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禾博士因虛假廣告登「315保健品處罰榜」 肖春榮難為情?

2021-01-12 騰訊網

運營商財經網吳碧慧/文

近日,上海禾博士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上海禾博士」)因涉及通過網絡媒介發布虛假違法廣告被處以19.5萬元罰款而登上「2020年315保健品企業處罰榜」。該榜單是由知名財經媒體運營商財經網梳理並推出,目的在於提醒廣大消費者。

涉嫌虛假違法廣告

據悉,去年12月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2019年虛假違法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典型案件,其中就有禾博士。

據案情顯示,上海禾博士通過網站和微信商城等媒介發布保健食品「葡萄籽蘆薈軟膠囊」具有「淡斑」功能、「天然維生素E 軟膠囊」具有「祛斑美白、抗衰老」功能的廣告,宣傳多款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廣告宣傳的功能與取得行政許可的內容不符。同時,上海禾博士「氨糖軟骨素加鈣片」廣告中出現的標誌性成分的含量未能準確、清楚表明。

因違反了《廣告法》第八條第一款、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十一條第一款等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等規定,2019年4月,上海市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9.5萬元。

運營商財經網獲悉,上海禾博士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B2C業務的電子商務公司,致力於全天然高純度營養補充劑產品的開發、生產和推廣,隸屬於巨人集團旗下的電子商務中心,肖春榮為法定代表人,同時還是公司出資938.12萬元、佔股46.991%的第一大股東;史玉柱旗下的上海巨人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則是上海禾博士第二大股東,也就是說,禾博士、腦白金、黃金搭檔是「兄弟產品」。

其他產品也遭質疑

其實,禾博士的維生素B、維生素C泡騰片等產品也多次被質疑涉嫌虛假宣傳。

《健康時報》曾調查發現,巨人集團旗下禾博士B族維生素片聲稱與其他維B有許多不同,然而,所謂的「不同之處」不僅算不上優勢,反而有誤導消費者嫌疑。禾博士宣傳「一片禾博士維B族=8斤枸杞+5根香蕉+半斤豬肝。」、「含量多」。

按照這種說法,只要吃禾博士的B族維生素片,就能代替枸杞、香蕉、豬肝來補充B族維生素,達到如其所說的「健康更簡單」。但是,B族維生素是一個「大家族」,其核心成員有維生素B1、B2和B6等,需要從多種食物中攝取。B族維生素片可作為輔助營養,但不能直接代替食物,更不可簡單劃等號,均衡膳食更為重要。

此外,B族維生素是水溶性維生素,如果一次攝入過量,可多喝水讓多餘B族維生素隨尿液排出體外。過量攝入維B雖然沒有太大健康危害,但可造成皮膚、尿液發黃,如此宣傳容易誤導消費者產生「B族維生素補得越多越好」的嫌疑。

另外,針對禾博士的維生素C泡騰片,《消費者報導》調查發現,遠不止含量偏高一個問題,還發現了一些不老實的「造假」嫌疑。維C實測含量12.4mg/片,但標示值卻為450mg/片。屬於保健品的禾博士泡騰片,維C含量卻微乎其微,這完全無沒有保健效果。

不知肖春榮是否還想學誰的模式,以「誇大」廣告帶來銷量?

(責任編輯:吳碧慧)

