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版的《荒野獵人》

2021-02-14 國家人文歷史

小李子的原型是美國西部拓荒時期的典型「山民」休·格拉斯

文 | 姚穎

轉自第一財經網(微信ID:cbn-yicai),本文經第一財經網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

萊奧納多·迪卡普裡奧憑藉《荒野獵人》裡的精彩表演終拿奧斯卡影帝

《荒野獵人》(The Revenant)讓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一舉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成為本屆奧斯卡的最大亮點。這部故事和影像風格趨於極致的電影,也讓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幸虧有《荒野獵人》,否則今年的奧斯卡只會更加黯淡。小金人得好好感謝那位真的經歷了銀幕上小李子噩夢般遭遇的男人——美國西部拓荒時期的硬漢英雄——休·格拉斯。

1822年,42歲的愛爾蘭裔美國人休·格拉斯在密蘇裡州的一份報紙上看到一則廣告,召集100名敢於冒險的青壯年男子上溯密蘇裡河,開拓毛皮貿易生意。彼時的世界貿易體系中,毛皮交易佔據了很大的比例。毛皮服飾作為一種奢侈消費品,長久以來都是歐洲大陸上層階級不可或缺的行頭之一。據說,英王亨利八世的一件紫貂皮長袍就耗費了350張皮子。而歐陸毛皮資源的日漸枯竭,促使北美殖民者們紛紛湧入這個暴利行業。1733年,哈德遜灣公司的一張上好海狸皮,就可以換得1/2磅米色珠子、3/4磅彩色珠子、1隻黃銅壺、1磅鉛彈、1.5磅火藥或2磅糖。

在這個行業裡,休·格拉斯應徵的工種被俗稱為「山民」(mountain man)。山民這一職業正是隨著北美毛皮貿易的蓬勃發展應運而生的,他們是毛皮貿易業的一線民工,1820年到1840年的鼎盛時期,活躍在落基山脈的山民數量達到3000多人。他們風餐露宿,在常年人跡罕至的西部地區捕獵珍稀動物的毛皮,通過上一級的毛皮貿易公司銷往國外。

山民分為三個檔次。最下等的是僱傭工(Engages),他們的一切都由公司供應配給,獵到的皮子也全部上繳公司。處於中等地位的是佃戶(Share Croppers)和獵皮人(Skin Trappers),公司為他們提供裝備,季末從收穫的皮子中按比例抵扣。最上層的是自由獵戶(Free-trapper),他們來去自由,跟團打野全憑眼緣,而自由的代價則是在荒年時享受不了公司給的低保工資。

在很多人的浪漫想像裡,篳路藍縷的山民是西部荒野中尋求冒險與刺激的孤獨旅人。但總體上來說,典型的山民是這樣一種人:他們耍拽鬥勇,拼狠比蠻,自稱騎著最好的馬,去過最蠻荒之地,從最險處脫身,殺死過最多的印第安人和熊,最受印第安美女歡迎,飲了最多的烈酒,掙了最多的錢。

現實中的山民當然沒那麼風光。北美毛皮貿易有兩條路線,山民參與的一路沿落基山脈展開。他們結夥而行,以海狸為主要的獵物。捕獲的皮子在每年一次的專賣市集(rendezvous)上進行交易,再轉而行銷各大都市。另一條毛皮貿易路線起自密蘇裡河上遊,主要依靠各個印第安原住民部落與白人商棧間的水牛皮交易,線路的終點是下遊的聖路易斯城。兩條路線表面上看似涇渭分明,但利益衝突也時有發生。出於對地勢環境、資金耗費、印第安部落輿情等多方面因素的考慮,貿易公司會靈活調用手中的山民和印第安部落資源,以最大可能地獲取動物毛皮。

 

格拉斯做過海盜,還當過印第安女婿,最後在與印第安人的交戰中死去

 

格拉斯早年被海盜擄走,落草為寇當了兩年業餘海盜,之後跳海遊到德克薩斯州東南部上岸,又被波尼族印第安人擄走,做了印第安女婿。1821年,格拉斯和他的印第安親戚來到密蘇裡州的聖路易斯城,趕上了新晉創業團隊落基山脈毛皮公司的招聘。如前所述,此時的毛皮貿易行業正是一派欣欣向榮,格拉斯二話沒說,入了夥。

創建落基山脈毛皮公司的威廉·阿什利之前經過商,也從過戎,現在卻空有個密蘇裡國民軍將軍頭銜,瀕臨破產。他指望著這次西部創業能撈到第一桶金,為日後步入政壇打下基礎。現在機會來了。往常印第安人與白人進行毛皮貿易時,依照慣例會接受一定數量的烈酒作為等價交換物,而1822年7月出臺的規定禁止了這一行為。禁酒令極大地打擊了印第安人與白人之間的貿易往來,卻給阿什利騰出了盈利空間。他指揮手下的精壯白人勞動力長驅直入密蘇裡河上遊,準備盤下原本屬於印第安人的買賣。

