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少女時代》之前,來回顧下這部臺灣的傷痕青春片吧

2021-02-18 庫布裡克的小丑

那一年,曾志偉拿出了一個故事大綱,分別交給香港,臺灣和大陸的三個新導演拍攝三個版本,目的在於扶持新人。

這就是曾志偉的「九降風」電影計劃。


這套電影計劃的故事講的是青春,大綱設定:講一個青春故事,一群少年,這群人經歷友誼從穩固到破裂的過程,其中還要有人死去。


曾志偉的目的是三部電影出來後,能挖掘出三名新導演,27名新演員(因為劇情設定每部有九個演員)。

於是,有了韓延導演的大陸版--《攤開你的地圖》,後來,韓延拍出了那部《滾蛋吧!腫瘤君》。

不過,這個版本我沒有看過。


香港版則是麥曦茵的《烈日當空》。


臺灣版是2008年林書宇導演的《九降風》。

演員方面,大陸版和香港版貌似沒有冒出什麼新人,倒是臺灣版的冒出了鳳小嶽和王柏傑。


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類青春片相比,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這類帶有黑暗因素的青春片。

至於這套電影的港版和臺版,我個人喜歡臺版的《九降風》多一些。

港版《烈日當空》


臺版《九降風》


港版的也好看,不過我感覺過於殘酷,這種殘酷讓我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相比起來,臺灣版這部《九降風》就多了那種真實感,我更願意把它看成是傷痕青春系。

港版《烈日當空》


臺版《九降風》


劇情就不一句句講了,我想試著用一個泛泛的視角來講講這個故事。


躁動

除了課本裡的剪貼畫,課堂小紙條,辮子女孩這類童話般的青春,還有一種青春的形態,是一群人的躁動和不安。


而這種青春期的躁動和不安,總歸要有一個宣洩口,不能總靠表面的狂放或沉默等行為來掩飾內心。


所以,這種一群人的宣洩,在電影中就變成了這種表面上看起來的不良行為,包括:翹課,打架,抽菸,喝酒,談女朋友以及經常掛在嘴邊」幹」,」哭爸」等閩南語髒話等。


眼淚

和《那些年》這種帶有美好或者心酸浪漫小初戀的調調不同的是,《九降風》側重的點,在於成長的代價。

付出的代價,多少都會伴隨著眼淚。

只是,誰的成長沒有眼淚?可往往青春期的眼淚,卻是珍貴但不值錢的:

--珍貴的是青春期的感動和純真。

--不值錢的是青春期的悔恨。


夥伴

《九降風》中設定的七男二女這個小團體,就包含了典型的標配組合:

不愛學習但能讓大家跟他一起玩的老大;

學習成績相對較好但是出來玩總放不開的咖;

講義氣除了讀書什麼都敢幹的兄弟;

以及糾纏於幾個人之間的初戀以及那懵懂的性。

只是,這樣的組合,最終還是走向了分裂。


時代

《九降風》的時代背景為90年代,所以除了看不到網際網路,導演放了很多那個時代的元素:漫畫,摩託車,桌球,棒球等。


而90年代,正是臺灣職業棒球的黃金時期,同時,這個黃金時期也在90年代謝幕。

這個屬於臺灣的特殊元素,也成為貫穿電影的一個重要但非主要背景。

其中就提及了當時臺灣職棒籤賭事件。


甚至,當年牽扯進該案件,後被中華職棒終身禁賽的著名臺灣球星,前中華職棒時報鷹隊選手廖敏雄,也在片中客串出演了自己。


電影中,當小湯獨自一人帶著一箱棒球,去往屏東,看到曾經的偶像廖敏雄時,是1997年。

那時候正是臺灣職棒黃金期衰退之時。

也許有些刻意,不過或許導演就想用這個元素來對照這幾個年輕人那段青春年月的散場吧。


結束

電影中,那段青春結束的時間,是1997年,畢業的那一天。

1997年,張雨生去世。


電影結束的時候,字幕出來,張雨生的《我期待》響起,張雨生高亢的嗓音在唱著」SAYGOODBYE」。

這樣的結局,或許真會打動觀眾的淚腺。

這個片子,如果不看片尾,不算看得完整—這個觀點我同意。

張雨生《我期待》


當時,在學校的時候,導演林書宇的大學畢業劇本沒有過老師那一關,老師對他說:「你不誠實。」

而這稿《九降風》出師了,有人說,這部電影簡直是在寫實。


曾志偉也坦言,三個版本中,他最喜歡也是臺版的《九降風》:

