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佟麗婭這樣的媽,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2020-08-28 飛慕課

慕課君說:


今年的春晚,慕課君全程被一個人所吸引。


那就是佟麗婭。


原因很簡單,這次,她不是舞者,不是演員。


而是主持人。



整場春晚看完後,莫名感嘆,她怎麼做什麼都那麼優秀。


這次的主持,她落落大方,氣質和談吐絲毫不差專業的主持人。



了解的人都知道,佟麗婭並非順風順水。


她被貼上了很多標籤,比如不太幸福的婚姻、不夠好的原生家庭、她的自卑,討好型人格等……


但這些非但沒有打倒她,你還能看到她身上的一次次蛻變,甚至是重生。


這次的疫情,對我們的影響都不小,有人面臨失業,有公司面臨破產,甚至有人面臨死亡……


寫她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力量,對生活篤定,對未來充滿期待和憧憬。


更要學以致用,用這樣的態度給我們的孩子做榜樣,讓未來的他們,無論遇到怎樣的磨難與風霜,都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有佟麗婭這樣樂觀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2017年,是佟麗婭人生中特別難的一年。


有人拍到她老公陳思誠與兩個豔女共度一晚。



出軌事件引發全民轟動。


而此時,孩子剛出生不久,佟麗婭的事業正處於復出的上升期。


遭遇婚姻危機的她,沒有炒作、沒有撕扯。


只是默默發了一條朋友圈:重新開始!丫丫加油!



配圖中她抱著孩子,字幕是:沒有什麼是可以擊垮我的。


所以,經過重重磨難,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越發光彩奪目的佟麗婭,這就是樂觀的力量。


有人曾問佟麗婭:你是一個記憶裡有傷痛的人嗎?


她這樣回答道:我不認為我是一個走不出事情的人,無論好壞,所有的經歷一定都是財富。但總的來說,我是一個很樂觀的人。


是呀,心懷萬裡陽光,何懼蜚短流長。


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正是佟麗婭在那些困境中,在那些關鍵的節點上,選擇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不悲不怨,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作為媽媽,她的經歷也給孩子上了很好的一課。


生活中,一般心態好,樂觀的媽媽,她的孩子運氣也不會太差。


父母樂觀與否,決定了孩子一生成敗


如果說教給孩子一個技能,就足以讓ta應付這一生。


我覺得,是樂觀。


當然,慕課君知道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來就非常期待他樂觀頑強。


也一直是這樣教育的。


但為什麼後來很多孩子都變得悲觀了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皮格馬利翁效應,它的意思是:如果你對一些人賦強烈的期待,這份期待就會成為現實。


美國有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用實驗證明了這一點。


這個實驗發生在1968年,他來到一所鄉村小學,對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測驗結束後,他把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給了校方,並叮囑他們要保密,免得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這個名單佔了學生總數的20%,但大家都不知道,名單上的學生其實都是心理學家隨機選的。


奇妙的是,8個月後,情況果然有些變化。


在針對這18個班學生的測驗中發現,上了名單的那部分學生,成績普遍有了顯著的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慾都變得更強。


面對這個結果,他提出了一個詞叫「權威性謊言」


他認為,他對於校方來說是權威,而校方對於學生來說也是權威,將「你最有發展前途」的「謊言」傳遞到那些學生身上,最終他們果然變成了這樣的人。


有意思的是,這些學生並不知道自己是「最有發展前途」的人,是老師們通過情緒、態度影響了他們。



看了這個故事,有些父母可能疑惑,自己明明做的沒問題呀。


那慕課君舉些例子:


抱怨生活類:

我做不到的,多努力都不行;你爸是個混蛋,他永遠不知道體諒我;什麼時候回家什麼時候髒,你們真是要累死我;你能不能別總這種德行,看到你就煩。


總之,時時刻刻在吐槽不如意,很難發現生活的美好。


消極對話類:

在公園裡,有個小男孩說:「媽媽,我想捉蜻蜓。」


媽媽說:「別費勁了,你捉不到的。」


過了一會兒,男孩說:「媽媽,我想跟那個小朋友玩。」


媽媽說:「你又不認識人家,人家會欺負你的,別去了。」


回家後,男孩說:「媽媽,我想給老師打電話說問明天網課還上不。」


媽媽說:「儘量別什麼都找老師,招人煩,你明天早起等著。」


悲觀的父母,基本上在生活中所有事上,都往不好的方面想。


殊不知,這給孩子帶來了極大負面影響。


曾有人對七百多個家庭跟蹤調查4年,發現,那些整天有很大壓力,不太樂觀的父母,孩子的認知發展,會比同齡小孩落後一年。


美國《神經元》雜誌曾研究顯示,習慣悲觀的孩子,大腦會有過多的」壓力荷爾蒙「,給大腦神經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進而影響認知,心智發展。而樂觀的孩子則會促進神經元發展,因此兩類孩子差距會逐漸拉大。


