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人工智慧將在2062年趕上人類智能

2021-01-13 百家號

【手機中國新聞】周日,在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舉行的「危險思想節」上,該大學的人工智慧科學教授Toby Walsh預測,用不了50年,人工智慧(AI)就將在適應性、創造力和情商方面趕上人類。

該大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Toby Walsh教授給迫在眉睫的現實劃定了一個時間範圍。他認為到2062年人工智慧將趕上人類智能,我們所知道的世界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專家認為,人工智慧將在2062年趕上人類智能

Walsh 出版了一本名為《2062:人工智慧創造的世界》的書。他認為,我們已經面臨著人工智慧的風險,這些風險看起來似乎還只存在於遙遠的未來。他表示:「即使沒有非常聰明的機器,我也已經開始對於它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們應該做的重要選擇感到有些緊張了。」

在他看來,關鍵的問題是避免關於人工智慧世界末日般的描述,並確定如何在新的資訊時代前進。對於個人數據收集造成的隱私方面的憂慮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Walsh舉了Cambridge Analytica醜聞的例子,認為我們應該對科技公司濫用數據持更加懷疑的態度。他表示:「很多爭論都集中在如何從人們身上竊取個人信息,我們應該對此感到憤怒。」

「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有監視我們生命體徵的智能手錶;我們的血壓、我們的心跳,如果你好好看看服務條款,就會知道這些數據並不屬於你。」 Walsh表示: 「你可以在你的數位化偏好上撒謊,但是你沒辦法讓心跳撒謊。」

解決機器道德責任的問題將是這個世界的第二次根本性的轉變。Walsh表示:「全自動機器將從根本上改變戰爭的性質,並將成為戰爭的第三次革命。」他認為問題在於要創造符合人類價值觀的機器,目前這在人工智慧推動的其他平臺上是一個問題。

