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碧霞歌唱經典完美展現《紅樓夢》王立平稱讚成都觀眾是知音

2021-01-10 紅星新聞

1987年,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在央視播出時,全國上下轟動一時。一首首旋律優美、委婉動人、風格各異而又主題鮮明的插曲,至今仍是耳熟能詳,這些歌曲不僅道出了紅樓兒女的愛恨情愁,唱盡了人間世態炎涼,也為劇情增添了幾分別樣的感染力。

9月26日晚,「夢系紅樓——紅樓夢全版主題音樂會」在ICON·雲端 天府音樂廳動人開唱,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現場深情演繹《紅樓夢》經典歌曲,1987年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作曲家王立平揭密《紅樓夢》音樂誕生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國家一級指揮家張列先生傾情執棒,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佟凡現場朗誦,四位大咖齊聚再現當年紅樓經典華章。加上小提琴國家一級演奏家王大章、成都樂團的通力合作,絕對是「第24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的精彩篇章。

接下來,由四川省文化廳、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指導,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推進辦公室主辦,成都商報社、四川音樂學院承辦的這場音樂大餐,將繼續為蓉城市民獻上超過200場音樂主題演出和戶外音樂活動,打造全民參與、遍地開花的音樂盛會、大眾節日。

吳碧霞演唱完美展現《紅樓夢》「滿懷愁悵、無限感慨」

古箏樂聲響起,一聲純淨、清澈、穿透力極強的吟詠,一下子就把觀眾帶入「紅樓世界」。音樂會開頭器樂合奏的《序曲》是87版《紅樓夢》的片頭音樂,它傾瀉了整部劇索要表達的情愫。現場所有的觀眾,從吳碧霞的天籟之聲中,聽出各種情感,歌曲收尾時嫋嫋餘音把「愁腸百轉」像海水一樣浸潤人心。記者發現,已經有觀眾開始流淚。的確,吳碧霞寬廣的音樂、純美的音色,讓她獲得了在民族和歌劇裡穿行的「中西合璧夜鶯」的美稱。《紅樓夢》是吳碧霞音樂生涯裡的一粒「種子」,她對《紅樓夢》的第一概念,就是來源於音樂。當年,吳碧霞還只是一個12歲的小姑娘,並不能完全領會紅樓世界裡的人間悲喜,但是那些優美、動聽的旋律,卻銘刻在了心間。對於吳碧霞的演繹,王立平也是稱讚不已,「吳碧霞認真、專業,尤其是是她的技巧、聲音水平,幾乎無可挑剔,有一種心靈的穿透力。」

26日晚的演出中,吳碧霞時而化身成心比天高的晴雯、時而化身成敏感多愁的黛玉……在半吟半唱中把《紅豆曲》《枉凝眉》《葬花吟》演繹得如同紅樓附體。吳碧霞幾近完美的演唱把王立平《紅樓夢》音樂「滿懷愁悵、無限感慨」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而這些經典曲目也以民族管弦樂、獨奏、齊唱、混聲合唱、朗誦等多種形式呈現。熟悉動人的旋律中,大家跟著哼唱、流淚、鼓掌,演出結束後,還一遍遍吟唱回味。

王立平稱讚成都觀眾是知音 透露當年一集酬勞250塊

毫無疑問,77歲王立平譜寫了一部傳世的經典。而演唱者除了現在的吳碧霞之外,之前還有鄭緒嵐,以及87版《紅樓夢》原唱陳力。相較其他早已成名的演唱者,陳力是最默默無聞的一個,但她在王立平眼中,確是當時最適合的演唱者。「一開始嚮導演王扶林推薦陳力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理解,都覺得荒唐,你怎麼推薦一位業餘歌者來演唱如此重要的作品?但是時間證明,大家對陳力最情有獨鍾。她是最符合紅樓夢的少男少女,萌萌的,情竇初開,初來乍到這個世界上,對曹雪芹所表達的思想、境界以及人和物都是最好的表達。」

