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為什麼是永遠的經典?

2021-02-08 人民出版社讀書會

在人民大會堂,我聆聽了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開播三十周年再聚首紀念音樂會,無論是陳力還是吳碧霞,無論是王潔實還是黃華麗,都完美地詮釋了王立平的《紅樓夢》音樂,我覺得每個音符都浸透了他的血汗,其中僅一首《葬花吟》就寫了一年零九個月。這種創作態度令我敬畏。是啊,慢工出細活,《紅樓夢》的音樂創作不是白開水、順口溜,必須與曹雪芹的文學境界相對應,那是一壇陳年老酒,香氣撲鼻,歷久彌新。


我進入人民大會堂時,看到前面有一個高個小夥子,我信口說了句「山東大個」,他說自己真的是山東濟南人。我問他你在北京工作,今晚專程來聽音樂會?他說自己在山東工作,利用周末專程坐火車來北京聽音樂會,來回車票加音樂會票和住宿花了1500元錢。我問他值嗎?他斬釘截鐵地說:「值!」  在人民大會堂,我還見到了比這個小夥子還牛的粉兒,他們從美國和加拿大打飛的來北京,聽完音樂會再飛回北美,不耽誤周一上班。

 

我是大學教師、作家兼央視微電影頻道編劇,寫過電影、電視劇,作為策劃、編劇和製片在劇組工作過。現在拍電視劇講究的是多少錢一集戲,或者打包多少錢一部戲,主要演員要住高級賓館,小鮮肉們要高價要的離譜兒,演員互相攀比,稍微艱苦一點的表演就找替身,站在天橋上怕曬黑了要找替身,騎馬怕摔著要找替身,演員帶助理成為家常便飯,有的女演員拍戲不背臺詞,拍攝時只念「1234」,依靠後期配音糊弄觀眾;一個不認真深入生活,每天往臉上敷三張面膜,帶N個助理、方言臺詞都說不好的女演員怎麼可能真正懂得村婦的感情,演出村婦的感覺呢?這樣的創作態度不可能出精品,我對這種劣質電影、電視劇的回答就是不看,對這種糊弄觀眾的行為嗤之以鼻。


我看了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感動得幾度流淚,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印度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我一直很喜歡印度電影,當年的《流浪者》如今還歷歷在目。《摔跤吧!爸爸》中演員的表演多麼樸實自然,感情真摯,增肥50斤對一個演員是一件多麼殘酷的事情,但是為了藝術,阿米爾汗就能這樣做,這叫做為藝術獻身。


好作品不是自詡爺和腕兒的人就能創作出來的,經典不是靠花銀子僱水軍吹捧自己就能得到承認的,為什麼《紅樓夢》捉襟見肘的經費卻出了精品?為什麼一群不是腕兒的演員演出了精品?就因為這個團隊是用一顆敬畏之心對待文學名著,王扶林導演是一個大將,懂得用人之道,善於調教演員,他珍惜演員的青澀、率真,啟發他們觀察體驗生活,激發演員的創造性,把表演藝術發揮到極致,我始終認為陳力在《紅樓夢》中的演唱是不可複製的,她聲音中的青澀、情感的真摯是很多大腕音樂家所不具備的,在王立平的調教下非常出彩兒。


值得一提的是,1987版《紅樓夢》劇組有一個強大的顧問團隊和編劇團隊,這是劇本的靈魂。


近日,我應邀和1987版《紅樓夢》劇組成員在一起聚會了一天,親眼看到他們認真走紅毯,冒著烈日開座談會,情真意切地與觀眾交流,中午吃完飯顧不上休息就趕往人民大會堂走臺,化妝,準備演出節目,表演時全神貫注十分敬業。


當年整個劇組成員不浮躁,耐得住寂寞,入戲很深,用心做事,不靠替身,不找助理,編劇、導演、作曲、攝影、服裝、化妝、道具、配音擰成一股繩精心打磨;如今,他們更是時刻把觀眾放在心上,有十幾位藝術家專程從海外趕回參加《紅樓夢》開播三十周年再聚首活動,他們的真誠感染了觀眾,全場15000名觀眾和演員一道同唱《枉凝眉》,場面感人至深。


