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乾隆的兒子,長大後卻被乾隆送給了大臣,從此與皇位失之交臂...

2020-12-27 網易

2020-12-26 08:43:20 來源: 熱愛的那一生

舉報

  他是乾隆的兒子,長大後卻被乾隆送給了大臣,從此與皇位失之交臂,竟然是他

  乾隆有17個兒子,在這17個兒子當中,除去早夭的7位皇子之外,健康長大的皇子有10位。這10位皇子之中,有一位皇子很特殊,他的生母是尊貴的皇貴妃,但是此子長大後卻被乾隆送給了大臣。古代這個儀式很神聖,送給別人的皇子是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也就是說,此子從此與皇位失之交臂。這個可憐的皇子是誰呢?他就是乾隆的皇四子永珹。

  

  乾隆登基前就已經有三個兒子了,分別為永璜、永璉以及永璋。其中永璉為孝賢皇后富察氏所出,名字暗含繼承深意,乾隆對他抱有極高期待,然而永璉未到成年便意外病逝,這成為了乾隆心中不能觸碰的一塊傷痛。

  

  乾隆四年,嘉嬪金氏生下一子,即永珹,這是乾隆皇帝的第四個兒子。金氏身份本不高,只是個小小包衣世家長大的女子罷了,但她有一處讓乾隆極為喜愛的地方,那就是出眾的長相,因祖上有朝鮮血脈,金氏五官迷人,嫁給乾隆後頗為得寵,她一生為乾隆生下了四個兒子。

  

  要知道乾隆總共也才17個皇子而已,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金氏的得寵程度不是一般人可以代替的。可惜金氏是個短命的人,43歲就去世了,乾隆特地把她追封為淑嘉皇貴妃,以彰顯對金氏的眷戀。

  按理說,母親為皇貴妃的永珹,應該足夠有資格去和眾多皇子爭一爭這皇儲之位,奈何他本人資質實在平平無奇,就算乾隆再怎麼喜歡金氏,也不能把永珹從一個普通人變成他心中接班人的樣子,久而久之乾隆與永珹的感情也就越來越淡了。

  

  乾隆二十八年,乾隆朝的大臣胤裪撒手人寰,他沒有留下血脈。古人覺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此乾隆想了想便把已經長大成人的皇四子永珹送給了這位大臣,讓他後繼有人。古代很看重過繼,永珹被過繼到了胤裪的名下即意味著永珹徹底失去了爭儲的機會,從此與皇位失之交臂。其實,這對永珹來說是不公平的,作為皇子,哪個不想當一下一國之君的九五之尊呢?就這樣簡單被親生父親放棄,想必永珹心裡的滋味肯定不好受。

  

