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援馬」遇上新冠 「中國專家的敬業精神」在友邦閃耀

2020-12-25 抽屜視頻

金華新聞客戶端12月23日消息 記者 賈傲

自1968年2月浙江省派出第一批中國援馬裡醫療隊,半個世紀來,因為一代代醫務工作者的堅持,這個西非內陸的文明古國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之中,第27批援馬醫療隊無疑是特殊的一支,他們正面遇上了馬裡新冠疫情的爆發期。特殊的環境,也讓他們成為了在異國友邦中最敬業的「中國專家」。

披荊斬棘,頂著新冠去「援馬」

第27批浙江省援馬醫療隊,共23人,其中6人來自金華,分屬於市中心醫院、人民醫院以及中醫醫院。醫療隊於10月2日出發赴馬利共和國執行醫療援外任務,在任期的18個月裡,他們將在1.6萬多公裡外的「新家」馬裡,守護生命。

這一趟旅途還未出發,便已困難重重。來自市中心醫院的隊員黃宏偉告訴記者,歷年來每一支援馬隊伍至少需要接受半年以上高強度的法語培訓,他們也不例外,從1月開始共計有634個學時的法語課程。然而受疫情的衝擊,其間有4個月的時間不得不改上網課,大大拖慢了進度,課後隊員們更是靠著彼此語音、視頻來提高語感,以加倍的努力完成學習。

正是在這段學習期間,他們從相關新聞中獲悉,萬裡之外的馬裡於3月25日出現第一例新冠病例,並於4月初出現第一例華人病歷。考慮到持續上揚的疫情曲線、當地40多攝氏度的高溫熱浪、馬裡當地薄弱的醫療條件及院感防控的缺失,隊員們都意識到當他們踏上馬裡時,有極大概率與爆發期的新冠疫情正面碰撞。

在這濃濃的緊張氣氛之下,隊員們還是勇敢地選擇和家人告別。因為這一走,就是漫漫18個月,考慮到中馬兩地8小時的時差,在未來的時日裡,他們每周將只能和家人通話1~2次。中心醫院的斯萍安告訴記者,她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小兒子今年4歲,是最依賴母親的年齡,平時對她很黏。出發前,她陪兒子看了半天的《黑貓警長》。動畫裡,反派「一隻耳」跑到了非洲,為了打擊罪犯,代表正義的「黑貓警長」也不遠萬裡一路追蹤而去。「媽媽也像黑貓警長那樣去非洲打擊病魔,做你的英雄,好不好?」終於,似懂非懂的小兒子點了點頭。但離別的那一天,在送行的隊伍中小寶寶還是哭得撕心裂肺,她不敢多看一眼,默默地抹了把眼淚,叫家人趕快帶兒子們離開。

在克服種種困難之後,最終,援馬醫療隊23名隊員一員不落地抵達馬裡。如他們所預料,一交接結束,還未來得及適應新環境,馬上進入了當地疫情的高發環境。甚至防疫情況比他們想的還要嚴峻,醫務人員在40攝氏度的高溫下,穿著防護服,不到幾分鐘,衣內就溼透了。

敬業的他們,成了當地備受歡迎的「中國專家」

「我們在中國政府援建的馬裡醫院工作,在當地屬於高端的醫院。然而我們抵達後不到一個月,院內就有馬裡本地醫務人員確診新冠。」斯萍安告訴記者,他們與當地醫生助理接觸的最多,因為當地普通百姓說的是班巴拉語,醫生助理把病人的主訴用法語翻譯給他們聽,所以醫務人員確診新冠的消息,讓整個團隊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說實話,我們也害怕,但身為醫務人員穿著胸前帶國旗的白大褂,怎麼能退縮。」斯萍安告訴記者,她是兒子心中的「黑貓警長」,她不能退。

除了醫務人員受到感染,疫情下的混亂局勢也使當地出現了工人罷工運動,並波及到了醫院,許多地方連就醫都成了問題。「最多時一個月罷工了兩次,我們這支來自中國的團隊反倒成了醫院裡最穩定的一線堅守者。」

經歷了兩個多月的堅守,如今,第27批援馬醫療隊已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中國專家」。每天,診室的門口都會排起長隊,前來問診的病人不下100號。「這之中有很大原因是馬裡當地醫療條件不太好,許多患者都是拖了多年的老病號,需要反覆進行階段性的治療;還有一點我們是完全免費的,許多病人選擇跨省過來,因為哪怕算上來迴路費,也很划算。」記者了解到,最近一個月,這群漸漸打響名氣的「中國專家」還接診了一批專程從幾內亞趕來的跨國病人,這種無言的信任讓團隊十分感動,也讓他們更加深刻理解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截至12月,第27批援馬醫療隊在做好援外醫療工作的同時,他們也數次參與到華人的急救當中,為在馬華僑華人、中資機構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這樣為愛守護、生死競速的舉動,充分發揚了「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援非精神,也獲得了駐馬裡大使館的肯定,大使特意點讚他們的援非精神。

