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爾藏戲》:為夢而追逐,因愛而堅持

2020-09-03 醜魚尼莫

電影《格薩爾藏戲》的最後一幕生生把人看哭了。一是被藏區旖旎的景色美哭了,二是被小扎德為追逐夢想不停飛奔的腳步感動哭了。尤其是當主題曲《夢的翅膀》響起的時候,當小扎德奔跑在草原上的時候,當他乘著夢想的翅膀奔向藍天白雲的時候,眼淚情不自禁地就譁譁而下。一個孩子,能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跳格薩爾藏戲,即便是遭遇了諸多困難,始終不言棄,一直在堅持,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和毅力啊。


《格薩爾藏戲》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影片主要講述的是自小就生活在草原上的小扎德逐夢——跳格薩爾藏戲的過程。自幼生活在藏區草原上的扎德有一種天然的樸實與純真,這種純真與樸實,就好像藏區一塵不染的藍天白雲、青草碧波一樣,讓人豔羨。和很多小孩不一樣的是,小扎德年紀小小就特別著迷于格薩爾文化,對格薩爾藏戲有一種天然的迷戀。也因此,能在舞臺上跳一段格薩爾藏戲就成了他的終極夢想。為此,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付出了諸多的代價。


父親反對他這樣做,因為擔心他會因此誤了學業。小同學們與他也沒有多少共同語言(他們似乎更喜歡奧特曼,認為格薩爾藏戲沒意思)。為了跳格薩爾藏戲,小扎德甚至想去做僧人,因為在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即只有在廟裡的僧人才有資格跳格薩爾藏戲。再後來,好不容易有了被選拔的機會,但小扎德還是遭遇了坎坷與波折......即便如此,小扎德都沒有放棄。感動天,感動地,感動身邊那些並不看好他的人。小扎德的努力與堅守,不僅感染了固執的父親,也深深打動了縣文化館館長。小扎德也因此有機會跟著專業人士學習跳格薩爾藏戲的技巧和知識。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小扎德雖然走得很辛苦,但也很紮實,很有力,很穩健。


《格薩爾》是全世界最長的史詩,也被譽為唯一活著的史詩。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對《格薩爾》的傳承和弘揚始終沒有間斷過。電影《格薩爾藏戲》另闢蹊徑,通過質樸卻飽含真誠的視聽語言,從一個孩子逐夢的視角出發,讓觀眾始終沉浸在濃烈、厚重的《格薩爾》文化氛圍中。這是一次洗滌眼睛的旅程,也是一次蕩滌心靈的旅途。看了《格薩爾藏戲》,不僅會被小扎德的執著與堅守、天真與倔強打動,更會不自覺的愛上跳格薩爾藏戲。


溫情又感人,勵志又正能,《格薩爾藏戲》留給觀眾的不僅有美麗的無限風光、瑰麗的傳統文化,更有勵人心志、催人奮進的汩汩正能量。尤其是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的當下,觀影《格薩爾藏戲》,更有著非同一般的勵志作用。


