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我把所有才華都獻給了《紅樓夢》 附紅樓夢樂曲全集

2021-03-01 簫園

今年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誕辰300周年,6月20日,山西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的「追夢·紅樓」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在山西大劇院舉行。觀眾不僅能完整聆聽87版電視劇《紅樓夢》大型組曲,而且,能見到組曲作者——著名作曲家王立平。


王立平,國家一級作曲家,中國電影樂團藝術指導。多年來創作了《太陽島上》《浪花裡飛出歡樂的歌》《牧羊曲》《少林寺》《大海啊,故鄉》《駝鈴》《說聊齋》等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的歌曲,而他的作品中最為國人推崇的,恐怕就是87版電視劇《紅樓夢》全劇樂曲的創作了。

6月17日晚8點,當記者撥通王立平家裡的座機,方才知曉,74歲的王老剛結束長途飛行,從美國回到北京。沒來得及休息,就接起了記者的電話。當記者提到很喜歡《紅樓夢》組曲時,王老說,他是用樂譜為世人重新演繹了《紅樓夢》。

一朝入紅樓,終生夢不醒


山西晚報:您曾說過,小時候讀《紅樓夢》讀不下去,覺得都是些家長裡短,沒意思,後來又為什麼會為一部自己不喜歡的小說去譜曲?

王立平:那時候小,才上初中,生活閱歷不夠,對書中奧妙之處不得要領,也不懂字裡行間的審美情趣,有些詩詞也只是從詞面的意思去讀,不能理解。等到後來,有了一定的生活積累,對社會有了一定的認識,經歷了很多悲歡離合,特別是經歷了「文革」之後,才發現,《紅樓夢》裡不僅有情結,有情趣,有深邃的思想性的東西,我深深地被書中人物背後透出的文化與思想感動了,動了將來要寫一套《紅樓夢》音樂的念頭。


山西晚報:拍電視劇《紅樓夢》是個大工程,您是怎麼抓到為其作曲這個機遇的?

王立平:我認識一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音樂編劇,叫王之芙(現已過世),她常在電臺裡播放我的曲子,我們比較熟悉。有一天,她告訴我,說她先生打算拍電視劇《紅樓夢》,問我有沒有興趣寫《紅樓夢》的音樂,如果有,可以幫我遞個話。我說有啊,我極有興趣!她先生就是王扶林,87版電視劇《紅樓夢》的總導演。

很快,劇組就通知我去談談。談什麼呢?讓我談對《紅樓夢》的理解,對《紅樓夢》音樂的創作理念。這其實就是一次考試。我一談就談了半天,談了三個問題:對《紅樓夢》的認識,對電視劇《紅樓夢》的理解,對電視劇《紅樓夢》的音樂構想。就在那時,我提出了「滿腔惆悵,無限感慨」的音樂基調。這個惆悵和感慨,是作者曹雪芹的惆悵,是他筆下人物的惆悵,也是《紅樓夢》電視劇製作者的惆悵,將來還要成為觀看電視劇的觀眾們的惆悵。音樂是個橋梁,它應該是溝通曹雪芹筆下人物與今天的觀眾的橋梁,才能為今天的人們所理解和感動。

當時我什麼也沒準備,也沒列提綱,心裡怎麼想的就怎麼說。王扶林比我大10歲,我跟他說,咱們都處在紅燒鯉魚的中段,掐頭去尾好年頭沒幾年了,真正能幹事的時間也就四五十歲這麼幾年,應該痛痛快快地過。我說這部戲一幹好幾年,咱們誰也別委屈了誰。

在合作的過程中,雖然也有過爭論,但基本想法一致。所以,我能最後擔任《紅樓夢》的作曲,背後有導演王扶林極大的支持,這也是《紅樓夢》音樂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為了「曹雪芹詞,王立平曲」,上刀山下火海,值了!

山西晚報:聽說演員還沒進劇組,您就先到了?

王立平:現在的電視劇,作曲是在戲拍完、看完樣片後才寫曲子。但當年劇組只有導演的時候,我就加入其中了。從頭跟到尾,一待就是四年。所以,我有足夠的時間去揣摩,去醞釀,去感受。演員還在培訓的時候,我已經寫出《序曲》《枉凝眉》等曲子。而且,當年每天開始拍攝的時候就先放《枉凝眉》,讓大家進入到《紅樓夢》時代。

山西晚報:您一共為《紅樓夢》作了多少首曲子?