這是一群真正的藝術家,為藝術嘔心瀝血,這才是中國藝術創作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八七版的紅樓夢最經典,為什麼偏偏選中陳曉旭飾演林黛玉?
    這部由古典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就是八七版的紅樓夢。很多人都認為八七版的紅樓是最經典也是最深入人心的一部不過八七版的紅樓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絕不單單因為演員和原著人物的高度匹配。更是因為這一版紅樓在各個方面都做到了那個年代所能達到的極致。為了讓作品更貼近原著,劇組請來了紅學家周嶺、劉耕路和周雷擔任編劇,還成立了一個陣容強大的專家顧問團,其中包括紅學家王崑崙、周汝昌、著名作家沈從文、曹禺、書畫家啟功等近二十位大師級人物。
  • 八七版紅樓夢與新版紅樓夢相比,有怎樣的不同?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極高的文學價值。八七版紅樓夢是公認比較經典的版本,至於李少紅拍攝的紅樓夢,嚴格說來不算是紅樓夢。一.八七版紅樓夢為什麼經典?之所以說老版比較經典,並非是厚古薄今。八七版紅樓夢在拍攝時的態度是很認真的,是真的將紅樓夢當作藝術來拍攝,前後花費數年的時間。拍攝紅樓夢時候選擇演員十分嚴格,在開拍之前專門成立培訓班,所有演員都必須參加培訓。在培訓中請到了很多的紅學家,對演員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學習。教她們學習詩詞、熟悉人物、理解全書的宗旨、深入書中情境。
  • 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中賈母扮演者李婷永存我們心間
    八七版經典電視劇《紅樓夢》,至今無可超越,原因就在於裡面的人物大多都不是刻意演出來的,而是被選的演員很適合表演各自的角色,他們要麼與原著人物外表相像,要麼是性格相近,要麼就是對原著非常熟悉而一角多用,李婷老師,就屬於一角多用,並且她成為賈母的表演者是偶然而為之。
  • 被譽為經典的八七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
    三、 八七版《紅樓夢》對秦可卿部分的改寫在八七版《紅樓夢》中,與原著相比,改編較大的情節是秦可卿部分。與之相關的情節,主要在第四集、第五集、第六集。在第四集中,秦可卿突然得病,尤氏也說這病來得奇怪。秦可卿的丫鬟瑞珠突然變得心事重重。
  • 87版電視劇《紅樓夢》當初手寫的字幕,現在有誰能超越?
    87版電視劇《紅樓夢》當初手寫的字幕,現在有誰能超越?一直被奉為經典的八七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歷久彌新,讓人久久回味,八七版的成功除了出色的符合人物的演員表演,還包括服化道等方方面面的努力和用心,匯聚了各行各業的精英英才,才成就了永恆的經典。例如電視劇的字幕,現在都是電腦生成,想要什麼字體都可以自動生成,而八七版的字幕是手寫的。
  • 談談八七版《紅樓夢》電視劇的缺憾
    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片頭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製作精良,影響深遠,無論是劇本改編、演員遴選培訓,還是服化道具,可謂用心良苦,製作精良,尤其是音樂創作,更是神來之筆,讓人嘆為觀止,三十餘年過去,今日再看,強烈的時代代入感讓我們感覺這就是紅樓人物場景再現
  • 原來87版《紅樓夢》字幕都是手寫的
    原來87版《紅樓夢》字幕都是手寫的!一直被奉為經典的八七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歷久彌新,讓人久久回味,八七版的成功除了出色的符合人物的演員表演,還包括服化道等方方面面的努力和用心,匯聚了一群英才才成就了永恆的經典。
  • 三十年前的這部電視劇美女雲集,他們還曾出演過87版《紅樓夢》
    三十年前的這部電視劇美女雲集,他們還曾出演過87版《紅樓夢》《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一部傳世名作,其神仙鬼怪的故事充滿了玄幻的色彩,但卻透露出了人世的悲歡。最近重新觀看八六版《聊齋志異》,被其強大的演員陣容所折服,真可謂遍覽天下美女了!
  • 看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和越劇《紅樓夢》後感
    今天,我看了這兩個版本的電視劇《紅樓夢》的第二集。在這集中,兩個版本的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1:薛蟠強搶被拐女英蓮並且打死人。2: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但是,在看完這兩個版本之後,我覺得越劇《紅樓夢》中的薛蟠,更符合原著中作者所描繪的形象:這薛公子學名薛蟠,字表文龍,今年方十有五歲,性情奢侈,言語傲慢。雖也上過學,不過略識幾字,終日惟有鬥雞走馬、遊山玩景而已。在越劇《紅樓夢》中,薛蟠的外表又矮又胖,而馮淵一表人才。
