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專欄 | 用一生拍攝《中國百嶽》的高銘和

2021-02-14 野性祁連越野跑

高銘和,1949年生。中原大學土木系畢業,曾任中興工程公司工程師。美國攝影學會終身會員,現為自然人文攝影工作者。第九屆(2006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第七屆(2011年)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劃得主,國立瑞芳高工傑出校友(2012年),自1984年開始拍攝山嶽,已逾30多年至今從未停歇。

高銘和、王鐵男和夏伯渝暢談中國登山30年。

甘肅登協主席火新平、高銘和、袁瑋、馬德民。

高銘和曾說:在山的懷抱裡,不論種族、膚色、宗教、性別、體能······這是一種包容的情懷,更是一種人類與自然的偉大對話。而拍攝山是他深愛的一種記錄足跡、感觸世界的方式。《中國百嶽》拍攝計劃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這個夢在他的心裡烙下深刻的印記。多年登山旅程中,從寶島玉山到法國勃朗峰,再到阿根廷阿空加瓜山、北美德納利峰……直到登上珠峰。除了享受攀登山峰的過程,也拍攝了無數壯麗宏偉的高山景象。

山究竟要他做什麼?曾經隱約的感覺而今慢慢了解,山幫助他實現的是自我,突破身體、心理和外界的限制,完成心中更高的境界。人生常常是這樣,很多你一直想做卻沒去做的事,往往旁人輕輕一推,就會變成事實。中國百嶽計劃是高銘和覺得可以將自己的登山志趣轉變成事業的一大契機。 它源自於中國山川壯麗,卻沒有《中國百嶽》影像的現實。

1994年,他辭掉工作了20多年的職務,只差幾年就有退休金可領。人這一輩子只要做一件事,不一定是件大事, 只要自己覺得有意義,就全力以赴,雖然不一定做好,但只要盡心盡力,這就夠了。憑著這個信念,他選出一百座中國名山,將它們實地考察紀錄下來,一方面為個人登山生涯留下一份紀錄,而能由自己完成中國百嶽,其意義更是不凡。專挑艱難的事做是他的執著。他比喻登山就像跑馬拉松,到最後縱使體力已快虛脫,如果意志堅定,往往可以發揮人的潛力,撐到最後有所突破。 

毅力和耐力對一個登山者而言,比什麼都重要。1996年的珠峰世紀山難中,他失去全部手指和腳趾。《中國百嶽》仍待完成,他面臨的艱難比起珠峰的高險,困難和挑戰,要有過之而無不及。截肢後很多生活小事都要從頭學起:沒有手指握著茶杯就用手心捧著;沒有腳趾和腳跟平穩走路,就踮著腳板前端,就像登山一樣想法努力克服。生命對他而言,依舊充滿期待的堅強和樂觀。縫縫補補的是他的肢體,而這一顆旺盛的心永不磨損,不被擊倒。當他沉默時,你是否知道他也許沉浸於當年珠峰的情景;當他遠眺群山之際,你是否看穿他心底《中國百嶽》的藍圖?

望山,山不老;看人,人有終,《中國百嶽》終將在中國山嶽文化歷史上寫下非凡一頁。

綽莫拉日7364米 西藏1994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45 STS9046

羅波崗日7095米 西藏1999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42 E100VS

喬格裡 8611米 新疆2001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53 E100VS

岡仁波齊6638米 西藏1995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53 STS9046

四姑娘山6250米 四川2011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53 E100VS

珠穆倫措7803米 西藏1995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48 STS9048

拉軌崗日6457米 西藏2013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48 E100VS

康波欽7281米西藏1994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42 STS9046

慕士塔格峰7546米 新疆2004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53 E100VS

珠峰8848米 西藏2000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47 E100VS

特拉木坎力7441米 新疆2012年 哈蘇500CM 富士12014 RDPIII

迦舒布魯姆二峰 8028米 新疆2011年 哈蘇500CM 富士1206 RDPIII

博格達5445米 新疆2012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54 E100VS

桑丹康桑6324米 西藏1994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46 STS9046

年保玉則5369米 青海2011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52 E100VS

拉布吉康7367米 西藏2013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47 E100VS

庫拉崗日7538米 西藏1993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44 E100S

普莫裡7170米 西藏2014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55 E100VS

喬納布桑6592米 西藏1994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51 STS9046


雪蓮北峰6627米 新疆2014年 哈蘇500CM 柯達12052 E100VS

高銘和自述

我從來沒有想到做一個自然人文的探索和拍攝工作,花了27年時間竟然還沒有完成,也許當初定下的計劃太過龐大,但是,頭已經洗下去了, 不去理它又不行,所以,只好咬緊牙關繼續執行下去,直到計劃全部完成為止。

