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本期原創作者小馬,網箱養魚很多人說是最冒險的養殖方法,很容易讓魚類逃跑,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網衣的破損,今天小馬就告訴大家如何防止網衣破損!
(1)防汙損處理:養殖用網箱長期置於海水中,極易被一些生物所附著,從而增加了網箱的重量,堵塞網眼,阻礙水流的暢通,影響網箱內外水體的交換,加大網衣壓力,甚至磨破網衣,擦傷魚體,影響魚的生長,危害養殖魚類。網衣上常見的附著生物有牡蠣、藤壺、海鞘、藪枝螅、貽貝、水雲、滸苔、附著硅藻等。如何清除和防止生物的附著,已成為網箱養殖中十分重要的問題和措施。
塗料防附,大型深水網箱更換網衣較為困難,因此更要重視網衣的防附。一般將網衣在下水養殖之前,預先經過防附塗料處理。網衣的防附塗料,國內外均有生產,有水性和油性兩種。要求防附塗料對海域環境無影響,對養殖魚類無毒性,對某一海域某一季節的附著生物有針對性效果,且不容易脫落或溶失,有效期在半年以上。用防附著劑浸泡網衣,可以防止生物附著。但目前的防附著劑多具有定毒性,對養殖魚類往往有害。選擇和研製合適的防附著劑,是當前國內外著手解決的問題。
塗料處理方法是,將整頂網浸入塗料液之中,網衣重量與塗料重量之比常為1:1~1:0.8。待塗料失去作用、附著生物增多後,採用換網方法。更換下來的網衣,經短暫日曬、拍打、清洗後,再重新浸入塗料備用。
塗附防附,常在網衣上塗附一層碳酸鈣粉末或其他鈣的化合物,使網變得柔軟而不易被附著,並用聚氯乙烯等作為黏合劑,使碳酸鈣粉末更好地與網線凝合,經久耐用;在網線上塗瀝青也可防止生物附著;在金屬網上塗一層特殊的黑漆或一層聚氯乙烯有防附及保護作用。
提、沉網箱防附,即上提或下沉網箱,以及網箱遮陰,都能減少生物的附著,因為大部分藻類附著在水面以下1m範圍內,網衣上提、下沉或翻轉,可使附著藻類死亡。
生物防附,在網箱中混養一些鯔魚、鯛、羅非魚等刮食性魚類,可除去部分附著的藻類和一些低等無脊椎動物。
機械清附,有的採用高壓水槍噴射,以清除附著生物。噴射時,將網部分拉起或潛水員水下操作。
(2)清洗和更換網衣:在日常管理中要根據網箱的附著情況和網箱內魚的多少經常進行清洗。方法可採用人工或高壓水槍噴射。如果已經採用防附塗料或化學藥物浸泡網片來防止或減少生物附著,就能減輕清洗的勞動強度。
為了使水流暢通並清除附著在網衣上的附著物,以及魚體生長的需要,要適時更換網衣,擴大網目,改善網箱內、外的水交換。如石斑魚幼苗期下網,可用0.5cm網目的網衣;當魚體長到6~8cm時,改用3cm網目的網衣;當體重長到150~200g時,則換成5cm網目的網衣。但在國外如挪威海域,因水溫低,附著生物少,在養殖周期年多的時間內,一般不換網。換網時,可藉助工作船及船上吊機進行。若無工作船,則需採用人工換網,其方法為:首先將舊網解下半,拉向剩餘一邊,然後把新網衣放入框架內,從空出的一半處開始栓好,僅留相對的一邊,再將舊網衣移入新網衣中,將舊網衣拉起,魚則遊入新網中。由於深水網箱網大魚多,操作時應特別小心,尤其要防止網衣裹挾養殖魚,造成擦傷或缺氧。一般6人操作,周長50m的重力全浮式網箱,一天可換3頂網。換下的網衣,需及時清洗處理乾淨,並檢查有無損壞,及時修補,曬乾整理,重塗防附塗料備用。這項工作在挪威有專門的陸基服務站或網廠進行。
換下的網衣用淡水浸泡然後經日曬、再敲打洗刷,以清除上面的附著生物。用硫酸銅溶液浸泡換下來的網衣,可以除去附著生物,其方法是:用硫酸銅3~4kg,甲酸10~15L,加淡水400L,然後放入網衣浸泡2~3天,再衝洗乾淨。
網箱更換次數一般根據所在海域附著生物的多少、是否做過防附著處理等情況而定。一般在網片沒進行處理的情況下,1個月更換或處理一次。從魚種養殖到商品一般要更換或清洗4~5次。
好了,以上就是我花了很長時間總結出來的經驗,網衣一破你可能損失的就是好幾噸的魚,對於我們漁民來說是一個不小是損失,希望上面2個知識能幫助到大家,有什麼地方說的不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