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醫生打護士不準殉職的醫生下葬,這些人得失心瘋了?

2020-12-25 天下網商

摘要:抗疫犧牲的醫生,被同事用雙手草草埋葬。

天下網商記者 貢曉麗

不顧生死奮戰在抗疫一線,哪個醫護人員不是英雄?哪個英雄不該贏得全世界的掌聲與鮮花?

也許是我們想當然了。在印度和墨西哥,正在上演一系列針對醫護人員的歧視和暴力。

那些對病毒和疫情缺乏正確認知的人,那些在失業壓力下深陷恐懼的底層民眾,正將自己的滿腔怒火發洩到醫護人員身上。

而當一名因公殉職的醫生,在暴徒的襲擊下未能與妻子最後告別便匆匆下葬後,整個印度的醫護人員也憤怒了。

暴徒襲擊了醫生的葬禮

西蒙·赫爾克裡斯活了55歲。

他是印度欽奈的一名神經外科醫生,一家私立醫院的院長,4月19日,他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

當晚,葬禮在欽奈一處公墓舉行,然而現場有200多人聚集抗議,不準死於新冠肺炎的人下葬於此。

「欽奈市政公司建議我們去另一塊墓地。我們到的時候,推土機正忙著挖坑。」骨科醫生庫馬爾與另外7名同事,幫助家屬護送院長遺體到達維蘭加杜墓地,沒想到冒出五六十人來,向參加葬禮的人群投擲石頭,還用棍子襲擊了運送遺體的救護車。

人群四散逃竄,庫馬爾在兩名救護車司機的幫助下,把院長的遺體抬回到救護車上。

可是,救護車的擋風玻璃被砸壞了,兩名司機也受傷大量出血,隨後被送到醫院接受治療。

直到當晚11點,庫馬爾和同事們才在警方的保護下回到墓地。

根據深埋要求,遺體通常需要埋在地下12英尺深處。

可是醫生們沒有挖掘工具,只能用雙手挖深墓坑,最終將院長埋在大約8英尺深的地方。

「我們用雙手為自己的好朋友蓋上了泥土。」庫馬爾說,「他是一名醫生,一個慈善家,一家醫院的院長。他不應該受到這樣的懲罰。」

「他做錯了什麼?疫情發生後,他本可以呆在家裡。他唯一的錯誤就是繼續為社會服務,為了幫助別人而拿自己的健康冒險。」庫馬爾哭訴道,「他沒有享受最基本的人道主義,甚至他的妻子和十幾歲的兒子,都無法和他進行最終的道別。」

醫護人員竟被視作「瘟神」

事後,印度警方逮捕了21名參與襲擊的暴徒。

庫馬爾(右)向媒體記者哭訴遭遇

但是庫馬爾說,他並不痛恨這些暴徒,因為這些人也是被謠言蒙蔽,深信如果死於新冠肺炎的人埋葬後,會導致附近發生疫情。

類似的謠言在印度流傳甚廣。

4月13日,印度安得拉邦的內洛爾,民眾聚集在一處火葬場,反對火化一名死於新冠肺炎的56歲醫生。

醫生的同事們反覆保證,火葬遺體絕不會對附近居民的健康安全構成任何風險,但仍遭到嚴詞拒絕。

最終,警察和衛生部門官員被迫將遺體帶走,在郊區找到一處空地匆匆火化。

死於登革熱的Jayamohan醫生

4月15日,印度南部哥印拜陀的一名醫生死於登革熱,他的葬禮也遭到了民眾的抗議。

「人們堅信他死於新冠肺炎。」醫生的家屬說。

3月24日,印度剛剛宣布封鎖令,醫護人員就成了一些愚昧民眾眼裡的「瘟神」。

在新德裡,大街上四處徘徊著被房東趕出租所,拖著行李無家可歸的醫護人員。

印度護士躺在長椅上休息

在加爾各答,一名護士被房東要求在24小時內搬走,還有一名護士有家不能回,鄰居警告她的丈夫,三個月內不允許她回到社區。

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發文保證醫護權益

直到AIIMS(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發緊急公開信呼籲政府介入,在警方承諾將嚴懲那些逼迫醫生搬家的房東之後,醫護人員才有了落腳之處。

