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開篇說故事。
前陣子,老南在一個群裡,有人發了這麼兩張照片:
圖片來源:網絡
相信絕大多數人,下意識的反應,就是這兩張照片,是因果關係。
一個攝影師,以一個很搞笑的角度,拍出了一張非常精彩的照片,會覺得很搞笑。
但是老南,作為一個玩了20年攝影,當年在色影無忌,也是混成「資深泡菜」的發燒友而言,第一反應就是,這兩張圖,並沒有因果關係,是被刻意放在一起。
左圖貓跳,不是24-70,就是35定,這樣的廣角鏡頭拍的。
而右圖顯然是個70-200的長焦鏡頭,根本不可能拍出上圖的效果。
你看,有時候知道的多,不但燒腦細胞的,還少了不少快樂。
關鍵把這些說出來,別人能不能聽懂不說,還覺得你不解風情,煞風景。
所以,大部分時候,只能手捂菊花,笑而不語。
但是,在金融投資領域,知道的多點,還是有點好處的。
同樣的信息,不同的認知,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
圖片來源:石榴詢財 wind
不知道有幾個人,當時注意到表格最後幾個行業,估值很低,今年不但沒漲,還跌了不少。
包括10月份的直播時,老南反覆說:
周期行業這輪明顯落後,最近發了這麼多公募、私募,不敢去領漲的科技、醫藥,估值太高的板塊抬轎子了,低估的周期內,反正跌不下去,有安全邊際,對資金是有吸引力的。包括也有券商,發布過類似的研究報告,公募在周期類上,嚴重低配:然後,看看最近兩個月,基本就是周期類的天下,連銀行這種巨無霸,都飈起來了。
圖片來源:石榴詢財 wind
所以,這事,並不需要多高深的專業能力,只要找到個價值窪地,買好,等著漲就行了,無非時間不知道,有可能一兩個月,也可能一兩年。
當然,另一個角度,這時候,就體現出優秀管理人的水平差異了。
是在左側提前布局,等很久,還是發現苗頭了,右側布局,買了就漲。
而之前追高熱門行業、股票的,這兩個月,虧個20%-30%,很正常。
當然,今天寫這篇,不是讓你去追周期,追銀行。
銀行這種巨無霸,短期飆這麼多,資金消耗很厲害,很難有持續性,再衝一衝也就差不多了。
只是告訴你,投資,很多時候一定要會逆向思考,要會穿透表面。如果自己搞不定,找個優秀管理人。
最近不少公募、私募,不但沒怎麼跌,還創新高了。
對了,還記得,老南5月份寫的,《5000萬豪宅的股票大V,露餡了》,當時這大V還不服氣。
現在年底了,我們看看這位篇篇10w+,粉絲無數的股票大V,今年親自操盤的私募業績。
圖片來源:私募排排網
補充下,今年截至11月27日,上證指數漲幅11.74%,上證50漲幅16.32%,滬深300漲幅23.44%,創業板指漲幅45.65%,Wind股票基金指數漲幅31.86%。
這位大V今年收益,最高也就21.89%。
按照行業常規,扣除每年1%管理費,再扣除20%業績提成。客戶到手收益慘的,不如指數,只有公募基金平均值的一半。
如果算上最早的產品,從去年3月份,到現在才27%,多少優秀的公募、私募,兩年翻番了。
這兩年難得的行情,客戶少賺了太多。當然,大V的管理費,業績提成,今年是賺的盆滿缽滿。不然怎麼買幾千萬的豪宅。
去年不少來諮詢過老南,這家私募能不能買的,老南一律建議別碰,再觀察幾年。
畢竟老南是沒見過,哪個牛逼的管理人,整天有時間更新公眾號的。而且這業績,公募都跑不過,還要多收20%業績提成。
所以,選擇優秀管理人,真的不是聽怎麼說的,而是一切以業績說話。
明年的市場,只會比今年更複雜,更難。所以,股票類的配置,不宜過高。
如果自己水平有限,就別直接炒股,做韭菜了,老老實實找個優秀管理人,買買公募或私募好了。
至於方法,老南之前的文章,寫的足夠多了。
-END-
作者:南小鵬,石榴詢財創始人,國際金融理財師(CFP)持證人,江蘇省理財師協會秘書長,暢銷書《識破迷局——理財通識第一課》作者。金融投資從業17年,曾就職海通證券,國資紫金所。
避免踩雷是投資者面臨的一大難題
一頓午餐錢,就可以答疑解惑!
掃描下方二維碼購買老南新書
點擊「閱讀全文」,可以一對一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