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瑪麗蓮·夢路
經歷9位主帥和30年等待,利物浦終於收穫英超冠軍。
如果你不是紅軍球迷,未必能懂得其中的艱辛和意義。這一切的締造者,非52歲的德國人克洛普莫屬。他也是歷史上第一位,上任四年內就能斬獲歐洲和英超冠軍的主教練。
因此,6月25日撞線的那一刻,不少英國媒體和足球名宿放下矜持,開始起鬨抬轎子。他們認為,克洛普治下的利物浦,和弗格森的曼聯、溫格的阿森納、穆裡尼奧的切爾西、瓜迪奧拉的曼城,可以相提並論。還有一種說法稱:克洛普創造的歷史,足以比肩偉大的披頭四樂隊。
這些褒獎全部來自於「成王敗寇」式定性,也是一個又一個冠軍澆灌出來的「糖衣炮彈」。
或許真正值得一提的是:為什麼是他,為什麼只有他能帶領紅軍翻雪山過草地到達彼岸?
一切開始於2015年10月9日,那是利物浦隊的「遵義會議」,也是紅軍復慨而慷的轉折點。那一天,他們放逐了羅傑斯,迎來了克洛普。
第一次見面會上,克洛普謙遜地說:「我只是『普通』的一個。」關於奪冠目標,他沒有畫大餅,而是拿自己的前途「對賭」,「如果四年內不能為利物浦帶來冠軍獎盃,我將歸隱於瑞士的某個球隊。」
他還說,剛來的時候說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離開時人們會說什麼。
如果你不了解克洛普,這很簡單。他恰好是穆裡尼奧的反義詞。
如果說穆裡尼奧代表的是張狂、精緻、嚴苛、睚眥必報,他謙遜、低調、不修邊幅,卻又心懷善意。
在美因茨和多特蒙德執教時,他會時常光顧當地的普通酒吧。籤約利物浦之前的重要談判中,克洛普曾聲情並茂地向球隊高層描述,「足球不僅僅是一個系統,還包括『雨天、飛鏟,以及球館內的喧鬧聲』。」顯然,很少有揣著求職信的教練,會在意球迷的聲音。而這反過來恰恰說明,克洛普不論在哪裡都能打成一片,這種態度源自於他的敬畏、尊重、平等和細心。
而拿到來之不易的英超冠軍的第一刻,他的獲獎感言竟然是,要將獎盃獻給達格利什、傑拉德,以及所有人。克洛普認為,利物浦過去20年都是傑拉德用雙腿拖著前進,他背負著所有的壓力。
這種發言對一個公眾人物來說,本算不上什麼。
但如果你對他了解的越多,就會發現他自始至終都不是以情商來長袖善舞。
「真誠」,是他打通世界的過關方式。
2017年非洲足聯年度頒獎禮,在足總杯對陣埃弗頓比賽的前一天舉行,克洛普同時放薩拉赫和馬內去領獎。上賽季,對陣哈茨菲爾德的前幾天,他又放薩拉赫前去紐約慶祝登上《時代》封面。
今年2月,一向沉默寡言的馬內接受採訪時說:克洛普是那種讓你為其奔赴戰場、赴湯蹈火的教練。「他最讓我感到吃驚的,是在球場之外他很有人情味。要知道在當今社會,你很難遇到像他這樣的人,在足球領域內就更難了。」
克洛普並非沒有原則的「老好人」。他不整人,也不搞從嚴治「軍」那套。他更多靠「信任」來讓部下心悅誠服。「如果球員有動力,夠專注,想踢好球,有激情,我對他們不會太嚴格。」這就是他的管理方法。
在克洛普的足球價值觀當中,打什麼樣戰術,拿多少冠軍,這些的確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打造出一個完整的團隊。然後,讓這個團隊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穩定陣容體系和強大戰鬥力。