可是,仍有很多印度醫護人員吐槽,自己經常遭到計程車拒載。

遭到襲擊的醫生

隨著封鎖令持續數周,印度民眾對醫療系統的信任正在不斷降低,再加上泛濫在社交媒體上的謠言推波助瀾,歧視醫生的情況正變得普遍而激烈,甚至有醫生在貧民窟追蹤接觸病例的過程中遭到了暴民襲擊。

「造成這種偏見的原因,是民眾缺乏對新冠病毒的認識。」 AIIMS協會主席阿達什·普拉塔普·辛格說。

墨西哥護士頻遭歧視暴力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了墨西哥,該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過萬,政府正試圖臨時招募45000名醫生和護士。

與此同時,墨西哥的醫護人員,卻僅僅因為在大街上身著制服,就遭到了民眾的歧視和暴力。

33歲的路易斯·傑拉多是塔毛利帕斯州的一名護士,當他戴著口罩離開商店時,一個女人衝他大喊,「你們正在汙染這座城市。」

傑拉多選擇無視,然而就在他打開車門的瞬間,有人將一整瓶含氯消毒液倒在他的身上。

被消毒液襲擊後,路易斯·傑拉爾多的制服

他的臉部、胸部、腹部,頸部和背部都被灼傷,一身制服都褪了色。

「我幹了5年護士,堅信這份工作能在他人最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傑拉多傷心地說,「排除感染風險的唯一方法是待在家裡,可是醫護人員做不到。出於恐懼,我不會繼續在街上穿制服,但我仍會遵守對社會的承諾。」

供職於聖路易斯波託西州1區總醫院的夜班護士桑德拉·阿萊曼,則是在買咖啡時被人推倒在地,他的手指骨折,右手肌腱受損。

阿萊曼斷了一根手指,還弄傷了肌腱

「我穿著破破爛爛的工作服回到醫院,全身瘀傷,臉上掛彩。」阿萊曼為自己半個月無法工作感到悲傷,「我們不是他們的敵人,而是在戰爭一線保衛他們的人。」

尤卡坦州的護士利吉亞·坎敦,走在大街上被一杯從路過汽車丟出的熱咖啡砸中後背,車裡的人還大喊「你感染了!」

利吉亞·坎敦身後被熱咖啡襲擊

「你知道最讓我痛苦的是什麼嗎?不僅是身體傷害,更是精神傷害。現在是咖啡,下次是石頭怎麼辦?」

坎敦今年59歲,當了40年外科護士,患有類風溼關節炎,仍堅持奮戰在抗疫一線,「我一直為身著這身制服感到自豪,現在,事實證明我必須脫下制服才能上街。」

根據墨西哥國家護士委員會搜集的報告,疫情以來大量護士在公交車、超市、街道、甚至回家的路上遭到言語或人身攻擊,護士們正被趕下公交車,趕出咖啡館,遭到含氯消毒液攻擊的也遠不止一例。

過去,墨西哥醫護人員下班後普遍喜歡身著制服,然而現在這身制服卻為他們招致了麻煩和危險。

衛生部副部長雨果·洛佩斯·加泰爾要求民眾尊重並保護醫護人員,「令人震驚的是,人們居然將恐懼和憤怒傳達給保護他們的人員。」

印度醫護人員被迫發動反擊

欽奈那起一波三折的葬禮,也引發了印度醫護人員的強烈反響。

印度醫學協會(IMA)於周一發出警告,如果當局無法阻止此類事件繼續發生,他們將採取「適當的報復措施」。

IM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醫生因公殉職,卻受到如此不文明的對待,更令人震驚的是,諸邦政府竟然無力防止此類事件發生。」