  然而他的父親乾隆就這樣無情的否定了他,永珹會有不滿也是情理之中的,但他又無法反抗,痛苦緊緊地糾纏著他,讓他夜不能寐,沒過多久他就染上了病,最後永珹和母親淑嘉皇貴妃一樣,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他死時只有39歲,後來他得到追封,被繼位的嘉慶皇帝追封為親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乾隆最適合承繼宗祧之子,文武雙全眾望所歸,緣何與皇位失之交臂
    縱觀乾隆諸子,最值得寄予厚望者,乃是皇五子愛新覺羅.永琪,即《還珠格格》中深入人心的五阿哥。那麼歷史上的永琪與影視形象到底有何出入呢?永琪被寄予厚望,但未能成為乾隆的正式接班人,又有何具體原因?接下來史海君就帶領大家,從客觀和主觀兩大因素,來具體分析眾望所歸的永琪與皇位失之交臂的真正原因,並非乾隆無意讓其繼位,而是在錯誤的時間選了中意且合適的人。
  •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卻選擇了能力平庸的嘉慶繼承皇位
    兩任太子去世和富察皇后暴斃,這對乾隆造成了很大的打擊,誤以為是老天遷怒於他,不久後,乾隆下令,不許在議論有關太子和立儲之事。此後的乾隆皇帝,再也沒有提起有關立太子之事,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這個時候的乾隆已經63歲了,這個歲數在古代也算是高齡了。
  • 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弘皙,為什麼乾隆時期能聚集眾多王公大臣謀反?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雍正下令由弘皙繼承其父允礽的和碩理親王爵位,弘皙也成為他同輩中爵位最高的。在雍正去世後,隆繼承皇位,他為了進一步鞏固皇權,決定對朝廷的一些制度進行改革。因為,清朝建立以來,皇族內部爭鬥不斷,遠有多爾袞和豪哥、順治,近有雍正兄弟相殘,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乾隆認為只有讓皇族王公大臣遠離權力的中心,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 道光皇帝成為皇位繼承人,是其爺爺乾隆皇帝決定的嗎?
    這樣,作為嫡長子的旻寧在繼承皇位上,肯定佔有先天的優勢,當然這與乾隆和嘉慶對他的偏愛有關,也與他自己的優異表現分不開的。乾隆親自關心孫子的教育,並給予他其他皇孫所沒有的特殊關愛,因為當時乾隆已經確定了嘉慶的繼承人地位,在乾隆看來,旻寧這個孫子極有可能也是日後的皇位繼承人,所以,對他的教育當然區別於其他的皇孫。
  • 乾隆風流一生,卻唯獨不愛這個女人,但她卻生下了乾隆最愛的兒子
    在雍正乾隆年間,雖然說天下已經穩定,沒有什麼大的戰事,但是滿族與蒙古族之間的聯姻依然存在,久盛不衰。雍正在位時,蒙古人按照以往的慣例送來了很多的蒙古女人給他,但雍正似乎完全不感興趣,就把這些女人送給了王公大臣以及自己的兒子們。他精心挑選了珂裡葉特氏,送給了當時自己最愛的兒子弘曆。
  • 乾隆最小的兒子愛新覺羅·永璘,嘉慶帝登基後,他的下場如何?
    在受寵的10年間,令妃一連給乾隆生了四男兩女,在孩子代表著地位的古代,令妃所得的乾隆的盛寵是毫無疑問的。 顒琰也算是又爭氣,又運氣好,前面幾個被父皇看重的接班人都接連病逝,他也有了機會當皇上,成了嘉慶帝。那麼他的同胞弟弟永璘又有什麼樣的待遇呢? 永璘是乾隆帝最小的兒子,雖算不上是最受寵的那一個,但是乾隆帝也並不偏心,給他的關心並不少於其他的皇子。
  • 他是乾隆嫡子,為何沒能繼承皇位,25歲便悽涼去世
    身為皇子,就必須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將來會不會繼承皇位。一般來說,皇帝都不可能只有一個兒子,這時往往會造成兄弟相殘,為皇位爭個頭破血流。按理來說,嫡子是最有機會的,畢竟古代嫡庶觀念很重,嫡子的地位就要高一大截。就比如明朝,朱元璋在《皇明祖訓》就明確規定,明朝必須採用「嫡長子繼承制」,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才能夠「立長」。
  • 乾隆告祭宗廟:令妃的兒子不行,那就讓上天收他走,別禍害大清
    雖然女人多孩子也多,但是他祖父康熙爺的女人安穩得多,孩子至少留下來的也多,如果不是九子奪地死的死、廢的廢、圈的圈,可能乾隆上位的時候還得給他數不清的叔叔伯伯們準備一份豐厚的養老金。乾隆其實兒子很多,生下來的17個,但是莫名其妙的就死了13個,按理來說乾隆期間的醫療技術比康熙年間要好多了。沒理由死了一茬又一茬,而且他後宮充盈,也沒理由就17個皇子啊?
  • 乾隆有17個兒子,嘉慶只是第15子,為何乾隆會選他做儲君
    康熙的9個成年皇子參與了奪嫡之爭,但也因此導致不少皇子犯錯,遭到了康熙的打壓,最後康熙選擇了皇四子胤禛繼承了皇位。雍正即位後,為了避免康熙時期的奪嫡事件再次發生,他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就是先皇在世時,不設立儲君,等他去世後,以遺詔的方式確定儲君。
