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猥褻兒童猖獗,誰來保護我們的孩子?

2021-02-22 央視新聞

最近,媒體接二連三地報導兒童遭猥褻的新聞,讓人看著心疼又憤怒。

8月12日,南京南站候車室,一男子猥褻女童。經查,該男子段某某18歲,女童是段某某父母的養女。目前,段某某已被抓獲。法律專家表示,段某某父母有可能不符合《收養法》中對收養人的要求。爆料者「作家陳嵐」幾十個小時內收到近千條死亡威脅以及連續的騷擾電話。

8月14日,網友爆料稱,在重慶某醫院,一男子將手放在未成年女孩的褲子內摸其身體,其間,女孩起身去檢查回來後,男子再一次將手放進女孩褲子內,全程女孩都在玩手機,無反抗情緒。該男子是女童的姑父,目前已被警方抓獲。

8月15日,網友舉報一則名為「江蘇劉老師,媲美欣」的視頻。該系列視頻大多是一名中年男子猥褻孩子的畫面,被侵犯的孩子中不僅有女童,還有男童。網友舉報稱,這些視頻被賣到一些色情網站牟利,視頻中有所謂的「劉老師」露臉照。江蘇網警通報稱,該系列視頻,2016年已查處。嫌疑人朱某某、蔡某等人均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 

在這次「江蘇劉老師系列」視頻流傳事件中,有網友舉報網絡論壇「西邊的風」存在大量猥褻女童視頻,目前鄭州警方已就此事件展開調查。


被曝光的猥褻、性侵兒童案只是冰山一角

據統計,2016年全國全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14歲以下)案件為433起,然而,曝光數據遠遠趕不上性侵事件實際發生的次數。

最高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2013—2016年的4年間,光全國法院審結的性侵兒童案件量就達到10782起。換算下來,平均每天審理結的案件超過7件;也就是說,至少每天有超過7名兒童被傷害

這只是進入司法系統審理的案件量,沒有進入司法程序的性侵兒童案件大量存在,因受害人沒有報案而隱蔽著。犯罪心理學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估算,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其「隱案比例」在1:7——有7起案件,才有1起進入司法。

兒童遭性侵案件具有三大特點

最高法工作人員分析了近年多發的兒童遭性侵案件,他們發現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① 熟人作案比例相對較高,多是利用特殊身份或特殊關係實施犯罪;

② 有性犯罪前科者再次實施性犯罪的比率較高;

③ 因犯罪未被及時發現,受害人往往被侵害的次數多,持續時間長。

我國現有法律如何判罰兒童性侵者?

刑法第237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婦女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即將於10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也就是說,如果青少年在未成年時期遭遇了性侵害,即便當時沒有主張自己獲得民事賠償的權利,追究侵害方的責任,年滿18周歲後仍可要求侵害方給予民事賠償。

雖然有法律規定,可是猥褻兒童案件近年來在我國仍多發。猥褻兒童的毒瘤,如何才能祛除?我們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孩子免受侵害呢?

一問:大庭廣眾下公然猥褻兒童,「膽量」從何而來?

近期發生的兩起猥褻兒童案,一起發生在候車大廳,另一起發生在醫院大廳,都是公共場合。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猥褻兒童,得以讓兩起案件曝光,也讓受害人得到了警方的注視和保護。從這個角度而言,受害人是幸運的。

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樣的侵害行為發生在人來人往的公共空間,說明肇事者或者不認為這是侵害,或者肆無忌憚。無論是「不懂法」還是「不守法」,無論是「膽大包天」還是「無知者無畏」,至少說明猥褻兒童的現象很猖獗,都是法律和道德所不能容忍的。

人們擔心公共場合發生的猥褻兒童事件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侵害在私密空間發生。家長的「家醜不可外揚」的文化思維,對熟人「過分親暱」的忽視,都可能把孩子推向黑暗的深淵。

二問:養父母對猥褻視若無睹,收養兒童的法律門檻是否應提高?

南京猥褻女童案現場的兩人為受害女童的養父母。這一消息讓輿論震驚,也讓人們深感驚詫。面對女童被侵害的現象,養父母竟然視若無物,讓人深感不解。

收養兒童在我國有一整套程序,既要審核收養者的經濟條件,又要查實他們有無犯罪記錄。一段時間以來,「提高收養門檻」的呼聲不斷。但面對著收養家庭短缺的現實,短時期內提升收養門檻並不現實。

儘管南京猥褻女童案涉案養父母的收養過程有待查實,事件本身已經提示我們有必要思考收養的法律門檻。至少,應當確保每一個收養家庭既知法,又守法。否則,兒童被收養後貌似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或許迎來的是一段不堪忍受的夢魘。 

三問:保護孩子,如何切斷熟人作案的黑手?