現實生活中,慕課君看到很多人很少會真正地鼓勵和認可孩子,他們只是在批評孩子不夠好,想通過這樣的方式逼迫孩子變得更好。


這樣的方式,其實就是在一遍遍重複「你怎麼這麼差勁」。



我們要有意識的給孩子發出樂觀的期待,這必須是發自內心的。


而不是表面接納孩子,內心卻嫌棄ta,不夠完美,不夠卓越,沒有給你掙面子。


比如,當看到孩子沒考及格時。


要說只要努力,下次一定會考得更好,我們來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吧。


而不是說,又沒考及格,你這豬腦子,真不是學習的料!


因為這樣孩子可能再也不覺得自己能應付學習這件事了。


當孩子倒水燙到腳時。


要說下回更小心些,把杯子往裡放些,就不會淋到腳了。


而不是上來就指責:「真是笨死了,這次淋到腳,下次還不得直接倒腳上?」


因為會讓孩子不知所措,太過緊張,就更容易犯錯。


其實,我們很少遇到真正悲劇的事。


大多數時候,只需要往好的方面一想,就會發現,並沒有什麼。


因為都可以改變。


我們對生活是什麼態度才重要。


如何培養積極樂觀的孩子


除了父母更樂觀,還有沒有更具體的方法,幫助我們培養出積極樂觀的孩子呢?


慕課君寫的文章,當然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的。


有一本書,叫做《教出最樂觀的孩子》。


主要的作者是積極心理學之父塞林格曼。


很推薦大家去看看。


在這裡,慕課君也總結出了書上的一些經驗和作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其實,讓孩子樂觀的基本原則:在於你和孩子的說話方式,特別是孩子遇到問題,你怎麼解釋原因,至關重要。



就拿書中一個例子來舉例:6歲的伊恩跟姐姐一起搭積木,因為不如9歲的姐姐搭得好,他很焦躁,這時候爸爸過來安慰他。


父親:你做的很好了,我覺得你做的火箭太棒了。


伊恩:才不是呢!姐姐做得好,我就是笨蛋,沒有做對過一件事情。


父親:我喜歡你做的東西,我覺得你就是最好的火箭專家。


伊恩:姐姐做的好,我就是個笨蛋,我不能做任何事,我討厭搭積木。


父親:你只要拿定主意,什麼事都能做成,來我幫你搭一個最好的火箭。


最後伊恩還是讓父親幫自己做了一個。


在這個例子中,表面看,父親給孩子的解釋都是樂觀向上的,但其實他犯了三個錯誤。


01 父親說的每件事情都不是真的,因為孩子確實做的不夠好。他應該說實話。


02 為了讓伊恩高興,父親接手,為伊恩做一個他自己無法做到的東西,讓孩子失去了掌控感。


03 最嚴重的錯誤就是,父親直接幫伊恩做了一個,沒有跟孩子解釋失敗的原因並提出反證。


如此下去,伊恩可能會經常用放棄、退縮以及抱怨的方式應對問題,習得性悲觀就是這麼來的。



所以,孩子悲觀,不快樂,父母是有責任的,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的誤區存在。


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怎樣解釋才可以讓孩子樂觀呢?


01 告訴孩子,困難都是暫時的。


悲觀的人,會認為困難一直存在,影響也特別大,甚至會成為災難。


樂觀的人,就會認為困難是暫時的,影響也有限,產生的原因也是多樣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原因,還有外界環境。


比如伊恩說:


「我從來就不會成功」,「我不能做任何事」這就是屬於永久性的解釋。


所以這個時候父親的正確解釋應該是:


「你只有6歲,你的姐姐已經9歲,她搭得比你好是正常的,等你到她這個年齡你也可以跟她一樣好。」

在這裡多說幾句,有些父母,孩子有一次作業沒完成,就焦慮到不行。


便怒氣衝天,衝孩子吼:作業完不成,考試考不好,上不了重點學校,考不上好的的大學,畢業找不到好工作……這就是典型悲觀心理。


把一次沒做好作業的影響誇大成了永久性的,還會引發地震海嘯般的連鎖反應。


02 誰都有過失敗,但這不妨礙你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


有些孩子會覺得,這個做不好,是自身缺陷,所以,ta也會放棄其他方面的努力。


比如伊恩說「我就是笨蛋」。


那麼,針對這一點,正確的解釋是什麼呢?