  • 八七版「賈寶玉」近照曝光,宅家瘋狂健身,三個月瘦了16斤!
    近日,八七版紅樓夢裡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在某社交平臺分享自己最新的一則視頻動態。身穿黑色運動裝的他,精神氣十足,邊跑邊說話,一點也不累。看到他的文字就知道為什麼了。"瘦了十六斤的我,來看看宅家裡的你胖了多少!"原來一直在堅持鍛鍊身體啊。
  • 經典的成功與遺憾 87版《紅樓夢》電視劇觀感
    #87版《紅樓夢》是第一部將古典名著整部書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它的播出,創造了中國電視劇歷史的新奇蹟。馮其庸先生肯定該劇是對《紅樓夢》有史以來最大的普及。愛之愈甚,求之愈苛。因為諸多第一,使它成為經典。因為它是經典,其缺憾的危害就愈大。請原諒我用了危害這個詞,本文就談談它的成功與遺憾,甚至「危害」。
  • 經典的成功與遺憾──87版《紅樓夢》電視劇觀感
    它的播出,創造了中國電視劇歷史的新奇蹟。馮其庸先生肯定該劇是對《紅樓夢》有史以來最大的普及。愛之愈甚,求之愈苛。因為諸多第一,使它成為經典。因為它是經典,其缺憾的危害就愈大。請原諒我用了危害這個詞,本文就談談它的成功與遺憾,甚至「危害」。
  • 電視劇《紅樓夢》,87版最經典,最早一版還有發哥的身影!
    你知道電視劇《紅樓夢》有多少版嗎?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1975年香港tvb版電視劇應該是最早的一版,當時28歲汪明荃飾演林妹妹,因為當時人氣很旺,觀眾給予這個林妹妹評價還是相當不錯。最重要的是當年周潤發剛出道,發哥在劇中飾演蔣玉涵,不過這個民間單元劇只有7集。
  • 為什麼87版《紅樓夢》電視劇如此成功
    87版《紅樓夢》拍攝和後勤團隊用自己的責任、用自己的才華、汗水和最大的努力,用電視劇《紅樓夢》築起了一道廣播電視的製作高牆,被億萬觀眾奉為心目中的經典。 到底是什麼導致如此優秀呢?
  • 從經典電視劇《西遊記》《紅樓夢》想到的
    我想這可能跟孩子們放暑假有關,這部電視劇自開播以來的近三十年間差不多在全國各地已經重播不下上千次了,但似乎總覺得看不厭,尤其暑假,這部電視劇簡直成了欽定的必播劇,可以說西遊記是中國重播次數最多的電視劇。這說明了西遊記在廣大人民群眾中(不僅限於青少年)的影響力、認可度、受歡迎度是何等之高。我認為經典可以重現,但經典不可以複製更不能超越。
  • 為什麼我們喜歡看萌版《紅樓夢》
    無論是戲中人物的一顰一笑,抑或是身段打扮,本劇都著意參照「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87版《紅樓夢》進行打造。一群10歲左右的孩子,在小戲骨版《新白娘子傳奇》之後,再次為全國觀眾帶來一股電視劇清流。但是,在萌翻大眾之後,我們有沒有深深叩問,為什麼在小鮮肉小花橫行電視屏幕的今日,我們喜歡看一群10歲孩子演繹經典作品《紅樓夢》?
  • 87版《紅樓夢》電視劇為何讓陳曉旭演林黛玉?
    87版《紅樓夢》電視劇為何讓陳曉旭演林黛玉?電視劇的表現藝術和文學作品的表現方式不一樣,一個是文字上的描述,一個是形象上的演繹,如何將這兩個結合起來,就需要演員的專業水準和表現能力。電視劇給人們更加直覺的感受,可以說演員的表現藝術對觀眾會留下深刻的影響。
  • 87版《紅樓夢》——從小說到電視劇的成功之路
    本文以87版央視電視劇《紅樓夢》為例,試圖從導演、編劇、演員、影視音樂等構成電視劇要素的各方面來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其改編成功的原因,並結合當下的「改編熱」、「翻拍熱」這一現象來說明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力求以此論證小說成功改編為影視劇所要具備的條件,以及其對文化宣傳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 電視劇和電影,兩版《紅樓夢》,哪一版是你的最愛
    劇版,影版,戲劇版;成人版,娃娃版,各種版本的《紅樓夢》你都看過哪些?有些或許就是流星划過,有些就永遠留在了記憶的膠片上。我們來看看上個世紀,87年電視劇版的《紅樓夢》,和89年電影版的《紅樓夢》裡面的部分耳熟能詳的人物,你更記得哪一個,或者更喜歡哪一個?
  • 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合集36集全
    1987年版《紅樓夢》如果細細數來,至今已有29載。自放映以來,大眾一致好評,而這部劇也重播千餘次,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看過這版《紅樓夢》的人,如今閉上眼還能浮現十二金釵的臉,還能記得那一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還能回憶起這些唱盡悲歡離合,夢裡夢外的歌.《紅樓夢》是中央電視臺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攝製於1987年的一部古裝連續劇,由王扶林導演,周汝昌、王蒙、周嶺、曹禺、沈從文等多位紅學家參與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