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誤打誤撞進入服裝行業,卻打造了中國版的Zara,年營收近百億!-記拉夏貝爾創始人邢加興

2021-02-06 東江兒女

2018國內服裝上市公司風起雲湧,幾家歡喜幾家愁。

 海瀾之家被騰訊25億入股,太平鳥在紐約時裝周大放異彩,將國潮帶向了海外,而老牌美特斯邦威卻巨虧3億。

雖說有人笑,有人哭,但是在2017年淚中帶笑的服裝品牌,應該是拉夏貝爾(La Chapelle)。6年3次衝擊IPO,終於在去年登上了A股市場,成為國內首家A+H股同時上市的服裝企業,如今A股市值已超88億。

 自2001年成立以來,拉夏貝爾專注於大眾女性休閒服裝市場,主要從事服裝自主設計與研發、外包生產、品牌推廣和直營銷售。 

01 拉夏貝爾6年3次衝擊IPO

雖說拉夏貝爾被貼上了「中國版Zara」,但是與大多數快消品企業喜歡在公眾面前高調現身不同,創始人邢加興顯得低調而神秘……這位掌管著每年營收額近百億的女裝企業領頭者到底是何方神聖?又有著什麼樣的生活和創業經歷呢?

1、誤打誤撞進入服裝行業

 邢加興1972年出生於福建浦城,在邢加興21歲的一天,母親讓他去城裡買些樹苗回來種上,他揣著買樹苗的幾百塊錢,走到城裡,看到一個服裝印壓培訓班就報了名,打算學點技術。

回到家,他告訴母親學費已交不去就浪費了,於是就這麼學了服裝技術,這也是邢加興進入這一行業的起源,今天我們似乎看起來,頗有點誤打誤撞的意味,但後面的事實證明,邢加興這一步也許走對了。

在那個培訓班結業後,邢加興去了一家臺資服裝廠,幾個月後,他覺得自己幹的不過都是些最初級的活,根本學不到什麼核心技術,他又跑到北京服裝學院學了半年服裝設計。學成後,邢加興回到原公司做起了銷售。那家公司的臺灣老闆希望他能到武漢開分公司,當時,在外地開分公司手續相當繁雜,於是放棄了這份工作,跟隨朋友去上海創業做服裝代理。

 

2、從代理品牌到創立品牌

邢加興曾對媒體描述了服裝代理的歷程,「福州服裝圈子很小,只有兩三個商場。我打工時比較勤奮,天天到商場巡店。那時,做的是蘇菲女裝,福州最好的一個品牌。創業後我就把蘇菲拿到上海去賣,做得很好。後來其他一些臺資品牌也紛紛找我做代理。我最多的時候代理過3~4個牌子,像錦衣傳奇、卡梅爾,後來這些牌子在大陸都不見了。」

1998年,服裝代理工作很難繼續擴張,邢加興便萌生了創立自己牌子的想法。他曾對媒體解釋稱,「這些牌子都是從臺灣過來的,在大陸開工廠,在大陸賣,其實臺灣根本沒有,根基不好。到後來,我的店鋪開起來,卻沒有貨賣。因為福州很暖和,秋裝上得很慢,到11月份才有,可是上海8、9月就要上秋裝,這樣跟商場就有個斷檔。我們覺得如果自己創立個牌子,可能更容易控制。」

當年,邢加興向他人籌集了50萬元的註冊資本,拉上兩位設計師和幾位銷售人員正式成立了拉夏貝爾。據了解,拉夏貝爾在法文中譯為小教堂,是法國一條風情小街,據說,邢加興在構思這個品牌時正居住在這條充滿法國文化的小街上。

縱觀邢加興的創業過程,與上世紀90年代末、20世紀初的服裝開創者一樣,基本上都經歷了從學徒到代銷,再到自主創造品牌的過程,他們都屬於嗅覺靈敏的創業者。當時,中國自主服裝品牌還不太多,但市場需求量又很大,這為而後拉夏貝爾品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02 邢加興創業20年

