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文藝星球(iartplanet)
人們知道他
因為他是功夫高手
是好萊塢巨星
是截拳道創始人
作為20世紀的英雄與偶像
作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他是我們華人的驕傲
在他短暫的一生中
他超越了他的時代
1.背闊肌:擴展時周長超過1.12395米。
2.騰空前踢:高度約2米5。(可以踢碎天花板上的燈泡)
3.助跑後騰空側踢:高度約2米。(可以凌空踢到NBA球星賈巴爾的頭部,賈巴爾的身高是2米18)
4.用二節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數據。
5.用側踢可以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
6.側踢可以將5塊懸空的厚木板踢碎,每塊木板厚度為1英寸。
7.李小龍一拳能打出400公斤的力量,與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體重是260磅,李小龍的體重只有130多磅。
他首次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細路祥》
1950年
李小龍首次以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細路祥》
片中飾演一個從好變壞
從壞變好的孤兒
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
1954年,李小龍拜葉問為師
學習詠春拳
正式開始習武
獲得校際西洋拳擊少年組冠軍
1957年
李小龍在聖芳濟書院
擊敗過去三年的冠軍查理·歐文
贏得校際西洋拳擊少年組冠軍
拍攝電視劇《青蜂俠》
該片於同年9月9日在美國第一次播出
是李小龍在美國早期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拍攝第一部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
1971年
拍攝了第一部是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
《唐山大兄》
出演《精武門》大獲成功
1972年
李小龍出演了電影《精武門》
打破了亞洲票房紀錄
該片在第十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奪得
「最佳技藝特別獎」
同年
李小龍以截拳道宗師身份
入選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名人堂
《龍爭虎鬥》在美國放映時
在票房上擊敗很多同期上映的一級好萊塢大片
好萊塢新的功夫片由此誕生
1973年7月20日
李小龍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33歲
其死因不明
好萊塢以多種方式緬懷傳奇李小龍
美國追授予他多項電影紀念獎
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作為權威性武術專刊,美國《黑帶》雜誌敏銳的發現了當年武壇的發展「異動」,並專題系列報導和介紹了造成這一「異動」的「異數」——中國武術家李小龍,以及他革命性的武學思想和獨創成果——截拳道(JEET KUNE DO)。
李小龍以個人的遠見和睿智,以他自己的坦誠直接的方式,直接預告了世界武壇真功夫時代的到來,但和任何變革先驅者所必然遭受到的「待遇」一樣,儘管也有一些讀者欣賞李小龍的直言不諱,贊同他的武學新理論,但是,也有不少傳統武術觀念很深的《黑帶》讀者,特別是一些被李小龍言論促動利益的傳統武術組織,也紛紛以《黑帶》雜誌讀者的身份致信李小龍,不僅對他進行了詰難,更表達了同樣毫不留情的質疑。
通信一
親愛的李小龍先生:
我學習功夫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自從拜讀過你的兩篇專文後,我才開始認真地反思,對過去在武館裡所學的站樁,拳套,對拆等捫心自問:學了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呢?你的文章還令我回憶起以前學習西洋拳擊的體會,我認識到,在這種傳統訓練方式之下訓練出來的人,是難以對抗執意要重創自己的對手的。因為在實戰當中,確實不可能將拳套中的對拆動作般來使用,而快速有力的對手進攻,亦不可能允許我們開樁扎馬,運氣以待。
不過我還要繼續學習功夫,我相信師傅在考驗我的耐性。雖然我和師兄弟們從未見過師父實戰,但我們仍相信他是一位實力雄厚的大師。正如我所欣賞的古語,我的師傅他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不知你以為如何?
舊金山 江先生
李小龍答覆:
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可他卻寫了五千字的《道德經》來闡釋他的思想。
「水手」的名字就意味著那個人一定會遊泳嗎?而只地陸地上劃手劃腳的能學會遊泳嗎?
我的意見是:摒棄一切猜測或疑慮,就像從前練西洋拳那樣,在家裡掛一隻重磅沙袋,手足並用地擊打訓練。當然還要儘量徵取搏擊實踐,要學會遊泳,就必須下到水裡。
通信二
親愛的李小龍先生:
中國功夫太棒了!最近我親眼見到一位中國武師用筷子插向自己的咽喉,結果筷子折斷了。此外,他還用鐵錘擊打自己的身體。據那位師傅說,這就是」氣功」。請問李先生,學氣功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練好?
舊金山 萊洛 朗
李小龍答覆:
這位仁兄在幹什麼?是「超人」表演嗎?如果不是,他幹嘛用筷子猛插自己的下鄂(Sorry,我是指他的喉嚨)?這什麼不請別人代他插擊?再者,若他的表演是證明自己捱得起疼痛,那為什麼不讓觀眾用錘子打他?