  •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選擇了資質平庸的嘉慶?乾隆:我也不想選擇他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將皇位禪讓給第十五子永琰(即顒琰),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嘉慶皇帝,乾隆自己則退位稱太上皇。雖然乾隆退位後還當了3年的太上皇,但永琰畢竟是坐上了皇位,結束了乾隆對他長達22年的考察。
  • 乾隆明明有17個兒子,為什麼非要把皇位傳給平庸的嘉慶呢?
    其實嘉慶皇帝並不是很差,只是嘉慶確實導致了清朝的衰落,外加嘉慶在政治上的作為確實有些平庸,所以很多人都很納悶乾隆為什麼會選擇了嘉慶,其實乾隆不管把皇位傳給哪個兒子清朝的沒落都是在所難免,都是一樣的結局。
  • 乾隆為何把皇位,傳給魏瓔珞的兒子永琰?其實還得感謝富察皇后
    毫無疑問,富察皇后是乾隆皇帝所喜愛的女人,而令妃魏瓔珞則是乾隆晚年所喜愛的女人。魏瓔珞共生4子,即:皇十四子永璐、皇十五子永琰(嘉慶)、皇十六子(幼殤未封)、皇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一共有17個兒子,乾隆皇帝等死的時候,只有幾個兒子還活著,他們分別是永璇、永琪、永璘。四人中,永璇已年滿53歲,顯然不宜繼承王位。另外三人相比較,永琰,39歲,是最合適的人選。
  •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選擇資歷平平的嘉慶,乾隆:我也不想選他
    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30,閱讀約3分鐘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將皇位退位給他的第十五個兒子永炎(即雍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嘉慶皇帝,而乾隆本人也退位做了霸王。雖然乾隆退位後當了3年皇帝,但永炎畢竟登基,結束了乾隆對他長達22年的調查。
  • 乾隆最長壽的兒子,因一缺陷無緣皇位,卻專情一人,活了87歲!
    導讀:《後宮·如懿傳》是以乾隆後宮為歷史背景的一部宮廷劇作,通過這部劇我們可以對乾隆後宮以及乾隆子女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今天筆者要講的是乾隆比較特殊的一個兒子
  • 乾隆皇帝為什麼要給允禩平反
    乾隆皇帝很有個性乾隆皇帝是一個非常自信的皇帝,他一直把康熙皇帝當作學習的偶像,對雍正皇帝並沒有多少好感。乾隆皇帝繼位之後,不僅違背雍正皇帝的聖旨,殺死了雍正皇帝明令赦免的曾靜。還對雍正皇帝的寵臣惡意貶低,抨擊田文鏡和李衛都是奸詐之人。
  • 乾隆為寶貝女兒選夫婿,令妃看不上,乾隆說了8個字,卻一一應驗
    乾隆年間,最受寵愛的公主,是令妃生下的第一個孩子,歷史上的固倫與靜公主,常被稱為「七公主」。公主的駙馬是乾隆親自選出來的,還曾被人預言將來會有大用,沒想到果然成真。七格出生後,一直住在太后身邊,和太后之間祖孫關係很深,乾隆對自己和令妃這第一個孩子也十分疼愛。七公主乖巧可愛,日日夜夜隨孩子在宮中長大,身為父母的皇妃,也開始為自己的婚事煩惱。
  • 解密:乾隆被為什麼被傳是海寧陳家的兒子
    在民間,乾隆皇帝的身世被人傳得十分離奇,傳說他是海寧陳家的兒子……傳說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雍親王府裡一片歡笑,這一天家裡又添了一個小孩。同一天,海寧陳家也添了一個小孩.而那個被換入王府的男孩,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隨著這個傳說的廣泛流傳,乾隆帝六次南巡甚至被說成是為了探望自己的親生父母。而那個雍正換出去的女兒,長大後嫁給了大學士蔣廷錫的兒子蔣溥。蔣家是江蘇常熟的大姓,雍正之女所住的那棟樓被後人稱為「公主樓」。中國歷來就有俗文化壓倒嚴肅文化,演義小說埋沒正史的傳統。乾隆為海寧陳家之子的傳聞不斷被吸收到文藝作品中。
  • 乾隆是漢人種嗎?
    很多電視劇中描述說乾隆不是滿族人,而是浙江海寧陳家的兒子,如《書劍恩仇錄》。《鐵齒銅牙紀曉嵐》中也說乾隆是個漢人,是林大官人的兒子。而且民間傳說也極多,都是關於乾隆的身世的問題,或許是因為乾隆活的時間長加上又風流吧。那麼乾隆到底是不是漢人呢?
  • 和珅能百般逢迎乾隆皇帝,為啥不提前討好嘉慶皇帝?
    雍正皇帝繼位後,為了防止這種悲劇再次發生,確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將確立皇儲的詔書,密封於一個錦匣內,收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後;另外,雍正皇帝又隨身攜帶一份,用以對照。當雍正皇帝病逝後,由輔政大臣取下確立皇儲的詔書,與皇帝身邊的詔書對照後公布。
  • 乾隆與富察皇后,真實的愛情比小說更虐心
    另外,這劇裡乾隆皇帝和他的富察皇后也是你儂我儂,深情款款,斷不像以前劇中那樣風流。細考起來,原來乾隆對富察皇后是如此情深,甚至至死不渝,大清多痴情郎,誠不欺我也。乾隆帝即位後,自然就立她為中宮皇后,幸福繼續,乾隆曾多次贊富察皇后姿容」窈窕」「端莊」可見愛意之深。富察皇后也確實是一位賢后,據說,某一年,乾隆帶著富察氏去打獵,無意中說起了滿族的先祖的艱苦創業的日子,袖子的邊都是用鹿尾緣邊裝飾的,不像是現在的服飾絲線,太奢侈。富察氏呢記在了心裡,就用鹿尾絨毛做了一個荷包送給了乾隆,乾隆感動非常,終身佩戴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