在王立平的印象中,當初最大的顧慮是導演的不理解,「我說出『陳力』這個名字時,王扶林眼裡雖然充滿了不理解,但猶豫半天后,還是擠出一句『明兒我派人去幫你借人』。記得去年30周年紀念活動上,我和他說起這件事,他說當時想問我一句『你能找稍微有名氣、有點影響的人嗎?』但他覺得我是作曲,懂音樂,肯定想弄好,就沒有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是我們兩人極大的默契、信任、理解、尊重。」

那為什麼現在音樂會沒有繼續和陳力合作?王立平的回答也很直接,「她當時很好的完成《紅樓夢》音樂的錄音版,但是成為一位歌唱家,她還有很多不足。加上年紀的緣故,現在肯定不合適。」

30多年前,電視劇《紅樓夢》橫空出世,收視席捲全中國,成為人們永恆的記憶,而電視劇裡面的音樂更是創造了中國音樂史上的經典奇蹟。可一開始,包括王扶林在內的主創從來沒有說要拍成精品。「當初要面臨電影的挑戰,記得王扶林導演說過一句『我們把它拍成普及的小人書也好』。雖然嘴裡不說,但大家都卯足勁,希望去拍好。所以不在於雄心大志,扎紮實實去做事,無私無欲去創作,自然成為了經典。」王立平還向記者透露,當年30多集的電視劇,他一集的酬勞是250塊錢,去掉稅也就200塊錢左右。「王扶林導演和歐陽奮強、陳曉旭等主要演員,他們都是一集75塊錢,30集總共2000多塊錢,但在當時,所有的人都沒拿這個錢當回事,就是想把作品做好。後來組織他們去走穴、演出,就是因為掙的錢太少,讓大家能多賺一點。在我看來,不是這種方式值得紀念,而是這種精神值得傳承。鍥而不捨,一直團結努力,做不成不罷休的精神。」

26日晚的音樂會,自然是一票難求,成都觀眾的熱情、懂行,也讓王立平非常感動。「早在十多年前,我和鄭緒嵐也來成都演過這個音樂會,連演五場,場場爆滿。我覺得成都觀眾是有紅樓夢情結的,是最棒的。現場大家的傾聽讓人很感動,在《葬花吟》到高潮時,之前都沒有掌聲,只有到最後一絲聲音消停了一會兒才有如雷貫耳的掌聲,極具水準。這樣的表現讓我覺得和他們息息相通。最感動的是,現場2/3的觀眾都在流淚,這是我一生難忘的,成都觀眾是我真正的知音。」所以,他對成都打造「音樂之都」是充滿了信心。「聽眾是要培養的,除了領導的得力、懂行,還需要有濃厚的音樂氛圍來培養觀眾,這樣才能推動向前發展。成都的老百姓對藝術有追求,有音樂修養,我覺得成為『音樂之都』,肯定沒問提。」

成都的人文山水 與87版《紅樓夢》的不解之緣

經典的塑造免不了創作的艱辛,記者了解到,為了拍攝一部不同以往的《紅樓夢》,87版劇組曾到全國10個省市、41個地區和219個景點進行選景。成都的青山秀水與人文雅韻成為了這場綺夢的締造之源。

據了解,新都桂湖、崇州罨畫池、都江堰二王廟、青城山等都曾入鏡紅樓。新都桂湖,是87版「紅樓夜宴大觀園」拍攝地,也是在這裡,林黛玉與史湘雲聯詩,吟出了那句著名的「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崇州罨畫池,87版「判冤決獄平兒行權」拍攝地,這裡是大觀園裡的廚房,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身影曾無數次在此處走過;都江堰二王廟,87版「享福人福深還禱福」拍攝地,「打醮」一場,張道士迎接眾姐妹,並請賈寶玉的玉給各位道友觀看,這些鏡頭都是在大殿旁的一座鶴軒中拍的;道教名山青城山,87版「賈雨村巧遇冷子興」拍攝地,一起喝酒的鏡頭,便是在青城山上的一個茅亭裡抓取的。除此之外,離成都不遠的眉山三蘇祠等地也是87版《紅樓夢》的拍攝取景地。

