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底,曾經風光一時的P2P平臺從高峰時期的5000家歸零,退出歷史舞臺。在P2P倒下之後,網絡小額貸款成為重要的監管焦點之一。早在2020年9月和11月,銀保監會相繼出臺了《關於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的通知》和《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宣告著網絡小額貸款強監管時代來臨。
2020年12月27日,法制日報社法人智庫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現存的203家小微網貸平臺中,所宣稱的利息平均在12%左右,但實際上加上各類管理費用,可達35%,逼近36%的高利貸紅線。
法人智庫通過息費指數、輿情指數、股權指數、用戶指數等多項指證,對國內203家樣本產品進行評分,選出了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貸款中的15家風險最大的產品和15家最受好評的產品,其中百融雲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融雲創)的全資子公司廣州數融網際網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廣州數融)旗下的榕樹貸產品風險最高,排名風險榜第一。
來源:法人智庫「法人沙龍」,發布日期:2020年12月27日
早在2020年10月份,輿論界就傳出百融雲創即將赴港IPO的信息,為此,百融雲創官方發布聲明,稱其為謠言,並表示要起訴造謠者以維護公司合法權益。然而在12月7日晚,百融雲創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此舉也引發了香港地區主流媒體的關注,稱其上市「似存暗湧」。
從2020年1月份起,關於百融雲創及其子公司旗下小貸平臺榕樹貸的報導頻出,還一度陷入暴力催收、校園貸和租金貸旋渦,但百融雲創依然堅持IPO,原因是什麼呢?其IPO能夠成功嗎?
標準排名研究院專家表示,百融雲創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的卡位有遭遇行業監管的風險,網際網路金融的整頓風暴勢必在融資、貸款業務等方面也將波及這些互金公司。
據公開資料顯示,百融雲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3月,是一家金融科技應用平臺,公司堅持以科技為驅動,不斷探索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場景應用,賦能金融機構數位化創新和轉型,助力普惠金融。
從官網等各種公開渠道得到的資料可以看出,百融雲創是一家典型的網際網路金融科技公司,有著明顯的網際網路屬性,具備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並落地在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上。據了解,目前百融雲創的主要業務板塊有兩個,一個是為消費金融機構、銀行等提供大數據風控服務,而另一個則是子公司廣州數融旗下的「榕樹貸款」等網絡小額貸款平臺。
據招股書顯示,百融雲創主要通過數據分析服務、精準營銷服務及保險分銷服務產生收入,其中營銷及分銷服務主要通過子公司旗下專有金融產品推薦平臺榕樹提供精準營銷服務。在大數據風控服務方面,百融雲創的業務在行業內是數一數二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按收入計,在2019年,百融雲創是中國最大的獨立金融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供應商。
招股書稱,截至2020年9月30日,百融雲創在中國累計為逾4200名金融服務供應商客戶提供服務,包括絕大部分國有銀行、逾650家區域銀行、絕大部分消費金融公司、逾90家主要保險公司及其他多家金融服務供應商。另外從其官網得知,蘇寧金融、捷信、萬達普惠、360借條、馬上金融、玖富等知名消費金融機構都是其重要客戶。
但是做數據分析和風控哪有小額貸款賺錢?於是擁有強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支持的百融雲創自己也開始布局網絡小額貸款領域,通過子公司開始做起了榕易有錢和榕樹貸款的網貸平臺生意。
公開報導顯示,榕樹貸款和榕易有錢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高額利息、無法提前還款、暴力催收、洩露個人隱私等。目前,榕樹貸款在黑貓投訴和聚投訴上累計有超過1400條投訴信息。
2017年12月,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禁止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以及設定高額逾期利息、滯納金、罰息等。」
若借貸雙方約定的貸款利率低於24%,法院支持借款人連本帶息收回貸款。如果貸款利率高於36%,法院不承認超過36%部分的利息。如果借貸雙方約定的貸款利率高於24%,低於36%,法院一般會尊重既定發生的事實。
《通知》的出臺再加上近年來國家對網絡小額貸款的加強監管,不少小微網貸產品為了增強競爭力紛紛下調了年利率,而百融雲創子公司廣州數融旗下包括榕樹貸款在內的許多產品年利息高達35.9%,逼近36%的紅線。
