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孩子放學都不用接,不怕有人販子嗎?這點得向日本學習

2020-12-23 炅媽育兒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眾所周知,日本的許多文化都是從我國引進過去的,例如:文字、建築、宗教文化等等。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日本這幾百年來的發展速度非常之快,以至於有些體系、制度反倒值得我國去學習與借鑑。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關於日本孩子上下學的事情。

在我國,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每天上下學都是需要父母負責接送的。一方面,我國人販子比較多,讓孩子獨自上下學存在被拐走的風險;另一方面,孩子上下學的時間與上下班高峰期相重合,路上車輛往來比較多,交通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然而在日本,即便是小學生也都是自己上下學,幾乎沒有父母會親自到學校接送孩子,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實並非日本的父母心大,完全不在乎孩子的安危,而是在保障孩子出行安全方面,日本有一套特別的措施,這點值得我們向其學習。

日本保障孩子出行安全的措施

·人販子處罰嚴厲

在日本,拐賣人口屬於非常嚴重的罪行,一旦被警方抓獲,那麼人販子將被判處無期徒刑。而非法買賣兒童的罪名也不小,一經查獲,買賣雙方將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

在如此嚴厲的管理制度之下,日本其實很少會有人販子出現。因此,很多父母都放心讓孩子獨自上下學,無需擔心他們的安危。

·應急制度到位

當然了,在高額的收益面前,即便法律制度嚴懲,也難免會有一些不法分子選擇鋌而走險。只能說,日本的人販子數量十分稀少,但絕非完全沒有。

既然仍有可能發生拐賣兒童時間,那麼日本的家長為何有恃無恐呢?

原因很簡單,日本的國土面積比較小,再加上其應急制度十分完善到位,所以在接到孩子失蹤的消息時,相關部門能夠第一時間採取措施。

如此一來,即便人販子真的僥倖得手,他們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逃出警方的追捕。用不了多久,孩子就能被警方安全送回家長身邊。

·孩子安全意識高

日本國民對於孩子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視,不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會反覆跟孩子強調與安全相關的知識,因此大多數日本孩子的安全意識都非常高,能夠較好地保護自己。

在應對人販子方面,一旦有人提出代替家長接送孩子的說法,孩子很可能會直接選擇報警。如此一來,人販子其實很難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對孩子下手。

在交通安全方面,日本家長、老師除了會教給孩子一些基本交通安全知識以外,還會教給他們一些保護自身安全的小方法。例如在過馬路時,身材比較矮小的孩子可以將手舉起來,這樣駕駛員才知道有孩子從車前經過。

在擁有極高安全意識的前提下,日本父母自然是放心讓孩子獨自上下學,無需為他們的人身安全擔憂。

看到這裡,相信有些父母會覺得,接送孩子上下學並不是一件難事,與其效仿日本家長"散養"孩子,不如自己親自去接送,確保孩子的人身安全。

誠然,父母親自接送確實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但讓孩子從小獨自上下學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這對其今後的成長大有裨益。

當然了,我國現目前的治安、交通狀況暫時無法讓大多數家長做到絕對安心,因此在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意識方面,父母不妨從其他方面入手。

培養獨立自主意識的方法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學著去放手,不要總覺得孩子的年紀還小而什麼事情都為他們代勞。

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應該堅持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不斷培養起責任感,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

