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逐漸好轉,不少地方的電影院也開始營業,前幾天趁著七夕的好彩頭和好友一同去電影院回味了一番-最好吃的爆米花一定是電影院賣的!
今天我要推薦的電影---《小婦人》2019
·《小婦人》是由格蕾塔.葛韋格執導,西爾莎.羅南、艾瑪沃特森、佛羅倫斯·珀、伊萊扎·斯坎倫、蘿拉·鄧恩、提莫西·查拉梅聯袂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2020年8月25日(七夕)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根據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同名小說改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19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一個普通家庭四個姐妹之間的生活。
在開始講述小婦人的故事之前,有一個小問題想問大家,在您心裡,女人的形象是怎樣的呢?
這是一篇,關於小女人的故事。
電影的預告片給我留下深刻映像:
瑪奇姑姑:「你必須嫁個好人家。」
喬:「可是您也沒結婚啊。」
瑪奇姑姑:「那是因為老娘有錢。」
「Beacuse i’m rich」
瑪奇姑媽的自信來源於自己足夠富有,不需要依靠男人。。
電影的開端,喬打開出版社的大門,穿過滿是男人們高談闊論著的辦公室,在主編審視自己稿件時,揣揣不安的對著手指。她的內心惶恐、不安,害怕稿件再一次被退回。
喬是一名業餘作家,她從小熱愛寫作,還和家裡面的四姐妹創建了女子戲劇部,成員包括 :大姐梅格、二姐喬、三妹艾米,四妹貝絲以及隔壁家的帥氣男孩,勞裡。
在主編刪改大篇內容同意出版這篇文章後,這個女孩快樂的奔跑在了紐約街頭。等回到工作的地方,她依舊拿著她的筆,不停的書寫。
本文女主之一喬是個自由、隨性的女性,面對青梅竹馬的勞裡的表白時,她極力的想向勞裡證明,愛情是容易厭倦的,不要改變現在的關係。
她愛勞裡,但並不想要婚姻的拘束。
對於剛成年的喬來說,自由遠比愛情重要,她想去大城市闖蕩,想去寬闊的世界冒險,而不是與自己的青梅竹馬在柴米油鹽中消磨彼此的耐心,更重要的是她不願意接受女人必然的結局就是走進婚姻之中。
她抗拒的是婚姻,卻抗拒不了愛。
在此之後,她離開了家,去大城市打拼,找了份教師的兼職,同時四處投稿,她努力非常,卻吃足了現實的苦頭,主編坦言,如果一本文的主角是女性,那麼她最好的結局就是結婚或者死去。
美國南北戰爭的背景下,人們需要的是積極的娛樂,而不是懺悔與說教,這點在喬帶著作品屢屢碰壁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就連同一個地方工作的教授也不甚認可她的寫作,這令她非常難過。
這也是為什麼,主編劃掉了她的作品,但仍然出版時,她如此高興的原因。
與此同時,喬的妹妹貝絲傳來了病重的消息,她不得不返回家。
人生多悲苦,但作者仍願意書寫歡愉。
在回程的火車上,喬在睡夢中陷入甜蜜的回憶…
那是一年聖誕節,四姐妹為晚上的舞會而興奮,喬為梅格燙著捲髮,艾米抱怨著沒成年不能參加舞會,梅格期待旋轉在舞池中央,貝絲則看著姐姐們笑。
在那裡,喬遇到了勞裡,一個和她一樣不喜歡舞會的男孩,
「我不是喬瑟芬,我只是喬」
「那我也不是勞倫斯,我只是勞裡。」
·說來奇怪,他們兩人有著一樣的頻率,一樣的率性自由。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勞裡迷戀喬的原因,他愛她身上的與眾不同,愛她追逐自由,愛她不為世俗所控,身為貴公子的他吃穿不愁,前途無憂,所有人都希望他按部就班的繼承家業,只有喬,給了他暢想和闖蕩的勇氣,她像一個火爐,照亮了勞裡,溫暖了他的靈魂。