《格薩爾藏戲》很容易讓觀眾聯想到幾年前的一部力作《百鳥朝鳳》。《百鳥朝鳳》講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嗩吶的保護和傳承。儘管內容有別,主人公的經歷也不同,但兩部影片在對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瑰寶上的表達和詮釋,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國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國家,有著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的發展,不少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都面臨著危機。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不應該只是國家、政府的事,每一個公民都有義務也有責任擔起這樣的神聖使命。《格薩爾藏戲》中的小扎德,就是無數個日夜不停為傳承弘揚民族文化而努力奔波的人的縮影。正是有了無數個他們,我們的傳統文化、民族瑰寶才得以一步步地從民間走向全國,從全國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本土電影《格薩爾藏戲》全國上映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從果洛藏族自治州文體旅遊廣電局了解到,青海本土電影《格薩爾藏戲》在全國院線同步上映。果洛州是我國格薩爾文化資源最富集、表現形式最具特色、文化特徵保持最完整、說唱傳承人最多、影響力最廣泛的地區之一。
  • 夢想是一隻雄鷹,它翱翔在《格薩爾藏戲》的天空上
    比如8月21日全國上映的《格薩爾藏戲》,就是新人導演嘉熙·東強用心打造的藏文化佳作。這部電影有著溫暖的逐夢故事,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有著瑰麗的自然景色,有著陶冶情操的欣賞價值。《格薩爾藏戲》的鏡頭美感正是如此,它的所有外景鏡頭都能截圖做屏保。尤其是一些廣角空鏡,截圖甚至能去參加攝影比賽。
  • 了解格薩爾藏戲,也許你才可能進入「丁真的世界」
    「田間林音之千年史詩 雪域傳奇——格薩爾藏戲展演」12月22日在田林影劇場舉辦,來自甘孜色達的耶吾布美藏戲團,為上海觀眾演繹了國家級非遺格薩爾藏戲的魅力。 劇情講述了嶺國被驅逐出境的神子覺如,12歲時在部落的賽馬大會上取得勝利,贏得了王位,並娶了嶺國最美麗的姑娘珠姆為妻。成為國王后,他改名叫格薩爾,也就是藏族傳說中的格薩爾王。 「青海等地也會演格薩爾藏戲,但將臺詞全部翻譯出來,我們可能是第一家」,負責這次文化交流活動的李惠聲介紹。為了翻譯本子,他們參考了許多書,還做了很多複雜的校對工作。
  • 桑珠洛吾—格薩爾藏戲民族文化的舞臺中鮮活出時代新風尚
    2020不平凡的金秋十一前,桑珠洛吾率耶吾布美藏戲團為色達民眾連演三天格薩爾藏戲,英勇正義的格薩爾王保衛嶺囯保護家園和民眾,西藏人民對格薩爾王的熱愛和尊崇經久不衰。
  • 丁真情竇初開的藏族姑娘長什麼樣 藏在格薩爾藏戲裡識英才
    聽說,藏區每一頂帳篷裡,都有一部《格薩爾王》的故事,藏族每一位說起格薩爾王故事的人眼中,都會閃爍著光芒。昨晚,來自四川省甘孜州的耶吾布美藏戲團,在上劇場演繹了這位英雄的傳奇故事《賽馬稱王》。
  • 上海這個格薩爾藏戲文化藝術展裡,藏著丁真家鄉的非遺魅力
    千年史詩、雪域傳奇,在上海,有一群格薩爾藏戲愛好者,對藏文化深深著迷,一直致力於推廣藏戲文化藝術。本周,這群愛好者把國家級非遺格薩爾藏戲文化藝術展帶到了上海,將在上海工藝美術廠鼎藝軒免費展出至12月13日。展品都來自網紅男孩丁真的家鄉——四川省甘孜州。
  • 8月21日由達日縣拉智覺熱民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青海聖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院線電影《格薩爾藏戲》將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
    比如8月21日全國上映的《格薩爾藏戲》,就是新人導演嘉熙·東強用心打造的藏文化佳作。這部電影有著溫暖的逐夢故事,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有著瑰麗的自然景色,有著陶冶情操的欣賞價值。看《格薩爾藏戲》,你會在出片名之前短短的幾秒鐘裡連續驚嘆三次。因為片頭的三組空鏡實在是太美了。很多人誇一部電影的畫面,會說每一幀截圖都能做屏保。
  • 《食夢者》:為愛堅持,追逐夢想的旅途,可謂是「梭哈」式的賭博