接連發生的多起猥褻兒童案件提示我們,警惕熟人作案理應成為重點。面對熟人作案的現實,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提高意識,在時刻保持警惕的同時,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

比如,不要隨意讓幼小的孩子和親戚、朋友、老師等熟人在行為上過於親熱,告訴孩子隱私部位只有在洗澡、換衣服、看病時才能由媽媽爸爸或者醫生看,其他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不可以等等。

另一方面,家長、學校、社會也要加強性教育的力度,讓孩子們明白怎樣的行為涉嫌性侵,在遭受性侵時應當怎樣保護自己的權益。有的孩子遭遇性侵,不敢告訴家長,所以家長從小就要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告訴爸爸媽媽。一旦發生性侵,應及時安排孩子做檢查,報警求助,安撫孩子的情緒,帶孩子做心理指導等等。

防止孩子遭性侵 法律當從嚴、從重

當然,法律永遠是最有力的武器。現在我國的法律,一般情況下,對猥褻兒童的量刑最多5年,除非在公共場合或聚眾才是5年以上。是否可以考慮將一般量刑適度提高基本刑期到10年以下呢?

再比如,是否可以借鑑下美國的「梅根法」呢?「梅根法」要求美國所有州刑滿釋放的性罪犯都必須到所住各州執法機關登記,執法機關會將性罪犯的資料公之於眾。這樣,公眾可以進入美國司法部網站查詢,看看自己居住的區域內有哪些性侵案底的危險分子,包括他們的姓名、照片、住址和所犯罪行等詳細的資料,有孩子的家庭以此提高警惕,避免讓孩子與這些人產生正面接觸。

我們有多無知 孩子就有多危險

兒童遭性侵後,不僅身體,還有心靈更會遭受痛苦。這些兒童可能會面臨長期標籤化、汙名化、冷漠、誤解……最終無處容身,只能逃離社會。

這樣的悲劇背後,是兒童防性侵教育的「留白」、家庭學校監管的「失守」、法律體系的盲點以及心理救助機制的缺位。如果具備完善的「安全網」,這些悲劇可能就會減少。

總之,保護孩子,家長、政府、社會組織,都有不可規避的責任。保護好孩子的權益,就是保護好我們的未來。

文丨央視評論特約撰稿 王健


更多內容,戳這裡回看夜讀《親愛的,願你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監製/唐怡  主編/李浙