運營商財經網(官方微信公眾號tel_world)—— 主流財經媒體,一家全面覆蓋科技、金融、證券、汽車、房產、食品、醫藥及其他各種消費品報導的原創資訊網站。

相關焦點

  • 打擊虛假違法保健品廣告 巨人集團旗下「禾博士」被罰19.5萬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微信、電商等網絡平臺已經成為虛假誇大保健品廣告的「重災區」。日前,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2019年虛假違法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典型案件中,有數家企業都涉及通過網絡媒介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巨人集團旗下的上海禾博士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也位列其中。該公司因違反《廣告法》被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被處以罰款19.5萬元。
  • 巨人集團旗下「禾博士」違反《廣告法》被罰19.5萬元 「腦白金...
    中國網財經12月14日訊(記者 嚴森)昨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2019年虛假違法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典型案件」,內容涉及食品、保健品等重點領域。其中,上海禾博士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被列入其中。該公司因違反《廣告法》被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被處以罰款19.5萬元。
  • 世界最大保健品企業破產,中國保健品市場暗流湧動
    用海外併購講故事2019年以來,「權健事件」的影響愈演愈烈,監管部門接連開展和發布了了諸如「百日行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2019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文件,嚴厲打擊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 虛假廣告、傳銷等違法犯罪行為。
  • 測評數據告訴你,這八種保健品不能隨便吃
    詳細報告可戳《測了18款維C:康恩貝、禾博士問題多,百元保健品還不如2塊的》 黃金搭檔及禾博士CCR得分均達到8.2,值得推薦。 一般而言,維生素E在人體中發揮功效的大小主要跟它的攝入量有關,但是,也並非越多越好。《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建議18歲以上成人每日維生素E的推薦攝入量是14mg,最高耐受量是700mg。
  • 疫情來了,又到推銷「增強免疫力」保健品的時候了!
    我稍微總結了下找到我的保健品銷售話術要素主要為以下四點: 本產品是當時因為擔心韓國核研究員因業務上的放射性洩露導致的健康的惡化,而在總統的指示下開發出的產品。
  • 30+女性日常必備保健品,再不吃就來不及了」?
    律師表示,軟廣代寫者不得為未使用過的商品或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若發布虛假廣告危及消費者生命健康,應承擔連帶責任。01 誰在炒作保健品?《2019年度保健品行業網絡關注度分析報告》顯示,90後已逐漸成為保健品消費的主力軍,市場佔比高達48.97%。
  • 被一個保健品的廣告,美到了
    如今,廣告的維度又上升了一個新高度。就視頻廣告來說,廣告片再不僅限於簡單的一般形式,更多呈現出了不同形式,動畫類、定格動畫、微電影類等。其中,動畫類的廣告也是花樣百出,這就不得不提到前段時間火爆的統一定格動畫廣告《SOY源夢記》。
  • 保健品推廣套路:親測帖靠編,沒用過的產品吹上天
    律師表示,軟廣代寫者不得為未使用過的商品或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若發布虛假廣告危及消費者生命健康,應承擔連帶責任。圖片來源:包圖網誰在炒作保健品?近年來,中國相關部門對保健品廣告用詞提出了諸多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規定保健食品廣告的內容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聲稱或者暗示廣告商品為保障健康所必須」等內容。不過,現實中網際網路平臺廣告假借受限用語炒作海外保健品的情況仍屢見不鮮。
  • 權健的背後,還有多少虛假保健品騙財害命,禍害中國老人
    這對父子通過各種渠道對他們的產品進行宣傳,他們的標語鋪天蓋地甚至連農村的每一堵牆都不放過,在報紙上天天登報宣傳,電視廣告上也都是他們的宣傳。口服液的功效被吹的無所不能,什麼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緩解腰間盤突出等等神奇功效。三株口服液,其實對我們的腸道清潔有一定的功能,但是卻被吹得天花亂墜,被吹成包治百病的神奇口服液。
  • 保健品企業如何才能長治久安,經久不衰?
