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體質##簡短小劇評#
不知從何時起,看完一部劇形成了要書寫一下自己影評的習慣,即便以後回想起來傻裡傻氣也好,過於淺顯也罷,都是當時心境心態的一種全然真實記錄。還是以至真至誠的態度。
這部劇的主旨就是「到了三十歲,就會好起來」,記錄三十歲女子們的瑣碎日常。看到一個姐姐說「三十歲,我們做日漸熟悉的生活正是這樣:大部分時間裡喪氣和倒黴,偶爾被一點小幸運點燃,可燃盡之後又是漫長的平淡期。可那一點點小小的詼諧、默契、有趣,就足夠支撐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暗淡時刻。」
其實這樣的劇很難拍,我想。因為太日常了,它體現了一種日常的力量。所以很多人認為它是既《請回答1988》後位列第二的溫暖又細微的劇。自古以來,劇、影所飽有的起承轉合,皆是古今中外都會具備的最基本情節架構。因為要有衝突的戲劇效果,才會好看;要有激烈的矛盾與懸疑,才顯得尤為精彩。而《浪漫的體質》與《請回答1988》,沒有什麼大的明顯的「轉」,戲劇衝突幾乎沒有,都是在平淡中翻找出深意。細節裡面捕捉作者想要傳達的立意。
所以真的拍成這樣不容易,細水長流,溫暖相伴,也不雞湯,挺真實。這樣的劇後勁一般都很足,也會讓你反思生活中的一些處理,人情世故抑或情感情緒。看待問題的角度至少我覺得會無形中教會我要更積極一些,多挖掘他人與事情好的一面,沁入浪漫與有趣的體質。(雖然朋友們都說我很容易滿足,一點小事就很開心,但還是可以更激勵些的,嗯!)
所以呀,也不是說你一定得積極,但你總歸得對生活有個態度———樂呵呵的積極也好,喪喪的消極也罷,你得有個態度。
亦讓我更加體會到,人際關係的起點是「課題分離」,終點是「共同體感覺」。我們永恆的課題———不斷在調和的是自由與歸屬感的和諧統一,當人能夠感受到「與這個人在一起可以無拘無束的時候」,才能體會到愛。
感謝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