IMA回顧了疫情中針對醫護工作者的各種攻擊,並表示儘管受到極端挑釁,但他們一直保持了很大的克制。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耐心是無止境的,」IMA在聲明中說,「否定死亡的尊嚴,是終極的褻瀆。人們必須認識到,醫生們是在冒著極大的風險為自己服務。沒有哪個國家會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派遣軍隊參加戰爭。」

IMA威脅,如果政府無法保護醫護人員,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採取極端措施來保護醫護人員的權利。

作為警告,IMA要求全國各地的醫院和醫務人員在4月22日晚點燃蠟燭,以抗議針對他們的一系列襲擊。

這是一種非常打臉的無聲抗議,因為就在幾天前,印度總理莫迪還在號召印度人點燈,以表彰和支持醫護人員。

最終,在莫迪政府承諾確保醫護人員免受暴力侵害後,IMA撤回了這次抗議活動。

他們在周三的最新聲明中說:「莫迪保證印度政府將採取一切必要步驟,並儘快出臺相關法律,以解決醫生和醫療保健人員的安全和尊嚴。撤回抗議活動,是為了維持我們國家的統一與完整。」

「沒有(從屍體中)傳播病毒的可能性。」欽奈市隸屬的泰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強調,土葬或火化新冠死者,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印度政府和邦政府的批准,「感染絕對不會在附近蔓延,公眾不必擔心土葬或火化。」

警方也宣布,將對阻止葬禮的人採取「嚴厲行動」。

疫情不明讓人陷入極端恐懼

然而,在印度政府加大病毒檢測數量,徹底吹散疫情迷霧之前,單純靠政府施壓,並不能打消印度民眾,尤其是底層百姓對新冠病毒的恐懼。

這些人缺乏防疫知識,更缺乏防疫物資,不讓死於新冠的人下葬在居所周圍,是他們在巨大恐懼中獲得控制感的一種手段。

埋葬工作由死者家人完成

在德裡市,一位62歲老人死於新冠肺炎後,也在下葬前遭到兩處墓地的拒絕。

最終,老人的兩個兒子,將父親的遺體帶到郊區的賈迪德·卡布裡斯坦墓地。

他們花費1500盧比(約合139元),購買了兩套防護服。

AIIMS規定,處理新冠肺炎死者遺體時,必須穿戴防護套件,並且不得打開裝屍袋,更不能觸摸或親吻屍體。

醫護工作者在遠處監督

兒子們沒有攜帶繩索,只能將父親的遺體直接丟進了15英尺(約4.5米)深的墓坑中,站在遠處監督的醫護人員一直在督促他們快點。

最後,兒子們脫下隔離服,扔到墳墓裡,與父親一起埋葬。

該墓地的看守人阿拉姆說,當墓地接受第一具死於新冠的遺體時,他和七名工人逃離了墓地,「我們不想被感染,埋葬屍體可能給我們帶來麻煩。」

迫於生計,阿拉姆返回了墓地,但埋葬屍體必須由家人完成,沒有隔離服的阿拉姆絕不插手。

疲憊的死者家人

人工挖掘一座墓坑,通常需要兩個小時,有錢人可以求助挖掘機,只要20分鐘,一次收費6000盧比(約556元)。

根據印度官方公布數據,截至4月23日,全國確診病例達到21391例,死亡病例達到681例。

這個數字,和新德裡專業掘墓人沙梅姆的認知存在偏差,他已在一周內見到22具密封在裝屍袋中下葬的屍體,他覺得「日子充滿了恐懼和危險」。

沙梅姆(左)在墓地身穿黑色上衣

通常,他站在離墓地10英尺的地方,監督家庭成員們儘快埋葬自己的親人。

「顯然,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人們沒有意識到死者有多沉,而且有時候他們不帶繩子,有時候家人人數不足,很難負擔這項繁重的工作。」

