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這部電影打到7分。
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前,大大小小的超前點映和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展映,影片都獲得了不少好評,包括演員表演、類型片的形式、漫畫改編完成度、燒腦程度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其對電影工業和商業模式的極大發揚。於是,抱著很大期待的我去了電影院,看完之後覺得總體來說是一部可看的電影,但那些被媒體誇大的優點,就真的「還好吧」。
導演韓延,上一部廣為人熟知的作品是《滾蛋吧腫瘤君》,在商業設計的風格上,《動物世界》與之一脈相承,即二次元與現實場景的拼接。在影片中,具體表現為男主角內心的小丑人格與真人之間的跳脫,以及從小丑視角看到的「動物化」人類。特效的運用在這部電影中發揮到了極致。包括視野中所見之物的細節放大、出現頻率較高的慢鏡頭、特寫鏡頭下的心理活動等等,視聽語言使觀眾目不轉睛,五顏六色,絕不如坐針氈。
近幾年來,很多影片一旦沾染上「懸疑」這個類型詞彙,就很容易被誇大為「燒腦」、「高智商」。主要可能是因為大多數觀眾很少能看到真正燒腦的作品吧,也可能是因為很多人在看電影的時候並沒有認真看,要麼聊天要麼玩手機。這部電影同樣,所謂的燒腦,只不過是使用了一些要思考的概念而已,影片呈現過程也都非常直白地表達出來了,主角的思考過程仿佛高考題名師講解,一五一十,條理清晰。燒到腦了嗎?我覺得頂多燒到了腰部吧。
影片儘管優點很多,但也毫不掩飾自己的缺點。隨便到微博或者豆瓣上看都可以看見很多指出bug的評論。最令我覺得遺憾的一處是沒有對小丑這個概念進行深度解讀。在影片中,男主角的小丑人格只是存在於他的想像中,這個精神有問題的人物形象,對於人物行為的影響也只是停留在了幾處無關緊要的地方。通常,我們在提到電影作品中的小丑時,都會覺得影片對這個「變態」人格大做文章,包括出格的舉動、病態心理的形成、驚人的意志等等,但在《動物世界》中小丑形象似乎只是一個過場。
男主角李易峰,最近似乎低調了許多,在努力呈現一個認真當演員的明星形象,加之影片有一個小丑的概念,很多評論都說李易峰的演技很好之類的。我真的覺得還好吧,本來我也是以為在小丑這個部分可以發揮一下,結果也沒有什麼值得表現的機會(類似病態、邪惡的一面)。就跟周冬雨一樣,在這部影片裡演的都市純情少女,也是塑造了無數遍的角色,不說差,也蠻討喜的,但是也確實沒有太大口難度吧?不至於要吹捧。另外我有疑問,李易峰的上半身肌肉是真的嗎?是不是3D的效果,肉體看起來非常Q彈飽滿而且雪白(我在挑選牛肉嗎?),OK說不定人家真的蠻認真在健身。作為一個路人,稍微get了一點他的帥度。
影片改編自日本漫畫《賭博默示錄》。那麼電影傳達的意義是什麼呢?(語文老師敲黑板了閱讀理解題該怎麼答)這樣一個賭場,人性在這裡不堪一擊,利慾薰心令這場遊戲充滿了欺騙、背叛、鬥爭,進來前是人類,進來之後卻成為了動物,動物兇猛,人類社會其實也是如此,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你爭我搶,人為財死 ,鳥為食亡。男主角在現實社會裡是腦子有病的人,在這個架空的賭場,卻是人性尚存的人。
最後,希望大家都不要過度賭博哦,以及貸款真的也很可怕呢!(我廢話真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