「你只是搭火箭不好而已,其他方面不是都做的很好嘛,比如騎車就很好…..」


3. 有些問題沒處理好,但那不一定是你的錯


發生了問題,我們會找原因,一般有兩種方式:內部歸因或外部歸因。


伊恩總是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整個責任都歸因於自己身上,每當事情不順時,孩子總是責怪自己。


這時候可以這樣解釋:


「剛才你搭積木時候,姐姐如果和你一起,你也會搭得更好一些;或者你請求我的幫助,我來協助你,是不是也可以?」


我們要儘量將內部歸因轉變成外部歸因。


這樣孩子會對自身評價更高,會更少羞愧,更喜歡自己。


塞利格曼說,孩子就像海綿,他們不但吸收你所講的話,也吸收你講話的方式。


你的說話之道,影響孩子一生。


家有樂觀父母,孩子在哪兒都幸福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段催淚視頻:


「敘利亞3歲難民聽到轟炸後哈哈大笑」,讓很多人笑著看哭!

爸爸問:「是飛機,還是炸彈?」


聽到爆炸聲時,小薩爾瓦下意識的感覺到害怕(瞳孔放大)

小薩爾一想到和爸爸約定聽到」砰「的聲音~就要一起哈哈大笑。


小薩爾說:「是炸彈,沒錯,它來的時候我們就笑。」


之後視頻中的父親接受了媒體的採訪,他這樣說:因為小薩爾非常害怕聽到炸彈的聲音,他從小薩爾的遊戲中發現鞭炮聲帶給小薩爾快樂,發現孩子建構的童話世界,於是就把炸彈的爆炸聲和鞭炮的聲音連結在一起,希望可以給他像其他孩子一樣的平凡童年,在他的童年留下的不是恐懼和危險。


這是在敘利亞,一位父親正在教年僅3歲的女兒薩瓦爾用笑聲「對抗」炸彈。


小女孩的笑容很感染人,但慕課君卻潸然淚下。


面對生死未卜的明天,這位父親依舊選擇做照亮孩子黑暗的明燈,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



其實,人生在世,我們很難預測自己會遇到什麼磨難。


就像突如其來的肺炎瘟疫,猝不及防的地震,持續了半年的美國流感,和戰亂紛飛的敘利亞。


生活巨變時,我們無法改變現實,卻能改變自己看現實的態度。


我們要堅信,不管什麼情況下,心態都可以光明。


這世上沒有不帶傷的人,人最可貴之處在於,看透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愁眉苦臉,並不會讓生活更好。


