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精神對黃埔軍校人才培養的影響

2021-01-13 黨史頻道
黃埔精神對黃埔軍校人才培養的影響 (廣東)馮 惠

二、黃埔精神貫穿於軍校的政治教育中,成為培養人才的核心價值觀

孫中山先生愛國主義思想是通過革命行動來具體體現的,所以在他創 辦的黃埔軍校中,「愛國、革命」的思想始終貫穿於軍校的軍事政治教育 中。這就是黃埔精神的核心部分,也是黃埔精神的本質。正因為當年黃埔 師生報考黃埔軍校時也是本著「愛國革命」的目的來求學,所以對於接受 黃埔精神的薰陶和教育是自覺的,發自內心的。他們既是黃埔精神的受眾 者、參與者,也是黃埔精神的承載者和體現者。

孫中山在黃埔軍校建校後,更加關注它的發展。他要求軍校培養出 來的學生,不僅能指揮作戰,會做政治工作,而且勇於衝鋒陷陣,具有 愛國愛民、獻身革命的精神。他經常教育師生,要「同學同道,生死共 赴」,為此,他制定了「親愛精誠」的校訓,倡導「團結、犧牲、奮鬥」 的精神,這都是根據黃埔精神制定的。軍校本著孫中山先生創校的宗旨和 要求,嚴格掌握「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針,在 環境設施、教學中都很重視培養學生的「愛國、革命」精神。校長蔣介石 也奉行軍事和政治並重的革命教育思想,提出了「分別編制,勤以訓練, 厚以教養,嚴以軍紀,指導之以主義及政治觀念」的治校思想。⑤黨代表 廖仲愷在政治演講中說道:「從前中國之所以失敗,是由於大家拿刀槍殺 自己,不是去殺反革命派,所以革命才沒有成功,才有今日再起革命之必 要。」⑥廖仲愷先生的講話讓黃埔師生明白了不僅要學會如何使用槍,更重 要的是要知道槍向什麼人才可以放。軍校的領導人都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 黃埔精神,革命的思想深入人心,這就是政治的靈魂所在,也是當時其他軍校所沒有的,這一點也使黃埔軍校成為了世界著

名軍校之一。

黃埔軍校重在政治建軍,啟發學生,這是當時 其它軍校所沒有的特點,也是軍校能在短時間內讓 學生完成了從一個普通民眾轉變為愛國軍人的原因 之一,為日後人才的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軍校 設有政治部,它負擔政治教育及在學生與人民群眾 中發展國民革命的意識,對黨代表負責,使嚴肅的 軍隊紀律在正確的政治認識和指導之下,以鞏固戰 鬥力之基礎。政治教育對不同黨派和不同學派的思 想理論實行兼容並包,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馬克 思的共產主義教育佔重要地位。政治課程設有《三 民主義》、《國民革命概論》、《蘇俄研究》、 《帝國主義》、《政治學概論》、《軍隊中的政治 工作》等。政治教育依據十個條件計劃施行:1、了 解自己的責任。2、了解政治工作的重要。3、了解 本黨。4、了解中國的國民革命。5、了解各種與革 命運動有密切關係的社會科學常識。6、了解世界與 中國政治經濟方面各種重要現象與問題。7、了解革 命運動是起於農工群眾的物質要求,革命的勝利必 須靠農工群眾的努力 。8、了解紀律是造成統一集 中的力量所必要的。9、了解軍事學術、軍事鍛鍊對 於革命意義的重要。10、了解軍隊中政治工作應注 意的事項。正如軍校教育長方鼎英所說:「本校的 教育,在使全體學生於短少時間內,造就革命軍官 必要之軍事政治知識;並同時本總理 『親愛精誠』 校訓,及『校長統一意志,團結精神』之格言,養 成其犧牲奮鬥之精神,俾成為革命軍隊之幹部人 才,及專門軍事與參謀之才目的。」⑦為此,軍校的 校歌、校訓、充滿革命性的標語、畢業生誓詞等都 成為了大革命時期黃埔師生所崇尚的黃埔精神的重 要內容。如校歌中「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 命的黃埔!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做奮鬥 的先鋒」充滿了革命的激情,鼓勵著黃埔健兒為打 倒列強,剷除軍閥而浴血奮戰;對聯「升官發財請 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此門」寫出了當時學生從軍 報國的心願;標語「碧血千秋」、「精神不死」、 「殺盡敵人方罷手,完成革命始回頭」革命思想鮮 明,顯示出了黃埔師生英勇殺敵,決心戰鬥到底的 革命精神。