沙梅姆最近見證的一次葬禮,一家人倖存者只剩下女性,「幸運的是,墓地上還在舉行另一個葬禮,那個家庭為這些婦女提供了幫助。」

「我們的工作每天早上6點開始,直到很晚。」沙梅姆說,「死亡永遠不會放假。」

BuzzFeed News:At This Coronavirus Graveyard, Family Members Have To Bury Their Loved Ones With Their Own Hands

The Indian EXPRESS:Delhi: Graveyards turning families away, burying the dead is a new challenge

THE LOGICAL INDIAN:Abused, Attacked, Beaten: Frontline Workers Are Risking Their Lives Everyday In India

THE LOGICAL INDIAN:hennai: Mob Protests Burial Of Doctor Who Died Of COVID-19, Attack Ambulance, Injures Staff

NDTV:Doctors' Body Warns Retaliatory Measures On Attacks Against Health Staff

Indiatimes:TN CM regrets opposition to burial of doctors who died of coronavirus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失業人數劇增,會得失心瘋嗎?
    儘管國內控制住了疫情,然而,尚在其他國家肆虐的疫情一直讓我們揪著心。對於普通人來講,個人生存的壓力可能要更大於疫情本身對他們健康和生命的威脅。曾經有一位朋友說了一句很實在的話:當一個人要餓死的時候,他會去選擇吃下不健康、甚至有毒的食物。餓死是在當下,而毒死是在以後。因此,對於這些沒有生活來源的人來說,不能出去工作,就意味著可能被餓死。
  • 《在一起》作為殉職醫生家屬,強力推薦!
    看過了,強烈好評,作為殉職醫生家屬強烈推薦。2020年9月底,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漫天的禮花,慶祝勝利,感恩中國;而在一線殉職的老醫生,沒有被報入某市的表彰名單,說不夠標準。既然這樣,是否英雄就公布出來由世人評判吧。7個多月前的一天,他永遠停下了忙碌一生的腳步。他為了他的病人們,義無反顧逆向前行,卻不幸感染倒在人生最後一班崗上。
  • 武漢又一位醫生因感染新冠肺炎殉職
    「這麼好的醫生,怎麼說走就走了……」該院一名護士哽咽說,疫情當前,大家沒辦法見他最後一面,只好在工作群裡訴說著哀思。肖俊(中間)與年輕醫生分享治療心得△女兒用父親微信留言同事們才知道他離世「走了,確實走了,迷失於早春二月的寒霜裡。
  • 鏡相| 武漢疫期,一位八旬診所醫生的無聲殉職
    蘇逵發醫生年近八旬,多病纏身,妻女亡故,還在開診所。新冠病毒襲來時,他接診發燒病人,不幸被感染,成為武漢抗疫過程中殉職的最年長醫生。他生前治病救人,一生辛苦,走時默默無聞,讓人感慨。採訪並文 | 謝海濤 張穎鈺 1月28日,蘇逵發醫生在住院當天,還惦記著他的診所。
  • 扮演醫生、護士遊戲,讓孩子對醫院不再恐懼
