嗎?
    現代漢語中聲母拼音為b、p、f的漢字,日語一般讀作は行音或者ば行音;例如吳音:帆(ぼん)福(ふく)、報(ほう)、半(はん)、分(ふん)。首先我們得先了解幾個小知識。日本引進漢字音的時候就注意按照當時漢字的讀音習慣來讀,也就是模仿當時中國人漢字的讀音,下面我們從歷史音變的角度來分析,漢字音在日語中是如何變化的,歷史縱向比較。
  • 蔡少芬再現塑料普通話,被老公張晉無情嘲笑,看清稱呼真是酸了
    10月9日,蔡少芬因為一句「是我的不對」而衝上了熱搜話題榜,而這一句話的出處則是因為她在自己的直播間為大家用她的塑料普通話講解拉蒜器的時候發生了一點兒小意外:當她正在介紹這個產品十分方便,可以在邊看綜藝節目邊幹家務活時,一不小心太用力將手中的某產品的蓋子給拽飛了,此時的蔡少芬顯然被嚇到了,但她冷靜了一秒之後就十分淡定的對著鏡頭說道:「對不起
  • 柯以敏被懟名場面,俞敏洪一番話說得她一聲不吭,讓人直呼解氣
    對於自己的某段婚姻,她曾直言:"黃國輔不是我最愛的男人,我也不是他最愛的女人。"說來你們可能想不到,她之所以跟黃國輔結婚,是因為一句玩笑話:"再過半年,假設你還沒有女朋友,就來找我,我嫁給你。另外一個南廣姑娘上場,還沒什麼都沒說,有被她調侃:"幹嘛,很熱嗎,一直呼呼呼。"小姑娘被說的臉色通紅,能看見她抿嘴的動作。接下來柯以敏又是一句:"你誰啊?"試問誰會這樣提問別人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