·父母多徵求孩子意見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很多選擇,而每到這個時候,不少父母總會習慣於給孩子做決定。事實上,這樣一種做法並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要想讓孩子真正學會獨立,必須先讓他們從思想上徹底放棄對父母的依賴。當選擇來臨時,父母不妨多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讓孩子來做主,這樣可以慢慢幫助他們培養起獨立思考的意識,從而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感。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接娃放學,國內媽媽穿睡衣,日本媽媽穿西裝,孩子怎麼想?
    前幾天去接女兒放學,校門口被堵得水洩不通,都是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其中一位寶媽穿著大紅色睡衣睡褲,還有一雙棉拖鞋,兩隻手插在睡衣兜裡,頭髮隨意地紮起,打著哈欠在玩手機,看樣子應該也是來接孩子的。周圍不少家長投來異樣的眼光,但這位穿睡衣的寶媽絲毫不在意。
  • 女家長吐槽開車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得瑟,有車不得了了
    女子大聲對人群說道「都把車開出來,你看這小孩子擠的,真的感覺毛躁了」「非要開車出來,騎電動車不好嗎,得瑟,搞得跟大家不知道你家有大汽車一樣,有車不得了了」。周圍騎電動車接學生的家長們也隨聲附和表示贊成女子的說法。也有人回應「這麼冷的天,我也開車接孩子」。
  • 專家指責接送孩子是「溺愛」,希望向日本家長學習,被家長怒懟
    專家「批判」接送孩子現象,希望向日本教育機制看齊,被家長怒懟接送孩子上下學,這幾乎是所有家長都約定俗成的一個傳統,哪怕是鄰裡鄰居的家長都不放心,擔心孩子給人家添麻煩,害怕帶不好自己的孩子。每到放學時間,學校周圍準會堵住,車子根本過不去,行人只能靠擠,這種做法不僅會影響到正常交通秩序,還容易導致孩子無法獨立!不僅如此,還有專家指出:中國家長應該學習日本的教育機制,日本的家長從不接送孩子,也沒聽到那個孩子因為家長沒有接送而出現意外的。
  • 專家「批判」接送孩子現象,希望向日本教育機制看齊,被家長怒懟
    專家「批判」接送孩子現象,希望向日本教育機制看齊,被家長怒懟接送孩子上下學,這幾乎是所有家長都約定俗成的一個傳統,哪怕是鄰裡鄰居的家長都不放心,擔心孩子給人家添麻煩,害怕帶不好自己的孩子。每到放學時間,學校周圍準會堵住,車子根本過不去,行人只能靠擠,這種做法不僅會影響到正常交通秩序,還容易導致孩子無法獨立!不僅如此,還有專家指出:中國家長應該學習日本的教育機制,日本的家長從不接送孩子,也沒聽到那個孩子因為家長沒有接送而出現意外的。
  • Supreme日本發售隊伍裡,10個有6個都是販子?
    >已經成為了東京一種街頭文化。Supreme的日常 非發售日時進入Supreme店裡,你絕對能買到的就是打底衫和內褲>發售日的周六是去Supreme店鋪撿漏的好時機。WTAPS的大部分配件在店內都還是有的,但他們常常會被收起來,你只要跟店員溝通一下就可以買到。
  • 接個孩子打扮得這麼漂亮?日本媽媽穿制服接娃,中國媽媽接受不來
    在我們身邊,不注重自己的穿衣打扮的寶媽不在少數,更有不少媽媽每天穿著睡衣就去學校接孩子放學了。但是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寶媽們平時接送孩子時的穿衣打扮卻截然不同。從網絡上的照片可以看到,日本的許多媽媽在接娃前都是經過精心打扮的,不少寶媽還穿著簡潔大方的制服等著孩子走出校園。
  • 中國接娃像「睡衣大會」,日本媽媽像選美,孩子長大「差距」明顯
    接孩子的家長多以電動車摩託車為主要交通工具,那可是冷風呼呼的往身上吹啊,接孩子時,還需要等待孩子出來,一個個都鼻子耳朵凍得通紅。日本的許多理念都受到了國人的尊崇,特別是孩子教育這方面,比如說日本孩子從小便不需要家長送去學校,比如說日本街道的衛生,孩子的素質等等。回想一下,曾在網絡上看過這麼一個視頻,一位日本媽媽在看到送孩子回家的車之後,匆匆的從家裡跑出來,雖然說很是匆忙,但是這位媽媽穿著得體時尚,連鞠幾躬迎接孩子的放學,引得許多網友誇讚。
  • 日本媽媽貌似在選美,中國接娃「睡衣開會」,孩子長大差別不同
    天氣已經非常的寒冷了,有的時候出門通常都得要暖和,怎麼穿?每天去幼兒園裡面接孩子也是不小的一個挑戰,這個天氣去接的時間如果早了點一群家長都會在門口守著,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穿上了自己最厚的一些衣服,人群當中幾位穿著加絨睡衣的媽媽會更扎眼。
  • 中日韓孩子課間都在幹啥?日本「沒眼看」,韓國「玩得開」
