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學以後寫作業到晚上11點,班主任這樣說,很受用

2021-01-08 柒月聊教育

一名小學生放學以後,寫作業到晚上11點,難道作業就這麼多?

先來說說,我的孩子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每天早上6:30起床,在家早讀5分鐘,然後吃飯去上學。中午到家,不午休,偶爾還會帶一些晚上的作業提前寫,下午放學後,到家會先吃喝玩20分鐘,然後開始寫作業,大部分的時間,孩子在兩個小時之內就把作業寫完。我每天會給孩子布置一些家庭作業,孩子做家庭作業的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孩子由於眼睛近視,不看電視,不看手機,看一些課外書,時間一般也在半個小時左右。

晚上9點,洗漱上床,孩子的床頭放一個筆記本,自從我送他一本書《謝謝你用一生陪伴我》,講述的是一隻貓用一生陪伴了小主人公,孩子看完特別感動,於是每天臨睡前會寫上幾筆(他和狗狗的事),然後打開智能音箱,聽故事三首左右,這時關燈睡覺,我希望孩子在9:40的時候能進入深度睡眠,這樣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更健康。

可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孩子,晚上寫作業到十一二點呢?孩子作為一名學生,學習是他的首要任務,可是孩子的身體健康,也同等重要。作為家長,我們要幫助孩子一起合理規劃學習和休息時間。

孩子的班主任老師曾經讓家長幫助統計孩子作業完成時間是多久,在群裡看到家長回復,有4小時,3小時,2小時,甚至更快的1.5小時,後來就這個問題,我和老師聊了很多。

老師告訴我,老師明明在學校布置的作業並不多,可是為什麼還有很多孩子作業寫到十一二點,感到很難理解。

老師上課一般每堂課都會留大概10分鐘左右做作業,對於老師來說叫「課堂留白」,對於學生來說叫知識鞏固。需要背誦,預習複習的可以在早讀課上和課外去解決,書面作業安排在課堂上,課外作業適當安排,力求少而精。我很慶幸孩子可以遇到這樣的班主任老師。

老師認為,多做題,多訓練也能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但是這個「多」不能讓學生超負荷,不能不顧及學生的休息和其他生活需要。更不能把所有的精力用在書本上,不能為了多訓練而打破生理規律,透支體力,犧牲健康和其他興趣。難道學生放完學,做作業到7點,8點就不是多訓練嗎?為什麼作業多到需要熬夜到十點之後呢?

學習和玩耍是兩種互補性的活動,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就像是一臺機器,也需要有停下充電的時候,更不用說,精力有限的孩子,在結束一整天的學習活動時,大腦已經精疲力盡,所能承受的限度已經達到。

班主任老師是教語文的,每天給孩子們布置的作業基本上都是當天課文的生字,生詞,抄二聽1,預習新課,畫出生字詞和優美詞句,不懂在旁邊做標記,每天就是複習預習,周末的作業會加一篇習作。

不過老師經常會告訴我們家長,如果孩子時間比較多,儘可能多看一些課外書,為以後的學習積累知識。

讀書確實是苦的,勞心費神,學生也需要有不怕苦的精神,但是負擔太重,苦不堪言,讓學生難以吃得消,這恐怕不是教育應有的色調,勞逸結合,有張有弛,文武之道,青春應該是充滿7色陽光的。超負荷的作業如何使孩子在年少時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我們真的太幸運了,孩子能夠遇到這麼負責任的一位班主任老師。即使這樣,每次學校進行大考的時候,孩子班級的語文成績是在全年級的數一數二。