王立平:歌我寫了十幾首,樂曲就多了,寫了很厚的一疊紙,《紅樓夢》裡所有的背景音樂都是我寫的。那些音樂有歡快的,有悲哀的,有惆悵的,有傷感的,很多很多,我自己也數不清了。但沒有一首是改編而來,全都是我創作的。

山西晚報:原著中關於音樂的描寫,只有「輕敲檀板,款按銀箏」「譜入管弦」等語,您要根據這寥寥數語譜曲,創作一定很難。

王立平:非常難。剛接下活兒的時候,我很興奮,後來就有點後悔了,想打退堂鼓。

山西晚報:後悔什麼?

王立平:感覺自己是造次了。《紅樓夢》裡,故事情節的發展脈絡,書中有清楚的描述;誰說了什麼話,明明白白;人物穿著的衣服、居住的房屋,屋內的陳列、道具等等,原著中也都有詳盡的描寫。唯獨音樂,曹雪芹一個音符都沒有寫。我只能「無中生有」地去創造。今天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對當初的我來說,真是個天大的難題。

山西晚報:這個難題您是怎麼克服的?

王立平:用什麼音樂來表達什麼情緒,我沒有任何依據,我需要解味、品味、體味。這是一個理解的過程,這是一個創造的過程,發揮的過程,身心投入的過程。只有我自己理解透了,感動了,才能讓別人理解、感動。所以,我用了大量的時間來讀《紅樓夢》的原著,一年多沒有動筆,就是看書、想事。

我想,《紅樓夢》音樂不光要好聽,還得有思想,表達的感情要符合《紅樓夢》的原意。十二支「紅樓夢」的詞,曹雪芹不是為音樂而寫的,而我現在要為這些詞譜曲,既要符合文字的規律,又要符合音樂的規律,這樣,觀眾才能從中受到感染,引起共鳴,感受到曹雪芹的思想感情。那些詞是非常細膩的,一字一句,甚至一個喟嘆,都要通過音樂來表達出各不相同的惆悵。這實在是太難太難太難、太苦太苦太苦,但也實在太過癮了!

山西晚報:寫好曲子,請誰來唱,是不是也頗費周折?

王立平:對。關於請什麼人演唱主題歌的問題,導演和劇組都很尊重我的想法。我想請個大家不熟悉的人演唱,導演組表示同意。後來有人說,當初他們很不理解,北京有這麼多歌唱的名家,這麼多專業的人士,外地也有名家,也有專業人士,而我卻偏偏請了個外地的陳力,還是業餘的。

我是這麼想的,《紅樓夢》的音樂應該是一種只屬於《紅樓夢》自己的、獨特的、有如一種方言的、全新的音樂風格,沒有人創作過這種風格的作品,更沒有人演唱過這樣的作品。而成熟、知名的歌唱家都已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讓他們改變是很困難的。我就選了陳力,她從汽修廠直接進入《紅樓夢》劇組,一待就是三年。從讀《紅樓夢》開始,我幫她理解《紅樓夢》和每一首歌曲,教她怎麼用音樂塑造人物,她唱的每一個字、音,虛實、停頓、拖腔等等,都是一句一句、一點點精心設計出來的。我曾經說過一句話,為了「曹雪芹詞,王立平曲」,上刀山下火海,值了!


《紅樓夢》組曲我傾盡全力


山西晚報:對於87版《紅樓夢》的作曲您滿意嗎,現在回頭去看,有沒有不如意之處?

王立平:每首我都盡力了,不敢說都是最好,但沒有一首是湊合的。我花了四年半的時間,每一首我都傾盡了全力,做到了極致。我沒有遺憾。

山西晚報:《紅樓夢》組曲與電視劇一同成為了經典,很多人也許記不住原著裡的詞,但通過哼唱曲子,他們記住了。現在一提《紅樓夢》,人們還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您創作的旋律。這恐怕是您當年始料未及的吧?

王立平:如果說歌詞要有兩條腿才能跑出風採來,一條是詞,一條是曲,那麼《紅樓夢》很可能靠一條腿來蹦,就是靠它的旋律也能蹦出名堂來。而最讓我震驚的是,《枉凝眉》居然能進歌廳!這是我沒敢想的事。當時寫的時候,有人跟我說,你把《紅樓夢》寫成流行曲吧,當時流行《蝦球傳》,很多人希望我把《紅樓夢》也寫成那樣,到處傳唱。

山西晚報:就像現在的廣場舞曲、口水歌?