Walsh表示:「Facebook就是一個例子,它針對你的注意力進行了優化,而不是為了引發政治辯論或讓社會變得更好。」

相關焦點

  • 「未來人KFK」從2062年時間穿越,留下預言,人類命運被揭開?
    乍一聽,以為是某本穿越小說的劇情,可是這卻真實發生在現在,發生在2019年的豆瓣。一位網名叫做KFK的,自稱從2062年穿越過來,是時間的「窮遊者」。  這個人的出現,讓豆瓣的熱度瞬間上升,而在他的提問裡面,包括他的家庭,未來世界的一切,他都耐心做出了解答,但是在一些敏感回答中,又因為可能改變歷史進程而拒絕回答。他做出很多預言,還有很多對於未來世界的描述,讓他瞬間名聲大噪。
  • 人工智慧叛變恐將導致人類滅亡?智能合約成為逆襲關鍵
    要想讓人工智慧對人類無威脅的發展下去,如今紅到發紫的區塊鏈與智能合約,也許能夠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 可能大多數人都聽過智能合約,但是如果要深入的去解說,很多人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智能合約的整個流程是這樣的:合約制定者將合約內容指定之後,將內容轉換為程式語言,存儲在區塊鏈平臺上(需要用區塊鏈返給制定者的私鑰進行籤名),合約通過P2P的方式,在區塊鏈全網中擴散,每個區塊鏈上的節點都會受到一份合約(相當於無數個人保存並監督這份合約的內容),當時間合適且滿足執行條件時,合約就會自動被執行。
  • 物聯網+人工智慧將成為人類的進化方向
    物聯網+人工智慧將成為人類的進化方向 讀芯術微信公眾號 發表於 2021-01-05 12:05:32 世界正處於變革時代,這一時期的重要性可比肩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
  • 穿越者預言2062年有多嚇人
    日本一名聲稱來自2062年的「未來人」,曾在2011年311大地震前預言「爬到高山上吧」,並在2011年精準預測5年後的4月15日會發生大事,結果真的發生了熊本大地震,而預測與事實發生的時間相差不過24小時。
  • 霍金:人工智慧或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事件
    霍金擔憂的對象不僅僅是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甚至還包括現在的一些公司比如谷歌和Facebook。他說:「人工智慧的短期影響取決於由誰來控制它,而長期影響則取決於它是否能夠被控制。」霍金承認,機器人和其他的人工智慧設備也許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好處。如果那些設備的設計非常成功,就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好處,他說那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事件。
  • 來自日本的2062!成功預測日本大地震,還剩2022年的預言未實現!
    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在數百年前,人類還處於愚昧封建的年代,如今的人類卻已經進入了宇宙,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如果我們能夠回到過去,相信過去的人是無法想像現在人類生活的,特斯拉曾經預言過地球會出現便攜的通訊裝置,如今的我們利用一部智慧型手機就能實現面對面的交流。當然這些也只是大家的設想,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人類是沒有辦法實現時空穿越的。
  • 人工智慧未來可能會摧毀人類的真正原因
    從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到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等世界頂尖人工智慧(AI)專家,都曾表示過人工智慧對人類生存的威脅
  • 對話Peter Lee:人工智慧就像印刷術 它將是人類轉折點
    人物觀點: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看到人工智慧的潛力與印刷術是非常相似的,它甚至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更大的轉折點。人工智慧就像中世紀的印刷術 將成人類轉折點【問】:沒錯,我當然想在一分鐘內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但我很好奇,那麼,關於人工智慧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我們應該害怕人工智慧嗎?還是我們應該熱愛人工智慧?它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新的黃金時代嗎?它真的會這樣做嗎?它會受到限制嗎?通用人工智慧有可能嗎?
  • 用好人工智慧,關鍵還在人類自身(記者觀察)
    1968年,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愛德華·費根鮑曼設計出第一個專家系統,拉開了知識工程的序幕;1982年,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約翰·霍普菲爾德提出了新的神經網絡模型,開創人工神經網絡新局面;1997年,IBM「深藍」電腦戰勝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2011年,IBM超級計算機「沃森」在美國電視答題節目中戰勝兩位人類冠軍……今年3月,谷歌人工智慧圍棋程序「阿爾法圍棋」戰勝韓國棋手李世石,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迎來又一重要裡程碑
  • 霍金預言人工智慧將改變人類社會,他對人工智慧的擔憂,正被實現
    與大多數科學家一樣,霍金對人工智慧仍持保守態度,他擔心人工智慧可能會統治甚至毀滅人類。事實上,人工智慧這一概念並不是最近幾年才提出的,它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儘管人工智慧的出現比網際網路要早,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網際網路已經遍地開花,而人工智慧仍然在發展中,這是由於它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兩個「寒冬」。
  • 如果沒有智慧型手機,人類將會怎樣?-虎嗅網
    在不算太久之前的1945年,人類首次使用核武器,發展出滅絕自身的能力。自此,人類滅絕自身的能力不斷發展,我們也朝著其他威脅文明的方式邁進——從氣候變化到流行病,從基因技術到人工智慧。奧爾德的同事尼克·波斯特洛姆將此稱為人類的「存在風險」。
  • 人工智慧是人類的羅夏測試
    人工智慧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直到最近幾年才發展到一個既令人驚豔又令人恐懼的水平。一方面,人工智慧早已開始無現金結帳、語音助理等領域。另一方面,對人工智慧何時變得「足夠聰明」以可能達到「奇點」打開了更具爭議性的話題。奇點是什麼?
  • 「最強人類」戰團對決頂尖人工智慧成果,這檔節目一開播就燃爆了
    山東省公安廳首席模擬畫像專家、國際科學鑑定協會畫像專家林宇輝作為最強人類檢驗員出場,與頂尖人臉識別人工智慧項目雲從科技「御眼重明」進行三輪比拼。山東省公安廳首席模擬畫像專家、國際科學鑑定協會畫像專家林宇輝 在8月25日晚上播出的首期節目中,山東省公安廳首席模擬畫像專家、國際科學鑑定協會畫像專家林宇輝將作為最強人類檢驗員出場,與頂尖人臉識別人工智慧項目雲從科技
  • 人工智慧發展的最新裡程碑是什麼?人工智慧會替代人類的工作嗎?
    在這個定義中,現代人工智慧驅動的系統(例如虛擬助手)將被描述為具有「狹義人工智慧」的特徵。在執行有限的一組任務(如語音識別或計算機視覺)時,概括其訓練的能力。 通常情況下,人工智慧系統至少會表現出與人類智能相關的以下某些行為:計劃、學習、推理、問題解決、知識表示、感知、運動和操縱,在某些程度上還包括社會智能和創造力。 人工智慧的用途是什麼?
  • 人工智慧是什麼意思?人工智慧的未來趨勢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技術科學。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 有可能成為現實的「人類終結者」之「人工智慧篇」
    看了上一篇文章的朋友,一看這個題目就知道了,咱們今天盤點有可能成為現實的「人類終結者」之「人工智慧篇」關於AI的電影題材也是電影導演們的最愛還有觀眾熟知的《魔鬼終結者》講述的也是AI「天網」擁有自主意識,不願再受人類控制,企圖消滅人類的故事。擁有自主意識的AI也不都是存著「亡我之心」的,所以這期咱們還是從兩個方面來分析。第一種,幫助人類提高生活質量,甚至提供或產生情感寄託的智慧機器人。
  • 人工智慧美女機器人或將會成為人類的伴侶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工智慧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智慧型手機還是無人駕駛的AI智能汽車,現在的生活已離不開這些人工智慧,而機器人的誕生更是顛覆了很多傳統的規則,像工廠的生產,很多都採用了機器人操作,慢慢的機器人就這樣進入我們的生活裡。
  • 人工智慧≠類人智能:超越圖靈測試的世界觀
    人們對於人工智慧這個熱點話題仍說法各異。像史蒂芬·霍金、伊隆·馬斯克、比爾·蓋茨這樣的專家,最近越發看重它的潛力和威脅。在讀完尼克·博斯特倫《超級人工智慧》一書後,馬斯克大聲質問,人工智慧是否是」我們現在最大的威脅」。我們對於人工智慧流行的說法被人類倫理所扭曲了。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的分歧不僅僅體現在它的威脅上,對於強人工智慧是否會出現也有不同的看法。
  • 12位專家談AI:2021年人工智慧發展趨勢(下)
    不久前,該機構採訪了人工智慧領域的12位專家,並將專家們對2021年行業發展趨勢的看法匯總在了這篇文章中。這是文章的下篇,主要介紹的是剩餘6位專家的見解。比如說,智能助手可以幫助用戶完成租借電影或者線上訂餐這樣的任務,智能監控可以通過異常事件檢測來保障居家安全。  許多任務都將是多模態的,並涉及到視頻、音頻、語音和文本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因此,在2021年,人們將繼續保持對多模態人工智慧的興趣,就像我們在2020年已經看見的那樣。
  • 人工智慧與設計(1):人工智慧的發展和定義
    大量成功的AI程序和新的研究方向不斷湧現,研究學者認為具有完全智能的機器將在二十年內出現並給出了如下預言:1958年,H. A. Simon,Allen Newell:「十年之內,數字計算機將成為西洋棋世界冠軍。」 「十年之內,數字計算機將發現並證明一個重要的數學定理。」1965年,H. A. Simon:「二十年內,機器將能完成人能做到的一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