軍校的政治教育取得了極其顯著的效果,使學 生認識到思想是創造革命軍靈魂的保證,養成了士 兵革命的觀點,保證了軍隊的統一和為主義而戰的革命精神,鍛造和弘揚了一種以愛國革命、團結合作、勇於犧牲為主要特徵的「黃埔精神」。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責編:孫琳、王新玲)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焦點

  • 珍貴的《周至籍黃埔軍校英雄榜》
    作為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名聲之顯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學校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為中國革命培養了許多將帥之才,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顯赫地位。
  • 行業內的「黃埔軍校」,性價比很高,你知道有哪些學校嗎?
    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著力推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形成了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辦學傳統,培養了一大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及拔尖創新人才。現有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外國留學生13000餘人。多年來,畢業生就業質量保持較高水平,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在社會上贏得良好口碑,被譽為「稅務系統的黃埔軍校」。
  • 黃埔軍校,90多年來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評價.「原創」
    結束語上說,「黃埔軍校,這個響亮的名字,90多年來牽動著海內外無數中國人的心。是中華民族以武力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壓迫的體現。為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黃埔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看完展覽,真的很感動,多少年來第一次聽到給黃埔軍校這樣的評價。
  • 黃埔軍校著名的「黃埔四兇」都是哪些人?各自結局怎麼樣?
    原標題:黃埔軍校著名的「黃埔四兇」都是哪些人?各自結局怎麼樣?黃埔三傑人盡皆知,他們是指黃埔軍校一期學員中最為突出的三個人物,蔣先雲、陳賡和賀衷寒。而黃埔四兇則是被黃埔軍校右派分子攻擊的左派著名的四位教官,他們在當時都是富有極大愛國熱情的教官。
  • 解密出身於黃埔軍校的解放軍猛將排行榜
    人們早已熟悉共和國將帥的名字,卻並不熟悉在這些熠熠生輝的將帥之星中,竟然有那麼多人出自同一所軍事學校,這就是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由國共兩黨共同創辦,這也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人在軍校中有著堂堂陣容。出身於黃埔的中國共產黨人,後來有的成為中國共產黨著名的政治家、理論家、外交家,更多的成為將帥之星。
  • 黃埔軍校冬令營給孩子學會獨立,自信,自律,勇敢,感恩
    黃埔軍校領越特訓營注重培養青少年堅毅、責任、守紀、感恩、堅強的精神,訓練和生活,培養學員獨立自主、吃苦耐勞、遵守紀律、團隊協作精神。2021黃埔軍校冬令營領越特訓營再度開營孩子在家裡習慣了安逸舒適的生活。何時開始養成了很多陋習?
  • 都說黃埔之後無俊傑,但96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致敬黃埔軍魂
    軍校顧名思義,就是為軍隊培養優秀人才的學校。縱觀世界,著名的軍校真不少,如美國的西點軍校、海軍學院,英國的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克蘭韋爾空軍學院,前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俄羅斯總參軍事學院,法國聖西爾軍校,德國柏林軍事學院等,個個歷史悠久享譽世界。
  • 【Vlog打卡廣州】走進黃埔軍校舊址,尋找「將帥搖籃」背後故事
    不久前,記者實地探訪位於黃埔區長洲島的黃埔軍校舊址,這座成立於烽火之中的傳奇軍校現今面貌如何?「將帥搖籃」之稱的背後又有哪些故事?跟隨記者的腳步實地看看!「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往他處」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之後,在中國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創辦一所陸軍軍官學校,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黃埔軍校。
  • 黃埔軍校建校96周年暨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書畫展開展
    為了傳承黃埔精神,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由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市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管理中心、香港黃埔軍校後代親友聯誼會聯合主辦,廣東省兩岸和平發展促進會、清心閣和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協辦的「黃埔軍校建校96周年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書畫展」,今天起至7月16日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開展,《<黃埔日刊>資料彙編》首發儀式同時舉行。