編輯/郭爽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誰來保護孩子?不要讓《熔爐》劇情屢次上演
    猥褻?人渣再次引發眾怒,善良也再次限制了我們的想像,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遇到這樣的事情,總會聯想到韓國電影《熔爐》,電影裡的情節令人氣憤、心痛、絕望。誰來保護我們的孩子?還能信任誰?本文寫於南京車站猥褻女童案件曝光時,回頭看看,類似這樣的事情屢次曝光,不斷觸動著社會的敏感神經,怒了、怕了、慌了~怎麼辦,誰能來制止?
  • 12歲小男孩遭猥褻,兒童不良論壇泛濫:孩子,我該怎麼保護你!
    一位父親在微博裡曝光了戀童癖網站「西邊的風」,網站涉嫌猥褻兒童,發布女童情色視頻,明碼標價進行售賣牟利。當然,生產兒童色情片的遠不止這些,而那些拍攝出來不堪入目的視頻,全都是靠著侵犯孩子們的身體,來謀取暴力。不僅如此,一些無良的資源商,為了能夠有更多的資源,甚至直接做起了「拉PT」的勾當。
  • 猥褻兒童沒有性別之分
    我們的強姦罪有一個先天性漏洞,只有女性才能成為受害人,極少數的女侵男案例難以到位懲處。但是猥褻兒童罪並無此漏洞,男童、女童均可成為被侵害對象,而現實中也確實如此,有自稱「蘿莉控」的、也有專愛小男孩的各種變態者。
  • 兒童色情產業調查:網上直播猥褻 線下交易男童2千元/次
    猥褻性侵兒童信息傳播此消彼長、屢禁不止,不能只打擊論壇、社群這樣的末端平臺,而應嚴厲打擊源頭。◎ 一些案例中,有家長受到「兒童模特面試」等蠱惑參與視頻圖片拍攝,也有未成年人自願發生色情交易……這些都暴露出法律意識淡薄,亟待加強普法與自我保護教育。◎ 「總有一天,他們都會受到應有的懲罰。」當凱文收到一些孩子的求助、求救信息時,他相信,法律一定會還他們公道。
  • 網上直播、線下交易,兒童色情產業令人髮指! 如何讓保護兒童的法律長出牙齒?
    該網站首頁輪番播放女童暴露圖片,點擊進入論壇版塊,竟然隨處可見暴露無遺的女童性器官和全裸照片、成年人與女童發生性關係、猥褻幼童的照片……照片裡面的孩子,面目清晰,均是十幾歲甚至更年幼的樣貌。  很難想像,這些孩子在什麼人的威逼脅迫利誘之下,被迫擺出這些令成年人都感到羞恥的姿勢。
  • 原創丨神聖背後的墮落:電影《聚焦》中神父猥褻兒童案的犯罪學分析
    這篇報導由一個名叫前任神父約翰·吉歐根引入,他在30年間在6個大波士頓地區的堂區大肆猥褻或強姦了130名兒童,而且這130名兒童大多是家境較為貧寒的男孩子。比這更可怕的是,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僅僅只是波士頓地區就有將近250名神父曾經做過猥褻兒童的事情。
  • 遭42歲吉他老師無恥猥褻,17歲少女自拍視頻舉證……
    雖然有法律規定,可是猥褻兒童案件近年來在我國仍多發。猥褻兒童的毒瘤,如何才能祛除?我們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孩子免受侵害呢?一問:大庭廣眾下公然猥褻兒童,「膽量」從何而來?無論是「不懂法」還是「不守法」,無論是「膽大包天」還是「無知者無畏」,至少說明猥褻兒童的現象很猖獗,都是法律和道德所不能容忍的。人們擔心公共場合發生的猥褻兒童事件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侵害在私密空間發生。家長的「家醜不可外揚」的文化思維,對熟人「過分親暱」的忽視,都可能把孩子推向黑暗的深淵。
  • 17歲少女遭42歲吉他老師猥褻,然後她做了一個動作...
    雖然有法律規定,可是猥褻兒童案件近年來在我國仍多發。猥褻兒童的毒瘤,如何才能祛除?我們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孩子免受侵害呢?一問:大庭廣眾下公然猥褻兒童,「膽量」從何而來?無論是「不懂法」還是「不守法」,無論是「膽大包天」還是「無知者無畏」,至少說明猥褻兒童的現象很猖獗,都是法律和道德所不能容忍的。人們擔心公共場合發生的猥褻兒童事件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侵害在私密空間發生。家長的「家醜不可外揚」的文化思維,對熟人「過分親暱」的忽視,都可能把孩子推向黑暗的深淵。
  • 《刑法修正案(十一)》解讀之五:猥褻兒童罪
    猥褻兒童的行為自被《刑法》類型化以來,司法解釋便一直處於空缺狀態,因而我們需要從其他罪名的司法解釋或者規範性文件來尋找「兒童」的定義,拐賣兒童罪與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及其司法解釋,為界定「兒童」的年齡範圍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 高鐵上猥褻兒童,後來,更讓你憤怒
    我琢磨了一下,大概出於三個原因,這三個原因,是催迫我必須寫這評論的動力。第一層,是麻木。他們沒有正視「父母也可能侵害、虐待、猥褻甚至強姦孩子」這個事實的能力。他們從內心就是逃避這個事實的。所以無論多麼清晰的視頻擺放在他們面前,他們拒絕承認,而且自動代入「侵害者」「父親」的角色,來替這樣的行為辯解。承認這樣的事實,對他們而言,意味著世界綱常倫理的崩塌,意味著他從小認知的「父母為天,父愛如山,父母是神聖不可質疑」的印象,就要崩塌。