更何況,在孩子眼中,有樂觀的父母,就是身處天堂,哪怕實際是地獄。


而有悲觀的父母,哪怕生為王子公主,孩子也不會有幸福可言。


為了孩子,請讓自己先樂觀起來。


這樣,孩子的世界,馬上就充滿陽光。


相關焦點

  • 孩子有沒有「福氣」,別光看長相,有這3點才是真的有福!
    經過這一遭,這位寶媽再也不敢這麼做了。這個帖子底下,都是批評這位寶媽的,對小小的孩子這樣,實在是說不過去。這種做法也實在是難以理解,畢竟孩子究竟長成啥樣,在出生時就已經定了,哪會輕易改變。生在一個還不錯的家庭,對於孩子本身來說就是一種福氣,今後孩子的教育,以及其他培養上都能有經濟支撐,對孩子今後的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2. 自己學習上進一個人有沒有福氣,還真得靠自己才行。
  • 《知否,知否》大熱:這樣的媽媽,才是孩子一生最大的福氣
    她們,既為人妻,又為人母,都一心盼望自己的兒女們有一個好的未來,但孩子們最後的結果,都和她們的教育有關,尤其是盛家的三個女兒,幾乎就是她們母親的翻版。 這三位母親,其實分出了三個層級。第一層:林小娘,不會正確教育孩子,卻教了孩子們不少烏七八糟的手段。
  • 媽媽三觀正,才是孩子一生最大的福氣
    衛小娘是盛紘最不得寵的妾室,也是明蘭的媽媽,在她懷第二個孩子的時候,被林小娘使了手段,害得難產而死。雖然她戲份很少,但在盛府三個娘子中,她是最有遠見的一位。 她知道自己地位卑微,一直忍辱吞聲,在臨死之前囑咐女兒,不要冒尖出頭,凡事活著最大,讓明蘭學會隱藏自己,在那個艱難的環境中活下去。
  • 這樣的媽媽,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一個好媽媽,是孩子一生的財富秦媽媽不僅人很有趣,快到古稀之年,對新鮮事物還一直保持著高昂的興致。誰說只有小姑娘才喜歡抓娃娃,我們秦女士抓到娃娃,也要激動得跺起小碎步!媽媽從沒說什麼,不管「別人家的孩子多優秀」,她只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斷,只要他能承擔自己做的決定就好了。
  • 陳思誠為佟麗婭慶生,稱呼她為朵朵媽,孩子維繫關係
    8月8日是佟麗婭的生日,凌晨的時候,陳思誠在發博為佟麗婭慶生,佟麗婭也在這條慶生微博下回復了一個吐舌的emoji,看著兩人好像是和好如初了,可網友在這些詞語裡看出兩人的關係有點微妙,因為陳思誠叫佟麗婭為&34;,就像是已經不是老婆,而只是因為孩子,才維繫這這段感情。
  • 什麼時候出生的寶寶有「福旺」?不是子時午時,這些才是真福氣
    中午十點多的時候,孩子出生了,算是誤打誤撞真的生了一個男孩子,婆婆一看真是個男孩子,高興的歡呼雀躍,但是隨即又安靜了下來「我說呀,我這孫子命裡算是運氣差點呀,眼看著快要到午時時刻了,就偏偏出來了呀,要是你媽再多「憋會兒」,你就有天大的福氣嘍!」
  • 《知否,知否》:媽媽三觀正,才是孩子一生最大的福氣
    她表面對大娘子順從,但背後總是使絆子,拐著彎使壞,奈何盛家主公盛紘就吃這一套,一直把她放在心尖上,過得比正妻大娘子都體面。她生了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女兒墨蘭,雖然是庶出,但劇中比嫡女都張揚。她的做派,簡直就是林小娘的翻版,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眼高於頂,一心想著攀高枝,嫁入豪門。
  • 成長型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成長型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那些被溫柔對待長大的人,不論個人成就如何,身上永遠有一種無法抗衡的陽光、自信和渾然天成的自尊。 我們想要培養成長型思維的孩子,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讓自己先改變思維模式以及看待孩子的方式,並不斷陪伴孩子去實踐成長型思維。
  • 《酷爸俏媽》開播 李光潔戀上「女兒」佟麗婭
    不過在這一片雷同的電視劇播出形勢下,《酷爸俏媽》不管從演員陣容還是劇情設置上還是有足夠資本讓人眼前一亮的:李光潔、佟麗婭是《我的經濟適用男》後的二度合作,終成眷屬之後面臨育兒問題,頗有幾分「王子與公主過上幸福生活」之後的童話現實版之意。劇情方面,裝修公司老闆愛上前妻新男友的女兒,險些「亂倫」,這略顯複雜的人物關係加上三個老爸養孩子的各種囧事,一出簡單又熱鬧的輕喜劇歡樂上線。
  • 從「老婆」到「朵朵媽」,陳思誠對佟麗婭的稱呼引熱議
    ,不過與往年對佟麗婭稱「老婆生日快樂」不同,今年陳思誠對佟麗婭的祝福變成了「朵朵媽生日快樂」,正是這樣小小的改變,在網絡上卻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2016年隨著他們的孩子朵朵的出生,佟麗婭在幾個月後推出了自己的圖書作品《心花朵朵
