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婦人》150年後的歷久彌新

2021-03-04 浮文獵影

導演: 格蕾塔·葛韋格

編劇: 格蕾塔·葛韋格 /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

主演: 西爾莎·羅南 / 艾瑪·沃森 / 弗洛倫絲·皮尤 / 伊萊扎·斯坎倫 / 蘿拉·鄧恩 / 蒂莫西·柴勒梅德 / 梅麗爾·斯特裡普

豆瓣:8.1分

IMDb:7.9分

1868年,美國剛剛結束了南北戰爭,正在經歷重建時期,一本小說橫空出世,一經出版兩周售罄,之後被無數國家翻譯出版,一直暢銷至今。這部小說便是由美國作家路易莎·梅·奧爾柯特創作的《小婦人》。

 

小說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以19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一個普通家庭四個姐妹之間的生活瑣事為藍本的帶有自傳色彩的家庭倫理小說。小說強調了個人尊嚴與自立自律的觀念;內容平實卻細膩,結構單純而寓意深遠,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小說中二女兒喬更被認為是作者的化身,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女性。

 

小說先後四次改編成電影,更被日本《世界名作劇場》改編為動畫片《若草四姐妹》、《愛的若草四姐妹》,風靡一時。每一次改編都對不同的時代背景,進行了新的詮釋。這也是為什麼2019版的《小婦人》一經上映,便遭到了漫天質疑。距離小說出版,已經過了150年,時過境遷,且有諸多版本在前,還有必要再翻拍新版的《小婦人》嗎?

每一個時代,都需要一種細膩的力量。在認清現實後,仍然熱愛生活是真正的英雄主義,這群善良、熱情、朝氣蓬勃的溫暖女孩們,在任何時代都會像火焰一樣閃耀,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真正熱愛生活、擁抱生活。

與原著相比,新版的《小婦人》大膽的使用了非線性敘事,打破了原著的時間線,將原著小說的續集《好妻子》以插敘的形式,穿插在電影中,構成強烈的對比。這也讓馬奇一家四姐妹的人生際遇完整的展現在觀眾面前。通過時間、空間、人物之間的對比,告訴觀眾,沒有哪一種選擇比較高級,每一種選擇都伴隨著真心與失去。

所以,充滿女性自覺意識的《小婦人》,正是迎合了當下女權主義興起的時代背景。如今21世紀迎來了第三個10年,女性的覺醒卻依然是一個無法逃避命題。

影片中通過四姐妹的成長曆程呈現豐富的人生階段及感悟,無論是喬的自由,麥格的理性,貝絲的現實,艾米的大膽和追尋,愛與包容始終是馬奇一家的主旋律,家人,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



電影一開始,就將一個殘酷的成人世界展現出來:大女兒麥格生活窘迫撫養兒女,二女兒喬孤身一人寫作養家,三女兒貝絲陷入重病,四女兒艾米遠在他鄉學習繪畫……

當觀眾剛適應了這種灰冷色的成人社會後,電影突然將視角切回了七年前,那時候的一切都是美好而溫暖的,四姐妹的童年無憂無慮。但是經歷過成年世界的殘酷之後,再來審視這童年的歡樂,一切仿佛是一場夢境一般,所有的歡樂都是那麼的不真實。

擁有上帝視角的觀眾,目睹過最後的結局,無論眼前的場景多麼的溫馨甜蜜,內心卻清楚這一切終究逃不過悲劇的宿命。

在接下來的故事中,導演一直使用閃回倒敘的方式,將四姐妹七年前的溫馨愉悅與七年後的冰冷困境之間進行對比。一直在提醒觀眾,你所看到的美好都是虛假的過去式,現在的殘酷才是真實的世界。這便是導演的高明之處,打破原有的時間線,將時空雙重交叉,形成強烈的戲劇感,放大了人生如戲的矛盾感,更加體現了《小婦人》故事內核中的成長主題。