這種管理模式在第一天到達球隊時,克洛普就寫到了俱樂部黑板上,他用很大的字母寫下了「TEAM」,然後說這就是對大家的期望。「T」是指讓對手感到害怕(terrible),「E」代表熱情(enthusiastic),「A」是雄心壯志(ambitions),「M」表示內心強大、意志堅強像機器一樣(mentally-strong machines)。
或許,克洛普沒什麼秘訣,他所做的就是讓所有人愉快地在一個鍋裡吃飯。利物浦第一助理教練林德斯對此總結說,三分戰術,七分團建。
多特蒙德市場總監克拉默,曾講過一個關於克洛普小故事:「有一年,他對一名前鋒很感興趣,看了這個前鋒的幾盤錄像帶,然後決定把他帶到隊中。後來在一場比賽中,前鋒進球後,看完他的慶祝動作,克洛普當即表示不買了。」
他認為,這種花裡胡哨的「耀眼」明星,只為自己表演,卻完全游離在球隊整體之外。
看看如今利物浦主力陣容的「進化史」——每一個人入隊前無不是默默發光的璞玉,經過大師之手的切割和拋光,全部成為奇貨可居的寶貝。
2016年夏天,馬內、維納爾杜姆前來「參軍」;2017年夏天,引進薩拉赫、羅伯遜;2018年1月籤下了範迪克;2018年夏天引進阿利松、法比尼奧;2019年冬天,招攬南野拓実……再加上亨德森、米爾納、菲爾米諾、戈麥斯等人,利物浦奪冠框架上的核心主力大多來自於市場上的「撿漏」。
這就是克洛普的選人風格,也是他帶領過的每一支球隊的風格。
假若了解過這些,也就不難理解利物浦為什麼會主動放棄德國前鋒維爾納的收購。燒錢從來不是克洛普爭奪冠軍的重要戰略思想。
「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我們通常不會選擇去買房。」克洛普的意思很明顯,「如果你住在一個不錯的公寓裡」,顯然不需要陣容結構上的大修大補。
在此運轉方式治下,利物浦過去五年的淨投入僅有7500萬英鎊,在英超球隊裡排名倒數第五。但他們卻接連奪取歐冠、歐洲超級盃、世俱杯和英超四個重量級冠軍,球隊市值也提升了40%!
與轉會市場的錙銖必較相比,利物浦幕後團隊有40人,堪稱奢侈而「腐敗」。
除偏重技術分析的克拉維茨和主抓訓練的林德斯之外,營養總監、體能師、守門員教練、青訓教練等等崗位都有專人負責,甚至還有專門的界外球教練。
在利物浦這個搖滾基因深厚的城市,他們就像是一個樂隊,克洛普是主唱,其他人在身後打鼓、彈吉他或者貝斯。而現在,他們更像是一個與搖滾樂融合在一起的交響樂團,龐大的班底演奏出了強勁而又層次豐富的內容,奪人心魄沁人心脾。
2019年6月,克洛普破圈成功,成為德國《經理人雜誌》和《GQ》封面人物。一個職業教練,能夠躋身商界領袖雜誌選定的榜樣人物,這種跨界並不是名氣所能決定的。在此之前,也只有老爵爺弗格森的成功學被哈佛商學院選中。
《經理人雜誌》認為,克洛普是商業公司管理學的範本。而他的個人魅力,對於贊助商來說,也是一種吸引。
換句話說,克洛普也是俱樂部最好的銷售代表。他的人格魅力放大了利物浦的影響力,降低了商業談判的障礙。《GQ》雜誌認為,他不只識別度高,還是一位激勵大師,能夠推動團隊不斷釋放出潛力。
5年後回看當初,克洛普所做的似乎很簡單,與球隊互相成就,與所有人互相尊重,順便全部兌現了「吹過」的牛逼。
在這個推崇表演和賣乖的時代,他沒有迎合,也沒有算計。他堅持用克洛普的方式,幹好自己的活。這是他在伏爾泰作品《老實人》裡獲取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