「時至今日,浙江的援馬醫療隊已有27批872人次,我們只是眾多援非者之中小小的縮影。」黃宏偉告訴記者,在「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援非情結感召下,未來,團隊將繼續以忠誠、務實的態度,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而奮鬥。

來源:金華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塞爾維亞揮舞中國國旗機長因新冠去世!中國援塞專家深情回憶
    據《環球時報》援引外媒報導,12月24日,塞爾維亞航空公司飛行員斯維提斯拉夫·弗拉尼奇因新冠肺炎去世。他執飛的飛機,曾為塞爾維亞帶回首批國際專家援助。在首都貝爾格勒「尼古拉·特斯拉」機場降落後,弗拉尼奇難掩心中的激動,在舷梯上高高舉起中國國旗向中國表示感謝。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專家分享新冠疫情防控與治療經驗 助力...
    2020年5月20日晚8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的特別節目《全球疫情會診室》舉辦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專場,邀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專家分享新冠疫情防控與治療經驗,助力巴西人民戰勝疫情。
  • 友邦保險2019年年報:中國內地市場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7%
    其中,按固定匯率基準計算,新業務價值(VONB)增長6%,不計入香港業務的新業務價值增長16%;年化新保費(ANP)增加2%至65.85億美元;稅後營運溢利(OPAT)上升9%至57.41億美元。友邦中國內地市場再次憑藉強勁增長領跑集團:新業務價值(VONB)同比提升27%,年化新保費(ANP)同比提升22%。
  • 友邦保險2019年年報:中國內地市場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7% 增速持續...
    其中,按固定匯率基準計算,新業務價值(VONB)增長6%,不計入香港業務的新業務價值增長16%;年化新保費(ANP)增加2%至65.85億美元;稅後營運溢利(OPAT)上升9%至57.41億美元。友邦中國內地市場再次憑藉強勁增長領跑集團:新業務價值(VONB)同比提升27%,年化新保費(ANP)同比提升22%。
  • 為塞爾維亞帶來首批援塞中國專家的英雄機長,因新冠肺炎去世
    【文/觀察者網 鞠峰】連續飛行30多個小時,為塞爾維亞帶去首批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的英雄機長,昨日(12月24日)因新冠肺炎離世。他在貝爾格勒機場揮舞中國國旗的身影,定格在塞國抗擊疫情的國家記憶中。國營媒體塞爾維亞廣播電視臺(RTS或稱PTC)12月24日報導的標題為「把中國援助帶到塞爾維亞的機長去世」。塞爾維亞廣播電視臺報導截圖報導稱,經家人確認,塞爾維亞航空公司飛行員斯維提斯拉夫·弗拉尼奇因新冠肺炎去世。他執飛的飛機,曾為塞爾維亞帶來首批國際專家援助。
  • 中國(湖南)第18批援津醫療隊在辛巴威帕瑞仁雅塔瓦醫院開展工作
    帕瑞仁雅塔瓦醫院行政及臨床管理層官員熱烈歡迎中國(湖南)第18批援津醫療隊的到來。紅網時刻10月23日訊(記者 田萌 通訊員 孫爽 吳嶺)當地時間10月22日上午,在辛巴威首都哈拉雷的帕瑞仁雅塔瓦醫院,包括醫院執行總監、運營總監、業務副院長、醫務部部長、護理部主任在內的行政、臨床管理人員與中國駐辛巴威大使館經商處鄒小明參贊、盧君言秘書一同,正式歡迎中國(湖南)第18批援辛巴威醫療隊的到來。
  • 中國援柬醫療專家組圓滿完成任務 載譽回國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4月7日14時,首批中國援柬埔寨的7人醫療專家組圓滿完成任務,返回中國。中國駐柬埔寨大使王文天、柬埔寨衛生部國務秘書英霍等前往金邊國際機場送別。在為期兩周的援助工作中,中國醫療專家組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守望相助 中柬同心」的深切內涵,為攜手柬埔寨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突出貢獻,贏得了柬埔寨各界人士的廣泛讚譽。4月6日下午,柬埔寨首相洪森在官方社交媒體發貼說,「感謝中國朋友派遣醫療專家組和援助抗疫醫療物資,幫助柬埔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 中國援非醫療隊:白衣執甲,用奉獻詮釋大愛
    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  中國第三十三批援茅利塔尼亞醫療隊隊員為當地民眾義診。  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球之際,中國與非洲在疫情防控中相互支持,彰顯中非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中國援非醫療隊堅守在抗疫一線,他們白衣為甲、逆行出徵,捨生忘死挽救生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讚譽,中非友好互信在團結抗疫中更加牢固。
  • 戰疫故事|愛麗絲:我給中國援秘醫療專家組做翻譯
    編者按秘魯3月6日出現首例新冠確診病例,此後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應秘魯政府請求,中國政府今年5月派出醫療專家組馳援秘魯。愛麗絲作為一名志願者,成了中國醫療專家組的翻譯,全程陪同中國專家組連續工作14天,出色地完成了翻譯任務。中國醫療專家組回國後,愛麗絲至今無法忘懷與中國專家一起工作的日日夜夜。