也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自1998年邢加興創業至今的20年裡,行業市場參與者不斷入局,競爭相當慘烈。此外,電商的崛起也擠壓了線下門店生存空間,同時存貨比例較大,而市場需求不斷更新等問題也困擾著女裝行業,拉夏貝爾也不例外,邢加興不得不面對這些困擾。

實際上,近年來邢加興也在不斷調整公司的發展戰略,例如推出了多品牌戰略,截至目前,拉夏貝爾通過收購等手段已擁有十餘個品牌,除主營女裝外,男裝及童裝也納入了其業務線。

但在過去兩年間,該公司收入依然還是來源於創立時間最早的兩大品牌La Chapelle 和 Puella,截至2016年,兩個品牌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雖然同比有所下降,但仍有50%的比例。

目前,拉夏貝爾已經在A股上市,邢加興仍將繼續面臨企業低效率、高庫存、電商業務向前推進,多品牌戰略拓展等一系列問題,或許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03 發展家鄉旅遊業

 2011年,邢加興在仙陽鎮陽墩村烏陰橋自家後山,鋪設了2.5公裡大理石步遊道,並從寧波的園林公司選購優質樹種,在道路兩旁栽種了櫻花、楊梅、蘋果等70餘種樹種,對山上林地、毛竹及野生植物進行人工修葺和管護,開始了櫻園農業休閒農莊的一期建設(總投資約2億元,計劃分三期建設)。

