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和北韓,影視劇中常常有這個叫法。
其實普通中國人更習慣叫韓國和朝鮮,韓國人見得多,大城市裡面常有,朝鮮人確實沒見過,據說在國內只有丹東容易見到朝鮮人,一江之隔,朝鮮人過來開了好些民族餐廳,主要目的是賺外匯,服務員都精挑細選,顏值很高,素質更高,政治素質是必須的,個個根正苗紅,文化素質和才藝素質也必須突出,個個能歌擅舞,很多還是大學畢業生。
一直在想什麼時候去朝鮮看看,怕它以後改革開放了,和中國差不多了,就沒什麼看頭了。
一直沒去成,就一直沒看到過鮮活的朝鮮妹子。
沒想到,在暹粒見到了,顏值高素質高,美麗鮮活的朝鮮妹子。
就是,有點嚴肅。
那是某天下午的一小段行程,參加一個叫「全景畫」的東西,預計一個小時左右。
從某個神廟出來往「全景畫「」方向開,路兩旁不再是稻田和脊背奇瘦的白牛,開始出現一些村鎮,很有人煙的樣子,這是城市的方向,隨著低矮的平房越來越多,車流人流增多,覺得道路也越來越窄,車行緩慢,大巴車路過一個學校,規模就是國內鎮級小學那種大小,車開得慢,校園內有好些穿著校服的孩子在嬉戲,我盯著看,注意到校門右邊的鐵柵欄上有塊牌子,上書「大韓民國捐建」,哦喲,韓國的希望工程都搞到這裡來了,挺好挺好。
為什麼對韓國捐建的學校特別注意呢,因為馬上要去看的這個「全景畫」是朝鮮建的,和韓國人捐的學校隔得不遠,不過不是捐建,北韓那麼窮的國家打不腫臉充胖子,這算是個合資企業,柬埔寨和朝鮮各出資一半,收門票賺錢來支持國家建設,門票是美金,掙外匯,人家這是文化產業,算是文化輸出,到挺讓我意外的。
。
在柬埔寨這種國家,國貧民弱,意識形態已經不重要了,怎麼說呢,有點那種「有奶便是娘」的感覺,韓國可以來,朝鮮也可以來,美國可以來,中國更可以來,是不是有阿拉伯勢力滲透還沒注意到;雖然有法定貨幣瑞爾,但除了很小額的支付,比如去菜市場買菜,大家更喜歡美元,美元是硬通貨,西哈努克同志和中國那麼好,晚年還常居中國,居然引進了美元而不是人民幣,讓我頗有些腹誹,人民幣在泰國都很好用了,柬埔寨人民還不喜歡,真是不懂世界大勢。
所謂的「全景畫」,全稱是「吳哥全景博物館」,裡面最有看頭的就是這幅360度全景畫,先網上下載點介紹:
博物館最大的看點是360度全景壁畫「繁榮的吳哥時期」,環形壁畫長123米高13米,繪畫遠景有近4個籃球場大,共畫了4.5萬個人物,描繪了12世紀吳哥王朝的生活和戰爭。全景畫非常震撼,非常驚豔,水平實景與直立壁畫銜接得天衣無縫,渾然天成,出神入化。這幅畫是朝鮮萬壽臺藝術創作社派出的63位藝術家用了4個月時間完成的。
看到沒有?63位朝鮮藝術家用四個月完成,宏大壯麗。
想看?20美金門票!
畫是真好,朝鮮善於搞一些宏大敘事的東西,比如十萬人同臺演出的大型團體操和藝術表演「阿里郎」,比如牡丹峰藝術團,比如這幅畫了四萬多個人物的全景畫,光看這些東西,都是很高的藝術成就,在朝鮮,藝術可以當飯吃,藝術家更是吃得好。
看全景畫之前先在博物館裡逛了一圈,既然叫博物館,還是有些別的東西可看,雕塑和展品當然沒太多看頭,是裡面的工作人員好看。
準確地說是來自北韓的工作人員好看,他們和柬埔寨工作人員很好區分,一眼就能看出來,帥哥美女都是朝鮮派來的,膚色黝黑個子矮小的就是本地的,特別是幾位輪著上場的朝鮮美女講解員,特別好看,北韓這種國家你懂的,能派到外國的都是特別挑選過,反覆政審,歷史和家庭必須清白,文化還要高,還要膚白貌美,不能給偉大的民主主義共和國丟臉。
裡面的幾位帥哥也挺帥,身材挺拔瘦削,和南韓的帥哥沒什麼區別,單眼皮是他們的特點,但這裡面的帥哥感覺都有點陰氣,氣場不是很明朗,感覺像是特工,至少是政工專員,因為講解用不上他們嘛,應該是專門派來管理這幫漂亮妹子的,千萬別讓資本主義的有錢人給拐跑了,柬埔寨雖然國家窮,可富人還是很多,畢竟還是屬於資本主義制度,離這個博物館不遠,就有好多五星級酒店,裡面按朝鮮標準看,應該算得上是窮奢極欲了。
逛完了博物館其它展廳,進入全景畫主場,裡面遊客不準拍照,想留念的話可以付費讓工作人員用他們的相機拍,一張5美金。
畫得真是好啊!我們繞著一個環形平臺邊走邊看邊感嘆。
朝鮮藝術家的水平確實高,除了看,還要聽,一個朝鮮妹子負責給本團講解,妹子很漂亮,鵝蛋臉,身材高挑,腿長腰細,確屬美女,講中文,外面看牌子還有講英文法文的。
只是,妹子那個中文能聽懂,但腔調太奇怪,高亢尖利,像是一直拔高了嗓子在講話,很不入耳、很不悅耳,很不動聽,和妹子漂亮溫柔的外表完全不匹配,這是在那裡學的中文?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朝鮮妹子,活的,不是電影上,還離的很近,細看了看,確實膚白貌美,搭訕一下是必須的,而「你在那裡學的中文,是在中國嗎?」是一個很得體的搭訕問題,於是我問了,得到一個嚴肅的回答「我是在朝鮮學的」。
怪不得覺得耳熟呢,總覺得這個調調在那裡聽到過,只是一個漂亮的朝鮮妹子在柬埔寨用中文給一幫中國遊客講解吳哥王朝這個特殊的場景讓人一時想不起來。
忽然想起來了,這個腔調,像是用刀叉在白瓷盤上刮擦的腔調,明明是軟妹子,卻把中文講得如此高亢尖利的腔調,是那裡來的呢?在那裡聽過呢?
就是朝鮮電視上新聞播音員那個腔調!
就是那個高亢鏗鏘,一直在高音區餘音繞梁的朝鮮式播音腔調。
靠,人類語言真是奇怪,同樣的語言,思密答思密答是南韓給我們溫柔的韓語印象,我們忘記了韓語還有一個北韓的腔調,南韓就像臺灣男生,講國語能把人膩死;北韓比東北還要北,比東北話還要凜烈,感覺是極地的冰風颳過耳邊。
中國話如此,韓國話自然也免不了。
等妹子講解完了,本來想和她合影的,拿回去好炫耀一下和朝鮮妹子合了影,愣是沒敢開口,一是不知道她們的紀律準不準;二是剛才那個尖利的中文讓我有點怕,說不定會拒絕我;三是老婆女兒在旁邊,可能會取笑我,猶豫糾結之間,人家就和我們告別,回休息室休息去了。現在想來都是憾事,要想和朝鮮妹子合影,可能只有下次去智慧型手機都不準帶入的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