當初憑著一股熱忱和傻勁,我得意的擬定《中國百嶽》自然人文攝影計劃,想在960萬平方公裡土地上尋找100座有特色的山峰,用影像和文字來記錄它和其周遭的生態景觀,並呈現整個大地的風貌,以及它所涵蓋的人類歷史文化。

由於我從小長在有山有水的寶島,永遠抱持著一份最親最愛的情懷。雖然我已到過世界很多國家,也發現一些更好更美的地方.但是我還是選擇要永遠活在寶島,因為這個地方是那麼熟悉又有情。但我也告訴自己,不要只有井底之蛙的一般見識,應該要有胸懷天下的豪氣,所以我就走遍世界各國,開拓人生視野,接觸很多不同人士,發現他們都會跑到其他國家去做不同研究和探索,知道這些有志之士,早就跨越狹隘的疆界觀念。唯一區別的大概只有他們要追尋的目標和領域吧;如此的胸襟和專注投入的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跟動力,讓我也想追隨這些前輩的腳印。

1992年,我就想到北極去探索愛斯基摩人的歷史文化,為此,我買了大量資料和書籍、影帶回來參考;我也曾計劃到尼羅河探索埃及興衰史;到北歐研究維京人歷史文化等等;但最後卻選擇做《中國百嶽》。因為我發現我的文化背景、登山經驗和攝影技巧這三樣法寶,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衡量,都比其他人更適合做中國自然和人文探索工作。就這樣,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開始打造自己的計劃王國,我以一顆充滿興趣且不氣餒的心,來進行這個史無前例的《中國百嶽》探索攝影計劃。

人生沒有幾個十年可用,感謝眾多伸出援手贊助我經費器材的熱心朋友,因為您們的支持和協助,《中國百嶽》才得以持續進行下去,我也無時無刻告訴自己:報答大家的最好方法就是努力完成目標。我將排除萬難完成此一使命, 以報答大家的關懷和愛護。

2019年我將拍完100座山峰中剩下的22座山峰,這項已進行了27年時光的宏偉計劃,寄託著我的人生目標。通過《中國百嶽》的影像資料,世人可以欣賞這些雄偉壯麗的山峰,以及周邊千百年來的歷史文化,這是我們值得傳承的中國山嶽文化。