暴力催收問題在網貸平臺中也是常見的事。但是百融雲創在眾多網貸平臺中還是格外突出,其並非通過尋找第三方催收公司收取貸款,而是參股了催收公司。
2019年11月被山東警方打掉一起「套路貸」涉黑社會性質犯罪團夥,有媒體發現新聞報導中的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夥涉及的一家名為北京信雅樂達的暴力催收公司,是百融雲創旗下全資子公司百融至誠(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融至誠」)的參股公司。
據報導稱,北京信雅樂達公司和百盾眾安公司利用叫120救護車、叫殯儀車、叫搬家公司、訂到付殯葬花圈等手段,威脅恐嚇借貸人,協助涉案貸款平臺暴力催收,「影響極為惡劣」。據報導,百盾眾安公司涉及552萬條催收記錄,已致數千人受害,並致一人死亡。
該消息被媒體報導後,百融至誠便更名為鑫科智惠(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百融雲創也退出股東之列,企圖與涉黑和暴力催收撇清關係。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20年5月,百融系公司,百融卓誠(貴州)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及其股東周純,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實施詐騙、欺詐勒索、開設賭場,被判處25年有期徒刑。
值得注意的是,百融卓誠曾經也是由百融至誠參股的公司,2019年2月,百融卓誠變更股權,百融至誠和北京信雅樂達的大股東李丹相繼退出了百融卓誠的股東行列。
2020年10月,又有媒體報導,百融雲創曾提供地理位置服務涉黑,導致暴力催收,甚至引發命案,被警方調查。
另外,在2020年年底引起重大輿論關注的蛋殼公寓暴雷事件中,長租公寓租金貸問題受到網友們的再次關注。而百融雲創旗下的網貸平臺同樣具備租金貸業務,該業務的合作方正好就有暴雷的蛋殼公寓的主體之一紫梧桐(上海)公寓管理有限公司,此外還有上海歆禺房屋租賃有限公司、寓見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對鄰公寓管理有限公司。
目前四家公司中,三家長租公寓均已暴雷倒閉,僅剩的蛋殼公寓如今也是搖搖欲墜,留下的只有一大批租金貸的訴訟。據天眼查顯示,寓見公寓目前遺留多達1111起訴訟開庭公告,上海歆禺房屋租賃遺留448起在訴案件,上海對鄰公寓法人被訴為失信被執行人。
和其他網貸平臺相比,百融雲創最大的不同是擁有國資背景。
據天眼查顯示,青島國新晟華股權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青島國新」)持有百融雲創11.24%的股份。而青島國新的母公司是國新科創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國新科創基金」),是經中國國資委批准設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該基金的發起人兼大股東是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的國有獨資資產經營與管理公司,由此可見,百融雲創的國資背景確實不是空穴來風。
而由國新科創直接或通過控股公司間接投資的瀾起科技已經上市,另一家被投資企業上海阿波羅機械在上市前一刻遭遇輿論質疑,撤回了上市申請。
此前有媒體曾報導,百融雲創和青島國新籤訂了對賭協議,對賭條款為百融雲創需在一兩年內成功IPO,若未兌現,百融雲創股權將發生變更,實控人將從張韶峰變為青島國新。所以,儘管2020年以來百融雲創總是負面輿論纏身,並在官網進行闢謠,但最終還是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
2015年以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掀起了一股上市大潮,一批有規模有實力的公司紛紛爭取到美股或者港股上市,至今有宜人貸、信而富、和信貸、拍拍貸、愛鴻森、點牛金融、51信用卡、小贏科技、微貸網等12家公司在美股上市,而在國內使用範圍最為廣泛、影響力最大的螞蟻金服選擇了在A股上市。
不過,原本預定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IPO的螞蟻金服,卻意外地「死」在監管之下。作為史上最大規模的IPO,螞蟻金服的IPO項目引起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而螞蟻金服以少量資本金,通過ABS、聯合貸款、助貸等方式放大信貸倍數的業務模式也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不少網友質疑其是否存在監管套利,以及是否具有隱藏的金融風險問題。
作為支付寶的主體公司,螞蟻金融IPO受阻的重要原因卻並不是支付業務,而在網貸方面。從馬雲等螞蟻集團實控人被約談,再到緊急叫停螞蟻金服IPO,這些都透露著一種趨勢——對互金平臺監管的進一步加強。
支付巨頭尚且如此,其他互金企業可想而知。我們不知道,投訴累累,負面新聞纏身的百融雲創,在國內媒體不斷挖掘其涉黑、涉暴力催收、涉租金貸等信息之下,能否安全闖關上市,或者根據對賭協議變身國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