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已經謝幕的浙江衛視《燃燒吧少年!》,到正在播出的安徽衛視《星動亞洲2》,再到即將到來的浙江衛視《蜜蜂少女隊》,近兩年的選秀類節目已經從「超女快男」的個人選秀模式發展到「燃少星動」的組合養成模式。
然而,這麼多的偶像養成類節目,真的能夠打造出屬於中國的偶像天團嗎?而該模式在韓國的發展能不能提供一些借鑑呢?
2月6號,浙江衛視《燃燒吧少年!》落下帷幕,李宇春隊的「少年」伍嘉成、谷嘉誠、趙磊、郭子凡最終組成X-Fire,即日出道。↓ ↓ ↓
時隔27天,3月4日晚安徽衛視《星動亞洲2》第一集首播,在第一季剩餘的13名學員基礎上再加入7名新成員,爭奪3位導師(古巨基、鄭淳元、尚雯婕)名下18個席位,換言之有兩個人在第二季第一集華麗麗地打了個醬油就被out了(心疼10秒)。↓ ↓ ↓
緊接著,從3月12日晚22:00開始,浙江衛視又要推出一檔女子偶像團體養成類節目《蜜蜂少女隊》。從曝光的「教頭宣言版宣傳片」來看,仍然沿用《燃燒吧少年!》的導師帶隊方式,由吳奇隆和謝霆鋒分任「教頭」。只不過吳奇隆走的是「暖男教頭如沐春風」路線。
而謝霆鋒一如既往的酷炫狂拽霸道總裁風。
從」燃少」到「星動」再到「蜜蜂」,儘管節目的具體賽制各有不同,但基本都符合「偶像組合養成」的路數。而相比起剛剛開始輸出X-Fire這樣的偶像組合的國內節目,同樣以偶像組合養成為宗旨的韓國節目已經成功打造出Winner、ikon和Twice等男女組合。
今天,我們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韓國類似的綜藝節目,看看這種養成類節目究竟是怎麼火起來的?
▼
▼
▼
--偶像養成怎麼玩?看《星動亞洲2》的玩法--
《星動亞洲2》是由安徽衛視與韓國MBC電視臺聯合打造、在中韓兩地同時播出的節目。按照官方宣傳的說法:這檔節目計劃用兩年的時間,以四季為周期記錄中韓練習生的培訓、PK、成長過程,而勝出的人最終可以在中韓兩地同時出道。
從2015年5月第一季播出以來,節目通過歌唱、舞蹈等比賽形式,從30名練習生中決出前15強進入第二季。但後來趙晉亨與王廣允都因為「身體原因」退賽,進入第二季的老學員也就剩下13名。
△趙晉亨在ins上留言「因為身體原因要離開星動亞洲」
△王廣允在微博上發表退賽聲明
而在3月4號晚首播的《星動亞洲2》第一集中,節目組邀請了7名新學員加入。同時引入「導師帶隊制」,邀請古巨基、鄭淳元和尚雯婕作為學員導師,而邀請標準,大概是參演過《我是歌手》……
節目一開始,「尚老闆」就說自己也帶過偶像組合,所以是相當的自信滿滿,「拿下7到8個第一名不是問題」▽
而從《我是歌手3》之後被中國觀眾所熟知的「淳元皇后」,簡直就是「王之蔑視」。
他說:「我是亞洲偶像團體東方神起和Super Junior的聲樂老師。」▽
第一集的最終結果,就是三位導師各自挑選了六人組成自己的隊伍,沒被選中的兩名成員手動再見,留下來的18人就且行且珍惜。
圖片看不清也沒有關係
因為看清了你也記不住┑( ̄Д  ̄)┍
▼
▼
▼
---偶像養成怎麼玩?再來看看泡菜國的玩法---
相比起國內近兩年才火起來的偶像組合養成類節目,一貫盛產偶像團體的泡菜國早已玩得風生水起。常見玩法有以下三種:
NO.1 《清潭洞111》型「偶像紀錄片」
由韓國tvN電視臺在2013年推出的《清潭洞111》,是一檔以娛樂公司FNC Entertainment為背景記錄藝人、工作人員、練習生故事的節目。作為擁有FTIsland、CNBLUE兩大樂隊組合的FNC,用「公司故事+練習生之日常+前輩光環」為新人組合和練習生加冕。
△FNC公司全家福,正中間就是「網紅」鄭容和
節目播出之後的次年1月,同公司女子組合AOA憑藉《短裙》獲得出道18個月後首個音樂節目的周榜一位。
同公司男子組合N.Flying也在中日韓三國出道。
NO.2 《EXO90:2014》型「前輩奶後輩」
2014年8月首播的《EXO90:2014》是Mnet電視臺聯合韓國娛樂公司SM旗下男團EXO推出的綜藝節目。節目通過「EXO成員挑選前輩組合的歌曲進行MV再創作」以及「演播室內EXO與前輩對談」的方式,分享前輩組合與EXO兩代韓流偶像對同一首歌的不同闡釋。
但當粉絲們開始收看這檔綜藝節目的時候,發現原本以為的EXO與安七炫、寶兒、神話等前輩交流探討的形式只不過是一個方面。在MV中出現的一張張陌生面孔竟然是同公司旗下未出道的練習生!
於是,原以為2個小時的節目都可以跪舔歐巴們的神顏▽
結果看到的卻是這樣的畫面▽
原以為可以痴痴地欣賞EXO的個人技▽
結果卻非要讓我看到別人▽
不僅如此,該節目還想出了MV「YouTube點擊破30萬公布拍攝花絮」這一招,所以就算EXO的粉絲再不滿SM公司讓自家愛豆「奶新團」的安排,也還是要含淚刷點擊率啊!