  • 廣州六中,誰與爭鋒:校歌欣賞以《黃埔軍校校歌》為校歌
    廣州市第六中學校歌:《黃埔軍校校歌》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作奮鬥的先鋒。廣州市第六中學始建於1937年,前身是中國著名的黃埔軍校。-05-六中培養優秀人才的七大優勢注重歷史傳承並與時俱進。
  • 2021廣州黃埔軍校冬令營
    ★ 沉迷電子產品,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沉溺於自己的世界。包括軍人隊列訓練(站姿、坐姿、蹲姿:防止與改善孩子駝背、保護視力;行進與立定)、軍體拳、匕首操等課程。●特色課程:以磨心智,美思想,懂感恩,講原則,敢創新為目標,將青少年行為素質與素質教育相結合,有利於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微軟亞洲研究院落滬,它會成為上海AI人才的黃埔軍校嗎?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研究院裡,培養出了日後引領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眾多人才。也正因此,微軟亞洲研究院也被外界稱為是中國AI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時間推進到2019年,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微軟在中國成立的第二個研究院。
  • 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被譽為國共兩黨將帥的搖籃,培養了許多能徵善戰的革命將領,為東徵、北伐和抗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 黃埔三傑是黃埔一期中的哪三個?這三個,都是湖南人
    引言在我國軍事史上,黃埔軍校的存在不可取代,因為培養出了太多人才,很多人直接影響了當時國家局勢。從北伐到抗日戰爭,從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期間都離不開從黃埔軍校畢業的人才。在黃埔軍校的第一期學員中,有這麼三個人,他們表現非常突出,分別是蔣先雲、賀衷寒、陳賡。當時有這麼三句話眾人皆知: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陳賡的腿。因為外界傳說比較多,所以他們在當時被譽為「黃埔三傑」。比較有意思的是,他們三個還都是湖南人。
  • 他是劉若英祖父,15歲考入黃埔軍校,36歲晉升國民政府陸軍中將
    在很多人看來劉若英有可能是出生那個藝術家庭,其實不然,劉若英的家庭是真正的軍人世家,他的祖父更是一位著名的人物,15歲考入黃埔軍校,擔任過黃埔三期的教員,同樣也是一位抗戰英雄,只不過他為人低調罷了。1924年黃埔軍校在廣州成立,作為當時中國培養軍事人才的著名軍校,他的成立意義非常重大,而劉永堯卻以15歲的年齡便考進了這所軍校在第一期第六隊受訓,和徐向前元帥,陳庚將軍為同期學員。1925年劉永堯畢業後參加東徵,擔任衝鋒隊長,劉詠堯作為衝鋒隊發揮了骨幹作用,他們連連大捷,先後攻下淡水、海豐、汕頭,劉詠堯多次負傷,卻拒絕下前線,1925年9月,又參與了第二次東徵。
  • 老人94歲仍摯愛英語 考入黃埔軍校與英語結緣
    老人94歲仍摯愛英語 考入黃埔軍校與英語結緣   梁凱金,現年94歲,畢業於黃埔軍校。14歲時,考上初中,並在初中的三年學習中與英語結緣。抗戰爆發後,已經考入黃埔軍校的他在與美國教官的接觸中,逐漸升華了英語水平。「要學好英語,就要多說。」自此以後,梁凱金無論是在部隊帶兵,還是當老師直到退休,他時刻喜歡用英語來交流。
  • 兩岸e眼|赴廣州黃埔軍校採訪,臺灣記者:這是我母校
    設於高雄鳳山的"陸軍軍官學校",是臺灣培養陸軍幹部的搖籃,追根溯源,其建校歷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6月16日,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於廣州黃埔正式成立,通稱黃埔軍校。參加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採訪活動的兩岸媒體人,今天上午來到廣州黃埔軍校舊址,一睹「黃埔建軍」的榮光。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 ,國共兩黨的很多傑出將領都出自該校,尤其是一至六期。
  • 鄧演達與黃埔軍校(下)
    鄧演達請來著名共產黨人惲代英做總政治教官,實際上執行軍校政治部主任職責。1927年4月2日,鄧演達在國民黨二屆常委五次擴大會議上提議組織土地委員會,並邀請毛澤東、譚平山等參加。在鄧演達的主持下,從4月8日到5月6日間多次召開土地委員會會議、土地委員會擴大會議和專門審查委員會會議。因土地問題非常複雜,在會議過程中,鄧演達提議說:最好正式請中共的同志一同討論。
  • 他15歲考入黃埔軍校,20歲封中將無人知,孫女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他15歲考入黃埔軍校,20歲封中將無人知,孫女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我國近代有一座專門培養軍事人才的學校,就是孫中山先生創建的黃埔軍校,這座學校的創建目的就是為了給國家培養更多軍事型人才,為的就是提高中國的國力和兵力。
  • 他是黃埔軍校畢業的高材生,一生低調,女兒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黃埔軍校,是我國近代史上一所極負盛名的學校,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抗日戰爭中諸多優秀的將領都出自這所學校。 黃埔軍校是蔣介石發家的資本,從這裡畢業的學生,大都會受到重用。如李宗仁、胡宗南、杜聿明等人。