  • 男子醫院大廳「猥褻」女童被舉報 警方正全力調查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張新年律師表示,依據我國《刑法》,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的,構成強制猥褻罪,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屬於情節惡劣,依法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猥褻的對象是兒童的,則構成猥褻兒童罪,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另外,張新年分析道,首先,曝光者的描述不一定可信。
  • 女兒被朋友誘騙遭人猥褻?!這3個簡單動畫,能保孩子平安
    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一小學,多名未成年學生遭性侵猥褻,該案件已經移交當地檢察院。涉事嫌疑人竟然就是,該小學的校長王某軍!再看大數據統計結果,更讓我們心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6年全國的法院審理結案的猥褻兒童案,平均每天超過7起。除了猥褻性侵,還有其他類型的人身精神傷害,正在威脅孩子的安全健康。
  • 「我們與惡的距離」—遠離性侵的傷害!從保護兒童安全開始!
    漸漸地她長大了,遠離了父親,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但是每當她和自己的丈夫親近的時候,要都會想起自己的父親,一陣噁心不斷襲來,後來她有了孩子,她依舊沒有從噩夢中掙脫,丈夫的疏遠、帶孩子的壓力、生活的壓力最終導致她精神崩潰了,在心理醫生的幫助和治療中開始了她漫長的治癒人生,期間她需要用藥物來控制病情的惡化,可見性侵對她的傷害是永無止境的。
  • 【保護少年的你】兒童侵害防範指南
    2019年,盜竊、交通肇事犯罪人數明顯下降,同期猥褻兒童、聚眾鬥毆犯罪人數大幅上升,居前六位分別是強姦、尋釁滋事、猥褻兒童、搶劫、聚眾鬥毆、故意傷害,六類犯罪佔提起公訴總人數的62.22%,全部為暴力性質犯罪。
  • 郭麒麟自曝幼年被猥褻,男孩子出門在外要保護好自己
    這種傷害從一個孩子的嘴裡說出來被人輕蔑、不被承認。1991年出生的林奕含趕上了升學壓力最大的一個時代,幾乎所有的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開始參加補習。在退學期間,林奕含通過不斷的寫作來發洩自己的內心和童年留下的創傷。
  • 富川一男子利用「水晶寶寶」誘惑猥褻多名女童
    同村的玩伴看見兩位女童有如此好玩的玩具,便問清來源,也到廢舊場向唐明愉討要「水晶寶寶」來玩耍。這正中唐明愉下懷,其利用「水晶寶寶」作為誘餌,將魔爪伸向了其他的女童,不僅扣摸拍照,還將邪惡的手指伸進了女童的陰道。孩子玩心重,又怕唐明愉的暴打,一直隱瞞著家人,未將被猥褻情況告訴家長。直至家長為孩子洗澡發現異樣帶到醫院檢查,再三詢問下,孩子們才告出實情。
  • 《素媛》變態強姦犯原型即將被釋放:誰來保障孩子的安全?
    素媛的故事發生在韓國,但是中國的兒童性侵案少嗎?今年兩會的時候,女童保護2019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座談會上發布了《「女童保護」2018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根據這份報告,2018年全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有317起,受害兒童超過750人,14歲以下的佔了大多數。其中,7歲—14歲佔比58.67%,達到近六成。
  • 「涉嫌性侵未成年養女3年」引爆朋友圈:我們到底該如何保護孩子
    面對這個複雜的社會,我們殫精竭慮、小心翼翼的保護孩子,卻還是憂心忡忡。帶孩子上街,街上有搶孩子的,拐孩子的。送孩子去補習班夏令營,有猥褻孩子的老師教練,防陌生人,也防熟人,臨時託親戚朋友照看一下也擔驚受怕,生怕熟人裡隱藏著心懷不軌的人……我們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跟孩子不厭其煩的嘮叨要怎麼保護自己,卻也難保那萬分之一的概率會不會降落在自己孩子身上……在網絡上隨意搜搜新聞,很多兒童被猥褻甚至性侵,從學校,夏令營,興趣班到家裡,留守兒童更是重災區。
  • 83歲鋼琴老師多次猥褻、強姦幼女!獲刑5年6個月
    2017年1月20日至2月10日間,徐某某先後6次對2名9歲女童實施猥褻、強姦,事後徐某某都會帶孩子去逛南禪寺,買孩子喜歡的文具和食物,並要求孩子承諾不告訴家長,直至家長發現孩子異樣報警。案發後,徐某某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 南京南站一女童被公然猥褻約5分鐘!
    當天晚上19點38分,好心人陳小姐通過朋友了解到她熱心兒童權益保護,於是私信她,並將在南京南站看到年輕男子當眾猥褻小女孩的事情告知於她,希望可以通過她的影響力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讓當事的小女孩得到保護。       陳嵐表示,在此次事件中,「首先要表揚的是爆料的小陳姑娘,沒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勇敢機智地取證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