這些地點是紅樓夢中人生活的空間,其中不少鏡頭對推動故事情節發展,串聯人物關係具有關鍵作用。與此同時,賈寶玉扮演者歐陽奮強,薛寶釵扮演者張莉,王熙鳳扮演者鄧婕,都是串聯起《紅樓夢》劇情的主要人物。而他們,也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

就這樣,成都的人文山水,與87版《紅樓夢》結下了緣分,留在了觀眾們的記憶之中,也融在了成都人生活的市井裡。對於劇中如此眾多的成都場景,王立平也坦言道:「原著中曹雪芹並沒有確切設定是哪個地方,特定的時間,包括衣服啊這些。我覺得之所以選擇這些拍攝場景,肯定是因為這個場景符合紅樓夢特定的需求,從整體性來考慮的。」

成都商報記者 任宏偉

攝影記者 劉海韻

編輯 餘孟祥

相關焦點

  • 吳碧霞歌唱經典 王立平訴說往事
    ——作曲家王立平  昨晚,「夢系紅樓——紅樓夢全版主題音樂會」在ICON·雲端天府音樂廳動人開唱,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現場深情演繹《紅樓夢》經典歌曲,1987年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作曲家王立平揭秘《紅樓夢》音樂誕生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國家一級指揮家張列先生傾情執棒,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佟凡現場朗誦,四位大咖齊聚再現當年紅樓經典華章。
  • 電視劇《紅樓夢》插曲: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電視劇《紅樓夢》插曲: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文/長洲一騷人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紅樓夢-枉凝眉》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的配樂及歌曲聽了有「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的恍惚感。曹雪芹的詞、王立平的曲、陳力的唱,他們的藝術如此完美的結合起來了,彷佛是冥冥之中就安排好的。
  • 19:30吳碧霞「夢系紅樓」音樂會唱響南京城……
    >1987年,一場紅樓綺夢搬上熒幕,萬人空巷,無數觀眾為賈府興衰和寶黛愛情遺憾落淚,劇中婉約的曲調與悽美的音樂傳唱至今,成為一代經典。管弦鳴奏,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一曲《紅樓夢》序曲開場,好似凝注了紅樓故事的所有情愫;一曲《枉凝眉》藏著多少相思淚,這首傳世經典,蘊含著中國古典雅韻、展現了東方唯美旋律;終曲《葬花吟》,奏出了花謝花飛的境地,唱出了寶黛的深情與無奈,嘆盡了賈府最後的命運……
  • 王立平:我把所有才華都獻給了《紅樓夢》 附紅樓夢樂曲全集
    觀眾不僅能完整聆聽87版電視劇《紅樓夢》大型組曲,而且,能見到組曲作者——著名作曲家王立平。 王立平,國家一級作曲家,中國電影樂團藝術指導。多年來創作了《太陽島上》《浪花裡飛出歡樂的歌》《牧羊曲》《少林寺》《大海啊,故鄉》《駝鈴》《說聊齋》等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的歌曲,而他的作品中最為國人推崇的,恐怕就是87版電視劇《紅樓夢》全劇樂曲的創作了。
  • 79歲作曲家王立平唱起送給南京的歌
    掌聲中,一力鑄就整個「紅樓夢曲」的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走上臺。79歲滿頭白髮的老人,和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站在一起,準備開唱:「大家可能沒聽過原汁原味的《大海啊故鄉》,今天可以聽到了。」著名指揮家張列舉起指揮棒,南京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奏響前奏,臺下立即有觀眾跟著輕聲哼唱起來。《大海啊故鄉》是王立平作詞、作曲的經典歌曲,人人都會唱。