格拉斯攤上的就是這麼個事兒,組團搶印第安人的飯碗。1823年5月,剛出發的百人探險隊就在密蘇裡河平原被阿里卡拉印第安人伏擊。考慮到繼續行進下去會遭遇更多攻擊,包括格拉斯在內的一部分隊員繞道內陸,向黃石河進發。

故事至此進入電影般驚險的節奏。在一次單獨勘探的任務中,格拉斯驚動了一頭護仔的母灰熊,瞬間就被繳了槍。成年灰熊身長近兩米,體重近四百斤,格拉斯卻僅憑手中的匕首,奇蹟般地殺死了母熊,上演了美國版的武松打虎。當隊友最終趕到現場,看到半死的灰熊趴在半死的格拉斯身上,驚嘆之餘也哀嘆格拉斯命不久矣。大部隊繼續進發,留下兩名志願者看護格拉斯,順便送他最後一程。誰料想三天之後格拉斯還是奄奄一息,絲毫沒有要死的意願。兩位志願者迫於對印第安人追擊的憂懼,決定提前為格拉斯送終。他們給他披上一張熊皮,蓋上薄薄的一層樹葉,臨走前,還帶走了格拉斯的所有裝備。

格拉斯睡了不知多久,最終在危機四伏的印第安人地盤上孤零零地醒來了。他的頭皮幾乎全被撕去,背上的肉也七零八落,露出白花花的骨頭。最近的支援在200英裡以外的基奧瓦貿易站。但問題是,重傷的格拉斯腿也折了,站都站不起來。

此時格拉斯腦子裡只有兩個念頭。第一,殺掉那個不負責任的看護。第二,殺掉另一個不負責任的看護。復仇的怨念驅使著格拉斯徒手爬上他的歸路。1823年9月9日,他出發南下,在兩個月100英裡的艱難行程後,爬到了北達科他州的夏延河,之後他用落木做成漂流筏一路順流漂到了基奧瓦貿易站。數月的調養之後,格拉斯逐漸恢復如常。

現在,格拉斯要正式開始他的復仇大業了。他先找到了吉姆·布裡傑,這個19歲的小夥子仍舊在毛皮貿易行業做打工仔。面對著這麼一個充滿希望的年輕人,格拉斯毅然決定去找約翰·菲茨吉拉德復仇。事實證明布裡傑的確前程似錦,他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拓荒者之一。而當格拉斯找到菲茨吉拉德的時候,後者已經參了軍,無論何時何地出於什麼緣由,殺軍人總是犯法的。無奈之下,格拉斯從菲茲吉拉德那裡拿回了自己的來復槍,也算圓滿地完成了復仇任務。

