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坦克兵為何打敗在朝鮮戰場上打敗美軍?除了我軍坦克兵的英勇無畏,我軍坦克兵的裝備也成為了我軍打敗美軍坦克兵的重要原因。說實在的,解放軍第一代重型坦克IS2可是打遍天下無敵手。這是為什麼呢?
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IS2坦克的背景和性能。IS2坦克誕生在蘇德戰爭的炮火硝煙中。為了壓制德軍的黑豹坦克和虎式坦克,蘇聯方面就研發出了性能超越黑豹和虎式坦克的IS2重型坦克。其車體為整體焊接結構,車體強度極其牢固。正面裝甲厚度達到了90到120毫米,側面裝甲厚度超過90毫米。在火力方面IS2重型坦克使用了122毫米的坦克炮,這種坦克炮的前身為蘇軍的加農炮。IS2坦克的坦克炮在600米到700米的距離上擊穿黑豹坦克綽綽有餘,在2000米的距離上能擊穿虎式坦克的裝甲。如果IS2坦克對虎王坦克形成數量上的優勢,虎王坦克自然會敗下陣來。當時的德軍統帥部直接命令一線的坦克部隊「請不要和蘇軍IS2發生正面衝突」。
在蘇德戰爭後期,蘇軍開始組建IS2重型坦克混成裝甲旅,每個坦克旅有3個坦克團。在1944年2月的科爾松·謝夫琴科夫斯基戰役當中,IS2坦克就給德軍以重大打擊。隨後,IS2坦克又跟隨蘇軍參加了解放白俄羅斯、烏克蘭的戰役,1945年1月的維斯瓦河戰役,乃至1945年4月的柏林戰役。1945年8月,蘇軍的IS2重型坦克又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說完了IS2坦克在二戰中的貢獻,我們再來看看IS2坦克的中國之旅。IS2坦克於1950年抵達中國,交給了新組建的解放軍坦克兵。IS2坦克落戶解放軍坦克兵的意義在於:它讓解放軍坦克兵在走向正規化建設的開始就擁有了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型坦克,這對於提升我軍坦克兵的戰鬥力有著重要的意義。畢竟,起點高,發展的速度也就快。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中國裝甲兵出動30輛IS2坦克決勝朝鮮戰場。在1951年11月的馬良山反擊戰中,志願軍3輛IS2坦克參加戰鬥。剛開始,志願軍使用強大的炮兵對英軍陣地展開猛烈地炮擊。緊接著,64軍191師在IS2坦克的配合下攻入馬良山陣地。我軍IS2在戰鬥中勇猛頑強,這些IS2坦克和T34坦克一起,在戰鬥中連續炸毀6輛敵軍坦克。給英軍坦克兵以沉重打擊。在攻打西場裡北山的戰鬥中,志願軍IS2坦克和T34坦克一起參戰,連續擊毀敵軍的多輛坦克。等到敵軍對我軍佔領的陣地展開反撲之後,IS2坦克又配合步兵死守陣地,擊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當戰鬥進行到最慘烈的時刻,我軍步兵和敵人展開了慘烈的白刃戰,IS2坦克依靠自身的火力優勢與我軍其他火炮一起向敵軍猛烈開火,密集的火力打得敵軍損失慘重。IS2坦克的集體射擊還擊毀了敵軍的一輛坦克。
由於志願軍缺乏制空權,為了將IS2坦克的戰鬥力發揮到極致,中國坦克兵採取了比蘇軍更加靈活的打法。蘇軍通常用IS2和德軍坦克正面交鋒,而中國坦克兵依靠IS2坦克的火力優勢攻打美軍的堅固陣地或永久火力點,或者以穿插迂迴、伏擊等方式支援步兵戰鬥。通過馬良山反擊戰和西場裡北山的戰鬥,我們就能看出:志願軍IS2坦克已經取得了相當豐碩的戰果。不管是美軍和韓軍的M4坦克,還是英軍的百人隊長坦克,IS2坦克都能輕鬆戰勝它們。即便對付美軍的M26坦克,只要我軍裝甲兵以靈活的戰術迎戰敵軍,IS2坦克一樣能打敗M26坦克。這使得IS2坦克成為了朝鮮戰場上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重型坦克。
1959年後,隨著59式坦克陸續裝備部隊,IS2坦克也逐漸退出現役。但是,IS2坦克為抗美援朝做出的貢獻,我們是不會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