王立平:對。但《紅樓夢》就是《紅樓夢》,是一個何其大雅的東西,你不懂可以去提高自己,可以等待,等到提高了,認識了,再去喜歡它。所以,我沒有遷就觀眾。但我萬萬沒想到,這種雅基本體現了曹雪芹的原意,也沒有因其文雅使人們遠離,反而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激發了人們的感情,引發了人們的共鳴,這大概就是藝術的魅力所在吧!

而且,聽說現在很多孩子也喜歡87版《紅樓夢》的曲子,他們不是那個年代出生的人,卻也如此喜歡,這讓我在意外的同時,感到十分欣喜。

山西晚報:《紅樓夢》組曲在您的作品中是個什麼位置?

王立平:它是我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是我目前所有作品中,經歷的時間最長,付出的辛勞最多,歷經的磨難最久,遭遇的困難最多的一部作品。我曾經開玩笑地說,它是我的「難產兒」,呵呵。

山西晚報:說到難產兒,據說您光是給《葬花吟》譜的曲子,就寫了一年半?

王立平:是,寫《葬花吟》我花的時間最長。一直寫不出來,憋著。我幾乎每天都在想,曹雪芹為什麼要這麼寫?過去,我們總覺得黛玉葬花,就是愁雲密布、悽慘悲啼的,但我一遍一遍地讀,越來越覺得不止這些,總覺得有什麼東西還沒抓到。我就想啊想,終於有一天,我想到了,「天盡頭,何處有香丘」,這哪是低頭葬花呀,這是昂首問天!這是她向命運不公的呼喊與抗爭!靈感突至,我想到了屈原的《天問》!我急忙把幾位紅學家請到家裡請教。他們全都愣了,從來沒人這麼想過!不過,他們都認為,曹雪芹受屈原影響很深,我這樣去理解《葬花吟》,他們很贊成,說:這就是一篇紅學論文啊!我說:文章我早寫好了,我的文章就是我的這首歌。

而最讓我高興的是,大家喜歡我的這種處理,這種理解,很多人說,《枉凝眉》就應該是這樣唱的,《葬花吟》就應該是這樣唱的……到現在我沒聽說有哪首歌大家覺得不好的。這真的是個奇蹟。

山西晚報:是啊,所以對於20日在太原舉辦的《紅樓夢》管弦樂音樂會,很多「紅迷」們早就翹首以盼。您對這場音樂會有什麼期待嗎?

王立平:現在的社會很浮躁,人們在心理等各個方面都受到很多幹擾,心不靜。而解決問題的藥方,就要去向文化中尋求解脫,才能從無知、愚昧、腐敗中得到拯救。文化的缺失要用文化、傳統、經典去醫治自己,鍛鍊自己,提高自己。任何一個好的文化產品,都可以撫慰心靈,煥發生機,美化嚮往,讓人從中得到愉悅,得到安慰,得到啟迪,得到激勵。所以,我希望有越來越多好的作品,不僅可以愉悅心靈,還能矯正人們的思想。

(山西晚報 記者王曉娟)