--臺灣版讓人感覺好溫暖,看了最舒服;其他兩個版本則是叫他看得喘不過氣來!。


曾志偉說,導演林書宇其實寫的就是自己的故事。

而林書宇說,他講述的其實只是一個男人成長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故事,說這個故事的目的,只是讓我們清醒地知道,自己擁有過怎樣的青春,自己為成長付出過多大的代價。


《九降風》拍攝時得到行政院新聞局輔導金500萬元,總預算共花費1300萬元臺幣拍攝。

那一年,憑藉《九降風》,林書宇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而當時30出頭的林書宇,之前僅作為導演拍過一部時長僅有30分鐘的短片--《海巡尖兵》,講的是老兵玩弄新兵結果不斷惡性循環的故事,講的還是扭曲制度下的人。

結果,這部短片獲得了臺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獎。


《九降風》之後,林書宇又陸續執導了幾部文藝片,均獲得不錯的口碑,包括《星空》,《想幸福的人》和今年的《百日告別》。


而今年《百日告別》,如果沒有意外,林嘉欣應該就是金馬獎的準影后了。

這部電影,卻也可以看做林書宇向亡妻的告別。


--2012年,林書宇的太太因病去世,後來,在那一年的11月,林書宇在微博上發了一條微博,微博中貼出了多年前,林太太的一張隨手畫,同時,林書宇配上文字:

這是多年前跟老婆在咖啡店,我在苦惱想劇本時,老婆坐在我對面隨手畫的。是的,老婆,我該繼續寫作了~



註:

1.回復「9」獲取下載連結,不過清晰度很一般,大家也可以試著找找在線觀看,107分鐘的就是完整版了;

2. 小丑的號已開通評論功能,最後的右下角,一起來玩吧~

與其賞析電影,不如享受電影。

關於更多電影信息,請搜索微信號:joker-movie,或公眾號:庫布裡克的小丑,或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進行關注。當然,還有掃碼也OK地。

