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e and love小姐姐:
你們好,我是小雨。
我的疑惑是:我總是有要做一個「好人」的負重感,我該怎麼辦?
「好人」的意思是對他人過度負責和對自己太過苛責。這個問題包含兩個層面,一個是我不擅長拒絕別人,另外一個是拒絕別人後我心裡會有負罪感。
比如說,昨天下午我身體特別不舒服,感覺自身能量很低,但是當我妹妹遇到情緒問題和我求助時,我還是簡單的回應了一下,然後狠狠心說自己不舒服,等回頭再和她聊。但當我拒絕放下手機後,心裡很慌亂,我覺得自己這樣不好,我害怕她自己無法處理,於是我又強撐著起來,和朋友們商量對策,給我妹妹發各種自助資料,和其他家人說這件事,讓她們去聊天和安慰。
這是對外,對內我也是常對自己苛責,總覺得自己是不是這裡那裡做的不夠好。
就比如現在,我其實覺得這封信寫的很不好,措辭生硬,描述不貼切,但是我看了幾遍,也改了幾遍,還是改不成我心裡它的樣子,所以抱歉,我也就這麼發給你們了。
小雨
Peace小姐的回信
Hi,親愛的小雨姑娘
首先要告訴你的是,透過這封信我能感受到你內心的糾結和煩惱,想做一個「好人」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我並沒有覺得這封信寫的「不好」,反而能切身體會到小雨在掙扎著想要擺脫目前的困境,想要為自己打開另一扇窗來透透氣,畢竟「對他人好」、「自己要變得更好」總會像是粗壯的繩索緊緊地勒住我們的身軀。
和小雨一樣,我也曾經深受著「要做一個好人」的困擾,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逐漸意識到這是一個「魔咒」呢?
Photo by Tobi from Pexels
大概是我發現「我把定義『我是誰』的權利,毫無保留地交給了他人」,以前的我會在疲憊不堪時仍然事無巨細地回復同事們的請教,甚至是一些從來都沒打過照面的同事的問詢,一句「現在太晚了,明天再說」似乎比登天很難。當我去向內覺察自己時,我發現我害怕別人「因為我的態度、做事方式」而不開心。我拼盡全力地讓客戶滿意,讓老闆滿意,讓自己的同事和下屬滿意,唯獨不去考慮的是讓自己滿意,因為我太想要來自外界的正面肯定了,哪怕這些需要我付出數倍的代價。
當一度的忍讓到達了一個頂峰,我無法再安然地扮演「老好人」,或者說我察覺到了潛伏在心裡被壓抑的情緒。
我會建議小雨,每當一個「必須要做好人」的「機會」降臨到你身邊時,不妨去體察自己的心情,回到自己的身體中感受,你是否會體驗到一些「被迫」和「壓抑」的感覺(比如胸口悶,喉嚨堵等)?你是否會覺得自己在做一件違心的事?你是否會覺得「有哪個地方是不對勁的,但無法讓自己不按照慣性的模式去做事」?
當束手無策時,試試用三個深呼吸,暫停一下,問問自己,「我現在可以做點什麼,來好好照顧自己?」當你停下來,為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空間時,相信你會得到答案。
Photo by Puwadon Sang-ngern from Pexels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不管是做「老好人」還是「對自己要求苛刻」,可能是源於我們太在意外界的評價,我們把界定「我是誰」的權力交給了他人,外界負面評價的威力往往能讓我們忽視身上顯而易見的優點。雖然小雨姑娘提出的是一個與他人相處的問題,但實質上指向的還是和自己的關係。就像有一句話說的精準到位,「我們的內在實相決定著外在實相」。
小雨姑娘,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有多愛自己呢?在你心裡,來自別人的肯定,在什麼時候會比照顧好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更加重要呢?