功夫內容如果全是這樣的貨色,那麼國術就完蛋了。故作驚人的江湖賣藝,並不是具有實力的證明。我的技術是用於實戰搏擊的。
通信三
親愛的李小龍先生:
我目前正在隨一位中國武術家習武,但一直以來師傅總是督促我對側踢\前踢\直踢等基本技術反覆練習。
在進行搏擊訓練時,導師也硬性規定只讓我們使用那些簡單和常練習的基本動作。請問李先生對我們這種練法和對導師這種教法做何評價?
加州奧克市 斯密夫
李小龍答覆:
正確而簡單的技術,實在是最佳和方法,練功夫並不是要追求總共學了多少技術,而是要注意從學過的技術中,吸收掌握了多少。
基礎技法有如房屋的基石,是至關重要的部分,是引導你學以致用的簡潔有效的途徑和方法。當然,這裡我所說的基本技術,並不包括那些」死板」、」花巧」、」一相情願」的」招式」。
請耐心地學下去,我相信你的導師是一位賢良的智者。
李小龍讓「功夫(KungFu)」一詞首次寫入英文詞典
但在這些光環之外
他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這位以「武」聞名的功夫巨星
還是一個愛智愛知
心思細膩的詩人
【李小龍創作的詩篇《漫步華盛頓湖畔》原稿】
李小龍細膩而多愁善感的內心世界
充滿對自然的愛
對生活的感悟
以及對妻子和家庭的情感
它們會通過詩歌流露出來:
風和雨愉快地嬉戲,
窗外的一片微黃的葉子,
絕望地依附在枝丫上,
我摘下葉子,
給了它一個家,
把它放在了書裡。
(《落葉飄零》)
花兒飄零,月光慘澹,
鳥兒匆忙遷徙,
寂寞秋天到來之時,
分手也近在眼前。
(《雨,黑壓壓的雲》節選)
而在李小龍一連串以「功夫」串起來的履歷中
尤其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研修哲學的經歷顯得最為跳躍
李小龍的功夫哲學
在《我為什麼喜歡哲學》一文中,李小龍說,「選修哲學與他童年時期好勇鬥狠有很大關係。
年少時我格外調皮,很霸道,脾氣暴躁,易怒。不僅和我年齡差不多大的『對手』都躲著我,連大人們有時都讓我三分。
我不知道是什麼讓我如此好鬥。遇到看不順眼的人,我腦海中立刻就會湧現跟他一較高低的念頭。」
經常在街頭鬥毆中獲勝的李小龍時常陷入新的困惑——「我常常問自己:勝利了又怎麼樣?為什麼人們把勝利看得這麼重要?什麼才是榮譽?什麼樣的『戰勝』才是光榮的?」
為解答這些問題,他聽從選課老師建議,選修了「會告訴你為了什麼才活著」的哲學。雖然在華盛頓大學待了不到3年,他卻廣泛涉獵了笛卡爾、蘇格拉底、柏拉圖、大衛·休謨等西方哲學大家的作品。
閱讀哲學書籍中的李小龍
在哲學世界裡,他開始「自我發現 」,意識到習武的目標在於「自我教化」,並「對自己以前幼稚的行為悔恨不已」。
「習武者應拋棄所有獨斷專行、好勇鬥狠的心理,並練習自我遺忘的技術,不僅僅讓對手與自己分離,而且讓自己與自己分離——達到超脫於一切之上的境界。」李小龍在筆記中寫道。
李小龍與師父葉問
振藩國術館館長李小龍
他認為,「截拳道是寧靜靈魂的藝術,寧靜得如同月光灑在深邃的湖泊上」。沒有固定套路、隨機應變的截拳道也集合了他當時所有的人生洞見與對武術的追求——真正的技藝是能超越任何特定形式的藝術,真正的武林高手心境寧靜,胸有成竹,完全與自己的節奏和環境保持和諧。
李小龍示範「極速出拳」與「寸拳」
就像畫家、音樂家追求藝術一樣,在截拳道中,李小龍試圖擺脫一切束縛,探尋真正的藝術,「哪裡有絕對的自由,哪裡就有純粹的藝術」。
「哲學並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追尋理論知識的活動。大多數哲學家都不是為了要將哲學理念訴諸實踐,而是僅僅將哲學知識理論化,思考哲學問題而已。而要思索一件事則需置身事外,和它保持一定的距離。
在生活當中,我們總是很自然地接受了所有我們看到的東西,而且大體上也不會有什麼疑問和顧慮。但是哲學精神就是要對生活的一切事情質疑,它努力把現實轉化為疑問。」
【李小龍著作《李小龍:生活的藝術家》,
第二章《哲學》第三節《生活:事物的整體性》】
李小龍結婚照曝光
李小龍懷抱愛女
李小龍和老婆一起親吻孩子
今天是李小龍誕辰76周年
一代武術宗師雖逝
但精神長存
讓我們一起向李小龍致敬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進入商品詳情頁
↓ ↓ ↓
▼▼▼點擊一下,感受自然物語裡的氧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