格拉斯最後還是回到了密蘇裡河上遊,做回了一名「山民」。這位手持匕首能夠幹倒一頭灰熊的傳奇人物,在1833年一次與阿里卡拉印第安人的交戰中,卒。



△點擊圖片直接進入微店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國曆原創產品

↓↓↓

相關焦點

  • 真實的《荒野獵人》:殺戮、貪婪的商人與強盜
    今日IQ博士值班,隨便聊一聊最近大熱的電影《荒野獵人》~~~1人類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動物,可以把真實的悲慘故事
  • 《荒野獵人》: 拿什麼姿態與歷史對話
    記者通過採訪不少專業影評人給出了獨家解讀,他們認為,《荒野獵人》導演伊納裡多透過荒野中以復仇為主線的故事,意在重新審視歷史,並嘗試以新的視角對美國拓荒時期的殖民關係做出更深入的探討。 殘酷真實的「求生真人秀」 《荒野獵人》的故事發生在美國西部荒野之中,白天蒼茫白雪一片,寸草不生;夜晚繁星浩瀚,美不勝收。在令人讚嘆的自然風光之下發生的卻是一個野蠻殘酷的故事。
  • 為什麼我要在電影院看無刪減版的《荒野獵人》
    而且《荒野獵人》,小李的撩,可是跨物種!3月18日,這部《小李與母熊的歡樂時光》,終於來了!東莞萬達影城官網購票50元起!好片必須看!1823年夏天,他在格蘭德河畔遭遇一隻攜子出行的母熊。大銀幕版《荒野獵人》不能錯過還有——攝影師艾曼努爾·盧貝茲基出神入化的運鏡。作為奧斯卡史上唯一一位攝影三連冠得主。
  • 《荒野獵人》背後的真實故事究竟是怎樣的
    ▲在電影《荒野獵人》中,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扮演19世紀皮草獵人休·格拉斯。《荒野獵人》改編自真實故事。真實的休·格拉斯是一位皮毛獵人,生活在19世紀的美國西部山地,和更為人熟知的大衛·克洛科特(Davy Crockett)是同時代人。 休·格拉斯的故事大部分來源於後人的猜想和拼湊:雖然改編成了很多文學作品,但關於它的真實歷史記錄十分罕見。他留下過一封信,是因為在和敵對勢力印第安人阿里卡拉部落交鋒時,他的一位獵人同伴犧牲了,於是格拉斯親自寫信給對方的父母。
  • 《荒野獵人》原著作者的傳奇人生
    麥可這部發表於2002年的小說《荒野獵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823年秋季,皮草獵人休·格拉斯在落基山毛皮公司工作。外出偵察時,他受到一頭灰熊的襲擊,受了重傷。隨後,他被自己的同伴拋棄,尤其是被留下來照顧他的兩個人拋棄。但最終,他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並發起了史詩般的復仇行動。這是19世紀前期,美國內陸毛皮貿易時代發生的一樁真實的傳奇故事。
  • [2020.12.24]《獵人:荒野的召喚》更新v1939208版本 - 整合版
    >,即刻免費下載該v1939208整合版遊戲)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本次的整合版吧↓↓★ 整合版名稱:獵人:荒野的召喚(已更新至v1939208版本) ---(網盤文件夾名)★ 升級前提:本次《獵人:荒野的召喚》更新是整合版,直接下載遊戲即可,包含之前的所有更新內容。獲取方式依然是在本公眾號回復遊戲名稱:獵人:荒野的召喚★ 使用說明:1. 本次《獵人:荒野的召喚》的更新整合版遊戲,已經上傳至百度網盤的該遊戲文件夾中(替換了舊版本),在本公眾號回復遊戲名稱:獵人:荒野的召喚,便可進入查看。2.
  • 電影推薦《荒野獵人》
    《荒野獵人》根據麥可·彭克同名長篇小說改編,故事講述19世紀一名皮草獵人休·格拉斯[1]被熊所傷並被其他獵人搶走財物拋棄荒野,獵人經歷痛苦奇蹟存活後開始復仇的故事。[1]該片在2016年1月獲得第73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導演獎。2016年2月29日,該片在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同時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攝影獎[2]。
  • 從歷史和民族的角度來解讀《荒野獵人》的人物關係
    《荒野獵人》的人物關係 那天在電影院看《荒野獵人》,後排兩個女孩一直在竊竊私語,令人惱怒。《荒野獵人》英文叫The Revenant,直譯做「亡魂」。順帶吐槽一下這部電影的翻譯,我覺得「荒野獵人」還不如直譯作「亡魂」好,這個詞生動地展現出主人公格拉斯如行屍走肉一般復仇的畫面。這部電影改編自麥可·龐克的同名小說《The Revenant》,副標題「一部復仇的故事」。
  • 你們看到的,已經是第三個版本的《荒野獵人》了……
    真實歷史人物休·格拉斯素描照《荒野獵人》中的主人公休·格拉斯(Hugh Glass)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據維基百科的介紹,他大約1783年生於賓夕法尼亞州他是在飛機上讀到本關於動物毛皮貿易的非虛構作品。其中說到休·格拉斯被熊所傷,並被同伴遺棄荒野的故事。一直就對西部題材感興趣的他,瘋狂愛上了這個故事,之後就開始動筆了。《荒野獵人》的小說發表於2002年,第一版賣出了15000本,在電影版開拍前,實際上已絕版多年。當書商得知小李子要演《荒野獵人》,才趕緊從原來的出版社買下了再版版權。
  • 周末電影:《荒野獵人》
  • 暴力血腥的《荒野獵人》內地定檔,會成為閹割版風光片嗎?