相關焦點

  • 「我的少女時代」四天破億 臺灣青春片是如何釀成的?
    《我的少女時代》海報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之後,11月19日上映的《我的少女時代》成為又一部賣座的臺灣青春片,內地票房已經過億,電影講述了那99%的平凡女孩之一的林真心和校園壞小子徐太宇之間的初戀故事
  • 萬星影城明晚《我的少女時代》贈票——臺灣現象級青春電影值得一看
    《我的少女時代》是將於明天在內地上映的臺灣校園青春片,媒體報導的試映場聽說不錯。這部以上世紀90年代的臺灣高中為背景的電影,主演全是新人,題材也不新鮮,但是早前在臺灣上映後票房卻一路高歌,收穫4.08億新臺幣(約7900萬元人民幣),毫無懸念地成為今年臺灣地區票房總冠軍,該成績與創造了臺灣票房紀錄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已十分接近。
  • 這部臺灣青春片牛逼了!看完讓我好想談戀愛
    臺灣青春愛情電影《以愛為名》今天上映,共有8部新片同時上映,而且還有上周的《摔跤吧!
  • 《我的少女時代》又捧紅一位男神,大陸青春片為什麼總不行? 能聊
    文 | 普魯託編輯 | 巴依依本文已獲能聊(微信號:talkable)授權校園青春片爛俗,但永遠有人看,所以永遠有人拍。故事背景放在1990年代,少女林真心(宋芸樺飾)外貌如你我一樣平凡,暗戀會彈吉他、會打籃球、模擬考長期第一、即將被保送臺大的校草級人物歐陽非凡(如此「傑克蘇」的名字自帶男神光環),機緣巧合下,林真心和喜歡校花的「校霸」徐太宇(王大陸飾)結成聯盟,助力對方追到校花和校草,兩人在這個過程中互生情愫……《我的少女時代》沒什麼大的跌宕起伏,也沒像有些電影那樣
  • 夏日刷片季《我的少女時代》,感恩你曾經出現在我的青春裡
    《我的少女時代》是由陳玉珊執導,宋芸樺、王大陸、李玉璽、簡廷芮主演的青春校園愛情電影。該片以90年代的臺灣高中為背景,講述了平凡少女林真心和校園老大徐太宇的初戀故事。該片於2015年8月14日在中國臺灣上映,並於2015年11月1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專訪 l 《我的少女時代》導演陳玉珊:國內青春片被罵的原因
    ——如果有人要問你對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的感受,他的開場白極可能就是上面這句話。這部上映已經9天,票房超過1.7億、由臺灣新晉導演陳玉珊執導的校園青春片已經成為了眼下院線的最大「驚喜」。《我的少女時代》的導演陳玉珊,在接受我們的採訪時曾用「觸目驚心」來形容她對內地青春片的感受,「《致青春》裡雪地裡的血跡、壓抑灰暗的教室鏡頭」等等,她也曾一度以為這些都是真實的。而對於內地青春片的巨大爭議,她猜測大概是這類電影多改編自小說,需要戲劇衝突,所以才如此狗血。
  • 《我的少女時代》:懷舊與夢想的代入,一部「另類」的女性青春片
    在豆瓣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8.1的評分,到後面的青春片5點多、6點多的評分,那些如出一轍,沒有新意的故事情節,成為青春片口碑下降原因之一。而《我的少女時代》卻在眾多的青春片脫穎而出,達到7.8豆瓣評分,成為眾多青春片「另類」的一員。
  • 《我的少女時代》——必看的一部青春片
    看了《我的少女時代》這部影片的名字,是一部貨真價實的青春片沒錯了,影片整體的懷舊情結深得消費者的喜愛。電影把人們內心深處懷念與美好的歲月故事以最真實的視覺形象展現出來,讓觀眾們有較強的代入感,並且擁有深刻的情感感受。在開場的鏡頭中,一個白領林真心進入畫面。
  • 《我的少女時代》:不一樣的青春,不一樣的戀愛,你真的看懂了嗎
    我的少女時代 《我的少女時代》是2015年,由陳玉珊執導、宋芸樺、王大陸主演的臺灣青春片。陳玉珊曾是《薰衣草》、《王子變青蛙》、《命中注定我愛你》、《放羊的星星》、《海豚灣戀人》等多部當年紅遍大江兩岸偶像劇的製作人。
  • 【金球·預告】有個時代叫做青春,有部電影叫做 《我的少女時代》
    影片由「臺灣偶像劇教母」陳玉珊執導,集結了宋芸樺、王大陸、李玉璽、簡廷芮等一席高顏值青春派鮮肉,更有劉德華、陳喬恩、言承旭客串演出。只要有人正在年輕青春的故事就永遠行之有效2011年,一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向臺灣電影市場扔下一枚青春炸彈,令當時還是新人演員的柯震東和陳妍希一夜爆紅,《那些年》更以4.6億新臺幣的成績(約9000多萬人民幣)成為臺灣電影史上的票房奇蹟。
  • 《以愛為名》又一部頗具黑馬潛質的臺灣青春片