值得一提的是,《小婦人》是女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的第二部獨立指導的長片,雖然這部電影同樣聚焦了女性成長問題,也保有了《Lady Bird》的清新靈活的氣質,但《小婦人》用更加宏大的敘事,將女孩轉變成女人的故事用更加殘酷的方式展現。相隔150年的今天,格蕾塔用更加前衛的方式讓原著改編有了發展與現實意義。

所以說,這是屬於現在這個時代的《小婦人》。經典是不受時間、空間所限制的,150年後的今天《小婦人》依然給了現代女性面對生活的勇氣。

在好萊塢的大環境下,女性依然處於弱勢地位,強烈的女權電影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受奧斯卡評委歡迎的。格蕾塔版《小婦人》中女性主義的表現都是隱晦的。影片拼命的在夾縫中透露出一丁點的獨立女性的思想。電影伊始,導演便借出版商之口說出了那句「女主角的結局要麼結婚,要麼就是死」。這句看似戲謔的話背後其實所傳達的是導演的心聲。女性角色結局的程式化也諷刺了現代社會對於女性的偏見。這種改編在我看來,更像是被奧斯卡評委掐著喉嚨,幾乎窒息下所作出的妥協。

同樣,因為這種改編與敘述方式,在《小婦人》中,女性角色的層次變得真正的豐富起來,每一個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獨立個體,電影也沒有過分誇大女性的力量,塑造「超級女英雄」,也沒有高喊空洞的價值觀口號,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角色,都可以自由地成長、自由地選擇人生。在女權泛濫甚至被物質化、汙名化,傾向言之無物的時代,更需要《小婦人》這種用本真、善良鼓舞人心的力量。鼓勵每一種美的可能、追求幸福的可能,用真正熱愛生活的姿態去歌頌生活。

2019年的好萊塢是男性電影大獲全勝的一年,《小婦人》雖然拿下了6項提名,卻僅斬獲了一個最佳服裝設計獎,很多影評人都為此抱屈。

電影《小婦人》由西爾莎·羅南、艾瑪·沃森、蒂莫西·柴勒梅德等新一代男女神主演,更有梅麗爾·斯特裡普、蘿拉·鄧恩等演技派坐鎮。中國大陸地區最初定檔2月14日情人節登陸院線,卻因為新冠疫情影響,延遲上映。