  • 佟麗婭、劉濤....都管她叫媽!厲害了我的「媽」!
    在《唐山大地震》中,陳小藝給佟麗婭當起了媽媽,演繹了一段歷經數十年的情感糾葛。電視劇《天倫》中,陳小藝從「外來妹」變成「外來媽」,守寡一輩子,撫養了好幾個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木蘭是一個善良的女人,她有一個患有老年痴呆的爺爺。
  • 媽媽愛打扮,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可試問,有哪個孩子不喜歡自己的媽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孩子眼中,任憑歲月流轉,媽媽都是自己的小仙女。一個會打扮的媽媽,無形之中會給予孩子自信與愛。媽媽愛打扮,是孩子一生的福氣。聽過這樣一句話,媽媽的美是孩子最初的審美。深以為然。一個母親不愛整潔,孩子多半也邋裡邋遢。一個母親熱衷奢侈,孩子的包裝往往也很昂貴。媽媽的審美,總能無形決定孩子的樣貌。
  • 陳思誠給佟麗婭慶生改叫法:為什麼曾經的小可愛,都活成了孩子媽
    細心的人發現,和以往不同的是,陳思誠對妻子的稱呼發生了變化,往年都叫親愛的,這回改成了朵朵媽,凌晨發文,只有簡短的一句話:朵朵媽,生日快樂。配以佟麗婭類似居家狀態的圖片,松鬆散散的感覺。咱們不談什麼八卦,講真,現實之中,曾經的親愛的,最後活成了孩子媽的,也大有人在吧!
  • 陳思誠為佟麗婭慶生,稱呼從老婆變為朵朵媽,背後隱藏著什麼?
    的37歲生日,作為丈夫,陳思誠的祝福如期而至,這已經是他連續好幾年,準時發文為佟麗婭慶生了,本來很普通,可是細心的網友卻發現,這麼多年來,陳思誠一直都是稱呼佟麗婭為老婆,怎麼突然變成了「朵朵媽」呢?),可是2016年~2019年,陳思誠都是稱呼佟麗婭為老婆,為何到了2020年,突然改了稱呼,變成了「朵朵媽」呢?
  • 陳思誠給慶生佟麗婭,稱呼由老婆改成朵朵媽,重點放家庭好幸福
    陳思誠稱佟麗婭是&34;每年都是短短的一句話,其中有對老婆佟麗婭的鼓勵、支持還有滿滿的愛,這樣簡單而又深厚的夫妻情,非常令人羨慕。觀眾們好像也會感覺這樣稱呼老婆是孩子媽,好像沒有以前那樣的甜蜜感覺了。其實,這樣的稱呼反倒更能看出夫妻兩個人的甜蜜狀態,朵朵是兩個人的兒子,作為二人愛情的結晶,自然是這個三口之家的小寶貝。今年陳思誠也直接稱呼佟麗婭是朵朵媽,看來也把自己的生活重心全部回歸家庭了,從原來的的二人世界,越來越懂得照顧這個家。
  • 這幾個「時辰」出生的孩子,通常都有好寓意,孩子一生福氣滿滿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快到預產期那段時間,大概是每位媽媽最緊張的時候了,想到就要和寶寶見面了,內心的激動和緊張無法言喻,相信每位準媽媽都想要孩子一生平平安安,幸福美滿,有的寶媽比較迷信,覺得孩子要在「吉時」出生,這樣對孩子很好,甚至不惜剖腹產
  • 陳思誠給佟麗婭送生日祝福,被網友群嘲了,這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但是在陳思誠這裡,卻被網友質疑和吐槽,因為陳思誠以往送祝福的時候,對於佟麗婭的稱呼都是「老婆」的,而如今卻變成了「朵朵媽」,這不免會引起有心人的無限猜想。要知道,陳思誠在表演方面,雖然沒有佟麗婭那麼出名,但是在做導演方面,還是非常有天賦和才華的,要知道,陳思誠自編自導喜劇電影《唐人街探案》,頗受觀眾喜歡和好評的。
  • 佟麗婭陳思成真實婚姻曝光:有種女人,永遠有春天
    可婚姻如飲水,冷暖自知,更何況佟麗婭與陳思誠之間還有一個孩子,不可能那麼快結束婚姻關係。19年11月份,陳思成帶著兒子朵朵探班佟麗婭,在新疆歌舞劇《在遠方在這裡》的謝幕片段,朵朵穿著民族服飾,完全不怯場。當天,陳思誠還將朵朵摟在懷中教他看書識字,場面十分溫馨。2020年,佟麗婭生日那天,陳思成發文:朵朵媽,生日快樂。佟麗婭俏皮回應了一個笑臉,力破離婚謠言。
  • 《愛的釐米》再現「樊勝美」,媽寶男騙父母房子,佟麗婭被趕走!
    樊勝美年輕漂亮能幹,可惜的是卻有一個一直趴在她身上吸血的父母,為了兒子張口就是要十萬,這樣的劇情在如今的中國越來越多。父母永遠不知道這種偏愛對整個家庭的傷害有多大。 二,從小嬌慣的孩子將來難成大器。長大以後不懂得孝順父母,缺少愛心。 三,這樣的孩子過於依賴父母,缺乏自立自強的能力,容易成為媽寶男。 這樣的孩子在家中是掌上明珠,感覺自己無所不能。入了社會後就自以為是,眼高手低,工作不能融入群體中,導致的結果就是工作不順,創業失敗。
  • 陳思誠為佟麗婭慶生,稱呼從老婆變成朵朵媽,要走劉愷威的老路?
    小編就是這樣,有時候大腦就是不想思考,電視劇也不想看,因為有些實在是太過燒腦了,甚至還會被某些角色給氣到,那我們都知道在娛樂圈有許多的明星,他們的另一半也是明星,這些明星夫妻可謂是「強強聯合」,他們的互動有時候也會甜的網友們暈頭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