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招生#
近期,德雲社已經開始籌備龍字科招生,這在圈內引起了不小的反應。
眾所周知,相聲作為一門傳統藝術,在提現與發展上的難度相對較高,而郭德綱的德雲社卻發展的順風順水,一枝獨秀,不得不讓人反思,郭德綱到底有什麼魅力?
底層磨練帶來的心得
別以為郭德綱發展有多順利,要輪顏值,根本談不上帥哥,靠臉吃飯根本不行。
靠才藝吧,早年間就開始北漂,飄著飄著就回天津了,一鼓作氣再去北京試試,結果現實又給了他一棒槌!
直到1996年與王玥波相遇,終於靠相聲掙錢了,但這也只是養家餬口,算不上創業!
直到1998年,他才開始召集一批同行,開始大膽嘗試相聲創業,可依舊不見起色,哪怕與妻子王惠、于謙相遇,他的事業依舊舉步維艱。
最難的時候,都開始變賣王惠的首飾,這些郭德綱都記憶猶新。
甚至為了補貼家用,竟然大庭廣眾之下,在一個玻璃房裡呆48小時,這樣的屈辱,這樣的忍耐,為郭德綱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這段發展挫敗期,他深度理解人性,深知普通人對什麼感興趣,容易被什麼刺激。
正是這些發現,讓他的相聲有些與眾不同!
將心得進一步傳承,形成粉絲效應
這種與眾不同被一些人批評為「低俗」,對於這樣的吐槽,郭德綱似乎並沒有在意,他的魅力在於,將有價值的東西發揚光大!
當然,他的發揚光大除了自己、搭檔,更少不了他的徒弟!
哪怕是早期的曹雲金,他比一般人更有天分,很快學會郭德綱傳授的東西,為德雲社的名聲傳揚盡了不少力!
曹雲金之後應該就是嶽雲鵬等人!
要說嶽雲鵬只繼承了郭德綱的相聲藝術,那簡直就是對德雲社文化的侮辱。
觀眾印象深刻的是做人,德雲社做事是出了名的「規矩」,進了房間,前輩在那裡,你應該說什麼話,做什麼事。
哪怕你無意識破了規矩,不管你是誰,除了一些金錢罰款,跟著就是出場次數的懲罰!
這就是郭德綱的魅力,在傳承文化的同時,更在優化「文化載體」的修養!
這樣的規矩自然引來不少人的關注,畢竟觀眾們都喜歡得體懂規矩的人!
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德雲社最紅的可能是嶽雲鵬,可張雲雷、孟鶴堂、郭麒麟粉絲也不少!
一群人,鬧啊,折騰啊,耍小心思啊,更像一家人,一個團隊,一個拳頭!
這種文化向心力吸引的粉絲,像雪球一樣不斷滾動!
粉絲相應形成,再與粉絲形成互動
這樣的滾動反過來又影響了粉絲!
眾所周知,德雲社的粉絲是最守規矩,也是最不守規矩的!
說他們不守規矩,平時與臺上的相聲演員互動的時候就很「沒譜」,莫名其妙的退票,讓嶽雲鵬閉嘴,別幹擾孫越說相聲,甚至有人讓嶽雲鵬跪著說相聲。
是不是很離譜,這哪是說相聲,更像爸爸媽媽在哄小孩。
德雲社能形成這樣的互動氛圍,其實少不了郭德綱的引導,他懂得如何牽引觀眾,如何順應觀眾,如何讓觀眾以為自己是相聲主角。
這樣的人格魅力,在圈內又有幾個呢?他還將這種魅力傳遞給徒弟,再次形成一個系統。
結語:
這就是郭德綱,善於將自己的內心感悟,形成一個小系統,再將系統精緻化,再傳承給徒弟,繼而傳遞給觀眾,一步一步的讓粉絲形成雪球效應,不斷壯大德雲社!
所以我們也不奇怪,為什麼在眾多同行競爭的情況下,德雲社依舊能一枝獨秀,郭德綱的個人魅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