    講述著兩個中學生「梭哈」式的賭博,只為在《少年jump》上連載自己的漫畫作品並將其動畫化的,以成為漫畫家為夢想的追夢故事。夢的起航,因愛遠洋「男人的夢想,都是從女人開始的」真誠最高是一個對未來並沒有什麼規劃,並秉持著「即使做夢也是徒勞」的心態的中學生。「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 康巴衛視「花開高原」跨年歌會旦正才讓演唱《夢的翅膀》
    此次群星歌會中旦正才讓演唱的曲目是藏族導演東強首創的藏族首部勵志電影《格薩爾藏戲》主題歌《夢的翅膀》首次亮相康巴衛視「花開高原」跨年歌會的現場!旦正才讓老師詞曲創作演唱和超強的演唱功底、驚豔了晚會現場觀眾!
  • 原創 《格薩爾王的「神授」》
    ,從開始能說唱20多部格薩爾王的故事,到後來能說唱300多部格薩爾王的故事。網上有篇刊發於2010年的《斯塔多吉:20歲的「格薩爾史詩」天才說唱者》,內容如下:據說斯塔多吉獲得這一超凡能力,緣於11歲時一次神奇的「夢之旅」。1990年出生在西藏昌都地區邊壩縣沙丁鄉一戶普通牧民家庭的斯塔多吉,自小與目不識丁的母親相依為命,過著簡樸的遊牧生活。
  • 京劇和藏戲如何熔為一爐?
    大屏木【京劇和藏戲如何熔為一爐?】11月25日,在西藏自治區藏劇團藏戲藝術中心的舞臺上,進藏途中的文成公主在夢境裡與李世民、松贊幹布相見,一場跨越時空的三重唱贏得臺下叫好不斷。今年是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成立60周年,在紀念活動的專場藏戲音樂會上,京劇藏戲《文成公主》三重唱選段作為壓軸節目再次被搬上舞臺。
  • "藏戲演出季"拉薩再啟 八大藏戲將悉數亮相
    "藏戲演出季"拉薩再啟 八大藏戲將悉數亮相 2019-05-25 17:34: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人境•先賢|格薩爾王:藏族英雄 史詩流芳
    倡導相對於原始宗教更為體系化的佛教,形成了以佛教世界觀為核心、具有統一特徵的藏族文化,是藏族人民引以為自豪的曠世英雄。格薩爾王傳說中,他同父異母的親密兄弟嘉察協噶(母親是漢族),戰功顯赫,貢獻巨大,直到最後在戰場上英勇犧牲,是說唱史詩《格薩爾王傳》中人格最為完美的正面英雄。甘孜州有格薩爾王出生地——阿須草原遺蹟、格薩爾王古都森周達澤宗遺址、格薩爾王妃珠姆官寨遺址及戰爭遺址等。
  • 漫談夢傳神授的《格薩爾王傳》說唱藝人
    《格薩爾王傳》《格薩爾王傳》是一部藏族人民集體創作的英雄史詩,早在公元七世紀前就已經開始流傳在藏區。這部史詩以其內容、浩繁體制龐大和夢傳神授的說唱藝人著稱。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就是《格薩爾王傳》。它共有二百多部、25萬詩行、2000多萬字。
  • 從個人愛好到專業演員,朗嘎的藏戲情緣
    當《紅燈記》來到西藏,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將其移植成藏戲。相同的扮相、神態亮相,不同的唱法,讓李鐵梅、李玉和等角色在雪域高原家喻戶曉。45年後,在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成立60周年藏戲音樂會的舞臺上,移植藏戲《紅燈記》李鐵梅一角的扮演者朗嘎再度飾演該角色,演唱經典片段。
  •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藏戲》精講
    藏戲,是藏族地區普遍流行、在祖國百花藝苑中一個獨具特色的劇種。藏戲藝術有600多年的歷史,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課文按說明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以「總一分一總」的關係結構文章。先用三個排比句概括介紹藏戲主要特點:「戴著面具出」「演出時沒有舞臺」「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
  • 聽格薩爾王神授藝人唱誦格薩爾王傳
    神授藝人是藏區會說唱《格薩爾王傳》長篇史詩的人。他們大多在得到「神授」前目不識丁,但在一場夢後學會了如何說唱,又或是在一場大病之後突然掌握了說唱技藝。每位神授藝人都有為自己特製的服裝,藏區有三十餘位這樣的藝人,其中大多數出自那曲康巴地區。
  • 非遺「三唱」,一唱藏戲,二唱海陽大秧歌,三唱赫哲背媳婦撮魚
    旦增出任縣藏戲演出團團長後,他把精力都用到組織藏戲愛好者們的排練和演出上,一年四季,從不懈怠,藏戲的精彩因為他們的演繹得到傳承。旦增告訴我,他帶領的這支藏戲演出團的演員們來自鄉村,演員們就是普通的藏族同胞,他們平日裡都愛好藏戲,只要有時間大家便研習藏戲,目的是讓自己的舞姿更加嫻熟和瀟灑,在為同胞們演出精彩的藏戲時,能夠把藏戲的神韻風採送給藏族父老鄉親和各地的遊客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