還記得我們以前自由書寫過一個主題,和自己談戀愛。我們和自己的關係也好比是一場戀情,只有持續不斷地投入,才能醞釀出甜蜜的感情花朵。自己可是一個會吃醋的情人,如果經歷過多次他人比自己更加重要的情感小風波,這個愛吃醋的情人會悄悄地把小心思藏起來,繼而尋找興風作浪情緒爆發的機會。當我們無法讓這個戀人得到充分的安全感時,我們向外投擲的情感也會變了味道,過多地依附別人,或者是難以信任他人。
小雨姑娘在信中也提到了「自我苛責」,一看到這四個字,我的腦海裡立刻蹦出來在閱讀《自我關懷的力量》時所看到的一段文字,意思大致是,習慣性地苛責自己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當意識到別人可能會對自己造成負面評價時,我們傾向於先批評和打壓自己,這種自我攻擊似乎在說,「瞧,我已經開始自責了,請你們不要再對我有過分的負面評價了」。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段文字時,被深深地震撼到,究其原因,每一種被貼上標籤為「不好」、「不應該有」的特質,可能都是出自於「關愛和保護」,就像焦慮的出現,是為了讓原始社會的我們成功地躲過各種生命的威脅,順利地存活下來。
Photo by Anna Tarazevich from Pexels從這封信裡,我已經讀出了小雨姑娘覺察到了這個問題的存在,覺察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當模式的面紗被揭開,改變和穿越就近在咫尺了。
一個模式的轉變需要時間的磨合,我們不會立刻變成一個界限分明的人,但每一次成長的機會擺在眼前時,我們需要做的是,停下來去想一想,到底是什麼在阻止我來好好地照顧自己,讓我感到害怕和不安的是什麼。也許被情緒困擾的自己,難以清明地停下來,更別說做出明智的覺察,那麼我會建議你拿起筆,把這個時候略過腦海的想法都寫下來,說不定你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
洋洋灑灑寫下來這些,不知道是否可以給小雨姑娘一些啟發,我想說的是,你並不孤獨。對大多數姑娘們來說,讓他人的感受凌駕在自我之上,這是一件太熟悉不過的事,這是社會集體意識、原生家庭、成長環境共同營造的結果,似乎女生就應該「溫柔賢良,樂於為他人奉獻和付出」。
請記得,我們都不是聖人,「無條件的愛」、「愛的犧牲」,應該給予真正值得的人,比如我們自己。
希望能和你一起徹底走出「老好人」的怪圈。
愛你的Peace小姐
Love小姐的回信
Hi,小雨妹妹好
看著你的文字,感受到一個小小年紀卻有著大大能量的靈魂。
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from Pexels
你的這些困惑,也曾纏繞了我20多年,走了不少的彎路。尤其是學生時代,在一個思想相對封閉的群體環境裡,女孩子們尤其喜歡拉幫結派,對於我這種社交小白來說跟誰玩,怎麼玩都是個巨大的難題,我不會做選擇,也不會去拒絕,有時候還會因為直白的勸一起玩的同學要善良而被踢出群聊。
困惑、敏感、老好人是我學生時代的主色調,這幾個詞都像是沉甸甸的負擔壓得我很多時候都喘不過氣來,也無法與人訴說和探討,因為周邊好像沒有人能講的清楚或者說活的明白,大家都在努力的融入這個不管認可或者不認可的群體,不想成為那個鶴立雞群的孤獨存在。
直到我在第一份工作中,遇到了一個上海的大齡未婚小姐姐,她樂觀的天性一直帶動和鼓勵著我,帶著我一起去吃美食看美景,感受自己和生活的美好連結,內心的自我才慢慢的顯露出來,才慢慢明白,原來「我」才是這個世間最重要的存在,也許有一天還會經歷一種「無我」的境界,這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當開始意識到「我」之後,覺得好神奇啊,竟然真的有人能活的這麼自在而通透,南北方文化的差異太大了,而我又在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經歷了很多毒打和磨礪之後,才開竅,去做到不懼怕別人的眼光和話語,活出自我,直到現在才能夠對於內心不認可的事情,隨時說"NO」。
Photo by Donald Tong from Pexels
這個過程像是破繭的過程,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勇氣去慢慢探索,生活的難題不是1+1=2那麼簡單。
突然想到了一個武俠人物-郭靖,傳說中的敦厚老實老好人,對每一個人都很誠實善良,又鈍感力很強,哪怕是自己做了好事又被人坑,他依然是踐行著自己的價值觀去做,毫無怨言。
另外一位人物,他的太太黃蓉對做一個好人的定義跟他是有所不同的,或者說是互補的。我感覺黃蓉是一個先好好愛自己再去愛他人的女子,所以我們看到她歡脫利落,愛憎分明。
囉嗦了這麼多,其實想說,選擇做怎樣類型的好人都沒有錯,主要是你內心的感受是否舒適,平靜,且在幫助他人的時候沒有被過度消耗能量。如果不知道怎樣的方式適合自己,那不妨都嘗試下,比如說現在你所選擇的是不拒絕,那麼下次這種情況,你拒絕一次試試看會有怎麼樣的結果呢?會不會真的就失去了一段友誼?我個人覺得如果一段關係中,如果不是互相理解和包容,彼此都感覺舒服,這種關係也是不會長久的~
期待你下次來信反饋下嘗試拒絕後的結果和感受哦~
愛你的Love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