經過幾年發展,初具規模的櫻園已成為浦城的一個新興旅遊景點,每年清明節前後,4千株櫻花一齊盛開,美不勝收。

與美邦創始人周成建不同,拉夏貝爾創始人邢加興不是裁縫出身,一開始就是賣服裝的。儘管已有美邦的前車之鑑,邢加興似乎仍對自己的市場打法充滿自信。

 如今,由這位勤勞的福建人邢加興,打造的夏貝爾被稱為「中國的ZARA」,成功上市之後,這一定也是拉夏貝爾的奮鬥目標,這也標誌著,其在國內女裝市場布局中的更大野心。

相關焦點

  • 拉夏貝爾市值蒸發百億、瀕臨退市「中國版ZARA」如何解債務危機?
    文:董枳君ID:BMR2004快速擴張的拉夏貝爾麻煩纏身。曾經作為「中國版ZARA」的國內女裝第一品牌,拉夏貝爾在過去的20年曾風光無限,然而近幾年來卻出了問題。3年間百億市值蒸發,2019年虧損21.66億元,關閉門店4391家。
  • 深度|從近萬家門店到瀕臨退市,「中國版ZARA」的命運還有轉機嗎?
    過去兩周,《國際金融報》記者聯繫採訪了多位拉夏貝爾離職、在職人員以及熟悉公司的資深投資者,試圖復盤這家中國服裝企業的發展歷程。上海市閔行區蓮花南路2700弄50號,佇立著被譽為「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的新辦公大樓,遠處眺望,極具設計感的多棟建築尤為醒目。
  • 「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44億巨債壓頂,回天乏力瘋狂關店5602家
    段學鋒意味深長的回覆背後,時代財經發現,上任不到一年的他是拉夏貝爾創始人、實控人邢加興親自提拔的職業經理人,卻又遭後者三次罷免。成立於1998年的拉夏貝爾是一家多品牌時裝集團,主營大眾女性休閒服裝,是國內首家A+H股的服裝企業,旗下擁有La Chapelle、Puella、JACK WALK等多個女裝、男裝及童裝品牌。
  • 多元化失速,深陷虧損泥潭: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迷魂記」
    在ZARA關店的陰霾下,被譽為「中國版ZARA」、成為平民時尚的代表的拉夏貝爾,也從輝煌的頂峰滑落,如今一瀉千裡。成立於1998年拉夏貝爾,是一家多品牌運營的自有品牌服裝連鎖零售企業。其品牌本意在法文中譯為小教堂,是法國一條風情小街。而拉夏貝爾當年也憑藉著主營的大眾女性休閒服裝業務,因客戶定位及品牌戰略都與國際時尚品牌ZARA相似,逐漸成為了「中國版ZARA」。
  • 中國版ZARA危機:拉夏貝爾、美邦等為何深陷關店潮?
    邢加興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自豪的講道。在那個選擇相對匱乏的年代,拉夏貝爾和美邦卻有著時尚的設計、考究的品質和平民化的價格,被稱為中國版「ZARA」,成了服裝行業的領頭羊。但如今屬於快時尚的風口,儼然已經過去。
  • 拉夏貝爾控股股東提請罷免公司董事長 「中國版Zara」怎麼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控股股東突然出手:「三宗罪」罷免董事長!一年換了5位總裁,「中國版Zara」怎麼了?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服裝品牌拉夏貝爾又出么蛾子。公司控股股東提請罷免現任董事長,更給出董事長「三宗罪」。
  • 拉夏貝爾上半年虧近5億!關店2470家,「中國版ZARA」怎麼了?
    8月28日晚間,被稱為「中國版ZARA」、國內首家A+H股上市服裝公司的拉夏貝爾公布2019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51億元,比上年同期降9.7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98億元,比上年同期猛降311.20%,這是公司淨利潤自2018年首度虧損之後更大幅度的下挫。
  • 「中國ZARA」巨虧21億,關店4000多家,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拉夏貝爾的款式卻仍舊沒有大的更新。而如今新成長起來的Z時代消費者,拉夏貝爾也無力抓住。定位模糊、款式陳舊,拉夏貝爾不可避免地掉隊了。「有外因也有內因。外因是低端大眾的女裝受到了很大的挑戰,而且居民消費信心也不足。內因是我們沒有跟上服裝行業調整的步伐,沒有做好提前的防禦措施。」阿夏貝爾創始人邢加興曾如此反思。
  • 又一女裝巨頭倒下:曾被稱中國版ZARA,如今卻一年關閉4000家門店
    在電視上反覆播放海瀾之家廣告的同時,海瀾之家也在線下迅速擴張,到2019年,海瀾之家門店數量已超過6000家,去年1 - 9月,海瀾之家營收近147億。雖然擴張速度很快,但海瀾之家的研發卻沒有跟上步伐,一次次陷入「抄襲之門」。2019年,海瀾之家被指「抄襲」某潮牌,甚至在社交網站上被該品牌「狂懟」。在此之前,海瀾之家也被曝「抄襲」H&M和Tibi。
  • 20年輝煌,如今面臨退市預警,拉夏貝爾和她的冒險家
    1998年邢加興創立的拉夏貝爾,在2017年擁有9448家門店,成為中國女裝第一股。然而到了2019年拉夏貝爾當年關店4391家,虧損達20.52億元。今年(2020年)7月1日起,拉夏貝爾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拉夏」。
  • 一年換了5位總裁 「中國版Zara」怎麼了?
    見習記者 雲龍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服裝品牌拉夏貝爾又出么蛾子。公司控股股東提請罷免現任董事長,更給出董事長「三宗罪」。而現任董事長上任才7個月,並且公司年內出現了3任董事長、5位總裁,更有多位高管辭職。頻頻換帥的背後,公司業績長期下滑,如今不得不「賣身自救」。