延伸閱讀

遇見專欄 | 當太空毯遇見馬拉松

遇見專欄丨公路接力反叛先鋒Speed Project LA-LV,比巴克利超馬更酷

遇見專欄丨一個日本老人的橫斷山情愫

相關焦點

  • 「絕命海拔」中被忽略的中國倖存者:高銘和
    高銘和高銘和,中國臺灣著名登山家、傑出風景攝影師,《中國百嶽》計劃創始人,計劃拍攝最能代表中國的100座高山。曾在1996年登上珠峰,下撤時遇到惡劣天氣,九死一生,撿回一命後,被切除了手指、腳趾、雙腳後跟和鼻子。而今,這位臺灣登山英雄正在用殘缺的雙手,艱難攀登人生的另一個頂峰——完成《中國百嶽》拍攝計劃,用相機記錄與表達百座中國山嶽之美。
  • 高銘和:一位臺灣登山家與他的人生二度登攀
    「老天讓我活了下來,我想是要我繼續使命,那就是完成《中國百嶽》拍攝計劃。」1996年5月10日,高銘和達到登山家生涯的巔峰——登頂珠穆朗瑪峰。但就在歸途中,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卻使八位登山同仁罹難,他本人九死一生、失去雙手十指。
  • 遇見專欄丨玉山隨感,我們來自祁連山
    玉山,通常指玉山主峰,位於中國東部地區臺灣省中部,北起三貂角,南接屏東平原(臺灣南部的屏東縣周圍),綿延約300公裡。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位於北回歸線以北2.3公裡,是中國東部最高峰。玉山不只是臺灣百嶽之一且為最高峰,更被稱為東北亞第一高峰。四季分明的玉山讓登山客在爬玉山的同時,能夠享受玉山登山的美景,春天杜鵑盛開瀰漫花香、夏季壯美雲海、秋季金黃夕陽、冬季雪白夢幻場景。
  • 臺灣百嶽
    「百嶽」  以下列出通稱為臺灣百嶽的一百座臺灣名山。
  • TOP 3 中國日報Candid 影像專欄10月投票揭曉(附拍攝手記)
    為了互動並了解大家的讀圖喜好,10月號「抓拍」專欄重新設置了投票板塊,沒想到投票非常踴躍。為了回饋每一張選票背後的熱忱,我們邀請到得票前三名的攝影師撰寫了一篇簡短的拍攝手記來分享攝影經歷,並強索了個人工作照,在此一併貼出。
  • 遇見你,遇見了靈魂的依戀,遇見了一生的掛牽
    遇見,是冥冥中的註定;分離,是前世今生的宿命。就像我和你之間的緣分,雖然,那份深情始於初見,但是,緣分卻未曾許我與你將這份愛在相依相伴中延續到終老,我們終是在緣分的風雨中離散。散,只是腳下的距離被分離,千山萬水,難以逾越;世俗塵煙,難以逾越。散了距離,愛卻依舊還在心間,思念是線,連接天涯兩端,你在天涯那一端,我在天涯這一頭。
  • 高巖專欄 | 幸福的雲吞湯
    追隨一條郵輪在海上體驗了幾天,每日除了拍攝工作,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吃飯。抄手個頭很大,咬開後流出漫溢的鮮香,最中意重慶抄手裡用豬骨和豆芽湯打底,異常鮮美。這樣一碗抄手滿滿登登,可是足料的一碗飯,絕非主料前的一道湯。陝西人吃餛飩才有趣,合陽人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吃法,冬至的時候吃連湯餛飩,將餛飩與臊子合在一起吃。遇喜事,送禮則是蒸製的麵食,叫「喜餛飩」,一個大饃饃,上端用梳子壓出花紋,形似餛飩,婚姻大事離不開餛飩,定婚叫定餛飩,一句「餛飩吃了沒有?」
  • 遇見你是幸運,一生有你真好
    作者:昕月藍殤遇見你是幸運,一生有你真好,謝謝你走進我的世界,留給我那麼多美好的回憶。不管結局如何,依然珍藏著關於你的一切。風起的時候,我在路口等你,雨落的時候,我在屋簷下等你,有時候,我以為你會懂我的心情,懂我所有沒有對你說出口的話。
  • 《中國十二時辰》:讀懂十二時辰,就讀懂了中國人的一生
    近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十二時辰》一書,挖掘藏在時辰中的生活美學。將十二個時辰層層分解,每個時辰都配有相應的文化隨筆,解讀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感知。可以說,讀懂十二時辰,就讀懂了中國人的一生。
  • 時光清淺,不負遇見,一生想念
    總是在想,是否在相遇的那一天,你就為我施下咒語,讓我對你念念不忘,一生情牽,你的離開讓我不知所措,我的憂傷,卻成了你的無關痛癢。除了遺憾,少了責怨,痴情是我的錯,怨不了你什麼,若時光還能重來,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陷入進去。