    剛走進醫院大門,一股濃烈的消毒水氣味撲面而來,整個醫院來來往往的人好像都很著急的樣子,也有的老人動作特別慢,走路十分艱難。小軍感覺醫院裡壓抑極了。 爸爸為小軍掛了兒科的號,他們一起來到兒科門診。這時候,前面已經有好幾位小朋友和家長正在排著隊。終於輪到小軍了,小軍有點害怕,一直往媽媽懷裡躲,他只記得醫生用冰冰的聽診器挨著自己的胸部和腹部。
  • 推醫生打護士扇保安!女子大鬧醫院:不給我娃看病,別人也別想看
    一女子大鬧醫院:推醫生,打護士,扇保安……據杭州日報報導,近日,在杭州下城區某醫院發生了這樣一件「奇葩事」,讓現場的吃瓜群眾驚嘆不已。於是湯女士心有不甘,執意要求醫生加號,醫生解釋說,醫院有規定,沒法加,你要不趕緊預約明天的號?聽到這話,湯女士心中不悅,眼見著自己要白跑一趟,她懊惱又委屈,情緒越來越不對。根據現場許多人的說法,隨後她做出的一系列舉動,讓人震驚。「我就坐在這裡,除非馬上把孩子的病先看掉,不然我不會走。」她開始出言威脅,可醫生並未給其加號。
  • 葉璇做手術傷口敞開半小時護士忘配藥醫生玩手機?醫生憤怒三連問
    首先她看到的是醫生刷過手後在手術室裡玩手機,而護士就更厲害了,在醫生一刀切下去之後她才發現藥都沒有配過來。在護士急急忙忙跑去拿針劑藥品的時候,葉璇只能暴露傷口躺在那裡等她回來,而此過程中還伴隨著醫生罵護士的聲音。可想而知,最後手術是失敗了。
  • 「老實人」梅仲明:那位殉職的眼科醫生
    以至於很多人以為張雙船有一位在中山醫學院讀書的女朋友,「真是把我給害苦了。」他在電話裡邊笑邊說,頓了頓,聲音開始哽咽。 眼科醫生「老梅」 3月3日下午,年輕人小許看到一位武漢市中心醫院護士發布的朋友圈:天不遂人願。配圖是櫻花開得正盛。她猜到,可能又有醫護人員因為新冠疫情去世了。
  • 傲嬌醫生VS笨蛋護士 又一部醫護戀日劇橫空出世!穩居收視榜首!
    這些瑪麗蘇劇情居然一點都不影響劇情,並且讓人感覺甜到爆表。就像他的標題「戀無止境」所說的的那樣,愛情題材類電視劇並沒有過期,只要運用得好,依舊讓人慾罷不能!五年過去了,佐倉成功成為了一名護士,併到了天堂所在的醫院實習。本以為會和天堂談一場轟轟烈烈的醫護戀的佐倉,第一天就向天堂表白了。但事實卻不盡如人意,天堂不再是溫柔醫生了,而變得毒舌又傲嬌。但佐倉並不氣餒,用自己的溫柔感化醫生。
  • 在醫院喊護士換針水,是稱呼「護士」還是「醫生」,哪個有禮貌?
    這個其實很簡單,我一般對於短期的在醫院看病時,就統一的都稱之為「大夫」或者「醫生」。因為我們國家很多人都有這個習慣,以這一個統稱來稱呼醫護人員也是常有的事。醫生或者說大夫的地位比護士要高,您要是統一的稱呼,醫生或者大夫肯定覺得很正常。
  • 義大利新冠疫情已致260名醫護殉職
    義大利全國外科醫生、牙醫聯合會、全國護士聯合會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3日,在全國抗疫一線工作的殉職醫生已增至212人,殉職護士已經達到48人。當地時間23日,義大利全國外科醫生和牙醫聯合會主席阿內利表示,進入11月,義大利已有26名在抗疫一線工作的醫生不幸殉職,全國醫護人員平均每天新增確診病例超過了900例,衛生系統11月累計通報新增醫護人員確診病例已達27000例。義大利全國護士聯合會主席德帕爾瑪表示,目前護理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依然十分嚴重。
  • 濱海新區這些「好醫生」「好護士」有你認識的嗎?
    日前,由市衛健委、市文明辦、市總工會聯合舉辦的第六屆天津市人民滿意的「好醫生」「好護士」「好醫院」和第十二屆「十佳」醫務工作者評選活動圓滿結束,最終產生「好醫生」60名、「好護士
  • 彭銀華醫生不幸殉職,其妻決定留下遺腹子,願你餘生堅強