  • 北大六院專家參加中國-澳大利亞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危機幹預專家會
    4月17日,應澳大利亞國家心理危機幹預中心邀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研究專家組專家、國家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北大六院副院長孫洪強教授,國家衛生健康委心理救援專家馬弘主任醫師、石川副教授,北大六院黨院辦副主任孫思偉等就新冠肺炎期間精神衛生相關問題通過視頻連線同對方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 又去世衛刷存在感,臺「友邦」被閉麥背後,蔡英文為何樂此不疲當棄子?
    世界衛生大會近日正式復會,這場本該關注疫情應對及全球衛生福祉的會議,卻被臺灣及其所謂「友邦」的瘋狂加戲「搶鏡」。綠媒強刷存在感,吹噓「友邦發言鏗鏘有力」、臺灣獲得「史無前例的支持」,聲稱被「閉麥」是大陸方面在搞「政治打壓」。與如此浮誇做作的表演相比,倒是一眾「吃瓜」網友的反應有趣得多,「又到了看臺灣學世界地理環節」「原諒我的無知,這些小國我都沒聽過」。隨著「一個中國」原則漸成共識,臺當局所謂「外交空間」急劇壓縮,其賊心不死、四處蹦躂的樣子,像極了「秋後的螞蚱」。
  • 中國援柬軍事醫療專家組成員獲勳授獎
    &nbsp&nbsp&nbsp&nbsp(抗擊新冠肺炎)中國援柬軍事醫療專家組成員獲勳授獎&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金邊5月22日電 (記者 黃耀輝)中國人民解放軍援助柬埔寨抗疫醫療專家組4名專家
  • 用愛點亮夢想生活 友邦人壽「點亮心願101」項目溫暖進行時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10月30日,中國上海——近日,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邦人壽」)「點亮心願101」項目在友邦品牌嘉年華直播盛典中溫暖呈現。作為友邦保險邁入新百年之際發起的特別企劃,「點亮心願101」項目於今年年初正式啟動,旨在匯聚企業、營銷員以及愛心公眾的力量,通過公眾與營銷員募捐、友邦配捐的方式,項目共募得愛心善款863,750元,致力於幫助121個「愛奇兒」家庭實現101個樸素而珍貴的心願,助力他們勇敢追夢,擁抱美好未來。
  • 影評|《拆彈專家2》演繹了敬業精神的極致
    《拆彈專家2》海報一個人敬業,能達到什麼程度?拆彈專家「劉德華」滿臉鎮定,一腔自豪地傾訴著: 我被炸斷一條腿毫無怨言; 我陷入流言與讚譽交織的羅生門中,絲毫沒有喪失信念; 我在逃亡途中,懷抱著再作馮婦的堅定念頭; 人殘志不殘,我持續苦練專業技能和警界基本功; 為了情懷可以拋舍漂亮女友; 為了立場可以硬剛陰毒發小; 為了制止罪惡,我寧願被炸得粉身碎骨
  • 一天之內倆「友邦」不穩 這回蔡英文真的要慌了
    10月以來,臺灣在南太平洋地區的6個「友邦」正同時出現鬆動的情況,18日,加勒比海地區的「友邦」多米尼加也亮出了紅燈,臺外事部門
  • 協和援鄂醫療隊王京嵐、吳東、劉金榜三人獲「中國好醫生、中國好...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2020年10月23日下午,由中央文明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辦的「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發布活動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外廣場舉辦。
  • 偉大抗疫精神的四川實踐——巴蜀兒女勠力同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四川正常經濟社會秩序的恢復,是活力中國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
  • 講好抗疫故事,用好鮮活的思政元素……復旦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並作為師生的思政教育資源,在115周年校慶之際,校黨委宣傳部、上海醫學院黨委宣傳部、圖書館、檔案館等部門聯合策劃「待到山花爛漫時」——復旦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此次展覽中,向武漢前線派出醫護人員的附屬醫院和2家上海市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均有抗疫實物展出,其中,三家派出大型醫療隊的附屬醫院領隊和隊長:朱疇文、馬昕、羅哲、張繼明、李聖青、施勁東,以及上海首位馳援武漢的醫學專家鐘鳴等均捐贈了大量實物,展覽現場特意為他們設立了展示專櫃,呈現他們的前線抗疫記憶。開幕式現場,袁正宏為醫院代表頒發捐贈證書。
  • 援外醫生中,首例「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專家,目前還在塞國
    Samba日前代表塞國衛生部分别致函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駐獅子山大使館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感謝中國疾控中心援塞專家組在塞國抗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做出的突出貢獻。
  • 友邦保險攜手天使心公益機構設立「友邦保險天使心公益項目」
    本報記者 蘇向杲  2017年8月27日,友邦保險攜手臺灣天使心公益機構,在北京舉辦首次家長見面會及喘息講座,旨在為「愛奇兒」父母進行心理輔導,給予信心,幫助家庭從陰霾中走出來,並在未來通過一系列的關懷服務,成為他們在照顧孩子過程中的溫暖陪伴。來自天使心的心理專家賴念華博士專程來到北京,會同師資團隊為近50個家庭進行心理疏導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