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喊護士換針水,是稱呼「護士」還是「醫生」,哪個有禮貌?

2021-01-11 北京範兒

這個其實很簡單,我一般對於短期的在醫院看病時,就統一的都稱之為「大夫」或者「醫生」。因為我們國家很多人都有這個習慣,以這一個統稱來稱呼醫護人員也是常有的事。

醫生或者說大夫的地位比護士要高,您要是統一的稱呼,醫生或者大夫肯定覺得很正常。而護士卻會覺得您把她認為醫生是對她工作的肯定,也會是一種自豪,還是會感到很受用的。這就是見人說好話的好處嘛!就像是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習慣稱呼某一個職業是「師傅」。而很多行業可能師傅和徒弟是在一起工作呢,我們統稱為「師傅」,那麼徒弟是不是會很欣慰呢?

如果是我們正式的住院,動手術的那種,就要明確這些稱呼了。有以下原因:

便於區分。住過院的都知道。每天醫生和護士都要來病房裡查房,護士還會來的次數更多。整個病房裡會有醫生,護士,護工,保潔等等等等來回在病房裡穿梭。他們穿的衣服吧,還都差不多。所以,在病房裡如果是要叫醫護人員,一定要區分一下,因為你如果是統稱醫生其實是想叫護士的話,就很容易會鬧誤會,不便於病房裡的工作。次數多了,肯定會被護士糾正。

不會顯得太業餘。一般住院都是需要幾天的時間或者更長,如果說我們平時,也就是臨時的那種看病,當然不用區分醫生和護士了。可如果是住院有一段時間了,您這還跟護士叫醫生,就顯得不好了。當然跟醫生叫護士更是不可以。因為熟悉了以後,都已經認識的狀態下,再不按照實際當中的稱呼叫,就讓人覺得你不認真區分,不像是一個成熟的病人,顯得太業餘了。也不禮貌。其實正確的做法是我們住院期間應該知道醫生和護士的姓,直接稱呼什麼什麼醫生,什麼什麼護士。才對,才會顯出對人家醫護人員的尊重。對人家醫護人員,尤其是醫生有最起碼的尊重。對自己的治療也有好處。我們剛才說到的,對人家有正確的稱呼,最好是知道人家的姓名。直接在稱呼中帶出姓名來,是對人家醫生的尊重和禮貌。那麼反過來想,人家醫生也會對您有一定的好感。在這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過程裡會顯得容易一些,對於自己的治療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我更喜歡把在治病過程中的醫患關係理解為合作。我不喜歡很多偏激的人,對於醫患關係一下子就理解成為對立的。如果自己的病不能痊癒,總往醫患關係不好上靠,說醫生的態度不好,技術不好,不能很好的服務患者。這種心情我可以理解,可一味的指責醫生也不對。我的一個醫生朋友說過,我們治病的過程,一定要理解成是在治病,而不是在治人。有些病通過我們的治療痊癒了,這當然是好事,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可有些病醫生就是使出洪荒之力也不行,就是單純的是這個病我們治不了,我們並不是對這個病人有意見,厚此薄彼。難道世界上在醫院死亡的人都是和醫生有仇的人嗎?顯然這是一個片面的理解。

好吧,說的有些多,我就是想說明,我們最好尊重治病救人的醫生,也同樣尊重不怕髒不怕累的護士。他們都是天使。稱呼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病人的我們要給醫護人員一個深深的理解。