  • 87版《紅樓夢》,毀了王立平「救火隊長」英明,卻震撼了億萬人
    文 | 魔眼睛 砍柴書院金牌作者編輯 | 不飛1987年,《紅樓夢》熱播,劇中音樂《枉凝眉》等13首樂曲,如泣如訴,盪氣迴腸,震撼了億萬觀眾,人們稱這是用音樂書寫了一遍《紅樓夢》。這些樂曲旋律婉轉,唱腔優美,被譽為「中國電視音樂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至今仍是國內民族女歌手的保留曲目。這13首歌的作詞人是同一個人——曹雪芹。這13首歌的作曲人也是同一個人——王立平。
  • 87版《紅樓夢》原聲黑膠唱片發行 王立平曾嘔心瀝血四年半
    87版《紅樓夢》原聲黑膠唱片發行 王立平曾嘔心瀝血四年半 原標題: 前天下午,星外星在北京樂空間舉辦了一場分享試聽會,邀請到《紅樓夢》原聲音樂曲作者王立平、著名音樂製作人張春一、知名樂評人郭小寒等嘉賓齊聚一堂,與現場觀眾一起聆聽高音質的黑膠唱片,感受經典音樂的美好。王立平更是激動地聊起了當年創作背後鮮為人知的往事。
  • 專訪音樂大家王立平:87版《紅樓夢》組曲創作者
    我想只有充分參透曹雪芹的心思、理解《紅樓夢》的精髓,才能創作出這些獨屬於《紅樓夢》審美意境的專屬音樂。能跟我們分享下您創作《紅樓夢》組曲的故事嗎?王立平:任何一個中國文人能觸到《紅樓夢》都是他的緣分,也是他的榮幸。創作《紅樓夢》組曲我花費的時間最長、費的勁最大、經歷的困難也最多,在我心中有一份特殊的地位。
  • 「救火隊長」王立平!
    朱明瑛、王潔實、吳碧霞……無數的歌唱家唱著他的作品聲名遠揚;《太陽島上》《駝鈴》《牧羊曲》《大海啊故鄉》《說聊齋》「87版紅樓夢主題音樂」……無數的傳世經典與他的名字緊緊聯繫在了一起。不過,當時的王立平是不太看好這些歌的,他覺得瑕疵很明顯,能救個急就很不錯了。更有意思的是,他還特意跟編輯商量別署自己的名字,免得到時大家不喜歡就丟臉了。這點,王立平倒是沒能如願,因為領導審查作品時連連稱讚,編輯最終還是把王立平的名字給填上了。
  • 王立平「紅樓夢」作品巔峰音樂會,著名歌唱家雲集,精彩極了!
    @睡前伴你夜聽87版《紅樓夢》在當時製造的轟動和迄今的影響力皆不容置疑,尤其是那些貫穿在劇中的《枉凝眉》、《葬花吟》等旋律優美、悽婉深沉、主題鮮明的插曲,為全劇增添了強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該經典的創造者---87版《紅樓夢》全劇的作曲是在當時就已經聞名全國、創作出很多精品佳作的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
  • 《紅樓夢》作曲者王立平:好的作曲家不能自恃清高,關在象牙塔裡坐而論道
    王立平回答,」我不會再寫《紅樓夢》的音樂,不是不想,不是不愛,而是我在創作中已經傾盡所有,如果不能寫得更好,那為什麼我還要寫?」王立平是著名影視音樂作曲家,由他譜曲的影視作品,有很多都成為了中國人的集體記憶,比如87版的電視劇《紅樓夢》、電影《少林寺》。
  • 1月17日夢系紅樓——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
    ——樂通天下進行展播1987年,一場紅樓綺夢搬上熒幕,萬人空巷,無數觀眾為賈府興衰和寶黛愛情遺憾落淚,劇中婉約的曲調與悽美的音樂傳唱至今,成為一代經典。節目單音樂會亮點十五首曲目重回「紅樓一夢」管弦鳴奏,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一曲《紅樓夢》序曲開場,好似凝注了紅樓故事的所有情愫;一曲《枉凝眉》藏著多少相思淚,這首傳世經典,蘊含著中國古典雅韻、展現了東方唯美旋律;終曲《葬花吟》,奏出了花謝花飛的境地,唱出了寶黛的深情與無奈,嘆盡了賈府最後的命運……「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 她是87版《紅樓夢》歌曲原唱,兩次患癌,卻只是名「業餘」歌手?
