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龍崗區的20歲小海(化名)與19歲的小文(化名)在交友軟體上認識,見面後兩人迅速陷入熱戀,並於一個月後閃電般地結婚了。
結婚之後,妻子小文很快就懷上了孩子,然而到了9月份孕檢的時候,妻子卻查出了梅毒,此時胎兒已經5個月大。
這一結果讓小海感覺「像是天塌下來一樣」,全家陷入了危機。
起初,小文的父親認為梅毒是小海感染給妻子的,但之後小海的檢查結果讓人感到意外:小海沒有梅毒,而小文的2次檢查結果都顯示她是梅毒患者。根據結果看,醫生認為小文是在結婚之前就感染上梅毒的。
面對採訪,小海表達了他的憤怒:「她父親說是穿衣服染上的,問他誰的衣服,他說是她二姐的還是媽媽的。他們家一直在敷衍我。」
危機籠罩全家,而且胎兒要還是不要,已經成了一個艱難的選擇……
梅毒,到底有多毒?
梅毒,古代民間將它稱為「花柳病」,因為是性傳播疾病,古代人去青樓時感染上的機率會很大,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一個名字。
從發病形態上看,梅毒又被稱為「楊梅瘡」或者「楊梅大瘡」,因為其發病中的皮膚潰爛形狀類似楊梅。不過,多數人對於梅毒只是道聽途說,至於「患者最後皮膚潰爛而死」的事情,幾乎都沒有真正的見過。
事實上,臨床中有2/3的梅毒患者不會有皮膚病表現,換句話說,從外表看起來,他們和健康人沒有任何區別。
沒有皮膚病表現的梅毒被稱為「隱性梅毒」,就像小文這樣的情況就是典型的隱性梅毒,在隱性的狀態下,患者同樣存在傳播風險。而正因為沒有外在的病變,人們看不見,所以傳播的途徑、風險會更廣泛。
人們總是覺得,患上梅毒肯定跟混亂的私生活有很大關係,不過實際的情況是,梅毒的傳播途徑不僅僅是靠性。
染上梅毒,不一定是私生活混亂
梅毒是典型的經過接觸和血液傳播的疾病,其傳播的途徑和方式主要有四種途徑。
1.性傳播:夫妻生活過程都有機率感染梅毒,而且只要雙方都有皮膚破損的情況下,親吻也會傳染;
2.血液傳播:這類傳播的概念就更加廣泛了,只要自己的血液接觸到了感染的血液,那麼就會被傳播,例如輸血、共用剃鬚刀、注射器等方式;
3.間接傳播:自己的皮膚有破損,接觸到了梅毒的病原體,就會被感染;
4.母嬰傳播:像愛滋病一樣,母親如果攜帶病毒,通過懷孕會傳染給胎兒。
孕婦感染梅毒,胎兒還能要嗎?會影響胎兒嗎?
對於小文這樣的情況,通過母嬰傳播傳染給胎兒的概率還是很大的。臨床上,孕婦感染了梅毒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有50%到80%的機率會發生流產、死胎、早產以及嬰兒先天梅毒。不過規範化的治療,能夠幫助控制情況,使胎兒不受感染。通過使用青黴素的治療,可以預防大多數的先天梅毒。
目前,小文正在接受抗梅毒治療,懷孕28周之前進行必要的幹預,90%以上的機率不會使胎兒受到影響。
小海和小文的案例還是給年輕人敲響了警鐘,無論是在哪裡結婚,婚前做一個婚檢,對於雙方接下來的生活以及下一代都非常有益。婚檢不但要檢查梅毒,還會檢查身體是否有其他的隱性疾病,而且在廣東省婚檢還是免費的。
在預防梅毒這件事情上,除了婚檢把關,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潔身自好,不要有高危性行為。梅毒的傳播途徑雖然很多,但95%以上還是經過性行為傳播的。
此外,也不要和陌生人共用生活用品,不要去沾染毒品,因為共用注射器不但可能會感染梅毒,還會感染其他血液傳播疾病。
總之,建立起良好的防病意識,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態度,就能築牢抵禦疾病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