    近些年來,保健品一直都是市場上的熱點商品之一,表現之一就是保健品不經意間充當了輿論的焦點,不論是各種媒介機構和政府職能部門,還是市場和普通消費者,都喜歡在保健品上下功夫挖掘關注點。保健品企業要想長治久安,經久不衰,更需注重四個方面問題:產品是核心銷售保健品雖然是屬於商業活動,但是我們存在的最大價值是幫助社會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所以養生指南甄選產品時,必須要是功效型產品,不炒概念,不誇大、不虛假,必須是真正可以解決客戶問題的產品才可以。
  • 除了權健 這些保健品也會忽悠人交錢|保健品|權健|交錢|腦白金|...
    幾十年過去了,曾經熱衷於給孩子買營養口服液的父母變成了被忽悠買各種保健品的老人;在補腦口服液「澆灌」下長大的80、90後,也不知不覺中走進了養生「陷阱」:葡萄籽、螺旋藻、深海魚、瑪卡、膠原蛋白……既要養顏美容,還能治病。然而,市面上常見的保健品,真能讓人如願嗎?抗衰老?改善性功能?
  • 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亟待整頓
    一些不法企業、商家抓住家長的這種心理,趁機以虛假宣傳、非法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亟待整頓。   保健品,由於含有一定量的生理活性物質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時,少年兒童各功能器官發育還不完善,此時不加分辨地濫用各種保健品,結果往往是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問題。例如,9歲男孩浩浩因過量補鋅導致胸部發育,6歲林林因過度補鈣引發尿路感染,等等。對此有家長坦言,「不用心動,用了心痛」。
  • 「解決難言之隱」的男性「保健品」公司,全是騙子!
    「保健品」 的詐騙團夥。,3家公司對外統一稱「集X堂」,主要推銷壯腰健腎丸、補腎強身片等男性「保健品」。市場部負責尋找廣告公司合作,將公司產品推廣投放到網絡社交平臺。經線上線下推廣後,每天大約有300-500條客戶資料會反饋到公司數據中心。公司支付每條客戶信息價格35元,客戶資料檔案裡,清晰地記錄著客戶的姓名、年齡、地址、聯繫方式等。在獲得客戶資料後,由市場部業務員按照既定的「話術」劇本,給不同客戶「看病問診」、推銷產品。
  • 衣服乾洗被洗壞,吃了保健品出現不適怎麼維權?深圳律師給你支招
    取回清洗衣物時,要現場查看衣服的清洗情況,如發現問題要及時提出,並對衣物破損部位進行拍照取證,並注意保留與商家有關的消費憑證、聊天記錄等證據材料;四是提高維權意識,如在消費過程中遭遇「鬧心事」,可以向深圳市消委會投訴(投訴方式包括:1.撥打投訴熱線「966315」2.關注深圳市消委會的「315消費通」微信公眾號進行投訴3.登錄深圳市消委會的315消費網:www.315xft.cn進行投訴
  • 你把藥妝、器械都弄丟了,再推高毛利連保健品也沒了!
    將眾多保健品生產企業推至變革斷崖邊的是兩個重磅政策——即將於今年10月和9月施行的新《食品安全法》和新《廣告法》。兩法從廣告內容、廣告媒介、審批管理、功能聲稱、質量管理、懲戒處罰等方面對保健品行業管理在頂層設計上「刷新頁面」,據稱史上最嚴。
  • 疑案探析 | 保健品詐騙案件被告人非法佔有目的之認定
    此外,何承敏等人通過在網絡平臺投放虛假廣告,誘使被害人添加「業務員」為好友。「業務員」根據安排,在微信聊天過程中,按照前述培訓的詐騙技能進行虛假診療,謊稱能夠治療男性疾病,進而推銷產品。2016年5月中旬至同年11月中旬,該團體通過微信詐騙人民幣共計700餘萬元。經查,所售產品部分為合法生產的保健品。
  • 權健背後的保健品江湖:已湧現出3000多個品牌
    今年過節不收禮20多年前,在生意場上遭遇「滑鐵盧」的史玉柱,打算在保健品領域東山再起。不過那時的他恐怕也沒想到,「今年過節不收禮」會變成國民記憶的一部分。史玉柱資料圖。杜遠 攝1997年,腦白金開始在江陰試銷,效果並不好。史玉柱認為「廣告是營銷驅動型公司的命脈」,著手打磨出「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的10秒廣告。
  • 商家賣保健品稱服用不得癌 現場殺雞取血做實驗
    約一年前,李大爺參加了健懌坊的年終慰問會,會上,李大爺聽了一個老總的推銷,花14600元買了4套叫航天欣寶的保健品。可如今,李大爺因骨髓瘤晚期,已時日不多……  李大爺74歲,大學畢業,機關退休老幹部,兒女都在外地。像許多老人一樣,他們家每天都能接到各家保健品公司業務員的電話。  2014年上半年,李大爺家開始接到健懌坊業務員小郭的電話。
  • 防騙|微商發虛假廣告被罰40萬,不服處罰竟起訴政府……
    把保健品當成藥,要求退款被拉黑2018年12月初,海口市民劉菊(化名)的丈夫被確診患造粙細胞瘤。「當時醫生建議趕快動手術。」情急之下,劉菊從朋友處得知了這款固體飲料,「朋友說治好了很多癌症患者,還能增強免疫力。有些患者甚至都在準備後事了,吃了這款產品後出現奇蹟。」
  • 揭秘天價「長壽藥」:60粒賣2.2萬元,連保健品都算不上
    此外,這類產品也登陸了叮噹快藥等醫藥電商平臺,其廣告也進入了今日頭條等平臺。令人咋舌的是,各種營銷攻勢下,「長壽藥」頗受追捧,相關單品的月銷售額動輒達到數百萬元。揭露 「諾獎成果」是營銷手段榮獲諾貝爾獎的約翰·伯特蘭·格登、漢斯·馮奧伊勒、奧託沃伯格……在各種「長壽藥」鋪天蓋地的廣告中,這些諾獎得主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曾因針對β-煙醯胺單核苷酸或NAD等相關研究獲獎,而他們竟然也都成了「長壽藥」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