  • 這個女裝巨頭扛不住了,巨虧21億,關店4391家,市值蒸發超百億
    上市3年,市值蒸發超百億。作為首家在滬港兩地上市的服裝企業,拉夏貝爾曾經風光無限。但最近兩年,它卻過得分外焦灼:巨額虧損、關店4391家、子公司破產、多次股權質押、高層動蕩……創始人邢加興也一度從董事長位置上辭職,後低調回歸總裁職位,又再度辭職。2020年,拉夏貝尓的目標只剩兩個字:扭虧。
  • 「中國版ZARA」一年5換總裁後,將罷免董事會主席,將如何發展?
    來源:童裝觀察  12月22日,拉夏貝爾日前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於2020年12月18日已接獲控股股東邢加興的一份書面通告通知,他將根據公司的《公司章程》召開公司臨時股東大會,以審議及批准罷免公司董事及董事會主席段學鋒。
  • 「中國Zara」沒落:昔日女裝第一品牌,日均閉店12家,總部被出租
    文:木一2006年,以「快狠準」為主要特點的國外快時尚服裝品牌逐步進入中國市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優衣庫、ZARA、H&M等等。隨著這些國際巨頭的入駐,國內市場掀起了一股「快時尚」的風潮。依靠緊隨潮流,高上新速等優勢,這些快時尚品牌迅速搶佔國內服裝市場。而與此同時,許多原本深受歡迎的本土品牌也逐漸走向了沒落,有著「中國版Zara」之稱的拉夏貝爾就是其中之一。說到拉夏貝爾,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創始人邢加興。邢加興出生在福建省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很小就開始幫助家裡務農。再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邢加興報名參加了一個服裝培訓班,開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 中國版「ZARA」從前程似錦到自斷後路,它的未來到底在哪裡?
    拉夏貝爾本意在法文中譯為小教堂,是法國一條風情小街,創始人邢加興在構思這個品牌時正居住在這條充滿法國文化的小街上。1998年,在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誕生了,邢加興把法蘭西的多情浪漫帶回了國內。本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的品牌,在短短22年就即將走向盡頭,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 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變天:實控人隱退,殼賣給美年健康的江蘇三友兩...
    2月3日晚,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603157.SH)發布公告,公司董事長邢加興「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應職務,辭職後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鑑於公司董事長職位空缺,拉夏貝爾的全體董事一致推舉執行董事、總裁於強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直至公司選舉產生新的董事長為止。
  • 「中國版ZARA」股價跌停
    來源:東方財富網從裁縫店學徒起步,拉夏貝爾品牌創始人邢加興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自創服裝品牌,由此開啟了「服裝大佬」之路。在全面直營和不斷擴張門店數量的打法下,公司成立幾年後便已擴張到近萬家店的直營規模,拉夏貝爾也因此曾被稱作「中國版的ZARA」。
  • 拉夏貝爾實控人為何要罷免親自「扶上位」的董事長?
    事實上,作為創始人和實控人,邢加興已有較長一段時間未公開「露面」。公告顯示,邢加興作為單獨持有公司25.91%股份的股東於2020年11月27日以通訊方式向公司董事會發出關於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請求,並提交了關於股東大會審議的提案。公司董事會在收到提議後10日內未作出任何回應。之後,邢加興於2020年12月8日以電子郵件的形式提請監事會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 國產服裝巨頭「倒下」,關閉千家門店,半年虧7億,創始人夢碎了
    而有一家國產服裝品牌,一度關閉上千家店,在半年間仍然巨虧7個億,創始人已經辭職,總部大樓還曾被出租,由此,有些網友接連表示,又一國產品牌「倒下」,其實它便是曾風靡一時的拉夏貝爾。拉夏貝爾是一家多品牌運營的自有品牌服裝連鎖零售企業,主要從事服裝自主設計與研發、外包生產、品牌推廣和直營銷售;公司旗下擁有「La Chapelle」、「La Chapelle SPORT」、「Candies 」,三大主營女裝品牌。1992年,邢加興開始從事服裝行業,在服裝廠做裁縫。中途報名培訓班,開始學習服裝設計。
  • 「中國版ZARA」股價跌停
    從裁縫店學徒起步,拉夏貝爾品牌創始人邢加興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自創服裝品牌,由此開啟了「服裝大佬」之路。在全面直營和不斷擴張門店數量的打法下,公司成立幾年後便已擴張到近萬家店的直營規模,拉夏貝爾也因此曾被稱作「中國版的Z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