    每年夏天都是青春片橫行的季節,臺灣幾乎每隔幾年就有一部質量上乘的青春片出來刺激一下內地青春片,以《我的少女時代》為例,上映四日票房強勢破億,以好於 「80% 愛情片和好於82% 喜劇片」的神口碑,一舉碾壓好萊塢「眾神」,更超越當年風靡兩岸三地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所保持7683萬票房記錄,一舉奪得最賣座華語青春愛情喜劇片之魁首。
  • 《我的少女時代》復刻青春獲好評 觀眾產生代入感
    ——如果有人要問你對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的感受,他的開場白極可能就是上面這句話。這部上映已經9天,票房超過1.7億、由臺灣新晉導演陳玉珊執導的校園青春片已經成為了眼下院線的最大「驚喜」。 《我的少女時代》的導演陳玉珊,在接受我們的採訪時曾用「觸目驚心」來形容她對內地青春片的感受,「《致青春》裡雪地裡的血跡、壓抑灰暗的教室鏡頭」等等,她也曾一度以為這些都是真實的。而對於內地青春片的巨大爭議,她猜測大概是這類電影多改編自小說,需要戲劇衝突,所以才如此狗血。
  • 《以愛為名》--又一部頗具黑馬潛質的臺灣青春片
    每年夏天都是青春片橫行的季節,臺灣幾乎每隔幾年就有一部質量上乘的青春片出來刺激一下內地青春片,以《我的少女時代》為例,上映四日票房強勢破億,以好於 「80% 愛情片和好於82% 喜劇片」的神口碑,一舉碾壓好萊塢「眾神」,更超越當年風靡兩岸三地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所保持7683萬票房記錄,一舉奪得最賣座華語青春愛情喜劇片之魁首。
  • 《我的少女時代》,青春有你,不負少女一場
    《我的少女時代》是由陳玉珊執導,宋芸樺、王大陸、李玉璽、簡廷芮主演的青春校園愛情電影。該片以90年代的臺灣高中為背景,講述了平凡少女林真心和校園老大徐太宇的初戀故事。相比於其他同時期的校園愛情電影,這部電影以女生的視角出發,探尋女生在面對初戀時的種種懵懂,青春氣息濃厚,但又不像其他電影那樣矯揉造作,顯得更加真實。
  • 《我的少女時代》劇情老套,可是見證我們的青春,網友:感人
    《我的少女時代》劇情老套,可是見證我們的青春,網友:感人《我的少女時代》這部電影已經可以屬於老電影了吧,這個電影上映於2015年11月19日。這個電影的背景是90年代的臺灣,講述的純碎的青春愛情故事。昨天 小編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了這個電影,就又開了一遍,真的是不一樣的感覺,我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感觸,反而覺得影片有些垃圾,可是時隔三年的時間,現在又看了一遍後,感覺完全不一樣,而且還有種感動的情緒。這部電影到現在的總票房才3.59億。《我的少女時代》劇情老套,可是見證我們的青春,網友:感人
  • 「謝謝你出現在我的青春」——細數《我的少女時代》臺灣取景地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都被《我的少女時代》刷屏了嘛?(舉手舉手)在感動於徐太宇和林真心青春愛情的同時很多人也感慨白駒過隙物是人非——討論的話題從某某同學喜歡某某同學到某某同事和某某同事要結婚了;而更多的人既不是徐大宇也不是林真心,青春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咳咳,擁抱自己吧)。
  • 國產青春片為何集體萎靡?臺灣青春片好看在哪?
    國產青春片沒有對80、90後的生活深入了解,只看中熱門IP和人氣演員,再拼貼各種懷舊元素(黑板、獎狀、錄音機、CD、舊書)和插入經典華語金曲,整合以上內容放進一個狗血的青春愛情故事裡面,一部國產青春片就這樣誕生了。在國產青春片盛行的幾年裡,口碑最好的兩部便是出自臺灣的《那些年》和《我們的少女時代》,而這或許不是巧合,而是因為臺灣影視文化孕育青春片的土壤。
  • 《我的少女時代》——青春因為你而閃閃發亮
    《我的少女時代》講述的是普通女生林真心和校園混混徐太宇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搞笑又感動的青春校園故事。女主角林真心,愛追星,喜歡劉德華,笨到會被別人寄的詛咒信嚇到,暗戀校草歐陽非凡,卻因詛咒信的事和校霸徐太宇產生交集。
  • 《我的少女時代》:暗念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感謝青春曾有你
    感謝青春曾有你 ——《我的少女時代》影評暗念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長大後,並沒有變得多了不起,還是會犯錯,還是會迷惘,後悔沒有對討厭的人更壞一點,沒有對喜歡的人更珍惜一點。」
  • 我們的青春時代《我的少女時代》來浙傳,快來看長腿男神
    青春的我們希望有一份友情,一段純真的愛情,我們總是為此追求,為此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