·如果說喬和勞裡的感情是孤獨旅者的互相取暖,那麼梅格和家庭教師約翰的愛情就是柔情似水,歷久彌新的日常。
大姐梅格是個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姑娘,她從小就希望擺脫貧窮,渴求殷實的生活,但是她卻愛上了一位收入不高的家庭教師,負擔兩個孩子的開支已經讓家庭捉襟見肘。梅格惶惶不安地買下一匹上乘布料,這對這個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年輕的夫婦在現實的面前低下頭,丈夫羞愧於給不了梅格想要的生活,梅格羞愧於沒有考慮丈夫的感受。故事的最後,他們在屋前相互道歉,擁吻。當時光老去,他們都不再是熱戀時任性的少年,可在婚姻裡,他們學會了包容彼此的窘迫,仍然全心全意愛著那個對自己好的人。
梅格的夢想不同於喬,她渴望去愛,願意為了約翰繼續過著窮苦日子,他們的愛情在時光中發酵,猶如醇厚的美酒。
三妹艾米一個有著明確目標的女孩,她自私,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燒掉了喬的作品,她功利,從來不放過巴結權貴的機會,她真實,坦言自己就是要嫁入豪門。她很明確自己的目標,活得世俗而通透,比如從小就培養自己的藝術造詣,跟隨瑪奇姑姑混跡在上層圈積攢人脈。她也確實成為了四姐妹中活得最耀眼的那個,她很幸運,但這幸運何嘗不是她自己爭取過來的?她一直都在為自己而活,自由率性何其珍貴,可是潛心修煉努力爭取,又何嘗不是優點?在大多數人為了驕傲拉不下面子時,圓滑通透的艾米,成為現實的贏家。
·她在歐洲遇到了頹廢的勞裡,雖然心存喜歡但仍然直言現在的他揮霍自己;在勞裡暗示告白時也是一口回絕,不願意成為喬的替代品;在意識到自己並沒有那麼喜歡有錢的未婚夫時,也有勇氣正視自己的心。她成熟、驕傲,自信,很難讓人不喜歡。
最後說回小妹貝斯,喬遭受現實打壓不願意繼續寫作時,她鼓勵喬繼續寫作「你有紙,有筆,請繼續寫下去,為了我。」在貝絲去世後,喬徹夜不眠的記錄下了她們姐妹的日常,這便是《小婦人》的雛形。
·這個體弱多病的音樂女孩與勞倫斯爺爺的感情同樣使人暖心,勞倫斯的女兒早夭,貝絲的出現給他帶來慰藉,她像一個天真安靜的布娃娃,總是一個人呆在角落裡,卻在總是在關鍵時刻給予他人力量……
故事的最後,瑪奇姑姑給四姐妹留下了自己的別墅,喬用它開了當地第一所男女混合學校,艾米和勞裡結婚生子,打仗的父親回到家中,一家人其樂融融,唯一不同的是,故事的結局,當喬坐在出版社裡向主編講述《小婦人》的故事時,將自己的結局改成了嫁給教授,這看似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笑)
由於我只看過電影,並不了解2019版本是否有改編情節,但僅看這部電影就給我帶來了震撼的體驗,
恰到好處的服化道:
四位女主角各有特色,她們是眾多女性的縮影。
小太陽一般有活力的喬:
端莊美麗,如同太陽花一樣溫暖的梅格:
看似叛逆卻很有主見的艾米:
心地善良,安靜可愛的妹妹的貝絲:
相較愛情的內容,電影著重點在於女性的對愛情觀還有人生的抉擇上,與其在七夕節上映,不如在選擇在婦女節上映。
這迥然不同的四姊妹,她們在南北戰爭期間經歷戰亂、家庭、愛情的劇變,仍能在互相理解和支持下,勇於想像獨自的人生。對她們來說,成長也許就是努力活得有想法、有靈魂,成為最令自己驕傲的樣子。
致我可愛的小婦人們。
「如果不是你用手聚攏花朵,那千篇一律的甜美有何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