    87版《紅樓夢》是我們心中無法超越的經典,其中盪氣迴腸的歌曲更是讓人久久回味。然而,令我們想不到的是,當年演唱這些經典歌曲的陳力只是一位業餘歌手。那麼是什麼樣的機緣巧合讓她走進《紅樓夢》的團隊,她又憑藉怎樣的優勢和天賦得到人們的認可,成為一直被模仿無法被超越的經典原唱呢?
  • 經典紀錄片《潛海姑娘》主題音樂,王立平作曲
    隨著這首《潛海姑娘》優美的旋律,其作者王立平的名字也深深地印在廣大人們群眾心裡。王立平在這部影片當中,第一次大膽地運用了電聲樂器,表現潛海姑娘們辛勤的勞動和高尚的人文品格,從而使這首曲子成為了一代經典樂曲!王立平是位優秀的作曲家,1941年8月5日出生,滿族,吉林省長春市人。
  • 87版《紅樓夢》作曲家來寧,與南京民族樂團一起「夢回紅樓」
    9月5日晚,「夢系紅樓——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將在江蘇大劇院上演,南京民族樂團將攜手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以民族音樂會的形式,把電視劇《紅樓夢》中的經典音樂和歌曲搬上舞臺,87版《紅樓夢》作曲家王立平也將親臨助陣。
  • 1987版《紅樓夢》音樂「原貌復原」吳碧霞領銜
    《紅樓夢》是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巔峰之作,它曾被多次搬上銀幕,而讓最多的中國人認識並感受到這部文學巨著魅力的,無疑是1987版的電視劇《紅樓夢》。據悉,當初作曲家王立平為創作心中的《紅樓夢》音樂,耗時四載,王立平曾說:「《紅樓夢》的音樂是我創作的最好的音樂。」1993年這些音樂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今年正好是1987版《紅樓夢》播出30周年。
  • 為什麼說87版《紅樓夢》是無法超越的神作?
    —— 王立平1987年,電視劇版《紅樓夢》播出。從那之後,這部作品成為幾代人心中永遠也無法超越的國劇經典。而且也成為了中國電視劇史上最無法被翻拍的經典神作。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不可逾越的螢屏經典」。
  • 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為什麼是永遠的經典?
    在人民大會堂,我聆聽了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開播三十周年再聚首紀念音樂會,無論是陳力還是吳碧霞,無論是王潔實還是黃華麗,都完美地詮釋了王立平的《紅樓夢》音樂,我覺得每個音符都浸透了他的血汗,其中僅一首《葬花吟》就寫了一年零九個月。這種創作態度令我敬畏。
  • 《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成都作品《煙火人間》展現成都人的...
    央視網消息: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央視網、愛上傳媒、各地IPTV分平臺共同承辦的大型全媒體活動《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火熱開啟了音樂故事作品展播活動
  • 經典的魅力——談《紅樓夢》
    經典的魅力——談《紅樓夢》於恢與其說喜歡《紅樓夢》,毋寧說喜歡電視劇《紅樓夢》中的音樂。一部名著自問世以來,就有著不同的賞析角度。要將小說拍成影視,首先就需要將小說改編成劇本,既然是改編,那麼文本和一些章節就要作一番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