如今已是春暖花開,影院復工在即,希望各位能走進影院,讓這部歷久彌新的名著經典治癒內心吧。


相關焦點

  • 跟150年前的《小婦人》學什麼?
    電影《小婦人》根據同名文學作品改編,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四位姐妹,在尋找新生活、真愛與理想時,由女孩逐漸成長為女人的故事。話說,遠在1869年,美國女作家奧爾科特寫完《小婦人》的時候,一定想像不到,150年後,這個故事已經第五次搬上銀幕了。
  • 150歲的《小婦人》這麼說……
    從文本到銀幕,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在19世紀寫就的這個四姐妹的故事,跨越了150多年,依舊保持著其獨有的魅力,不斷被翻拍和改編,近100年來改編25次,平均每4年推出一部同名影視作品。為什麼?小說講述一家四個獨立女性之間的羈絆,她們堅守自我、努力追夢、相互關愛。
  • 《小婦人》---致那些可愛可敬的小婦人
    今天我要推薦的電影---《小婦人》2019·《小婦人》是由格蕾塔.葛韋格執導,西爾莎.羅南、艾瑪沃特森、佛羅倫斯·珀、伊萊扎·斯坎倫、蘿拉·鄧恩、提莫西·查拉梅聯袂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2020年8月25日(七夕)在中國內地上映。
  • 150年前的小婦人故事也有套路
    每天只排一場的《小婦人》是這場戰爭中的旁觀者。晚了一年,《小婦人》選擇和《八佰》、《信條》一起在中國上映。到此一遊的心態彰顯,首日上映就只有1082萬的票房。在一年後仍然選擇買票,進入電影院的觀眾一定是有童年情結的。這部電影是一個持續了很久的大IP。從小說到動畫片,到電影到電視劇,反覆的投拍。
  • 《小婦人》差強人意小婦人
    最近很頻繁地看到關於電影小婦人中的種種且大多都是溢美之詞 但其實沒能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我覺得是在意料之中 去年在沒看過原著前提下看了一遍 估計是接在傲慢與偏見後看的所以小婦人對我來說心理落差有點大 從選角上看 從個人而言我非常喜歡艾瑪沃森和甜茶 但是從劇本角色來看這兩個並沒有給我帶來其想要塑造的形象梅格和勞裡相匹配的感覺
  • 影評:《小婦人》(2019)
    《小婦人》是美國名著,首次出版於1868年。2019版算是《小婦人》150周年的紀念。在19版之前,大銀幕上比較知名的版本有三個,1933版,1949版,1994版。和之前的三個版本相比,19版是最特殊的一版。雖然是改編劇本,但依舊能從影片中感受到格蕾塔·葛韋格導演強烈的作者意識。
  • 大銀幕上的《小婦人》
    李安與喬·賴特分別於1995年和2005年將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和《傲慢與偏見》成功搬上銀幕。同為十九世紀女性作家的作品,美國人路易莎·梅·奧爾科特1868年出版的小說《小婦人》一樣的受人珍視與鼓舞人心。即便是1918年改編自這部小說的無聲電影在其宣傳中都聲稱「這本書40年來一直被全世界的人閱讀和喜愛。」
  • 不負愛與自由––《小婦人》
    電影《小婦人》電影簡介喬要跟出版社老闆商討她的初稿作品,嘴邊掛著「我要主宰自己人生」的她,經常回想起這個吵鬧而溫暖的家《小婦人》寫於1866年,出版迄今剛好150周年。《小婦人》、《長腿叔叔》、《傲慢與偏見》,其中《傲慢與偏見》是高中時朋友推薦看的,一看不可收拾,於是開始找類似的書,看到甜茶和羅南演,於是更為激動⊙∀⊙!猶記喬屁股後邊的裙子被爐火燒了個破洞,在舞會上東躲西藏的她遇到了小少爺勞裡。那是全書中最為愉悅的時光,怦然心動兩小無猜。
  • 小婦人:一部150年的故事火爆全網
    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今天小帝為大家推薦一部最近剛上映並且超火的好萊塢電影《小婦人》,這部劇是根據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長篇小說所改編的。接下來小帝來介紹一下劇中幾個人物的性格特點:馬奇太太:作為家中的頂梁柱,丈夫參軍之後,自己扛起家裡的責任獨自照顧四個女兒,雖然家庭不富裕,但她還是有善良淳樸的心教育孩子們,省吃儉用救助那些比她們生活還要困難的人們,骨子裡的善良竟然在女兒喬獲得嬸婆的遺產後,建議女兒將大房子改建成一所學校。
  • 《小婦人》:拍出獨立女性的新意
    原標題:《小婦人》被贊拍出獨立女性的新意正在公映的《小婦人》上映8天,取得了3650萬元的票房,雖然這個數字不算驚豔,但該片卻在女性觀眾中贏得了好口碑,評價該片拍出了「獨立女性的新意」。《小婦人》是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68年。
  • 《小婦人》發起世界讀書日活動
    《小婦人》讀書日媒體聯合活動  時光網訊 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奧獎療愈佳作《小婦人》,改編自美國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經典同名長篇小說今天(4月23日)正值世界讀書日,電影《小婦人》發起「春天最適合讀小婦人」活動,鼓勵網友在疫情期間從閱讀原著中獲得慰藉和力量,一同期待撤出情人節檔期的《小婦人》儘快重新定檔,早日登上國內大銀幕。   在原著《小婦人》中,作者奧爾科特以細膩筆觸描寫馬奇四姐妹的家庭生活,又以真實且深刻的主題賦予她們的成長以內涵,令無數讀者重獲新生與希望,並感受到字裡行間的積極力量。