相關焦點

  • 在醫院裡喊護士換針水,是稱呼「護士」好,還是稱呼「醫生」好?
    在醫院裡,醫生和護士的職責是不一樣的,醫生負責醫治病人,護士負責護理病人。而換針水都是由護士負責的,這也是她們主要的工作內容之一。雖然同樣是在醫院工作,但是稱呼卻不能亂叫,醫生和護士的工作服也是有明顯區別的。如果稱呼護士為醫生,她們並不會感到高興,通常還得解釋自己是護士,不是醫生。如果把醫生稱呼為護士,說不定還會讓醫生覺得有點不愉快。醫院通常都是女護士的,因此,男的可以稱呼為醫生,女的不一定。
  • 扮演醫生、護士遊戲,讓孩子對醫院不再恐懼
    在醫院輸液大廳,經常能聽見來自孩子們鬼哭狼嚎般的聲音。01、小軍的醫院「歷險記」5個月前,小軍因為連續一個星期都拉肚子,於是,爸爸媽媽帶他到醫院看病。剛走進醫院大門,一股濃烈的消毒水氣味撲面而來,整個醫院來來往往的人好像都很著急的樣子,也有的老人動作特別慢,走路十分艱難。小軍感覺醫院裡壓抑極了。
  • 優秀,「95後」男護士自製方艙醫院「限量包包」
    這幾天,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有細心的病友發現,來自廣西的白衣戰士們身上多了一樣「裝備」:一款迷你小挎包,而這些挎包其中有一部分出自一名「95後」男護士之手,這名男護士就是我們廣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羅厚孟。他和同事們為什麼要自制這樣的包包,他們在前線又經歷了哪些令人感動的瞬間呢?
  • 護士的工資到底有多高?網友:診所護士一兩千,三甲醫院萬把塊
    在網絡上總有不少的護士曬著各種各樣的工資條,有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塊錢的,也有一個月上萬塊錢的護士,讓人傻傻分不清楚這到底哪個才是護士的真實工資。很多人都想知道這護士到處是屬於高薪職業還是低收入群體,那樣才能夠決定到底要不要去當護士。護士的工資到底有多高?
  • 護士輸錯血,醫院竟這樣處理…
    一名63歲男病人因肺膜炎在瑪嘉烈醫院內科住院接受治療,由於出現貧血,醫生準備為其輸血,當日上午11時45分左右,一名資深護師和一名註冊護士核對資料後,為該患者輸送一包O+型血液,但兩分鐘後,輸血泵發出警示,註冊護士經過檢查發現輸血的喉管內有約兩釐米的氣泡,遂嘗試移除喉管,釋放氣泡,卻沒成功,暫停了輸血。
  • 日本這個「醫院」很奇怪,醫生護士從不給人看病,那她們是幹嘛的
    醫生護士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印象裡就是來看病的,而雖然醫院雖然是救人的地方,但是很多人這對於醫院還是比較害怕的,一方面是因為醫院充滿了很多人的痛苦,同時另外一方面也充滿了死亡。這是一個生機與死亡共存的地方,所以醫院其實也常常會被當作恐怖元素進行利用。
  • 演員姜濤大鬧醫院後續:威脅醫生刪除視頻,並向護士提無理要求!
    7月12日晚,有知名博主曝光演員姜濤大鬧醫院護士臺,疑似為了博取熱度和流量而開啟直播!並毫無理由地反覆怒懟醫生服務態度不好,盛氣凌人地聲稱自己是各大平臺的「大V」,以直播曝光為由威xie工作人員!博主稱,當晚醫院來了一位外傷病人,病人腳上有一個3cm的傷口,剛開始病人不同意縫合,醫生順她意願。但到了晚些時候這位病人又改主意要求醫生縫合,當已經回家休息的醫生為了病人的健康趕回醫院的時候,患者又不縫了,於是醫生又回了家。
  • 葉璇手術失敗,痛訴醫院亂象:手術室裡護士忘拿藥、醫生玩手機
    在視頻中葉璇說到,她身體有恙決定動個小手術,由於人在內地一座大城市,所以就直接在當地一家醫院開刀,為了穩妥,還選了一家大醫院。她被抬上手術臺,沒有全麻,醫生護士都在旁邊,她眼睜睜的看見刀割開自己的肉,直叫好痛。而護士此時藥還沒準備好,急急忙忙跑出去拿藥拿針,而醫生則拿出手機來玩!她說道:「我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肉敞開著」,等護士回來後,醫生怒斥護士,說太遲了,手術會失敗。後來手術果然失敗了,需要重做。
  • 護士話題醫院如何培育好護理工作室
    原標題:護士話題醫院如何培育好護理工作室□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韓斌如編者按:上一期,本版為讀者講述了北京市醫院管理局掛牌的3家護理工作室的運行情況。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除了有兩家北京市醫院管理局掛牌的護理工作室,還有兩家本院護理工作室,今天,我們請來該院護理部主任韓斌如,為我們講一講——作為一種嶄新的護理工作模式,護理工作室賦予了護理工作更多內涵,也開拓了護士的視野和實踐領域。
  • 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九病區護士用行動和愛心詮釋了「白衣天使」的...
    在醫院消毒水的氣味中,我們走過了清純的少女時代,在白色的氛圍中送走了無數個寧靜的夜晚;在愛人的期待和孩子的埋怨中,把自己奉獻給了血液九病區的一個個患者。我們科護士默默無聞的付出了很多。然而我們卻經常遇到委屈和誤解。但我們無怨無悔,因為我們深知服務對象是一個個需要人幫助和同情、在病痛中苦苦掙扎的病人。"這是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九病區徐利娜護士給記者說的一段話。
