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恐怖片一般只在當地影院定期上映。而如今,我們用電視就能看到新上映,高品質的恐怖片。這既是福也是禍,在當地影院再也看不到那麼多觀眾被自主製作的恐怖片嚇得尖叫的場面了,但我們知道從網上電臺和網上視頻收費平臺總能找到我們想看的恐怖片。
這裡給你推薦11部可以在家欣賞的恐怖片,把家裡的燈全部關掉,一邊吃著各種膨化零食,一邊欣賞電影。有人說這樣比去影院看電影好多了,最起碼你不用忍受身旁一出現恐怖鏡頭,就大肆評論一番的蠢蛋了。
《變蚊人》(Bite)(2015)
這部影片口碑褒貶不一,但是我還是深深沉迷在這部電影的魅力中。這部來自加拿大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名年輕的女子被一種外來蟲子之類的東西咬了之後,慢慢變形出現昆蟲的特徵。一些噁心無比的敵人、恰到好處,引人入勝的潛臺詞、在困境中演員體現出來的精湛演技,還有比別的電影更多的各種噁心的怪物,這就是你要找的重口味,卻帶有趣味的黑暗驚悚片。像我媽這種人看這種片子絕不會超過三分鐘,但是像電影變蠅人裡的瘋狂科學家Seth Brundle肯定會喜歡的。
《戰斧骨》(Bone Tomahawk) (2015)
悲傷卻真實:近年來很少出現關於恐怖和西部元素相結合的電影,所以當看到這部電影中出現這兩種風格,而且融合得相當好時,我們是大大驚豔到了。《戰斧骨》基本上是電影《落日狂沙》和《隔山有眼》的結合體,講述的是一群好心的村民在庫爾特·拉塞爾(Kurt Russell)的帶領下,出發尋找食人族下落,解救被食人族囚禁的村民。文明與落後陰森相結合的奇異,還只是這部片子眾多亮點中的一小點而已。
《幼獸》(Cub)(2014)
推薦這部比利時電影有以下三個原因:一,這是一部離奇,荒誕,恐怖的低成本電影;二,它可以在Shudder(為喜愛觀看恐怖片的美國人服務的流媒體)上播放;三,這是一部恐怖片。幼童跟隨童子軍進行周末露營旅行,不料卻遭遇一場詭異的驚魂之旅。簡單地說,近期我們是不會看到美國翻拍這部電影的。
《聖魘》(The Hallow)(2015)
不要把這部片子和電影《斷頭谷》、《驅魔少年》還有《絞刑架》混淆了。這部低調但極度驚悚的英國電影講述的是一家人深入叢林,與一些非同尋常的事物做鬥爭。故事線索十分明朗,所以我最好不要劇透太多。好好好,我還是告訴你們吧。在詭異的叢林深處,等待他們的,不僅有惡魔,還有食人族.
《不死之身》(He Never Died)(2015)
當看到亨利·羅林斯(Henry Rollins)在電影中突然出現時,我們總是忍俊不禁。他總有一種氣質,讓欣賞他的人為他著迷。而且,他很幽默,比我們認為的還要有趣。在這部奇異,令人著迷的電影裡,他高超的演技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一部集黑色恐怖,犯罪類型於一身的電影。這個前黑旗樂隊主唱扮演的是一個語氣溫和,但卻永遠不死的壞人(當地犯罪分子都知道他永遠殺不死,因為他們不僅一次地想要殺他)。主角如何剛好獲得不死能力是一個大反轉,而電影中的說明更是使這部電影成為近來最有趣的電影之一。
《恐怖假日》(Holidays)(2016)
大多恐怖題材的電影都是喜憂參半,這部以節日為主題的短片集電影也不例外。好在這部影片票房不錯,喜還是多過憂的。影片的亮點在於:惶惶不安的母親節、一個關於聖派屈克節的驚悚故事,凱文·史密斯(Kevin Smith)演繹萬聖節的惡趣味、新年夜的大反轉像極了真人版的《貓與老鼠》。
《無聲夜》(Hush)(2016)
這部影片由美國奈飛公司出品,講述的是一個年輕的聾啞女人獨自居住在樹林深處。某天夜裡一個戴著面具的精神病到訪,一直跟蹤、追趕、恐嚇她。影片劇情簡單卻令人耳目一新、情節設計巧妙、懸疑重重,必定會為今年排名前十的恐怖電影增色不少。
《致命邀請》(The Invitation)(2016)
你是否有過迫不及待想要逃離一場晚宴的經歷?如果有過這樣的經歷,你或許會喜歡卡瑞恩·庫薩馬(Karyn Kusama)的這部驚悚片,影片圍繞著老朋友、邪教組織和一個無法拒絕的邀請,緊張氛圍不斷升級。影片雖然鋪墊較長,懸念緩緩推進,但強大的演員陣容和構思巧妙的劇本讓人絲毫不感到沉悶。影片結尾處更是極具刺激和緊張。你肯定不捨得錯過最後鏡頭。
《永遠的妮娜》(Nina Forever)(2015)
鬼魂總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突然冒出來。影片中可憐的妮娜就是這樣:她總是在她生前男友每次與其他女生發生關係的時候出現。該部英國影片充滿黑色幽默且懸疑設計巧妙,故事的離奇表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影片劇情設計出乎意料,演員演技精湛,也講述了愛、浪漫、忠誠等一些人們感興趣的話題。還有就是票房不錯。
《一路向南》(Soutbound)(2015)
似乎每隔一周就會有一部新的獨立恐怖短篇集電影獲得極大點播量,這部影片是近幾年來最成功的一部。影片故事獨特新穎令人印象深刻,製作團隊十分聰明,將所有恐怖的故事都緊密聯繫,以一種無休止的噩夢的形式呈現給觀眾。(看完影片你會更有感觸的)
《我們仍在這裡》(We Are Still Here)(2015)
影片成功之處簡單來說在於:少許取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鬼怪故事,借鑑於盧西奧·福奇(Lucio Fulci)導演式的恐怖手法,部分忠實於原作。影片劇情雖是緩緩推進,但那種看恐怖電影令人毛骨悚然的樂趣卻絲毫未減少。這部電影雖劇情略顯老套—一個遭遇不幸的家庭回到偏遠鄉村住進一棟長期閒置的房子,但還是會有一些意想不到、設計精妙的點會讓觀眾不寒而慄。
編譯:林少珊,福建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翻碩
來源:Thrilli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