    那麼,離我們很近的日本和韓國,他們那的學生,在課間休息時,又會做什麼呢?中日韓3國孩子課間都在幹啥?雖說中日韓三國離的很近,可在教育方面,卻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因此孩子們在課間的表現,也有很大的不同,接下來就一起看看吧!「玩得開」的韓國課間眾所周知,韓國的娛樂業十分發達,他們的青少年也受到很大影響,追星情況十分盛行。
  • 孩子放學沒人接?「四點半」課堂免費開放!
    孩子放學沒人接?「四點半」課堂免費開放!「為了讓居民在安家樂業的同時身安、心安,孫莊礦社區成立了一支巾幗志願者服務隊,打造了「四點半課堂」,為社區的孩子們提供免費的學習場地,解決了孩子放學回家無人看管、無人輔導的問題。」
  • 為什麼國內媽媽穿睡衣接娃,日本媽媽卻穿制服?對孩子影響很大
    ,每個家長都有說不出的苦衷,畢竟不僅有的要做家務,有的則是要工作,在忙完之餘還要跑去幼兒園接孩子回家,因此,有的家長就直接穿上睡衣去接孩子回家,因為這樣不僅方便,也不用為了選擇衣服這件事感到困擾。  雖然這個媽媽自己也無所謂,老神在在地等著孩子放學,但是等孩子出來以後,他的臉色卻變了。
  • 莆田鞋販子都用它洗鞋!AJ髒了不用浸泡不發黃,日本已賣斷貨
    男生愛鞋正如女生愛口紅,你問我這一牆的 AJ 有什麼區別,我問你這一桌的 YSL 有什麼不同。球鞋和口紅不同的是,男生對球鞋的愛護簡直超乎你的想像。買一雙限量版的球鞋,也就剛買回來的時候在家裡穿一穿過一下腳癮,穿出門那是不可能的,鞋底都怕給它弄髒了。
  • 李玫瑾:孩子放學回家,寫作業前讓他做一件事,學習效果更好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放學回家後,寫作業前先做一件事,學習效果更好。我鄰居家孩子是典型的"先玩再寫",每天放學回家先看動畫片、玩手機,之後才開始寫作業。這樣做寫作業時心情很好,但注意力卻難以集中,而且一旦作業難的話就悲催了:到了大半夜還寫不完,邊哭邊趕。
  • 日本大嫂的教育觀
    大哥家有四個孩子,大兒子念大二,最小的女兒念初二。也許是每天的夥食營養好,四個孩子都長得很高很大很結實。順便說一句,日本的小孩子很少看到「弱不禁風」」「瘦弱」型的,哪怕看上去瘦,但其實都比較結實,這也許和每天攝入的豐富營養相關吧。
  • 澳大利亞電視臺拍攝了一部紀錄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在SBS紀錄片《自立的日本孩子》的開頭,有著這樣一句極富詩意的話——「請把你摯愛的孩子送上旅途吧。」 試想一下,如果你家娃剛上小學,學校離家不算近,每天需要乘公交、導地鐵,你能放心在沒有大人的陪伴下,讓孩子一個人走完這段路嗎?
  • 中國人納悶:日本都將餐桌與樓梯連一體,不怕吃飯有灰嗎?
    日式裝修這些年一直佔據我們眼前,由於日本家庭空間小,又多為複試,在裝修過程中日本人也是費勁心思利用空間,最近推出樓梯跟餐桌相結合的利用方式,現在我們就看看他們前所未有的空間利用方式吧。為什麼這樣設計那?讓我們來看看這種利用方式的優點吧。
  • 「小度在家」智能音箱體驗:終於不用擔心孩子獨自在家了
    孩子早放學,如何遠程在家看護?現在小學生都放學比較早,每周還有一天下午不上課。雖然學校被要求組織免費晚託班,但只能到17點鐘,上班的家長仍然沒空接孩子。而且孩子上了一整天課了,很多家長也不忍心讓孩子繼續留在學校裡。
  • 孩子放學以後寫作業到晚上11點,班主任這樣說,很受用
    一名小學生放學以後,寫作業到晚上11點,難道作業就這麼多?先來說說,我的孩子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每天早上6:30起床,在家早讀5分鐘,然後吃飯去上學。晚上9點,洗漱上床,孩子的床頭放一個筆記本,自從我送他一本書《謝謝你用一生陪伴我》,講述的是一隻貓用一生陪伴了小主人公,孩子看完特別感動,於是每天臨睡前會寫上幾筆(他和狗狗的事),然後打開智能音箱,聽故事三首左右,這時關燈睡覺,我希望孩子在9:40的時候能進入深度睡眠,這樣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更健康。可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孩子,晚上寫作業到十一二點呢?
  • 眾明星接孩子放學:蔡少芬挺孕肚接前往,洪天明一拖二變身奶爸
    星二代向來都是大家關注的對象,他們接著明星父母的名氣從小就有著超高的關注度,在鎂光燈下長大的他們一舉一動也吸引著大家的目光。如今慢慢長大的星二代在上學的過程中也經常被媒體和網友關注著。近日,就讀國際學校的星二代們已經開學,多名有年幼子女的明星藝人仍親自接送小朋友上學、放學。
  • 這一點,日本和澳洲孩子「天差地別」!紀錄片跟拍兩國兒童上學路,揭秘教育真諦
    試想一下,如果你家娃剛上小學,學校離家不算近,每天需要乘公交、導地鐵,你能放心在沒有大人的陪伴下,讓孩子一個人走完這段路嗎?恐怕大多數中國父母的回答,都是「不願意」。那沉著冷靜的模樣,讓人很難想像這僅僅是個7歲的小學生。談起女兒的獨立與懂事,Noe媽媽的笑容中流露著自豪:「可以說,除了外出工作、養家餬口,Noe可以在這個家裡獨自完成任何事。」讓這麼小的孩子獨立通勤, 父母難道就不怕「出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