而從今年一月SM公司總製作人李秀滿的「五大項目」發布會看來,當年的新人也收拾收拾準備出道了。雖然組合名NCT有點無語,但「SM出手天下我有」的帝王之氣還是讓這個組合的未來充滿期待。
NO.3 《WIN:WHO IS NEXT》型「組合養成記」
與《星動亞洲》、《燃燒吧少年!》等最為接近的模式,就是以《WIN:WHO IS NEXT》(2013年)、《Mix & Match》(2014年)等為代表的組合養成型綜藝。
這兩檔節目都是韓國娛樂公司YG為了選拔新男團成員而推出的綜藝節目,通過作詞、作曲、歌唱、舞蹈等形式全方位考察練習生的能力。
第一季《WIN》結束後,獲勝的A隊以Winner為組合名正式出道;而落敗的B隊則在第二季《Mix》中加入另外三名新成員,最終淘汰兩人以七人組合iKON的形式出道。
△Winner成員
姜勝允、金振宇、李勝勳、宋閔浩、南泰鉉
△IKON成員
金振煥、宋允亨、金知元(Bobby)、
金韓彬(B.I)、具俊會、鄭粲右、金東赫
就在Winner出道的5天後,組合就以一首《Empty》拿下首個音樂節目的一位,當年就獲得MAMA頒獎禮最佳男子新人、金唱片大賞音源部門新人獎、Melon頒獎禮最佳新人獎等各大獎項。
而iKON也在出道當年狂攬上述大獎,1996年出生的隊長B.I更是收穫了同公司前輩GD這樣的評價↓
▼
▼
▼
---偶像天團怎麼造?這是一本正經分析線---
「練習生」這個詞對很多混韓娛圈的親故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在韓國,以SM、YG、JYP為首的各大經紀公司每年都會定期面向全球進行選秀,挑選適合的年輕人(說是年輕人,近年來越來越有向未成年發展的趨勢)成為公司的練習生。
但並不是每個練習生最終都能登上舞臺。儘管他們從小就夢想著站上舞臺並付出了許多,儘管他們一個動作可以練一天,儘管因為沒有收入他們餓了只能喝白水,儘管他們有嚴格的時間安排,連上廁所都要排時間……
而公司為練習生提供的練習、生活環境也很苛刻,據說Pledis公司的練習室設置在一棟寫字樓的地下,不到30平米的房間,四面鏡子、木地板等簡單的設置,練習生們基本睜眼就要泡在這個不通風的小屋子裡。而公司雖然提供住宿,但是15個人要擠在一個公寓裡。
每個公司都有很多練習生,三大娛樂公司的練習生競爭之激烈更是可想而知。因此,公司一般會將全部練習生分為A、B、C三組。這和我們在學校裡所謂的火箭班、重點班、普通班一個道理,學習的內容和師資力量也有優劣之分,定期考核往上升級直至出道。
從C組到A組之後並不意味著出道妥妥的了。經紀公司會根據每個人的訓練情況,隨時重新排列組合,比如當年HOT的五個成員,就分別是五個團體的隊長。
△當年就是流行這種今天被稱為「殺馬特」的風格
但經濟公司並沒有固定的出道名額,練習生除了要技藝精湛,還要等待時機。有些練習生可能等了10年也等不到一個機會_(:зゝ∠)_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和偶像養成節目對於練習生來說,是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可以通過電視節目直接出道。
韓國當紅歌手李夏怡就是通過SBS電視臺舉辦的第一屆《星期天真好》K-pop star選拔走紅出道的。
這類節目對於經紀公司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展現「企業文化」的好機會,宣傳片變紀錄片,就是一巨型廣告!
△以FNC公司為背景的《清潭洞111》發布會
但偶像養成類節目走紅的原因還是有跡可循的,一方面近年越來越多的節目從「臺前」拍到了「幕後」,就拿《我是歌手》來說,臺上精彩的表演固然是節目的主打,但誰敢說不好奇明星們在後臺是怎樣的?
與之類似,偶像養成類節目可以全方位地呈現出練習生從默默無聞到閃耀舞臺、從演技面癱到三分鐘就流淚的成長過程,滿足觀眾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觀眾在收看這類型節目的過程中,可能發生「觀眾→粉絲→親人」的角色轉變:看著自己喜歡的練習生逐步成長為舞臺上的巨星,心理上的成就感和養成類遊戲是一樣一樣的。這也就為尚未出道的藝人培養了一定粉絲群。
而對於人數較多的組合來說,出演這類節目不失為讓觀眾留下「記憶點」的好方法。畢竟在茫茫人海中,觸動我心的可能是你髮絲散發的芬芳(咦)?
△女子組合TWICE通過《SIXTEEN》節目出道
但需要知道的是,能夠登上類似節目的韓國練習生一般為A班或公司已有出道計劃的練習生。他們已經進行過包括聲樂、舞蹈、表演、舞臺能力、綜藝能力等全方位的訓練,已經具備一定的出道實力。
反觀國內的綜藝,練習生會否因缺乏相應的培訓機制而在鏡頭前表現不佳,未能達到預期「吸粉」目的,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畢竟,如果練習生水平不夠、藝能感不足,再加上節目裡一下就來一打的沒有辨識度的臉,這樣的節目,大概只能看明星評委了?
谷河傳媒出品
轉載請聯繫後臺
作者:曾子瑾 孫瑋潔
責任編輯:曾子瑾
微信編輯:big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