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大會堂,我聆聽了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開播三十周年再聚首紀念音樂會,無論是陳力還是吳碧霞,無論是王潔實還是黃華麗,都完美地詮釋了王立平的《紅樓夢》音樂,我覺得每個音符都浸透了他的血汗,其中僅一首《葬花吟》就寫了一年零九個月。這種創作態度令我敬畏。是啊,慢工出細活,《紅樓夢》的音樂創作不是白開水、順口溜,必須與曹雪芹的文學境界相對應,那是一壇陳年老酒,香氣撲鼻,歷久彌新。
我進入人民大會堂時,看到前面有一個高個小夥子,我信口說了句「山東大個」,他說自己真的是山東濟南人。我問他你在北京工作,今晚專程來聽音樂會?他說自己在山東工作,利用周末專程坐火車來北京聽音樂會,來回車票加音樂會票和住宿花了1500元錢。我問他值嗎?他斬釘截鐵地說:「值!」 在人民大會堂,我還見到了比這個小夥子還牛的粉兒,他們從美國和加拿大打飛的來北京,聽完音樂會再飛回北美,不耽誤周一上班。
我是大學教師、作家兼央視微電影頻道編劇,寫過電影、電視劇,作為策劃、編劇和製片在劇組工作過。現在拍電視劇講究的是多少錢一集戲,或者打包多少錢一部戲,主要演員要住高級賓館,小鮮肉們要高價要的離譜兒,演員互相攀比,稍微艱苦一點的表演就找替身,站在天橋上怕曬黑了要找替身,騎馬怕摔著要找替身,演員帶助理成為家常便飯,有的女演員拍戲不背臺詞,拍攝時只念「1234」,依靠後期配音糊弄觀眾;一個不認真深入生活,每天往臉上敷三張面膜,帶N個助理、方言臺詞都說不好的女演員怎麼可能真正懂得村婦的感情,演出村婦的感覺呢?這樣的創作態度不可能出精品,我對這種劣質電影、電視劇的回答就是不看,對這種糊弄觀眾的行為嗤之以鼻。
我看了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感動得幾度流淚,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印度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我一直很喜歡印度電影,當年的《流浪者》如今還歷歷在目。《摔跤吧!爸爸》中演員的表演多麼樸實自然,感情真摯,增肥50斤對一個演員是一件多麼殘酷的事情,但是為了藝術,阿米爾汗就能這樣做,這叫做為藝術獻身。
好作品不是自詡爺和腕兒的人就能創作出來的,經典不是靠花銀子僱水軍吹捧自己就能得到承認的,為什麼《紅樓夢》捉襟見肘的經費卻出了精品?為什麼一群不是腕兒的演員演出了精品?就因為這個團隊是用一顆敬畏之心對待文學名著,王扶林導演是一個大將,懂得用人之道,善於調教演員,他珍惜演員的青澀、率真,啟發他們觀察體驗生活,激發演員的創造性,把表演藝術發揮到極致,我始終認為陳力在《紅樓夢》中的演唱是不可複製的,她聲音中的青澀、情感的真摯是很多大腕音樂家所不具備的,在王立平的調教下非常出彩兒。
值得一提的是,1987版《紅樓夢》劇組有一個強大的顧問團隊和編劇團隊,這是劇本的靈魂。
近日,我應邀和1987版《紅樓夢》劇組成員在一起聚會了一天,親眼看到他們認真走紅毯,冒著烈日開座談會,情真意切地與觀眾交流,中午吃完飯顧不上休息就趕往人民大會堂走臺,化妝,準備演出節目,表演時全神貫注十分敬業。
當年整個劇組成員不浮躁,耐得住寂寞,入戲很深,用心做事,不靠替身,不找助理,編劇、導演、作曲、攝影、服裝、化妝、道具、配音擰成一股繩精心打磨;如今,他們更是時刻把觀眾放在心上,有十幾位藝術家專程從海外趕回參加《紅樓夢》開播三十周年再聚首活動,他們的真誠感染了觀眾,全場15000名觀眾和演員一道同唱《枉凝眉》,場面感人至深。
這是一群真正的藝術家,為藝術嘔心瀝血,這才是中國藝術創作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