  • 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一生幸福;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一陣嘆息
    我們一生當中,並不可能只愛一個人,但往往有一個人讓你笑得最甜,讓你痛得最深,往往有一處美麗的傷口,成為你身體上不能癒合的一部分!因為陌生,所以勇敢,因為距離,所以美麗。要遇上一個人只要用一分鐘的時間;要喜歡上一個人只要用一句話的時間;要愛上一個人只要用一天的時間;但要忘記一個人卻要用一生的時間。有一種感覺總在失眠時,才承認是「相思」;有一種緣分總在夢醒後,才相信是「永恆」;有一種目光總在分手時,才看見是「眷戀」;有一種心情總在離別後,才明白是「失落」。
  • 朱立挺專欄丨「三皮絲」—解讀陝菜文化的密碼
    中國的四大發明創造了人類物質的歷史,而中國的飲食文化和文字卻創造了人類的精神歷史。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僅剩下中國,原因在於文明的延續依靠的是文化和精神,依靠的是具體的民俗活動和日常生活。腸胃的記憶是很頑強的,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和信仰。
  • 白劍波專欄丨鏡糕
    鏡糕是用一種很小的蒸籠蒸製,其籠小得直徑只有五六釐米,就像是兒童玩具,非常惹人喜愛,經常有藍眼睛高鼻子的外國人圍著鏡糕的蒸籠照相。| 太白 | 鳳縣 | 陳倉 | 渭濱| 千陽 | 楊凌 | 耀州 | 王益 | 印臺 | 宜君 | 2015 研討會 | 漢陰 | 嵐皋 | 漢濱 | 留壩 | 略陽 | 養生宜君 | 城固 | 白水味道 | 養生印臺 | 陝菜在北京 | 白水研討會 | 陝菜品牌高峰論壇 | 第七屆陝菜研討會 | 定邊 | 高陵老磨油餅 | 富平農機酒店 | 西泰厚泡饃館 | 祥龍賓館 | 小楊烤肉 | 第八屆中國陝菜文化研討會
  • 一次遇見,一生懂得 (唯美)
    一次遇見,一生懂得文 | 雨蝶  主播 | 竹子     編輯|雨蝶百草園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去遇見上帝
    OKOK,進入正題嘍,該片的主要內容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她的片名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影片以時間線展開,但講述的方式還是特別吸引人的,先用完全不了解松子的阿笙(松子的外甥)開場,簡單的幾個畫面為我們展現了時代急速發展下現代人的焦慮頹廢,然後緊接著以故事主人公松子慘遭殺害作為開端,(講到這裡,有必要澄清一下這不是一部懸疑片)阿笙受其父囑託,去整理已死姑姑松子的住處,從而不斷接觸到各種與姑姑松子生前有過交集的人
  • 結婚之後,在婚外遇見「真愛」要怎麼辦?想明白兩點,就有答案了
    本文節選自專欄《婚外「情」自救指南》,想要看的更多,請點擊左上角我的頭像,關注我~專欄《婚外「情」自救指南》,從真實的諮詢案例出發,通俗易懂的語言,不講大道理,只講大實話文|雪落無塵有人曾在網上提過一個問題:人的一生中,可能遇見幾次愛情?不少網友都回答道,至少兩次。我認為人的一生,遇見愛情大致在0至3次之間,如果再多一些,這人的精力該有多大才行?畢竟感情的事最讓人糾結,還有的人,甚至這一生都沒遇見過愛情。
  • 遇見,一生的守候,一世的溫暖!
    真正走在一起的感情是相互用心的疼,是尊重、是換位。感情要的不是誰比誰強,也不是誰高誰低。好的感情是彼此舒服、暢心,沒有躲藏、沒有害怕、沒有防備。聰明的人懂得用心去愛護對方,讓對方愛他;愚蠢的人只會用嘴喝斥對方,讓對方怕他。感情,需要的是心,心近一切近,心遠一切遠。所謂繼續,是人未遠,心未遠;所謂離分,是人雖在,心已走。
  • 遇見,一生的守候,一世的溫暖
    戀愛用的是情,相守用的是心。真正走在一起的感情是相互用心的疼,是尊重、是換位。
  • 專欄 | 地球美術視線 · 新表現主義 · 藝術家王彥文
    去年由我社運營實施的「當代中國小幅油畫展」首次亮相於東京都美術館,藝術家王彥文參展的作品《眺望祖山》構圖與用色極其大膽、表現形式及繪畫手法頗具新意,讓我產生對他作品的強烈興趣。不久我受邀,歸國專程去了秦皇島、拜訪了該市油畫學會及數位藝術家、河北中國燕山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河北師大等數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