《紅樓夢》插曲

閱讀原文:紅樓夢簫曲合集

相關焦點

  • 87版《紅樓夢》,毀了王立平「救火隊長」英明,卻震撼了億萬人
    紅樓一程王立平在圈內以創作速度快、質量高著稱,一天時間就可以寫出甲等歌曲。但《紅樓夢》的13首樂曲,他卻花了4年多時間才寫完。1982年,導演王扶林準備籌拍《紅樓夢》,為作曲人選發愁。王立平對王扶林說:「我願意把全部的精力和最黃金的創作年華獻給《紅樓夢》。」但同時提了一個很「狂」的要求:不和任何人合作,「我要麼不寫,要寫我都寫。」王扶林只問了一句:「這麼多集,你寫得過來嗎?」
  • 吳碧霞歌唱經典完美展現《紅樓夢》王立平稱讚成都觀眾是知音
    9月26日晚,「夢系紅樓——紅樓夢全版主題音樂會」在ICON·雲端 天府音樂廳動人開唱,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現場深情演繹《紅樓夢》經典歌曲,1987年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作曲家王立平揭密《紅樓夢》音樂誕生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國家一級指揮家張列先生傾情執棒,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佟凡現場朗誦,四位大咖齊聚再現當年紅樓經典華章。
  • 87版《紅樓夢》作曲家來寧,與南京民族樂團一起「夢回紅樓」
    9月5日晚,「夢系紅樓——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將在江蘇大劇院上演,南京民族樂團將攜手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以民族音樂會的形式,把電視劇《紅樓夢》中的經典音樂和歌曲搬上舞臺,87版《紅樓夢》作曲家王立平也將親臨助陣。
  • 79歲作曲家王立平唱起送給南京的歌
    江蘇大劇院供圖在「夢系紅樓——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上79歲作曲家王立平唱起送給南京的歌南報網訊 9月5日晚,江蘇大劇院音樂廳。「夢系紅樓——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已經演奏完最後一首曲目,全場觀眾卻捨不得離去,一邊鼓掌,一邊等待著——會不會還有安可曲?
  • 87版《紅樓夢》全集點播來啦!
    87版《紅樓夢》全集點播來啦! 江蘇有線獨家推出的 「夢系紅樓 只為找到心目中的紅樓人物 還在北京圓明園舉辦了 兩期紅樓夢劇組演員學習班 研究原著,分析角色 演員都仿佛是從書中走出來的 音樂深入人心
  • 吳碧霞歌唱經典 王立平訴說往事
    ——作曲家王立平  昨晚,「夢系紅樓——紅樓夢全版主題音樂會」在ICON·雲端天府音樂廳動人開唱,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現場深情演繹《紅樓夢》經典歌曲,1987年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作曲家王立平揭秘《紅樓夢》音樂誕生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國家一級指揮家張列先生傾情執棒,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佟凡現場朗誦,四位大咖齊聚再現當年紅樓經典華章。
  • 細說紅樓夢:金陵一夢 風雨紅樓
    此後,不論多忙,每周五都要從香港飛到高雄,聽蔣勳講文學,說紅樓。聽到動情處,不覺淚流滿面。她說,你們把我當偶像,而我的偶像是蔣勳老師,「他的聲音是我的半顆安眠藥,能給予內心安定的力量。」322期音頻,每期20分鐘聽蔣勳逐頁講解八十回紅樓全集蔣勳還你一部最純的紅樓夢支持永久回聽▼    👇
  • 87版《紅樓夢》原聲黑膠唱片發行 王立平曾嘔心瀝血四年半
    前天下午,星外星在北京樂空間舉辦了一場分享試聽會,邀請到《紅樓夢》原聲音樂曲作者王立平、著名音樂製作人張春一、知名樂評人郭小寒等嘉賓齊聚一堂,與現場觀眾一起聆聽高音質的黑膠唱片,感受經典音樂的美好。王立平更是激動地聊起了當年創作背後鮮為人知的往事。
  • 關於87版《紅樓夢》的插曲原唱,最動人最全面的解說看這裡
    寫了不少篇紅樓夢,吸引了一些小夥伴,今天專門來交流87版《紅樓夢》的原唱,因為其中插曲,唱得太深入人心了!《紅樓夢》的原唱者共有三位,先介紹陳力。陳力在《紅樓夢》裡演繹了天籟般的動人悲音。可是作曲王立平卻說,他啟用陳力演唱,是「膽大妄為」的行為!