作為家長,應該正確認識並支持老師為學生減負,自己也不要給孩子報太多的輔導班,或者買過多的作業類的輔導資料,做到適可而止才好。學習是孩子的首要任務,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身體健康,家長也不可忽視。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放學回家,寫作業前讓他做一件事,學習效果更好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放學回家後,寫作業前先做一件事,學習效果更好。我鄰居家孩子是典型的"先玩再寫",每天放學回家先看動畫片、玩手機,之後才開始寫作業。這樣做寫作業時心情很好,但注意力卻難以集中,而且一旦作業難的話就悲催了:到了大半夜還寫不完,邊哭邊趕。
  • 孩子初一每天作業寫到十二點,應該怎麼辦?
    作業寫到十二點,肯定有原因的。分析原因對症下藥1、先檢查孩子的作業是不是太多了。與班主任溝通,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反映孩子的作業完成度。如果是作業太多了,就向班主任反映一下,希望各科老師布置布置還少一點。2、如果孩子作業磨蹭。首先,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作業。
  • 心疼女孩櫃檯下寫作業?不如給放學後的孩子一張「小書桌」
    比如前不久安徽宿州的小女孩,趴在媽媽攤位旁的花壇邊上寫作業;還有孩子趴在父母攤位旁邊的垃圾桶上寫作業……這些都是暖新聞,父母為生活打拼,孩子努力學習,感動了很多人。可正能量的畫面背後,何嘗不是看得見的心酸?假如不是沒辦法,誰會讓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呢?當此情此景屢屢成為傳播話題,更為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這些孩子,沒能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
  • 你家孩子放學後,先寫作業還是先玩?排列順序很關鍵,老師這麼說
    十個裡面九個都會說給孩子輔導作業。君不見,每到傍晚孩子放學時,把家裡四面窗戶一開,你總能聽到樓上樓下訓斥孩子的聲音,有寫作業慢吞吞的,有鬧著要玩耍的,總之花樣百出,分分鐘讓家長們體驗一把心梗。其實在寫作業這件事上,我也收到了不少家長的來信,其中就有不少直接問放學後要先寫作業還是先玩的,唯恐選錯了影響孩子效率。
  • 陪孩子寫作業被氣炸?父母笑說:你也有今天
    」這讓劉天霓想起了20多年前父親寫的這封信。「當年我讀到這封信時很不以為然。當時父親比較嚴厲,我就想,以後自己輔導孩子作業絕對不會這樣。」聽完母親的話,劉天霓給遠在長春的父親打電話,讓他找一下那封信。電話那頭,劉天霓的父親開懷大笑:「哈哈哈哈,你也有今天!」
  • 孩子寫作業到半夜,媽媽氣哭:別的孩子7點就做完
    一位孩子的媽媽發出來一個陪孩子做作業的視頻,眼中含著淚水,撕心裂肺地哭訴著:別的孩子晚上7:00就做完的作業,我的孩子把作業給他抄,抄到11點還沒有抄完。低年齡段養成的作業習慣在低年級這個階段雷老師總結出幾個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家長朋友,幫助孩子把寫作業的習慣培養起來。
  • 孩子放學回家後,是先玩還是先寫作業?順序不同的差別家長要了解
    當你的孩子放學回家的時候,你是先讓他寫作業,還是讓他先玩會?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做法,但是這其中的差別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清楚。李女士的孩子每天放學後都會先玩一會,然後再寫作業,她想著孩子在學校累了一天,先玩一會休息一下。但是,孩子玩完之後就會慢慢吞吞地寫作業,一直要寫到深夜,這可害苦了李女士。
  • 小學生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竟然不是寫作業,該做什麼老師告訴你
    對於大部分小學生來說,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被家長反覆叮囑的就是寫作業了。不過由於不少中小學都解決了下午「三點半」放學的問題,有的孩子去託班寫作業,有的孩子在學校就寫完了作業,有的學校在低年級階段,乾脆就不布置書面作業了。沒有了作業的負擔,小學生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自然不是寫作業了。
  • 孩子放學後,先寫作業還是先玩?父母的態度影響很大
    文丨養育男孩,魚爸很多媽媽問我孩子放學後回家,總是喜歡玩,不愛寫作業,該怎麼辦?還有媽媽說周末孩子要出去玩,但是擔心作業做不完,能不能出去?今天,分享一篇隨筆,談談玩和學吧。還有學校的作業要做,還有每周的練習沒寫。」媽媽及時地出來踩剎車。她總是比我理智,會安排。「沒事,等會回來寫,出去騎一個小時就回來了。不遠!」「媽媽,我想去。」兒子也眼巴巴地看著媽媽。唉!真不是媽媽不讓你去,而是你作業多啊。