    小李的獲獎影片《荒野獵人》,忍不住得意滴告訴你小編已經看過高清版啦!這尺度也蠻驚悚的!!!《荒野獵人》,其實覺得《還魂者》這個譯名更貼切。這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故事原型主人公正是叫Hugh Glass。而在1971年,一部名叫《人在荒野》的電影同樣是改編自這個故事。
  • 二戰版《荒野獵人》:挑戰你對生存極限認知的真實故事
    這是一部二戰版《荒野獵人》,一部根據二戰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 《第十二個人》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揚·巴爾斯魯茲的真實故事改編 看完影片你會為主人公強大的求生欲、頑強的生命力感動震驚,這不是導演給主人公加的「主角光環」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都是真實發生的
  • 這兩個版本的《荒野獵人》要比小李子的版本早半個世紀!
    本文來自豆瓣用戶大奇特(Grinch)(ID:grinch)的日記,原標題為《<荒野獵人>已被拍過三次,最早的版本拍於1966年》真實歷史人物休·格拉斯素描照>《荒野獵人》中的主人公休·格拉斯(Hugh Glass)歷史上確有其人,據維基百科的介紹說,他大約1783年生於賓夕法尼亞州,卒於1833年。
  • 《荒野獵人》已被拍過三次,最早的版本拍於1966年
    劇中人物休·格拉斯的真實故事在國外早已廣為流傳快兩個世紀了。它第一次拍成影視劇是1966年的《休·格拉斯遇上熊》,第二次是1971年的電影《人在荒野》。真實歷史人物休·格拉斯素描照《荒野獵人》中的主人公休·格拉斯(Hugh Glass)歷史上確有其人,據維基百科的介紹說,他大約1783年生於賓夕法尼亞州,
  • 知道這5點,你一定無法拒絕《荒野獵人》!!!
    更加驚喜的是,有IMAX版喔!看完預告片小編就為大家送上不得不看IMAX《荒野獵人》的五大原因!  IMAX助你體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盧貝茲基憑藉《荒野獵人》摘得2016奧斯卡最佳攝影獎。這是他連續三年獲得此獎,也創造了一項新的歷史紀錄。在《荒野獵人》中,盧貝茲基以其擅長的自然光、超廣角和長鏡頭等方式,展現了一個寫實而殘忍的冰雪蠻地,也將影片中荒野還魂者的復仇故事演繹得更為震人心魄,。《荒野獵人》是一部視覺驚豔、感情也極其豐沛的作品,IMAX銀幕將尤其展現出這部影片的廣闊畫面,通過IMAX銀幕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和震撼心靈的觀影體驗。
  • 《荒野獵人》上映,最大看點其實是逆天的攝影
    在《荒野獵人》上映之際,小編也為大家總結了關於本片攝影的六個看點,文字皆編譯於盧貝茲基的訪談,讓攝影師親自告訴我們該怎麼欣賞這部片子,包括要不要去看此片的IMAX版。-1-整個劇組的工作人員——上到導演、攝影師、小李和湯甜,下到負責挑杆的小哥及群眾演員——都要在冰天雪地的加拿大荒野上凍著,每天凍好幾個小時,這都是因為導演伊納裡多和攝影師盧貝茲基堅持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只用自然光拍攝。
  • 《荒野獵人》上映,最大看點其實是逆天的攝影 藝術家
    《荒野獵人》這部有點悶的片子能火成這樣,原因大概有下面幾個。在《荒野獵人》上映之際,未讀君也為大家總結了關於本片攝影的六個看點,文字皆編譯於盧貝茲基的訪談,讓攝影師親自告訴我們該怎麼欣賞這部片子,包括要不要去看此片的IMAX版。周末如果有空,不妨去影院欣賞一下這十分難得的影像奇觀,錯過的話實在太可惜了。-1-
  • 《荒野獵人》的作者原來是法律人
    電影《荒野獵人》獲得了12項奧斯卡提名,並最終斬獲包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三個獎項,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也藉助此片而終結了過去多年一直「陪跑」奧斯卡的悲慘命運。但是,你以為電影《荒野獵人》這個喪心病狂的復仇故事是一堆瘋狂的傢伙為了讓小李得奧斯卡而閉門造車出來的?當然不!這部電影實際上由同名書籍改編而來。
  • 以《荒野獵人》為例,解讀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魅力
    或許你會認為比起全天拍攝來說,四五個小時的拍攝時間簡直堪稱福利,但別忘了,為了這四五小時,有時候是要花上一天的等待的。  此次《荒野獵人》完全依靠自然光拍攝,並且所有場景在野外零下30度的冰山和野林中實景拍攝,且繼續沿襲大量一鏡到底大場面長鏡頭,可以說這次《荒野獵人》所挑戰的相較上一次全片一鏡到底的技術難度是超越了相當大的級別。
  • 不開腦洞,正經聊聊如何真正看懂《荒野獵人》
    然而,從歷史背景,以及電影語言來看,《荒野獵人》又是部充滿野心的作品;在簡單的情節背後,有著宏大而厚重的人文訴求,以及跨越幾個世紀、改變歐美大陸命運的歷史變遷。可真相偏偏這般有趣:《荒野獵人》的主人公休·格拉斯,歷史上的確有這號人物;更為關鍵的是,影片中他的大部分經歷,也都是真實發生過的。1823年,加入「洛基山脈皮毛公司」不久的格拉斯,在一次獵取河狸皮的徵途中,被灰熊攻擊受了致命傷。如同影片描繪的一樣,為了給他一個正當的「基督徒的葬禮」,兩名隊友留下來陪他最後一程。可隊友等不耐煩,就將他草草掩埋然後不負責任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