  • 紅樓夢大觀園人物上戲臺《紅樓.夢崑曲》21日臺北上演
    華夏經緯網11月19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崑劇團於2019年推出「紅樓.夢崑曲──紅樓學者與崑曲藝術家的對話」,以學者主講搭配選段劇目的演出形式,展現《紅樓夢》書中出現的崑曲。今年進一步以主題企劃推出獻給女兒家《2020紅樓.夢崑曲》,聚焦故事中兩大場景「元妃省親的那一夜笙歌」、「黛玉離世的最後生日宴」,以紅樓學者康來新及朱嘉雯作為主講,再由與臺昆的優秀演員演出完整的精彩的折子戲,展現角色人物中關於「女兒」、「家的一分子」的意象,將觀眾帶入大觀園觀戲的情境,在劇場中猶如穿越時空,回到了大觀園。
  • 專訪音樂大家王立平:87版《紅樓夢》組曲創作者
    王立平:我從小就是個不安分的人,因為興趣太多,我父親常說,你小子鼫鼠五技,樣樣通就容易樣樣松,你得以一業為主兼學別的。我伯父的字寫得太好了,我一直不敢寫,直到晚年才提筆;攝影是12歲那年與音樂同時開始學習的,小時候經常給同學拍照,在班裡搞牆報,但我最終還是選擇了作曲。
  • 1月17日夢系紅樓——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
    一朝入夢,終生不醒十五首經典曲目以民族管弦樂、獨唱、齊唱、混聲合唱等多種形式呈現大咖攜手,一朝入夢作曲家:王立平指揮:張列「夜鶯」:吳碧霞1月17日晚19:30南京民族樂團夢系紅樓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將在權威音樂直播平臺
  • 《紅樓夢》粵語播講 (全集音頻)
    (點以下藍色條目即可收聽)01紅樓夢02紅樓夢03紅樓夢04紅樓夢05紅樓夢06紅樓夢07紅樓夢>08紅樓夢09紅樓夢10紅樓夢11紅樓夢12紅樓夢13紅樓夢14紅樓夢15紅樓夢16紅樓夢17紅樓夢18紅樓夢19紅樓夢20紅樓夢21紅樓夢22紅樓夢23紅樓夢
  • 【87紅樓夢】《紅樓夢》電視劇全部視頻(共36集)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攝製的一部古裝連續劇。蔣勳說宋詞 | 合集(9集全)蔣勳孤獨六講 | 合集(6集全)蔣勳講紅樓夢青年版 | 合集(6集全)87版紅樓夢為何能成為螢屏經典?
  • 紅樓夢詩詞全集
    紅樓的宿命牽著前生後事的傳說,黛玉虧欠寶玉的甘露,便要換一世的眼淚,縱然是情深意長,終究還是扯不斷心事終虛化的無可奈何,淚盡而歸的結果,也不過是為了償還前世的風月情債。­紅樓夢詩詞全集葬花吟­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 紅樓一夢,終身難醒:「34年後,我還是忘不了她」
    13首主題曲,作曲王立平在劇組埋首四年多,單是《枉凝眉》《葬花吟》就用去了1年9個月。服裝師史延芹為全劇組準備了2700套戲服,化妝師楊樹雲說:「她有多少套服裝,我就有多少髮型跟上。」一入紅樓夢難醒,87版《紅樓夢》的一群人,不瘋魔,不成活,於是才有了仿如從書中走出的林妹妹、寶姐姐、寶二爺...
  • 19:30吳碧霞「夢系紅樓」音樂會唱響南京城……
    「夢系紅樓」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
  • 八七版的紅樓夢最經典,為什麼偏偏選中陳曉旭飾演林黛玉?
    在所有的自薦信中,人們提及最多的就是黛玉這個角色了。有的人為了爭取這個角色,甚至不惜以死相逼。正是因為選角兒工作的嚴苛和謹慎,劇組才選出了非他們不可的寶黛釵。除了對演員的挑剔,紅樓劇組在服化道方面也頗為用心。因紅樓夢無歷史可考,服裝設計師史延芹決定提取中國各個朝代最美、最精華的服裝元素,然後加以融合設計。做一種獨屬於紅樓年代的服飾。
  • 紅樓小館《和山匯紅樓夢音樂傳奇》蘇州站倒計時中!
    著名音樂指揮家、作曲家蔡東鏵老師親臨指揮樂團,著名表演藝術家,梅蘭芳金獎得主李軍老師參與表演,兩位大師聯袂其他傑出藝術表演者,通過深厚的舞臺功底,精湛而富有深情的演繹,將87版紅樓中寶黛間的愛戀體現地淋漓盡致。上海古凡樂團運用交響樂演奏一曲曲紅樓金曲,東西方音樂的碰撞,有著別樣的藝術風味。
  • 紅樓小館 《和山匯紅樓夢音樂傳奇》蘇州站倒計時中!
    著名音樂指揮家、作曲家蔡東鏵老師親臨指揮樂團,著名表演藝術家,梅蘭芳金獎得主李軍老師參與表演,兩位大師聯袂其他傑出藝術表演者,通過深厚的舞臺功底,精湛而富有深情的演繹,將87版紅樓中寶黛間的愛戀體現地淋漓盡致。上海古凡樂團運用交響樂演奏一曲曲紅樓金曲,東西方音樂的碰撞,有著別樣的藝術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