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和藏戲如何熔為一爐?

2020-12-21 騰訊網

大屏木【京劇和藏戲如何熔為一爐?】11月25日,在西藏自治區藏劇團藏戲藝術中心的舞臺上,進藏途中的文成公主在夢境裡與李世民、松贊幹布相見,一場跨越時空的三重唱贏得臺下叫好不斷。今年是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成立60周年,在紀念活動的專場藏戲音樂會上,京劇藏戲《文成公主》三重唱選段作為壓軸節目再次被搬上舞臺。這不僅是一部開闢了京劇、藏戲兩種傳統戲曲藝術同臺演出先河的經典劇目,它的背後還凝結著漢藏兩個劇團在十六年間結下的深厚友誼。 京劇表演細膩、京味十足,藏戲高亢雄渾、簡練粗獷,兩種戲曲體系語言不通、音樂不同,怎麼熔為一爐?「整個京劇、藏戲的作曲則採用填空式創作,京劇部分寫好後,藏劇團編曲扎西羅布再把空填起來。藏戲的起音點要接上前一句京劇的落音點,尾音又要落在下一段京劇開始的地方,很不容易。」藏劇團團長班典旺久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當藏戲「遇見」京劇 ——國家京劇院十六年與基層院團傾情合作的...
    達成這樣一個合作,離不開京劇院派到藏劇團的第一位援藏幹部——京劇演員孫少東。」一壺熱茶開啟了吳江的記憶。2004年,在杭州舉辦的中國第七屆藝術節上,孫少東給吳江帶去了藏劇團演出的藏戲《文成公主》劇本。「他特地跟我商量能不能通過合適的改編推動藏戲的傳播。」吳江說。吳江心想,《文成公主》講的正是吐蕃與中原的交往,「不如藏劇團演藏戲,京劇院唱京劇,我們合作一個京劇藏戲版本的《文成公主》」。
  • 了解格薩爾藏戲,也許你才可能進入「丁真的世界」
    「田間林音之千年史詩 雪域傳奇——格薩爾藏戲展演」12月22日在田林影劇場舉辦,來自甘孜色達的耶吾布美藏戲團,為上海觀眾演繹了國家級非遺格薩爾藏戲的魅力。 有人說,看明白了馬,就看明白了格薩爾藏戲。在演出中,他們表現騎馬的手法也和京劇頗為類似,手執馬鞭,通過搖動手臂和身體表現出奔騰之感,從中也能感受到藏族舞蹈的特色。 李惠聲介紹,幾百年來,藏戲流傳在雪域高原各個角落,因為地理限制,幾乎沒有受到外界或其他民族文化藝術的影響。而創立於1946年的北派藏戲是融合漢地戲曲元素最多的一支。
  • 丁真情竇初開的藏族姑娘長什麼樣 藏在格薩爾藏戲裡識英才
    聽說,藏區每一頂帳篷裡,都有一部《格薩爾王》的故事,藏族每一位說起格薩爾王故事的人眼中,都會閃爍著光芒。昨晚,來自四川省甘孜州的耶吾布美藏戲團,在上劇場演繹了這位英雄的傳奇故事《賽馬稱王》。
  • 《格薩爾藏戲》:為夢而追逐,因愛而堅持
    一是被藏區旖旎的景色美哭了,二是被小扎德為追逐夢想不停飛奔的腳步感動哭了。尤其是當主題曲《夢的翅膀》響起的時候,當小扎德奔跑在草原上的時候,當他乘著夢想的翅膀奔向藍天白雲的時候,眼淚情不自禁地就譁譁而下。一個孩子,能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跳格薩爾藏戲,即便是遭遇了諸多困難,始終不言棄,一直在堅持,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和毅力啊。
  • 上海這個格薩爾藏戲文化藝術展裡,藏著丁真家鄉的非遺魅力
    千年史詩、雪域傳奇,在上海,有一群格薩爾藏戲愛好者,對藏文化深深著迷,一直致力於推廣藏戲文化藝術。本周,這群愛好者把國家級非遺格薩爾藏戲文化藝術展帶到了上海,將在上海工藝美術廠鼎藝軒免費展出至12月13日。展品都來自網紅男孩丁真的家鄉——四川省甘孜州。
  • "藏戲演出季"拉薩再啟 八大藏戲將悉數亮相
    "藏戲演出季"拉薩再啟 八大藏戲將悉數亮相 2019-05-25 17:34: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徐悲鴻的作品「熔中外技法於一爐」,藝術造詣來源於真善美的統一
    人們只要一提及徐悲鴻,都知道他是畫馬的高手,其實他的創作題材非常廣泛,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走獸畫、歷史繪畫、神話繪畫等諸多繪畫種類,他都畫得非常栩栩如生。他不僅擅長國畫,還對油畫、素描等方面也有極高的成就與造詣。他的作品融入了「熔中外技法於一爐」,顯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廣博的藝術修養。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
  •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藏戲》精講
    藏戲,是藏族地區普遍流行、在祖國百花藝苑中一個獨具特色的劇種。藏戲藝術有600多年的歷史,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課文按說明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以「總一分一總」的關係結構文章。先用三個排比句概括介紹藏戲主要特點:「戴著面具出」「演出時沒有舞臺」「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
  • 非遺「三唱」,一唱藏戲,二唱海陽大秧歌,三唱赫哲背媳婦撮魚
    旦增出任縣藏戲演出團團長後,他把精力都用到組織藏戲愛好者們的排練和演出上,一年四季,從不懈怠,藏戲的精彩因為他們的演繹得到傳承。旦增告訴我,他帶領的這支藏戲演出團的演員們來自鄉村,演員們就是普通的藏族同胞,他們平日裡都愛好藏戲,只要有時間大家便研習藏戲,目的是讓自己的舞姿更加嫻熟和瀟灑,在為同胞們演出精彩的藏戲時,能夠把藏戲的神韻風採送給藏族父老鄉親和各地的遊客們。
  • 去劇場感悟藝術人生 李少春京劇藝術巡迴展在石家莊亮相
    記者獲悉,「紀念李桂春先生誕辰135周年暨李少春京劇藝術巡迴展覽」正在河北梆子劇場舉辦。李少春生於天津,長於上海,7歲開始學藝,一生演出近200個劇目,內容豐富多彩,飾演人物各異,是一位集編、導、演、創腔於一身,熔京派、海派於一爐的全能型京劇表演藝術家。
  • 平板玻璃熔窯按不同的分類方法都有哪些類型?