  • 初中生超過「這個點」睡覺,學習成績排倒數,資深班主任表示很準
    所以說很多學生到了初中開始調整學習狀態,家長也是到了初中開始緊抓孩子學習,甚至有學生從初中就開始學習到凌晨,但這種「起早貪黑」的學法反而效果不是特別好。原因一:沒有很好的規劃學習時間現在大多數省市初中生都沒有晚自習,下午5點就放學,不管老師留了多少作業,下午5點就放學,5點半到家,6點吃完晚飯,開始著手寫作業,複習預習,到10點半一共有3個半點的時間,如果每科分40分鐘去做作業,在23:00之前至少還剩半個小時休息時間。
  • 孩子放學後,這3句話家長一定要說,讓孩子愛上學習
    今天有個小讀者在後臺留言:為什麼每天我放學回家媽媽都問我作業有沒有寫完,而不是問問我,每天有什麼開心的事情,讓我感覺每天上學就是為了完成作業,心裡非常累。寶貝讀完這句話的時候,倒是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家長經常也是這樣說的。
  • 李玫瑾教授建議:孩子放學後先做這件事,再寫作業,學習效率更高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對於孩子的學習,家長們都是十分上心的,除了平時在學校裡的日常學習,放學回家後也是十分被父母監督地完成作業。課後完成作業是每一個學生每天都要完成的事情,但對於如何完成,何時完成,不同孩子之間卻有很大的差別。孩子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是「寫作業」嗎?
  • 面對孩子作業濟南家長變身「助教」 手機下滿APP
    早上7點半,許女士準時把孩子送到學校,下午3點半,孩子放學,先去小飯桌寫作業、吃加餐,晚上5點半,許女士提前離開辦公室,接孩子回家,做飯、吃飯、輔導功課、準備第二天老師要求帶的各種道具。一年級的孩子需要背誦、朗讀和口算的內容比較多,家長就責無旁貸地成了聽眾加監督者。
  •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熬夜也寫不完作業?學習時專注力挺重要
    前段時間小編上哥哥家串門,剛好趕上2年級的侄子放學,剛放下書包就說他餓了。於是家裡人趕緊給他準備好飯菜,吃了沒幾口就跑去看電視了,怎麼說也不聽。看了看電視就又跑到一邊玩玩具了,嫂子好聲好氣的問他作業什麼時候寫,他卻好像聽不見一樣。
  • 你知道陪寫作業會氣到心梗,卻不知孩子被盯著寫作業會魂飛魄散!
    一位研究者在接觸了數百位家長後發現,絕大多數爸媽對作業的焦慮,腦迴路都太深遠—— 不好好寫業=成績差=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孩子一生就廢了 用這樣的心態陪寫作業,會特別容易焦慮。事實上,陪寫作業既不是為了讓孩子有好的一生,也不是為了完成當天的作業。
  • 你家的孩子回家立即寫作業嗎
    除了作業負擔重之外,另一個原因仍然不容忽視:放學回家後磨蹭拖延,不能立即投入到完成作業中,導致作業每天都寫到很晚。換句話說,也就是熬的越晚,傻的越快為什麼有的孩子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放學後趕緊寫作業,而是磨磨蹭蹭就不想寫作業?這樣表現的孩子,背後的心理是怎樣的?
  • 孩子做事磨蹭,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教他「三隻青蛙」法則
    每次去學校接孩子,都有一段跟家長閒談的高興時間。有一天聊到孩子寫作業的時分,有位家長問:「你們家孩子幾點做完作業?我們家這個,一做一晚上,連一點兒進來玩兒的時間都沒有,我就疑惑兒,教師布置的作業真那麼多呀」。我十分疑惑地說:怎樣會那麼長時間?如今他們的書面作業很少,我們每天做作業的時間也就半個小時到四非常鍾之間。
  • 初二的孩子,作業常常要寫到凌晨1點,父母親焦慮無比卻不知如何是好
    對於初二的孩子而言,作業量肯定是會比初一增加許多,到晚上11點完成屬於家常便飯。 哪天作業量特別大,寫到凌晨一點,這種情況也很正常。但如果經常出現,說明孩子目前的學習很吃力,家長們要想辦法進行協助。
  • 班主任支招:孩子在家寫作業效率不高,怎麼辦? | 家長慧
    原標題:班主任支招:孩子在家寫作業效率不高,怎麼辦? | 家長慧民小編說有的家長會注意到,孩子會有這樣的現象:明明在學校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在家得寫2個小時還寫不完。家裡寫作業實在太低效,讓很多家長不得不把孩子放到託班,就為讓孩子把作業寫完。
  • 孩子放學沒人接?「四點半」課堂免費開放!
    孩子放學沒人接?「四點半」課堂免費開放!您還在上班孩子已經放學四點半您還在處理公務孩子作業沒人輔導…………如今這些「四點半」的煩惱在界城鎮孫莊礦社區已經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