  • 《小婦人》:一百多年前的故事,今天依舊先鋒
    沒讀過《小婦人》的原著,也沒有看過其他電影版本的《小婦人》,但這並不妨礙我很期待看到這部電影。原因很簡單,2019年版本的《小婦人》真的就是神仙陣容。《小婦人》改編自1868年美國女作家Louisa May Alcott
  • 《小婦人》正式定檔:雄心之下,柔軟在生長
    對於「獨立女性」,8月25日即將登陸中國大銀幕的電影《小婦人》最具話語權。電影《小婦人》劇照150年前的文學名著《小婦人》,自問世以來,一直風靡至今。不管是150年前還是今天,這個世界對雄心勃勃的女孩來說都不算容易。《小婦人》提供了一種安慰:女孩們的雄心壯志,那些渴望打破世界束縛的、充滿活力的心臟,總會獲得獨特的回報。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兒時,對我們來說,那時的世界充滿無限的可能性,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我們;成年之後,社會和成年人的責任開始磨平我們的稜角;最後我們終於老去,懷念著過去的酸甜苦辣,感慨著歲月蹉跎。
  • 《小婦人》被贊拍出了新時代獨立女性的新意
    1868年。《小婦人》也被認為是繼莎士比亞作品之後被改編成電影次數最多的小說之一,香港導演吳回1957年執導的《小婦人》就是根據該小說改編而成,由華僑影業公司出品。早在1933年,美國雷電華電影公司就將該小說搬上了銀幕,由喬治·庫克執導,凱薩琳·赫本等主演,該片公映後大獲成功。最終獲得了1934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主演凱薩琳·赫本贏得了1934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該片目前在網上的評分為7.8分。
  • 關於《小婦人》 你不知道的10件事
    距離《小婦人》原著出版已經過去了150年,但它還是打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這本書的影響力可見一斑。也許你已經讀過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小婦人》,但下面這些事實你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  2019年版《小婦人》海報    圖片來源:豆瓣 1.
  • 原來你是這樣的《小婦人》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我風 通訊員 王贇收穫奧斯卡6項重量級提名,摘得「最佳服裝設計獎」的電影《小婦人》正在上映,150周年紀念版《小婦人》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同步出版。儘管在時下的環境裡,人們更多地關注以喬為代表的女性獨立自主的一面,但《小婦人》中所描繪的簡單質樸、充滿愛意的家庭氛圍仍然能夠溫暖讀者的心。 小說作者露易莎·梅·奧爾科特(1832—1888)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的一個貧寒家庭。父親A·布朗生·奧爾科特是一個不得志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立志辦學,但缺乏支持者,以失敗告終。
  • 《小婦人》海外發力票房破1億美元
    時光網訊隨著國外影院陸續復工,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奧斯卡佳作《小婦人》日前傳來捷報。該片上周在日本、丹麥等全球12個市場拿下47.5萬美元,上周日北美外總票房突破1億美元大關,且還在持續增長中。北美外市場的優異表現讓《小婦人》目前的全球票房達到2.09億美元。
  •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小婦人》2019版不負愛與自由
    《小婦人》(2019)版本由奧斯卡提名最佳導演格蕾塔·葛韋格進行改編拍攝,有別於前作的改編,導演葛偉格用細膩又頗具新意的倒敘手法來講述這部150多年前的名作,給觀眾帶來了一部區別以往,充滿活力和現代風格的女性成長故事。
  • 為什麼我們要再看一次《小婦人》?
    暖烘烘的火爐邊,四姊妹為了參加舞會吵吵鬧鬧,鄰居富少爺也來湊一腳——如果150年前美國也有類似當代韓劇風靡全境的成長愛情故事,大概就是《小婦人》
  • 豆瓣8.4《小婦人》:經典永不過時,不舍愛與自由
    @陳冰研經典著作《小婦人》是由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68年。問世100多年來,這部作品備受全世界人們的追捧, 更是被英國某報刊評為「去世前必須要讀的100本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