    浮法工藝:日熔化量小於或等於300t為小型熔窯,300600t(不含600t)為中塑熔窯;600900t為大型熔窯;大於或等於900t為特大型熔窯。平拉法(又稱格拉威柏爾法,簡稱格法)工藝:日熔化量小於或等於60t(一窯一線)為小型熔窯;60120t(—窯兩線)為中型熔窯;大於120t(一窯三線)為大型熔窯。
  • 魔獸世界懷舊服熔火之心傳送門任務指南(MC門任務)
    熔火之心(簡稱MC)是魔獸世界懷舊服T1裝備的出產地,很多玩家都急切的想要進去闖蕩一番,儘早將身上的藍綠件換成紫色套裝。但MC的副本入口在哪裡,傳送任務如何完成,部分萌新並不清楚。下面,請跟我一道來瞧一瞧任務流程。
  • 從個人愛好到專業演員,朗嘎的藏戲情緣
    當《紅燈記》來到西藏,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將其移植成藏戲。相同的扮相、神態亮相,不同的唱法,讓李鐵梅、李玉和等角色在雪域高原家喻戶曉。45年後,在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成立60周年藏戲音樂會的舞臺上,移植藏戲《紅燈記》李鐵梅一角的扮演者朗嘎再度飾演該角色,演唱經典片段。
  • 本土電影《格薩爾藏戲》全國上映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從果洛藏族自治州文體旅遊廣電局了解到,青海本土電影《格薩爾藏戲》在全國院線同步上映。果洛州是我國格薩爾文化資源最富集、表現形式最具特色、文化特徵保持最完整、說唱傳承人最多、影響力最廣泛的地區之一。
  • 桑珠洛吾—格薩爾藏戲民族文化的舞臺中鮮活出時代新風尚
    2020不平凡的金秋十一前,桑珠洛吾率耶吾布美藏戲團為色達民眾連演三天格薩爾藏戲,英勇正義的格薩爾王保衛嶺囯保護家園和民眾,西藏人民對格薩爾王的熱愛和尊崇經久不衰。
  • 走進藥王故裡,藏戲之鄉,體驗生態堆龍文化盛宴
    走進藥王故裡 藏戲之鄉 開啟生態堆龍文化盛宴體驗之旅 藏藥文化、藏戲文化、農耕文化、象雄文化作為堆龍德慶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文化方式不斷展現著堆龍的生活和文化旅遊。
  • 玻璃熔窯熔化部上部結構及耐火材料的選材配置
    採用重油為燃料時,由於重油在窯內的燃燒與煤氣的燃燒不同,重汕的霧化、油滴的蒸發、熱分解、擴散、混合及燃燒等過程都是在火焰空間內進行的,因此必須有足夠的燃燒空間以保證油霧完全燃燒。所以從燃燒角度來講,燃油池窯的火焰空間要比燃煤氣池窯的稍大些。對同樣使用重油的熔窯來說,採用池壁上平面插入重油噴槍的形式,由於噴嘴磚抬高了小爐噴火口,所以,其燃燒空間大於在小爐底炕或小爐頂插入重油噴槍的形式的空間。
  • 夢想是一隻雄鷹,它翱翔在《格薩爾藏戲》的天空上
    比如8月21日全國上映的《格薩爾藏戲》,就是新人導演嘉熙·東強用心打造的藏文化佳作。這部電影有著溫暖的逐夢故事,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有著瑰麗的自然景色,有著陶冶情操的欣賞價值。《格薩爾藏戲》的鏡頭美感正是如此,它的所有外景鏡頭都能截圖做屏保。尤其是一些廣角空鏡,截圖甚至能去參加攝影比賽。
  • 浮法玻璃熔窯熔化部結構所需什麼樣的耐火材料
    1,前臉牆結構前臉牆是熔化部火焰空間的前部端牆,以阻擋熔窯前端投料口處的火焰,其與大碹之間留有膨脹縫,根據現狀.前臉牆按其結構形式可大致分為兩種,即拱碹結構和L形吊牆結構。大碹的高低和特性可通過股跨比來反映。從熱工角度考慮,大碹低一些是有好處的,能儘可能地將熱量輻射給玻璃液。降低大碹高度可通過降低胸牆高度和減小大碹硝股來實現。但胸牆高度是受到小爐噴出口等因素約束的:減小碹股會增加大碹的水平推力,範的不穩定性加大。一般大型浮法玻璃熔窯的大碹股跨比為l:8左右。
  • 一爐香事 萬般風雅
    每當明月臨窗,清風入懷,點上一爐檀香,香霧吐納,自可超然物外,乘物遊心。香爐作為焚香之器,是歷代宗教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供具,也是文人雅士的文房愛物。明代文學家文震亨曾將宣德爐推為文房之首,宣德爐也成為明清時期一個高雅而令人驚豔的文化符號。吳越古地,山水育人,鍾靈毓秀。蘇州自古能工巧匠輩出,歷史上就有「百工之城」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