  • 將戀愛進行到底 | 抖S醫生 x 奶甜護士?
    就算劇照一副讓我聽聽你腦子裡面進的水,但我們不能自我放棄,始終帶著將死的少女心,在玻璃渣裡找糖,時刻落實作為粉絲的自我修養沒錯,都2020年了,瑪麗蘇劇還是那麼容易上頭,什麼魔王醫生和智障護士的戲碼真的百看不厭。
  • 國際護士節,致敬護士!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劉義平肛腸醫院全體員工向天下所有白衣天使們致敬!無數的老人誇你比親閨女還要親喲, 無數的孩子親切地喊你護士好媽媽。 還有多少美麗的姑娘,剛強的小夥, 也總是被你感動得淚滿臉頰。
  • 2020年第一季度「德州好醫生、德州好護士」,陵城區人民醫院陳興勝...
    2020年第一季度「德州好醫生、德州好護士」,陵城區人民醫院陳興勝入選!自德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和市衛生健康委聯合舉辦的「德州好醫生、好護士」評選活動啟動以來,2019年,我院外二科主任楊農國、神經介入科主任唐洪濤、兒科主治醫師徐紅梅分別榮獲2019年第五期、第八期、第十二期「德州好醫生、德州好護士」榮譽。
  • 又一家醫院護士脫帽了!輕裝上陣開啟新徵程~
    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權,請聯繫小編微信號:yyxxzz520,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導語:上個月,這家醫院1300餘名護士脫帽換裝再出發再從那個角度望去,曾經已不再是曾經。驀然,才想起自己已經畢業了。我們都回不去了。頭戴神聖「燕尾帽」,身著潔白護士服一直以來是人們對護士的印象,這樣的穿戴在我國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 罵醫生打護士不準殉職的醫生下葬,這些人得失心瘋了?
    摘要:抗疫犧牲的醫生,被同事用雙手草草埋葬。 天下網商記者 貢曉麗不顧生死奮戰在抗疫一線,哪個醫護人員不是英雄?哪個英雄不該贏得全世界的掌聲與鮮花?也許是我們想當然了。
  • 請不要叫護士「服務員」我們是nurse不是waiter!
    人們常說「醫生的嘴,護士的腿」,但我從未聽說嘴比腿更重要。我是一個神經內科醫生,我有一些話,想說出來。首先,我必須為護士正名!如果說人們對於醫務工作者還保有一些尊敬的話,大部分也只集中在醫生身上,護士是被忽視的群體。人們常說「醫生的嘴,護士的腿」,意思護士是跑腿幹活的。護士的工作精細而繁瑣,醫生不一定幹得來,醫院裡各有分工,離了誰也不行。尤其在監護室裡,護士的工作直接關係到病人的生命是走向康復或者死亡。
  • 推醫生打護士扇保安!女子大鬧醫院:不給我娃看病,別人也別想看
    一女子大鬧醫院:推醫生,打護士,扇保安……據杭州日報報導,近日,在杭州下城區某醫院發生了這樣一件「奇葩事」,讓現場的吃瓜群眾驚嘆不已。事情起因於湯女士(化名)帶孩子在醫院看病,但沒想到病沒看到,卻在醫院大打出手……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經過——12月18日,杭州市民湯女士(化名)帶女兒到市中心某醫院眼科看病,原本已提前網上預約好了,結果因錯過時間無法取號。於是湯女士心有不甘,執意要求醫生加號,醫生解釋說,醫院有規定,沒法加,你要不趕緊預約明天的號?
  • 「網約護士」來了!九龍坡雲醫院開通護士上門服務
    >護士上門服務規範了 居民更安心了「你有一個新的訂單。」由於子女忙於工作,大多時日由沈德明老伴楊阿姨一人護理,「如果每個月都要帶他上醫院去換管,我幾乎辦不到。」楊阿姨說,護士上門服務,成了她最大的心願。10月27日下午1點55,區人民醫院護理部資深護士熊曉琴在準備好「導尿管護理」所需的用物後,在九龍坡雲醫院護士版APP上點了一個「出門」,便準時從醫院出發。「一般較近區域步行即可,較遠距離會提前叫好企業滴滴坐車前往。」
  • 方艙醫院9歲患者與護士同跳手語舞:聽我說,謝謝你
    華聲在線3月3日訊(通訊員 陳雙 記者 鄧桂明)小女孩9歲,因感染新冠肺炎和媽媽一起住進了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在這裡,她和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近日,她拉著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士熊焱臻跳《聽我說,謝謝你》手語舞,給方艙醫院增添了幾許溫馨和感動。
  • 有一個護士女朋友,經常要給患者插尿管,如果是你,能忍受嗎?
    護士是最崇高的職業之一,也是最委屈的職業之一,我們不煽情,只聊聊一個護士的日常工作,我們自己內心都有一桿秤,自己去稱稱,寫給那些不了解護士的朋友(家裡有護士的朋友,肯定會有很多心酸)。在醫院總能看到錦旗吧,感謝信吧,甚至還有大家所說的紅包、灰色收入回扣之類的,這些都和護士沒有半毛錢關係。也就是幾乎沒有患者對一個護士的工作提出感謝,花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