    20日晚,湖北武漢,江夏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29歲的彭銀華醫生,因抗擊新冠肺炎不幸殉職。這位主動請戰的白衣戰士領結婚證已兩年多,卻永遠無法參加自己推遲的婚禮,留下已身懷六甲的妻子。據了解,彭銀華殉職當晚,江夏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和區衛生健康局連夜啟動程序,遞交了烈士申報資料和工傷賠付申請。
  • 高冷醫生與花痴護士的故事——《將戀愛進行到底》
    二是,即使是在劇裡面,也會讓人超級酸啊啊啊啊!就在我覺得我的少女心已經死球的時候,這部純愛劇出現了,沒錯,是真的純愛,不談別的,只談戀愛!!!而且要把戀愛一路走到底———《將戀愛進行到底》在介紹這齣戲之前,我想談談我的感受:每集都有觸動年輕女孩心靈的糖果點,飢餓的營銷風格的發糖讓每集的糖果有限卻充滿潛力!
  • 太平洋產險向抗擊疫情殉職醫生給付50萬理賠慰問金
    紅網時刻2月6日訊(通訊員 劉素岑)2月5日上午,中國太平洋產險湖南分公司派員與衡山縣衛健委相關人員來到因公殉職的醫生宋英傑家裡,將50萬元理賠慰問金送到其家屬手中。2月4日下午,該公司從新聞媒體獲知,衡山縣東湖鎮馬跡衛生院醫生宋英傑因過度勞累,因公殉職,倒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公司迅速核實,宋英傑1992年11月出生,任東湖鎮馬跡衛生院藥劑組副組長,主持藥劑組工作。
  • 換臉喝湯打遊戲 令人震驚的兒科醫生
    除了「了不起的AI換臉」,作為吃瓜群眾,榜姐也是被這些兒科醫生們的日常震驚了。陳曉飾演的鄧子昂是童馨醫院的全能大神,剛開場就秀了一把在什麼都看不清的情況下徒手找出血點的「超能力」。鄧醫生自有一套奇葩訓練方式。
  • 畫家創作醫生護士畫像,究竟是讚美英雄還是篡改攝影?
    文 | 王呈祥畫家創作醫生護士畫像,究竟是讚美英雄還是篡改攝影?抗擊疫情的美術作品畫家創作湖北疫情一線醫生護士畫像,卻被媒體人指作品水平低下,篡改攝影作品的行為無恥且違法!這是怎麼回事?美協文件中的要求很明確,是要創作「抗擊疫情中的英雄事跡和模範代表」,畫家所畫醫生護士畫像違反主題了嗎?
  • 醫生彭銀華的最後一場戰役
    婚禮的喜帖放在辦公室抽屜裡,「茲定於」後的時間詳細到了分鐘,彭銀華想要延期,但同事江俊霞醫生說,「什麼事情都能往後延,結婚不可以」。情況越來越緊急。1月20日證實這種新型肺炎「人傳人」,當晚發熱門診病人劇增,很多人一做CT確實有問題,就算不發燒,胸悶氣喘、咳嗽、咽痛的大有人在,不少本來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家屬送過來時人已垂危。那個晚上,醫生護士通宵無休。
  • 怒斥:手術室裡護士忘拿藥、醫生玩手機
    葉璇還表示當時做手術時,醫生的刀已經切下去了,自己已經感受到了強烈的痛感,這時候一旁的護士卻說自己藥沒有準備,於是才急急忙忙的趕去拿針劑之類的物品,當時傷口就那樣敞著不管不顧,等了護士好久,只能一直忍受著痛意,醫生還在旁邊玩手機。
  • 小醫生專欄 原來醫生和護士不易相愛
    【小醫生專欄】以詼諧幽默的文字,講述醫院裡不那麼冰冷的故事,記述白大衣下醫生也有的善感與溫情。 1今天要解剖癩蛤蟆,雖然已經做好了見這些小朋友的心理準備,我還是無處下手……有太陽的日子適合郊遊,不應該殺生,更不應該把它的小小心臟挖出來電擊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